查看原文
其他

宋庄画家是怎么死的?

滤镜 2021-12-26

导读:经常听朋友说宋庄一些画家正在沦为乞丐,宋庄一些画家每天只吃一个馒头,大量画家在宋庄穷困潦倒、流离失所、妻离子散。也经常听朋友说大芬村一些画家富得流油,每月收入几万到几十万,整天花天酒地,开豪车住豪宅。为什么宋庄画家穷成乞丐,而大芬村画家富得流油,因为他们的价值理念的差异而导致命运的天渊之别。


  夫80后宋庄画家者,寒窗十六年,初从文,后从画,读得家徒四壁,换来形影半只,觅生计,求得画画糊口,十年无休。购阳房不足,购阴宅有余,抑郁成疾。入院,病无果,冲三鹿一包,饮而卒。——网络民谣《宋庄画家赋》



2009年09月20日,北京通州宋庄画家村街头(老艾摄)



  宋庄画家穷成乞丐 大芬村画家富得流油


  经常听朋友说宋庄一些画家正在沦为乞丐,每天只能吃上一个馒头。在宋庄靠公知事业暴富起来的于建嵘就曾经在宋庄开设免费餐厅,让一些没钱吃饭的乞丐画家能免费吃上饭,救济一些沦为乞丐的画家。


  有批评家批评宋庄已经沦为丐帮集中营,也有批评家批评宋庄是画家的坟墓,大量画家在宋庄流离失所妻离子散。有批评家说宋庄一些画家靠碰瓷活着,不碰瓷就沦为乞丐,碰瓷也许有机会获得国外势力打赏几两银子,于是当代艺术教父等人带头碰瓷,害了宋庄一大批画家。


  也经常听朋友说大芬村一些画家富得流油,每月收入几万到几十万,整天花天酒地,开豪车住豪宅。也有一些大芬村画家摇身一变,成为绘画工厂大老板,每年作品出口海外就有几十个到几百个货柜。


  为什么宋庄画家穷成乞丐,而大芬村画家富得流油,为什么?因为他们的价值理念的不同而导致命运的天渊之别。



宋庄艺术家太多而泛滥,靠正常途径已经无法获得关注,于是一些艺术家通过走极端式的投名状,以获得加入一些宋庄艺术江湖帮派的门票。艺术家在宋庄混口饭吃真是不容易。


  “物以稀为贵”害死宋庄艺术家


  宋庄画家遵循“物以稀为贵”,把作品价格定得很高。高定价导致的结果就是几年也卖不掉1幅,长期没有收入就只能靠借亲戚朋友的钱活着,即使偶尔能卖掉1幅,也不够付借亲戚朋友钱的利息。定价很高的宋庄画家基本上都是负债累累的屌丝,终生贫困潦倒,部分穷成乞丐。


  而大芬村画家遵循“物以多为贵”,把作品价格定得很低。大芬村画家低到画一幅才几十元,但每天能画好几十幅,一天就有好几千元的收入,勤奋的画家一个月下来就有几十万的收入,比上市公司的CEO收入还高。勤奋的书法家每天能写几百幅,一幅卖100元,每天就能写几万元,比印钞票还快。


  把自己作品价格定很高的画家,其目的就是用高价蒙骗傻子,他们整天幻想不劳而获,幻想一夜暴富。幻想只把作品卖给富豪的艺术家,他们的结果最终都是很惨,终生郁郁不得志、一辈子贫困潦倒。


  把自己作品价格定很低的画家,就是比较务实的劳动者,用自己的辛苦劳动来换取合理的社会报酬,务实的劳动者反而能劳动致富。把作品卖给普通社会大众的艺术家,他们才能实现其艺术价值和人生价值。


  艺术市场理念定位的差异,导致了宋庄画家穷成乞丐,而大芬村画家富得流油。


宋庄的地摊油画,一些画行画的画家在深圳大芬村混不下去了,就到宋庄去,幻想在返乡之前博最后一把,到宋庄混了一段时间之后,才知道是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宋庄一度垄断艺术界


