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技赋能 创新驱动 以科技创新引领江岸高质量发展

大江金岸
2024-10-24

3月13日,《长江日报》头版推介、专题报道江岸召开科技创新大会,围绕科技创新、数字经济、民营经济发布三项新政策,以真金白银、真抓实干,打出系列“组合拳”。《湖北日报》要闻版同步报道,各大主流媒体纷纷转载。







·
·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创新是第一动力


3月10日上午

江岸区召开科技创新大会

高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

新型研发机构、众创孵化载体、

科技金融机构、企业代表齐聚一堂

共同点燃发展新引擎


30条新政策发布

选聘区级科创服务合伙人

国企牵头成立创新联合体

……



会上

江岸打出系列“组合拳”

激发创新主体“动”起来

基础研究“热”起来

创新能力“强”起来


近年来

江岸区始终把科技创新

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在科技创新的“赛道”上

不断赶超进位


让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

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为武汉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

科技创新中心贡献江岸力量




“国家队”引领科技创新、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加速集聚、全链条孵化体系不断完善,江岸区厚植“科创森林”,以科技“热土”育产业“新枝”,绘就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绚丽图景。



产值近2亿元、支撑全球首部《漂浮式水上光伏发电》专著诞生……近日,由长江设计集团自主研发的一项水面光伏发电系统创新技术,获得2023年第三届湖北省高价值专利大赛银奖。应用该项技术的一批批浮体产品分布全国各地,游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随着“国家队”科创主力的加速集聚,江岸区充分发挥“国家队”优势,集聚创新资源要素,布局科创产业集群。依托“三峡系”,打造数字能源产业集群;依托“中信系”、中交二航局,构建智能建造产业体系;依托“长江系”,建设智慧水利产业链条。


在“国家队”引领下,江岸创新产业从“星星点点”向“繁星满空”转变,580家高新技术企业、23家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89家创新型中小企业裂变生长,呈现“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蓬勃生机。



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是原始创新的“策源地”,也是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江岸持续推进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引育以院士团队为代表的一批高层次人才,打造战略科技力量。



9家院士工作站、7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2家市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家市级及以上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在此集聚。


高能级创新平台“加速跑”,越来越多的前沿成果从各大实验室和研究中心涌现。江岸正围绕着科技自立自强,不断向着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发展迈进。



依托科创载体培育创新企业。江岸区深入推进各类科创平台载体转型升级,打造一流的载体空间“硬环境”,营造优质服务“软环境”,让创新创业的梦想在江岸落地开花。



全国首家知识产权特色小镇岱家山科创城,建成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全链条孵化载体,吸引200余家围绕“光芯屏端网云智”的中小微科技型企业集聚。国家级孵化器武汉市工科院孵化器,重点打造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产业集群。百年老建筑平和打包厂,化身文化数字产业聚集地。大智路上的武汉无线电厂,摇身一变成为“空中小镇”,吸引了一大批优质创意科技、数字文娱企业……


28家市级以上众创孵化载体合力托举,让科创的种子在江岸成长为产业大树。




在江岸区科技创新大会上,由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牵头组建的湖北省智慧综合能源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正式启动,将整合“产、学、研、用”各方优质资源,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创新资源,对影响产业发展的“卡脖子”关键技术进行联合攻关,提升国产化替代水平和应用规模。


该创新联合体定位于智慧综合能源科技创新平台、原创技术策源地、产业链供应链链长以及高端人才聚集地,汇聚了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长江动力集团有限公司、龙芯中科(武汉)技术有限公司、武汉赛宝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在智慧综合能源领域拥有国内顶尖技术的企业、科研院所及高校。



创新联合体成员单位武汉理工大学科技合作与成果转化中心副主任马勇介绍,创新联合体将重点围绕源端清洁能源技术、能源互联网国产化替代技术、能源工控系统软硬件及装备自主可控核心技术等智慧综合能源行业重点领域的关键、共性、前沿技术,开展“卡脖子”关键技术联合攻关、自主知识产权培育、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对外交流合作等工作。


未来创新联合体将培育立足武汉、辐射湖北、服务长江流域、面向全国的智慧综合能源产业集群,打造智慧综合能源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为打造最优科创生态,助力企业加速发展,江岸区首创选聘一批科创服务合伙人,为企业提供科技咨询、投融资、行业交流、出口贸易、共享办公等服务。在江岸区科技创新大会上,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长江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协会、武汉海关技术中心、WeWork等5家单位企业代表获得授牌。



“入驻众创空间和孵化器的40余家企业,以初创型企业为主,亟需拓展业务。”武汉银江创业梦工场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付康认为,通过科创服务合伙人牵线搭桥,科技型中小企业将会获得更多专业技术平台的支撑,以及与行业龙头企业开展业务合作的机会。


“科创服务合伙人模式有助于加快企业发展。”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协会秘书长曹显才表示,近年来江岸区不断强化科技企业孵化平台建设,聚焦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领域,吸引了大量企业落户。


曹显才说作为科创服务合伙人,协会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深入走访调研企业,加强政策宣传解读,为江岸“定制”科技企业阶梯式培育体系,通过举办各类研讨会、赛事等活动,营造出浓厚的科创氛围,让企业懂创新、擅创新。





“核心技术研发是个长期精进的过程,需要坚定信心长期持续投入并探索科技成果市场转化道路。江岸区‘三十条’新政策覆盖全面、内容丰富、针对性很强,尤其在创新平台建设、研发投入、创新要素招引和应用场景建设方面,资金配套和支持力度很大,是真金白银促科技创新。”详细了解了江岸新政策后,中信数智(武汉)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程才非常振奋。


