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你那么努力,却还是很难改变?

于晓雯 于晓雯
2024-08-23
(一)为什么改变那么难?
我们的大多数烦恼都和“我”有关。
有的“我”是“我和世界的关系”。我害怕失败怎么办?我为什么总拖延?我的人生目标究竟是什么?我要怎样面对人生中的挫折和失去?
有的“我”是“自我接纳和探索”。我怎样才能自信起来?我怎样才能拥有拒绝的勇气?怎样才是真正的做自己、接纳自己?
有的“我”是“我和他人的关系”。我的亲密关系出了什么问题?妈妈总是控制我、贬低我怎么办?
想要改变自己,想要丢弃内心的恐惧,想拥有更好的关系……从心理学来看,所有行为和关系中的改变,都和自我的发展有关。
如何理解“自我的发展”呢?一方面,我们需要了解,为什么我会用这样的思维看待人和事,我的内心发生了什么。另一方面,改变需要新的经验代替旧的经验,让我们用新的思维方式去看待处理自我、他人和世界的关系。
然而,改变是一件很难的事,因为改变的背后隐藏着我们内心与生俱来的一些防御机制,让我们追求稳定和可控,排斥改变与发展。
《了不起的我》一书,陈海贤结合了多个心理学流派的理论和心理咨询的经验,剖析了我们内心的心理防御机制,从行为的改变、思维的进化、关系的发展、走出人生瓶颈期和绘制人生地图五个方面,讲述我们终其一生会遇到的种种问题以及系统的解决方法。
(二)行为的改变
改变的本质是创造新的经验。
一个害怕冲突的人,即使在关系中感觉被“侵扰”了边界,也忍着不说出来,担心会引发冲突、破坏关系。如果有偶然的机会,这个人和亲密关系发生了类似的冲突,但两个人因为这次冲突而更加了解对方的想法,而在冲突后关系更密切了。这个害怕冲突的人就有可能从新的经验中,获得了对冲突的新的体验。
一个过度缺乏自信的人,由于害怕失败而不敢行动,当TA硬着头皮接手并最终完成一个个的任务时,这个人就会慢慢建立起自我效能感。TA可能因此开始相信自己,面对新的挑战,慢慢变得不那么退缩。
那为什么我们不能自己有意识地去尝试新的经验呢?因为新的经验也意味着很多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感,而可控感是每个人内心非常重要的安全需要。要走出思维的舒适圈,不仅要能耐受强烈的不确定性,更重要的是,还要接受以前旧的经验是不适应的,接受“我可能是错的”。所以,往往理智上我们知道要怎么做,但很多时候,却被束缚了手脚。
改变的前提是,我们看到自己固有的模式。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罗伯特·凯根发明了一个工具,叫做“心理免疫的X光片”,它由四个问题组成:第一,我希望达成的行为目标是什么?第二,我有哪些与目标相反的行为?第三,我固有模式会带来哪些潜在的好处?第四,我内心的重大假设是什么?
还以害怕冲突的人举例。这四个问题他可能这样回答:第一,我希望能更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感受。第二,我相反的行为是不敢表达感受。第三,潜在的好处是,避免了和对方的冲突。第四,我内心的重大假设是,如果我表达了感受就会引发冲突,如果关系中有争吵和冲突,关系就会被破坏掉。
看到内心的重大假设还不够,关键是要验证假设,看看这些假设什么时候成立,什么时候不成立。需要注意的是,改变也需要循序渐进,既需要勇敢地行动,也需要安全和可控,也就是在尽可能安全的关系中进行尝试,或者是缩小尝试的时间范围,比如每周五天使用固有的模式,另外两天尝试新的模式等等。
另外,在尝试行动时,我们还可以应用“小步子原理”和“奇迹提问”,帮助我们迈出改变的第一步。用奇迹提问找到第一个小小的改变,然后用小步子原理,去专注在眼下能做到的事情上,而忽略那些我们不能控制的事情。不断地积累小的行动,来获取新的经验。
如果我们能不断积累小的行动和新的经验,我们就让不确定性慢慢变得确定起来。我们前面提到,除了不确定性以外,改变的阻碍还来自于自我否定的情绪,所以,改变还需要情感触动。焦虑、恐惧、被爱、忠诚、怜悯,这些都是情感,哪些情感最容易引发改变呢?
我们想想电影中经常出现的老师和学生的画面。学生被威胁学习不好就会挨打,长大就会挨饿,这容易触发焦虑和恐惧的情感。学生被老师鼓励和激励,被信任和温柔对待,这容易触发被爱的情感。通常情况下,往往是积极情感更能够促进改变,而消极情感会让人产生焦虑和压力。
你在改变的过程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会不断地自我谴责吗?谴责会引发消极情感,一个人越是自责,就越容易放纵自己,陷入“放纵-自责-更严重放纵”的恶性循环。所以,如果换一种方式,如果几十年后的你给现在的自己写一封信,你会对自己说什么呢?
