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英茶叶贸易极简史

行政区 2022-04-01




茶叶还是朗姆酒


1747年9月,一艘名叫雨燕号的武装民船停靠在普尔海岸的一个叫多赛特的地方对走私船进行瞭望。一艘名叫三兄弟号的可疑小船进入雨燕号的监视范围,雨燕号向三兄弟号发出停船的信号,要求对其进行检查。三兄弟号并没有理会信号,并且马上调整方向以充分利用风力,全速行驶逃离雨燕号的控制范围。雨燕号穷追不舍,经过近6个小时的追击,途中开枪示意之后,才将三兄弟号拦截下来。


雨燕号船长登上三兄弟号,在甲板上发现39桶白兰地和朗姆酒,在甲板下边,他们还发现了装在帆布袋中、用油布裹着的82个包裹。这些包裹进行称重,足够两吨重,里边装的都是茶叶。


茶叶全部被封锁在海关的码头上。两个星期后,三兄弟号的船员被释放,回到村里召集起60多名成员,这些人大多都与走私茶叶有关。他们不希望自己期待的茶叶被海关拿走。他们骑着马,带着枪和其他武器来到码头。在那里,他们砸开海关的大门,把里边存放的2吨茶叶全部带走,留下了白兰地和朗姆酒。


电影《加勒比海盗》的背景时代就以朗姆酒盛行


没错,这波英国人,把朗姆酒丢下,拿走茶叶。茶叶的魅力,已经超过了朗姆酒,并且足以让他们冒着生命危险走私,抢劫。


那么,这波人冒着现在抢白粉的风险,抢到的茶是什么茶呢?想要知道他们抢的是什么茶,就得知道这波茶是从哪来的。答案毫不犹豫的指向中国,这个茶祖之地。话说,这批茶叶是来自中国福建武夷山,大家立马能想到的是武夷山的大红包呀,岩茶呀。但是,这种茶直到明代才确定下来成为今天的样子。而18世纪这波人英国人走私的茶叶不是现在的红茶,而是绿茶,并且质量口感也就是现在你在饭店里能喝到的免费绿茶的水平。这种经过长时间海上运输,又因为是走私,不得不包裹严实了藏在甲板最下边潮湿阴冷地方的茶叶,能够保持不发霉变质已经算是万幸,口感上用中国人的审美标准来看,简直不堪入口。


1800年、东印度公司总部


英国对咖啡,葡萄酒更热衷一些,茶叶的到来却像对英国人的味蕾施了魔法一样,让整个欧洲人欲罢不能。最早将茶叶带入欧洲的是荷兰和葡萄牙人,当时他们控制着航海权。直到盎格鲁撒格逊人把荷兰人打服了,新的制海权掌握在英国人手上,茶叶的贸易自然也都是英国人说了算。


不服我们来打一仗


19世纪初,随着喝茶在欧洲越来越普及。人们对茶叶的口感要求也越来越高,茶叶等级已经从饭店免费级别提升到精选红茶的水平。一位传教士来到中国的南方,随身带着一封英国贵族的信。信中写到,让传教士回国的时候,一定要带一些中国顶级的茶,费用什么的都不是个事。对于当时英国对茶叶的痴迷,一位小说家给出了尖锐的讽刺:当普通民众不满足于自己国家的健康食物,而要到最偏远的地区去满足他们邪恶的味觉的时候,那么可以想象,这个民族已经堕落到了何等愚蠢的地步


英国的茶叶贸易量从3000万磅增长到1.36亿磅,这还是官方公布的数字,实际上一些犹太人混着劣质染了色的,由树叶做成的茶叶也充斥在市场当中,加上走私来的茶叶,英国当时市场上存在的茶叶要比官方给出的数字只多不少。东印度公司作为英国在印度殖民的代办,有着亦官亦商的角色。由东印度公司运作,英国从中国进口了大量的茶叶,以至于英国不得不大量的输出白银,导致英国白银的储备减少。


精明的英国人,想到唯一中国有需求的贸易就是棉花,而且印度可以为英国和中国的贸易提供棉花。于是英国人从殖民地印度用棉花从中国换得白银,再用白银从中国进口大量的茶叶。棉花贸易并没有改变英国白银亏空的局面,原因是英国人对茶叶的需求量还在不断的增长,而英国并没有其他贸易可以和中国达成贸易平衡,直到鸦片的出现。


