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加盐能好吃么!会没有力气的!” “呵呵。”

拾爸 拾味爸爸 2023-10-13

写在前面的话:


关于宝宝的饭菜里到底要不要加盐,我在后台遇到了太多太多这方面的咨询。因此我决定整理出这篇文章,来一次性把这个问题说清楚。


希望这篇文章,可以让坚持给孩子的饮食不加盐少加盐的你,多一份信心和坚守;也希望这篇文章,可以让尚未意识到加盐危害的你,多一份反思和警醒。


正文开始~


每次一提到辅食要不要加盐这个问题,似乎总会遇到争论不休的情况。盐,在很多人,特别是老一辈的观念里,深刻于骨髓。“不加盐怎么可能会有力气呢?”这是他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那么,到底盐有多重要?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来看看盐是什么。


盐到底是什么?

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从营养的角度来说,摄入盐就是为了摄入钠这种矿物质。钠离子作为人体重要的电解质(另一个同样重要的电解质是钾),为神经传导和肌肉正常活动之所需,还能维持正常的渗透压。如果电解质流失,那么人就容易觉得累。


也就是说,摄入盐=摄入钠。这就引申出一个问题:人到底每天需要摄入多少钠?


食盐中钠的含量一般略低于40%,也可以简单的认为,1g食盐大概含有400毫克钠。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TO)建议,成人每天钠的摄入量应少于2000毫克(相当于5克食盐)。


那么,对于小朋友呢?我们再来看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对于膳食中钠摄入的年龄建议。


年龄钠(毫克/天)
6个月以下170
7~12月龄350
1~3岁700
4~6岁900


对于6月龄内婴儿而言,母乳已经足够满足钠需求。配方奶的钠含量高于母乳,因此也能满足。7~12月龄的宝宝可以从天然食物,特别是动物性食物里获得钠。加上母乳中的钠,也可以轻松达到该年龄段的适宜摄入量:350毫克/每天。


1岁以内的宝宝辅食里,不建议再额外加盐。


1岁以后,虽然钠的需求量有所增加,但1~3岁宝宝的食物种类和分量也变得更加丰富,相应的,通过食物摄入的钠也会增加。而这一阶段宝宝每日的钠摄入适宜量也仅有700毫克,换算成食盐的话还不到2g。


因此,3岁以内宝宝的饮食也应当以清淡为主,少加或者不加盐。


旧社会以体力劳动为主,长时间高强度劳作出汗,会让体内的钠盐钾盐大量流失。但那时候物质条件不佳,也没有运动饮料喝,除了大量喝白水外,只能往米饭里多加盐来补充流失的盐分了。


但到了物质并不匮乏的今天,如果还有人担心宝宝不加盐就会没有力气,那一定是宝宝被迫频繁参加重体力劳动了。画面实在太彪悍,恕我无法想象。



既然不加盐和没力气没有关系,我们的焦点很自然的落在另一个问题上:不加盐的饭菜真的不好吃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定义“好吃”到底指什么。


有一种好吃,叫家长觉得好吃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同样一样食物摆在面前,你觉得是人间少有的美味,而坐在你旁边的人,咬了一小块便赶紧吐出:“我X,这是啥玩意儿!”


人的味蕾不尽相同。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口味上有很大差异。做饭不加糖,江浙人会翻你白眼,做饭不加辣椒,湖南四川人会翻你白眼。而热爱清淡饮食的广东人,盐加的抠让很多地区的人连白眼都懒的翻了。


味蕾的发育其实就是舌头不断学习的过程。酸甜苦辣咸香,每一个味觉感受都需要味蕾的参与。宝宝从一出生,味蕾发育就是一张白纸,当乳汁从嘴流向喉咙开始起,才有了第一个关于味道的感知。



不同的天然食材,能够提供不同的味觉体验,这对于刺激不同部位的味蕾,促进味觉发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宝宝辅食喂养阶段,越是提供不同种类的丰富食材,越能够促进宝宝对味觉系统的形成和完善,这对于日后的均衡饮食,避免挑食、偏食情况的发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食盐作为一种调味剂,产生人类能感知的咸味,能够为菜肴提鲜增香。但过早在辅食中添加盐,就好比在食物上覆盖了一层“膜”,孩子们只能尝到这层膜的味道,而对于食物真正的味道,却被咸味所掩盖,无法真正体会食物的纯粹之味。


为什么现在很多孩子,小小年纪就已经重口味?这正是盐的“功劳”。只有加了盐,把食物的味道放大到能被舌头所感知,才能觉得好吃。而越是重口,加入的盐等调料自然就越多,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无法真正体会,也就无法真正接受。


中国有句老话,叫“食髓知味”。当孩子们第一次尝到果汁的甘甜可口,就不会对白开水再感兴趣。在大人眼里,不加盐的辅食,不用尝都能想象味道,因为大人已经千百次品尝过加盐的“美味”了。但小宝宝不同,他们有品尝各种蔬菜、瓜果、肉蛋鱼等等食材天然味道的权利,不要因为一句“我觉得不好吃”就给生生剥夺了。


要记住,我们无法代替孩子的感受,我们只能尽可能为孩子培养健康的饮食观。


喵姐小时候有一段时间是喵奶奶帮忙带的。喵奶奶总觉得不加点盐或酱油,喵姐会不爱吃,结果这个菜加点,那个菜加点,弄得连喝粥喵姐都要求加酱油,不然不吃。好在我发现得早,不然真得养成重口味的习惯。


有了这个教训,喵弟出生后,我坚决要求我和喵妈自己带,因此现在他们姐弟俩,都保持了很好的清淡饮食的习惯。



有朋友可能会问,不就是一小勺盐吗,至于那么紧张吗?