  几年前,西安的艺术批评家岳路平分析说,要进入宋庄体系,只有2条路可走,其中一条就是宋庄艺术教父的江湖帮派体系。经过一番努力之后,岳路平成功成为那一年的宋庄艺术节的总策展。前些年,要进入中国艺术利益的帮派江湖,宋庄艺术教父是很难绕开的一个江湖帮派。


  最终国内艺术界形成了以宋庄批评家为核心的不同江湖帮派,艺术的核心学术体系最终扭曲为以批评家为核心的人脉关系,宋庄艺术教父人脉体系是艺术江湖中的最大帮派,为了进入这个最大的江湖帮派,一些艺术家和策展人便成为了宋庄艺术教父的干儿子和干女儿,而某干女儿甚至把自己的姓氏改为宋庄艺术教父的姓氏。


  经过多年的发展,宋庄的各大江湖帮派垄断了各种艺术资源,压杀新兴艺术的发展。全国各地艺术家只能到北京宋庄求见各个教派的教主,才能求得混口艺术剩饭吃的资格。


  宋庄的瓦解和崩盘


  国内的文化艺术群体,画家、诗人、作家等等,并没有跟上国内工业文明的迅速进步,而思想还停留在农业文明时代,甚至是原始文明年代。在改革开放早期产生的文化精英和大师,在智力和知识结构方面,就低于现在的普通民众。


  我们来分析80年代产生的著名批评家的智力和知识结构,无非就是几十本美术理论书籍和几百本美术画册的知识量。再来分析改革开放早期产生的主要艺术家的智力和知识结构,也无非就是几十本美术理论书籍和几百本美术画册的知识量。网络时代,随便拉个学生,通过网络搜索学习,3个月到半年就可以完成同样的知识量。


  在网络信息年代,知识获取权利趋于平等之后,国内的主要文化变革,就锐变为知识发布权利的变更。表现在艺术界,就是落后的老艺术家和先进的年轻艺术家的知识发布权利的变更。


  传统媒体:电视、报纸、杂志等,还是由传统的文化精英控制知识的发布权,传统媒体也成为传统文化精英发布知识的主要阵地。在移动自媒体普及的年代,传统文化精英的知识发布权利已经瓦解了。


  新兴WEB2.0媒体强调知识发布权利的平等,民众注意力也迅速转移到新兴WEB2.0媒体,微信、微博、QQ群、博客、BBS、等WEB2.0媒体和平台,便成为新生代和草根艺术家发布知识的最主要平台。


  在移动互联网普及的自媒体时代,原来形成垄断的宋庄各大艺术帮派已经全盘瓦解,影响力也已经销声匿迹。


  希克和尤伦斯败走中国大陆之后,以往力捧当代艺术F4的收藏家和画廊都全部破产了,宋庄的精神领袖F4没落之后,宋庄的影响力也就彻底瓦解和崩盘了。


  凡高从富贵到贫穷 毕加索由贫穷到暴富


  有人说凡高是穷死的,而毕加索是富死的。但你知道凡高原来住在街头多层住宅。你知道毕加索原来住在巴黎著名的贫民窟,差点穷到冻死,冬天烧画取暖。


  凡高最终从富转贫,直到穷死!而毕加索则从贫民窟暴发成为超级富豪,最终富死!为什么?


  凡高遵循的是“物以稀为贵”的理念,所以凡高从富转贫。而毕加索遵循的是“物以多为贵”的理念,所以毕加索从贫民窟暴发成超级富豪。艺术市场理念定位的差异,导致了凡高和毕加索的命运发生了喜剧性的倒转。


  艺术市场被“物以稀为贵”理念误导极深,“物以稀为贵”本质是一种小农主义思想。艺术市场的本质属性是“物以多为贵”。“物以稀为贵”对文物古董或许是有效的,但对在世艺术家则是死路一条,少有成功案例。


