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王能斌教授口述访谈录
发布者:东大校史馆发布时间:2018-08-30浏览次数:4363
采访时间:2018年6月8日
采访地点:榴园宾馆
受访者:王能斌教授及夫人
采访者:刘云虹、徐源
文字整理:徐源
王能斌(1929.3—2020.10),出生于江苏盐城,东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47年考入中央大学电机系,195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电机系并留校任助教。1952年院系调整后,一直在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任教至1999 年退休。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是计算机系第一位硕士生导师,也是第一位博士生导师,曾两次被评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计算机学学会常务理事及专业委员会主任、江苏省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微电脑应用协会副理事长等职。
60年代初,曾主持研制我国首台晶体管数字积分机。1973至75年初,参加国产系列计算机DJS-220的研制工作,任微诊断组组长,研制我国第一个实用化的微诊断系统。80年代以来,在技术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著有《数据库设计与实现》、《数技库系统》等书。历年来曾获部、省级科技进步奖八次,其中主持研制的NITDB关系教据库管理系统及数据库设计工具曾获国家教委和机械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2年获江苏省教委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励。
一、结缘中大
刘:您是哪一年考进中央大学的?为什么会选择考中央大学呢?
王:我是1947年考进中央大学的,当时我被中大、清华、上交大都录取了,那为什么会选择中央大学呢?原因很简单,我哥哥当时就读于中央大学医学院,为了得到照顾,所以我选择报考了中央大学。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当时全国南北交通已经中断了,如果我去清华要乘船从海路走,路途遥远。所以在这几个学校里,我选择了中央大学。
1974年《中国学生报》刊登《中大录取新生决定 本报今日优先发表》一文,王能斌以成绩第一名被电机工程学系录取。
刘:1949年初,国民政府要求学校拟定措施,应变迁校。中大师生克服困难,英勇护校,您当时是大二,对这个历史事件还有印象吗?
王:当时绝大部分师生是反对迁校的。为什么呢?因为在中大读书的学生一般都是出生平民家庭,那时在中大读书是不要钱的,可以说是全免。而且大多数学生和老师的家在这边,对于迁校的提议都是拒绝的,整个学校的反响很强烈。
刘:1949年4月1日,中央大学和南京市大专院校的学生、工人赴总统府进行争取生存、反对假和平的万人游行请愿,遭到残酷镇压,中大学生程履绎、成贻宾英勇牺牲。您还记得“四一惨案”当时的一些情形吗?
王:是这样的,当时学生和工人在总统府那边游行,国民党应该是提前听到了消息,在总统府周围布防,他们拿木棍直接捅向游行的学生队伍。成贻宾当时可能是因为离得比较近,当场就头破流血了。开始的时候,觉得没有要紧,就简单的包扎了一下,我们沿着文昌桥的小铁路一路回到了宿舍。结果第二天,他就发炎了,后来送到丁家桥那边的医院,最后也没救回来。
二、留校南工
刘:您毕业以后就留校任教了吗?
王:对,留下来了。当时还是叫南京大学,留在了电机系。
刘:南京工学院当时的办学模式学习苏联,您还记得学习苏联在教学、学校管理、科研等方面的具体表现吗?
王:当时南工可以说是全盘学习苏联。教育部高等教育代表团到苏联的哈尔科夫列宁工学院考察,汪海粟是代表团副团长,他是南工的第一任院长兼书记。经过考察,汪海粟就觉得我们的大学不比他们差,甚至可以说比苏联的好,他考察回来就讲:我们不比苏联的大学差,要坚持走自己的路。当时苏联模式在中国的地位很高,中国的大学都要学苏联。苏联来的专家待遇很高,其实他们都是一般的副教授。但他们在教育上是最有权威的。就是重要教学环节和措施,比如实行五分制、六堂一贯制,学俄语等,都是要通过他们的。学校里开会包括党委会,都是在苏联专家指导之下的,那是绝对权威。
刘:那您对南工的老领导比如汪海粟、刘雪初等还有什么印象吗?
王:汪海粟很有魄力,敢讲话,有自己的想法,不屈从于苏联专家。而且他很尊重教师,开办了“教师之家”,就相当于一个俱乐部,提供一个自由的活动场所,让教师们在业余时间打打球聊聊天,有时候晚上他也到“教师之家”跟教师一起活动,非常平易近人。
刘雪初多年在总政工作,他很踏实,不讲空的,做事都是实实在在的。他不是用搞运动的方式,而是对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踏实地抓基础、抓教学质量。他调走以后,还是很关注学校的情况。刘雪初后来到教育部工作,要派计算机代表团出去考察。他就主动为南工推荐了以陈章先生(系主任)和管致中(副校长)为正副团长的六人代表团,完成了近一个月的考察人物。我也是六人代表团成员之一。
刘:王老师,您是我们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创始人,当时您创建这个学科的时候是什么情形?
王:成立计算机专业,是在1960年3月,有一天学校通知我到上海去开会。那时我还不知道计算机为何物。大会结束以后,回到南工,刘雪初说学校连计算机专业都没有,这个不像话。他就批了十万的经费,后来就开始创办计算机专业了。那时计算机专业是很神秘的,是绝密专业,对任何人,连家人都不能说。后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人们很快就看到软件在计算机技术中的重要作用和份量。为此要增设一些有关课程和教学环节,这些我自己坚持身体力行,学习新内容开新课,新课上了以后就传给其他老师,例如离散数学,就是这样的课程,虽然艰苦,但这是我的本职工作。
刘:您是1965年就参加研制了我国第一台的晶体管数字积分机,填补了我们国家的空白。65年的时候已经快文革了,条件应该很艰苦,您对当时的情况还有什么印象吗?
王:我请教了东北哈军工的一位老师,他也是我国第一台电子管数字积分机的研制者,我们请他来合作一起进行研制的。我们在电子管的基础上研发了晶体管,把它的用途也大大扩展了。一直到1965年,成功取得了第一个样机,当时做这个研发的时候,学校是很支持的。后来文革的时候我被安排住“牛棚”,就是跟大家隔离开来,一间小屋子让你专门在旁边写材料。那时整个学校也都不上课了,都在搞批判、检讨。
刘:王老师,您是你校计算机系的第一位硕士生导师,也是第一位博士生导师。又两次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导师。您在对研究生培养上面有些什么经验啊?
王:也谈不上经验。因为我本来就没有读过研究生,那么在研究生培养方面也是慢慢摸索的。我觉着最主要的还是要教学相长。
刘:我看到您退休以后还编写了不少教材?您退休后就到美国了,还在坚持编写教材啊。
王:70岁退休,有十年一直在写教材。有的科目自己没有上过课,也不太熟悉,但是任务需要,也就接受了。写教材就要查资料,要接触最新的技术资料。但是在美国图书馆的书是不可以复印的。最新的书是在书店,所以每天是带着便当餐盒去书店看书,摘抄,回家消化编写成稿。这样,一做就做了十年,十年中写了几本数据库教材,供大学生及研究生用。
三、寄语东大
刘:1988年南京工学院复更名为东南大学,今年正好是复更名30周年,您也是亲历者,您对这个事情怎么看?
王:我觉得是要更名的,学生听起来更贴切,另外,改成了东南大学,学校就慢慢的朝综合性大学发展了。
刘:今年恰逢东大建校116周年,您想对东大说点什么?对东大以后的发展有什么期望?
王:要发展成为世界的一流大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觉得最主要的学校的领导,是学校的头。整个学校的发展、风气和氛围,都与学校的书记、校长密不可分。
公众号《计算机六十年》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