盐对于健康到底影响有多大?

可千万别小看了这一小勺盐。钠摄入过量,会影响宝宝肾脏的发育,还会增加日后罹患心血管疾病、中风和肾病的风险。孩子的肾脏发育和大人相比还相当柔弱,大人如果偶尔多摄入了盐分,还可以通过肾脏排出去,孩子可还没有这个能力,多余的钠在体内不断蓄积,会为健康埋下隐患。


同时,高盐饮食还会影响其他营养素,如钙、锌的吸收,不利于宝宝健康成长。


任何营养摄入都贵在“恰到好处”这四个字上。盐也是一样。当然,我们也没法做到每天拿着量勺去精确计算到底这一餐要加多少盐好,因为食物本身也含有钠盐啊。但总体而言,高盐摄入是现代人生活的常态,国家营养协会,各类营养机构也在不厌其烦的反复强调和宣传,要求限制盐的摄入。因此对于钠需求量远小于成人的宝宝来说,根本不需要去担心钠摄入不足的问题,尽可能去降低日常饮食中盐的添加就对了。



换言之,下面这句话永远不会错:对于宝宝的饭菜,能少加盐就少加盐,能不加盐就不加盐。


我知道不加盐当然好,但是宝宝不吃饭怎么办?


不加盐少加盐,照样能做出美食

并不是只有盐或酱油才能充当调味品,许多食材天然就具备了调味的功能。比如南瓜、洋葱、西红柿,以及自带鲜味因子的菌菇,可以去腥增鲜的柠檬汁,都可以用来增进食物的酸、甜、香等口味。红肉、海鱼、虾皮等动物性食物也含有丰富的钠,可以做成肉松、虾皮粉等天然调料,来给主食调味。坚果类的食物炒制后,油脂中的香味也被充分释放出来,也可以搭配出各种美食。


下面是我分享过的菜谱,可以作为盐、酱油的替代品,加到宝宝的米糊、粥、饭、面等辅食或主食里。

调味食谱

猪肉松

香菇虾皮粉

坚果粉


隐形盐,更需要警惕

对于小宝宝,除了饭菜要减少盐的添加外,还要特别注意隐形盐的摄入。


一包薯条、一根香肠的盐含量,轻轻松松就能突破孩子们每日盐的适宜摄入量。即便是所谓的宝宝零食,也应当通过包装上的配料表,查看下钠含量是多少,再决定是否给宝宝吃。



比如上面这款我在超市看到的所谓儿童奶酪,一盒是108g,每100g奶酪含钠量竟然达到了1400mg,营养素参考值NRV%也达到了70%。也就是说,对于一个成年人,吃上一盒,就满足了一天70%的钠,这是非常高的数值了。


不可思议的是,这款奶酪标注的适宜人群是36月龄以上儿童。而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所推荐的,3岁儿童每天钠的适宜摄入量为700mg。也就是说,一个3岁的小孩如果一天光吃半盒这款奶酪,钠摄入量就已经足够,再吃别的食物就会钠过量了。


而对于膨化食物、腌制品、盐渍食品等等高盐食品,比如市售的饼干、薯片、火腿、午餐肉、培根、肉松、话梅等等,钠含量就更高了,更不适合小朋友吃。


当然,对于小朋友爱吃零食的天性,宜疏不宜堵,一味禁止孩子吃零食,很可能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没开始学做零食甜点前,我就曾经在带喵姐在游乐场玩时,亲眼看到她偷偷捡起其他小朋友剩下的半块糖果往嘴里塞...囧~


所以,现在我会花时间在厨房里,给两位小主做各种可口饭菜和小点心。你也可以跟着我一起来给宝宝做美食、做零食、做天然调味品,盐到底加了多少,自然也就心中有数,同时还能让宝宝吃得更营养健康。像肉松、午餐肉、饼干、自制调味料等等,都可以在我的公号后台回复关键词找到相应的做法菜谱,非常方便。


看到这里,相信你已经对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明白了为何不提倡加盐的良苦用心。多用天然食材来搭配出美味菜谱,培养宝宝清淡饮食的习惯,这将让孩子们受益终生。



正如开篇所提,我希望这篇文章,可以让坚持给孩子的饮食不加盐少加盐的你,多一份信心和坚守;也希望这篇文章,可以让尚未意识到加盐危害的你,多一份反思和警醒。


我们都希望孩子们吃得更健康,因此在加不加盐这点上,让我们拉个小勾,小小的达成一致吧~



我是拾爸

生娃之前,我在家是典型的“甩手掌柜”

自从当了爹,角色马上180度调换

捋起袖子,操起菜刀

没事就翻起厚厚的《儿童营养学》


现在的我,总喜欢给宝宝捣鼓各种好吃的

还结识了身边好多好多像我一样

一天不给孩子变着花样儿做美食就手痒的父母

欢迎你,加入我们


有爱的父母

怎么做菜都不会难吃 :P


▼长按二维码关注,和我一起做亲子美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