  历史上所有大师都是从低价卖起的,一开始卖高价的艺术家基本都中途夭折了,渣也没有留下一丁点。一开始卖高价的艺术家都熬不到成功的那一天,要么崩盘,要么夭折,因为根本就不可能存在成功的可能性。


  凡高穷死于画价太高 产品线单一


  凡高当年何等风气,凡高的弟弟经营着当时很大的画廊,画廊老板就是凡高的亲戚。凡高每个月从哥哥手中获得几百法郎的资助,租住在十字街口的多层住宅里面,享受着巴黎街头的美酒和咖啡,还经常接济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名流和巴黎夜场的美女。


  优裕的家庭环境则害了凡高,致使凡高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就是画价定的太高。也许是凡高参考了大画廊里面成功艺术家的定价,每幅画定价几百法郎。高定价的凡高生前只卖出了一幅画,最终凡高从富转贫,直到穷死!


  对比与毕加索,凡高的才能单一,作品风格也单一。也就是说凡高的艺术品产品线过于单一,不够丰富,而且定价过高。凡高的定价系统只有少量高价精品,而缺乏大量廉价产品作为基础。虽然凡高有大画廊的弟弟和亲戚的帮助,但还是导致了凡高生前艺术市场的惨败,穷困潦倒而自杀。凡高最终还是没有熬到成功的那一天。


  毕加索当年穷困潦倒,住在巴黎著名的洗衣船贫民窟。毕加索冬天没钱烧煤,只能焚烧自己的画作来取暖。马蒂斯的成名刺激出毕加索的灵感,转向立体主义炒作成名后,毕加索创作了海量的版画、陶瓷作品来丰富产品线,超低价倾销低端市场,恰恰是低端市场才形成了毕加索的高端市场基础。最终毕加索在29岁之后实现了财务自由,富得流油,成为超级富豪。接下来就是富豪艺术家和一打美女的传说。


毕加索 《米若陶洛斯和女人》 29.5*36.5cm 欧洲版画 (南岸九号艺术馆藏)


  从国外的毕加索、达利,到国内的张大千、齐白石,都是靠海量的作品来占领市场并获得成功,艺术市场一贯秉承的真正理念是“物以多为贵”。


  因为艺术不应该是极少数个别人的游戏,艺术应该是服务于广大社会大众的。闭门造车和孤芳自赏的艺术家最终大多是屌丝加穷死的凄惨下场,艺术家应该在社会服务中实现其艺术的价值和人的价值。


  “物以稀为贵”是小农主义余毒


  艺术品市场被“物以稀为贵”理念误导极深,这是一种错误得离谱的理念。艺术市场的本质属性是“物以多为贵”。“物以稀为贵”或许对文物古董是有效的,但文物古董的贵并不是因为“稀”,而是因为历史和文物研究价值,才所以贵。


  “物以稀为贵”本质是一种小农主义的余毒思想,抱着这种余毒思想的在世艺术家大多死路一条,少有成功案例。


  艺术市场一贯秉承的真正理念是“物以多为贵”,从中国的张大千、齐白石,到国外的毕加索、达利,都是靠海量的作品来占领市场并获得成功。艺术不应该是极少数个别人的游戏,艺术应该是服务于广大社会大众的。


  毕加索、达利等大师,成名后生产大量廉价版画、陶瓷等来丰富产品线,并占领低端市场。


  从张大千和齐白石的市场来说,他们艺术市场上的几十万幅伪作成为了他们在广大民众中的海量传播基础,正是因为有几十万幅伪作,才造就了他们真品的可贵和价格虚高。


  在信息缺乏的年代,海量伪作起着广告传播的效应,海量伪作成就了大师的广大民众知名度。没有伪作的画家,其作品难以存世,早就已经被世人遗忘。


  范曾市面上伪作有500万幅,范曾能够成为艺术市场上的长盛不衰的不倒翁,正是这500万幅伪作成就了他,这500万幅伪作就成了范曾广大的民众基础。


  以前上海有个很好卖的油画家,其市场热捧程度仅次于陈逸飞。由于他的油画作品大多被某地产集团购买后被恶意压存仓库,市场上一下子缺乏了流通性,其油画市场就此崩盘。一个陈逸飞一样的商品油画大师苗子就此因为缺乏市场流通,被恶意压存给砸死崩盘了。