罂粟对于中国人并不陌生,在很早以前的文献记载中就可以看到中国人使用罂粟用来镇静,去痛。罂粟一直停留在博大精深的中医层面,郎中箱子里放几个罂粟壳给病人提神,去痛,当镇定剂的用。英国人把罂粟进一步提炼,得到了鸦片。这玩意就像潘多拉盒子一样,一旦打开就一发不可收拾。在中国,最开始是一些贵族会吸食一些鸦片。毕竟这东西从英国人手里买来也不便宜。后来,很多平民,甚至是苦工也开始吸食鸦片。一些矿主,会给苦工劣质的鸦片边角料,认为工人吃上这个不打瞌睡,干活有劲。一开始确实是有劲,但是没多久旷工们都萎靡不振,缺了鸦片简直无法下矿,矿主这时才发现,麻烦来了。街道上也开起了大烟馆,商家会给吸大烟的人提供果盘和掺了糖的茶水,这样可以综合鸦片口感。这种人性化的服务,让吸大烟的的客人比逛窑子的人还多。


中国对鸦片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大量的白银又回到英国人手中。这次着急的该是中国人了,皇上眼看着白银亏空,后宫买个胭脂都得和苏州打白条。当然,白银的流失,贸易的逆差这更是国之大计,于是道光皇帝决定禁烟,并且任命林则徐为禁烟大吏。民族英雄林则徐也不含糊,在两广督办禁烟很见成效,虎门销烟更是挫败英国佬。



虎门销烟



英国人决定得给中国人点颜色瞧瞧,不服就打一仗,于是开着军舰,从两广一直打到舟山,把舟山的炮台夷为平地。北上直接打到塘沽,眼看着就到皇城根了。再往后就是咱们中国人都知道的国耻,什么《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八国联军烧了圆明园,历历在目。


说到这些历史,我总有一个设想,觉得清王朝不至于这么狼狈,还没怎么着,就放弃了抵抗,丧权辱国。如果当时这波八国联军来,炮轰我沿海。咱们来个战略转移(红军二万里那种),打不过,我们暂时撤退,研究一下战略部署,同时也是调整人员。所谓八国联军也不过几百人,根本称不上什么军的编制。战略上诱敌深入,打敌人的后备不足。就算你有这坚船利炮,但你也有粮尽弹绝的时候。这都是后话,总之在这次正面比划中,中国失败了,而且输的相当不体面。还有一仗是发生在北美,也是因为茶叶而打起来的,一拨人这回不抢茶叶,而是直接把茶倒进了海里,并且成立了自己的党派,后来人们称其为“茶党”,这是另外的事了,我会在另外一篇文章中专门说说这个以茶来命名的党派的事。


偷来的阿萨姆奶茶


英国人用坚船利炮为自己的茶叶贸易开了绿灯,虽然和中国打着仗。但茶叶的生意可一点也没耽误,英国的茶叶进口量从1830年的3000万磅增长到1879年的1.36亿磅。英国人并不满足于此,他们想着在殖民地印度的某个地方也能种上中国的茶,那么以后就不用和中国进口,直接从自己的殖民地拿货,这更是一本万利的事。一项从中国偷茶种子,在印度种植中国茶的计划摆在了东印度公司老大们的办工桌上。起初,英国人这个计划进行的并不顺利,他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在区别哪些是茶树,哪些不是。对于在哪里种茶叶也是斟酌很久。



阿萨姆茶园里的采茶姑娘



阿萨姆是傣族的别称,最早记载于中国玄奘编著的《大唐西域记》中,称为“迦摩缕波国”,玄奘曾经受邀当地国王拘摩罗到该国讲法。13世纪,傣族在此建立阿豪姆王国,阿豪姆王国在第一次英缅战争中被英国占领,1947成为印度的阿萨姆邦。除了西部以外,阿萨姆邦三面被高地和高原环绕。绵延不绝的丘陵和山脉将阿萨姆邦分成两大部分: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和巴拉克河流域(又称作苏尔玛河流域)。阿萨姆这个地形和中国云南的茶山颇为相似,种出来的茶树都属于高山茶树,品质上当然要好一些。这也是英国人选择在阿萨姆种中国茶的原因之一。