(三)思维的进化
要实现自我发展,除了行为层面的改变,还要关注更深层次的心智模式的进化。
古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德说过,“人不是被事物本身困扰,而是被他们关于事物的意见困扰。”也就是说,一件事对我们的影响,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它。比如,有些人害怕错误,他们会觉得错误是在证明自己的无能;但也有些人并不把错误等同于自我的评价,他们把错误看成是行为的反馈,从而可以更有针对性的改进行动,获得进步。
我们对于事物的认知,会影响我们因此产生的情绪和行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情绪-行动系统,也就是我们的心智模式。
你相信自我是不断发展的,还是固定不变的?这个问题的答案对应着两种心智模式:发展型心智模式和防御型心智模式。前者认为人是不断成长的,后者认为人是固定不变的。
防御型心智模式有三种典型表现:僵固型思维、应该思维和绝对化思维。
僵固型思维,简单来说,是认为自我是固定不变的。在这种思维模式下,人会容易把精力放在如何维护和证明自己“好”和“强大”上,人会过度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这反而容易妨碍我们的学习和进步,因为学习就意味着,我知道得还不够多、我还不够好。比如,幻想和期待自己能够考上名校,但又迟迟不肯行动,只是年复一年的幻想着,——因为一旦行动,就有可能遭遇失败,而一旦失败,就意味着自己的幻想破灭了,自己是没有能力的。其实你现在是怎样的,这一点儿也不重要,放下自我的执着,也许才会遇到更多可能性的自我。
应该思维,是指我们不能够接受世界、关系与我们想象的不一样,而是期望一切能符合自己内心的规则。应该思维不仅是对他人,有应该思维的人也会无法接纳自我,他们的内心很可能也有个“应该的自我”,——我应该这样做,我不应该那样做,当我告诉自己“应该”怎样的时候,我好像已经分不清什么这个“应该”到底是如何形成的了。别人期待我这样做,我就应该这样,而我内心中属于自己的真实的声音,好像被淹没在那些“应该”的声音中。很多人从小到大都活在他人的期望和要求里,为了获得他人的喜爱和认同,他们会形成一个“虚假的自我”,他们忽略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也是很多人不停寻找自己的原因。
绝对化思维,是指对于挫折的绝对化。有绝对化思维的人,很容易陷入悲观和抑郁中。他们很容易从三个方向对挫折进行绝对化的加工——永久化、普遍化、人格化。
永久化,认为某件糟糕的事情、糟糕的状态、关系的模式会一直发生。普遍化,是指从一件事情或者一个人让自己经历了不好的感受,就认为所有类似的事情或类似的人都是这样。人格化,是觉得所有不好的事情都是因为某个特定的人而发生的,那么都是别人的错,要么都是自己有问题。
绝对化思维会让我们停留在事情、自己或关系的挫折和失败中,而再也不能做出任何尝试。
防御型心智模式,也就是保守僵化的思维趋向控制和静止、害怕失败和挑战、维护虚假的自我形象。发展型思维模式,也就是灵活而有弹性的思维趋向可能和变化、勇于尝试和挑战、促进自我不断进化。
(四)最后
这本书的后半部分还讲了关系的改变、人生的转折期和人生发展阶段,虽然主题不同,但每个部分都在说,人的发展是不断变化的,是在对以前自我的不断否定中,逐渐实现自我发展的。
也许未来仍然充满了很多不确定性,但我们永远无法知道,生命某个瞬间的状态,对未来几十年都意味着什么,你过去不知道、现在也未必知晓。也许你把不满意看成是失败和丧失,但也许它意味着一个独特的生命礼物,因为你的经历和得失仅属于你,就像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写的那样:
“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和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准备”。

更多文章:

不改变思维认知,读再多书都没用

2020,不一样的人生故事

人生永远来得及

我们为什么会拖延?

为什么我们渴望亲密,却总在关系中失望?

如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每个困境,都隐藏着改变人生的秘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于晓雯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