  书画市场的“物以多为贵”


  艺术作品也是一样,如果只有几个人认可它的价值,它很快就会被社会遗忘和淘汰,当几十万、几百万的人认可它的价值的时候,它就有可能被普遍认可成为一种货币。


  一种艺术品,要被广泛的大众所认可,它的存量就一定要足够大。否则,它很快就被社会所遗忘,成为一种被社会所淘汰的物质垃圾。


  那种类型艺术家适合“物以多为贵”呢?你必须是综合性艺术家,具备多种艺术才能,这样你才能创作海量的高质量艺术品。如果你只是才能单一的艺术家,那你的创作就艰难了。


  艺术大师大多是卖出来的,你卖的越多,你作品的价格就会越高。


  “物以多为贵”对艺术家的才能要求是非常高的,艺术质量和创作速度没有必然关系。你能做到比其他艺术家的创作速度快100倍,质量比其他艺术家高100倍,同时你的初始售价低于其他艺术家100倍,那你成为艺术大师的数学概率就是其他艺术家的100万倍。


  中国现当代艺术从几千元人民币炒到最高1.8亿人民币,最近又回落到几十万人民币还滞销,没人买。中国现当代艺术的价格走势和比特币的价格走势是一致的。


  中国现当代艺术价格能炒起来,也是因为“物以多为贵”的原因,参与玩中国现当代艺术的中外收藏家太多,在经历价格波动之后,会逐步成为社会共识,最终其合理的价值会得到普遍的认可和接受。


  所有价格炒作都以失败告终


  艺术市场一贯秉承的真正理念之所以是“物以多为贵”,就是因为艺术不应该是极少数个别人的游戏,艺术应该是服务于广大社会大众的。


  现在还是寄生在很狭小的小圈子里面的艺术家们,都成了骨灰级艺术屌丝,他们混了几十年,还没有看到有出头日。他们从圆明园混到宋庄、798,又流落到其他边远而无人知的艺术区。


  艺术的价值,就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价值,一个艺术家的价值,取决与他对社会的付出和服务,艺术家对社会付出越大,他的价值就越大。


  艺术狭小圈子里面片面的价格炒作,已经落后于我们这个时代,甚至部分已经违背了社会公共利益,个别走向犯罪的边缘。艺术家应该回归到社会服务中来,在社会服务中实现其人的价值和艺术的价值。


  人类艺术历史上,没有一个炒作能够成功的案例,就是因为炒作违背“物以多为贵”的原则。由于炒作缺乏广泛的社会认可基础,所以,一切炒作都必然失败,所有炒作者都被掩埋在历史角落的灰尘中。


--END--

*本文源自画理画外,其版权归原作者,转载仅供公益分享交流,文中观点不代表滤镜立场。


其他阅读推荐:
被丰子恺笔下的小时候戳中泪点
陈丹青:历史失忆症,必将引发更多失忆
丘吉尔:被政治耽误的天才画家
艺术大师们小时候的画丨高下童年见分晓?
决定人与人见识差距的,不仅是视野,更是审美
李黑给钢琴家的一封信
感官、思想、灵魂:生命体验的三个层次
你压抑了人性,却骗不了自己
诗人、艺术家需要亲自去体验痛苦吗?
谁说大师不画照片?
史航谈木心:有人把他当做一个人,有人把他当做一个神
与我分道扬镳的除了儿时伙伴,还有《读者》
故事、历史、人性:审美的三级台阶
80年代,无与伦比的照片
画坛风景丨一家之言戏说各路名家
美术纳入中考必考科目,就行了吗?
灵魂三境:没有灵魂的人,谈什么活着
什么是行画,如何鉴别?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