1834年,印度总督威廉爵士,在印度设置了茶业委员会(The TeaCommittee)。其目的是探讨是否有可能越来越多的引入中国物种到印度。在调查过程中,知道了在印度阿萨姆生长着野生的茶树,并且印度的野生茶已经被委员会认可。从此印度阿萨姆邦成为中国之外,世界上第二个商品茶叶的产区,印度随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红茶产地,以至于让后人们怀疑红茶的原产到底是中国还是印度。


中国云南茶叶的复兴


中国的茶叶贸易被资本主义列强用剪刀差玩弄的濒临奔溃。茶叶制造技术一直停步不前,只能做最初级的原料生产。印度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在阿萨姆的茶厂里可以看到英国人带来的大型工业机器,用于茶叶的生产。而在中国广大的茶叶产区,人们生产茶基本还是依靠人工。




云南大叶种茶制作红茶的中国第一人——白亮诚先生


1935,来自中国云南名叫白亮诚的回族人,率先在云南改变了这样的落后局面。白亮诚在西双版纳南桥县创办了“茶叶试验场”,进行云南大叶种茶的人工种植实验和普洱茶的就地加工。云南大叶种茶是制作普洱茶,滇红的原料。白亮诚创办的“茶叶试验场”,吸取了布朗族种茶、制茶的经验,在人工种茶和就地加工普洱茶方面都获得了成功。


白亮诚出国考察,先去缅甸一路考察那边的茶叶市场。又从仰光乘船到达日本,学习茶叶栽培与制作的宝贵技术,还和日本人学习了一些茶叶的销售模式和知识,为日后茶厂形成产销一条龙积累了经验。1938年,思茅企业局成立后,白亮诚又办南糯山制茶厂,带人到印度购买英国制造的制茶机,进行机械制茶。机器买回来了,可是西双版纳当时还没有电力供应,他们只能用汽车发动机带动机器。


采用工业化生产,茶叶产量稳定,产品质量好,成本也适当,这时的普洱地区茶叶贸易就可以和印度的阿萨姆竞争。茶厂生茶红茶、绿茶、普洱茶。红茶从缅甸经过海路可以销往日本和欧洲;绿茶经过思茅、玉溪、昆明销往国内;普洱茶经过思茅、大理、丽江进入藏区。南糯山茶厂的建立是云南最早具有一定规模,采用工业化技术生产茶叶的茶厂。茶厂采用版纳勐海老班章古树大叶种茶制作出的现代红茶,远销国际市场,可以说白亮诚是云南大叶种茶制作红茶的中国第一人。读一斋严选,从普洱哀牢山,平均海拔在2000米以上的原始森林采集的大叶种茶,经过传统工艺揉捻,发酵,匠心制作。这口茶正是白亮诚曾经率先调教出来,一举成名的杰作。


如今,如果你有收藏的爱好,在自家的茶柜里收集到世界各地的茶并不是件难事。我们已经可以很轻易的获得茶叶,并且穷尽地追求极致。但回望茶叶的历史,再去品味茶叶的滋味,对于我来说没有哪种茶一定是最好的,追求这样的最,和中国人对茶的审美不再相符。对茶叶过渡的渲染,增加无用之事,更是舍本求末。


回归到茶叶本身,品味或是醇香,或是清冽、或是苦涩。睹物思人,带着对古人的优思。和合适的人,在合适的时间,恰好喝到那杯茶。对我而言,已是为主的恩赐。


西班牙极简史以色列简史美国极简史清朝极简史|日本极简史印度极简史新加坡简史极简中西方历史庚子年极简史明朝极简史珠海极简史深圳极简史中国航天70年简史人类宠物养成简史维基加拿大简史广东土客大械斗简史

中国吃黑简史世界牛羊肉地理简史世界奶茶简史手机发展简史(诞生以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崩了!普洱茶市场也暴雷了!
全球化的黎明:亚洲大航海时代
比特币是当代鸦片贸易,区块链则是金融贩毒网络
毒虫两亿寡妇遍地,印度已经成为亚洲毒王,但印度觉得问题不大?
古树普洱茶山头直发,买茶别再花冤枉钱!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