中信数智(武汉)科技有限公司是央企中信集团在汉一级子公司中信工程旗下的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致力打造基于自主可控BIM技术的中信智能建造平台。



程才介绍,中信智能建造平台重点产品工程项目全过程协同管理系统解决了行业数据割裂和碎片化的痛点难点,实现基于BIM数据的工程项目可视化建造、可追溯过程、可交付运营,在交付实体工程的同时交付BIM数字孪生模型与数据,有效节省成本、缩短工期,搭建自主可控的智慧城市“数字底座”保障建设行业基础数据安全,打破国外软件垄断。


“中信数智牵头成立武汉设计之都促进中心·数字建造产业联盟,举办首届国产BIM应用百所高校邀请赛,积极扩大应用场景,推动国产BIM产业化进程。在新政策的支持下,中信数智有信心进一步聚焦工程建设全过程云协同系统研发,积极拓展BIM全流程软件的产业化应用。”




“江岸区‘三十条’新政策对创新型企业的支持力度大,涉及面广,特别是鼓励企业建设创新平台,而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我们建筑设计行业来说十分必要。”仔细研读政策后,武汉正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负责人徐丽芳发现,多项政策内容与公司发展方向相契合,有助于公司长远发展。 


武汉正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主营业务是在规划、建筑、景观、室内等领域提供设计服务。徐丽芳介绍,建筑设计行业正在逐步向着精细化方向发展,涉及城市规划、城市更新、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BIM研发等多个领域。与此同时,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单个企业涉猎的领域也越来越全面,这就需要围绕产业链打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我们致力于推进工程项目全产业链建设并提供城市建设综合解决方案。”徐丽芳介绍,公司依托现有的创意设计、历史建筑、绿色建筑等研究中心,正在筹备建设工程研究中心。“了解到政策对企业建设创新平台给予大力支持后,我们更有干劲了。”





“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对企业的金融支持,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一系列好政策为企业发展注入动力。”参加完江岸区科技创新大会后,耀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汤一想信心倍增,他认为江岸区发布的系列政策精准结合了企业的实际需求,有利于企业做大做强。



武汉耀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景观照明智慧系统研发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的高新技术企业,落户在江岸区岱家山科创城。


 “江岸区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我们愿意长期扎根在这里,助力武汉夜游经济发展和智慧文旅创新。”汤一想介绍,公司多年来持续享受到江岸区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奖励政策、税收优惠和融资服务,特别是政府、园区、金融机构联动为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我们曾最快3天就拿到了银行贷款。此次江岸区再次发布新政策,更是让我们信心满满。”







突出企业主体地位

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加大科技创新型企业培育力度,让更多科技创新主体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此次,江岸区推出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发展政策措施,促进企业“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发展,推动平台、项目、资金、人才等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


政策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设中试平台,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分别给予最高1000万元奖励。


围绕创新平台建设,政策奖励范围从国家级扩展到省市一级。对首次获批省级、市级科技创新平台及新型研发机构均给予奖励。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对首次获批的省级、市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和首次获批市级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的单位给予资金奖励。


在双创载体建设上,对首次认定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给予最高100万元一次性奖励。当年在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绩效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也可获得一次性奖励。


为加速创新资源集聚,推进城市更新与产业升级,对创新街区、创新园区和创新楼宇,经定期考核择优给予奖励。



支持产业做大做强

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


数字经济是江岸区“531”产业体系重点打造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为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集聚化发展,江岸区推出十条数字经济专项政策,多维度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为支持产业做大做强,政策从重点企业招引、重点项目落地、重点行业做强等方面给予强力支持。鼓励引进数字建造、数字金融、数字文娱、数字能源、数字环保等数字经济重点项目,对企业新购置研发、生产设备给予最高1000万元支持。支持行业做强、数字转型,对符合条件的行业百强企业最高给予100万元奖励。


鼓励规模以上数字经济企业落户,对符合条件的最高给予1500平方米、不超过40元/平方米/月(含)、最长12个月的房租补贴。


支持产品应用落地,鼓励数字经济企业自主研发、生产人工智能软、硬件产品,对于年销售收入首次超千万元的单个产品给予30万元一次性补贴,对购买江岸区服务商提供的云服务给予补贴。支持应用场景建设和应用产品建设,对符合条件的数字经济应用场景,江岸区最高给予100万元奖励。



鼓励民企创新做精

让更多企业享受政策红利


江岸区制定发布十条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突破性发展政策措施,围绕不同规模企业的发展需求,支持企业成长、做精、创新,企业覆盖面广、产业类型全。


针对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需求,政策明确了财政奖励和金融支持等多种方式。对于首次进规入限商贸企业和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分别制定了奖励标准。


鼓励企业上市,对江岸区在沪深交易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企业,在分阶段给予最高不超过800万元奖励的基础上,再增加200万元一次性补贴。


围绕中小企业快速成长的需求,政策从扶持和服务两方面进行规定。减轻企业用房负担,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按其实际支出给予最高500平方米、不超过40元/平方米/月(含),最长12个月的房租补贴。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对辖区企业购买的数字化、管理咨询等专业化服务给予补贴。


鼓励企业朝精细化、专业化发展,对“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和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分别给予奖励。


完善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建设,建立区、街、园区三级服务体系,引入专业化运营团队和专职人员,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此外,实施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行动,搭建重点产业链供需对接平台,支持龙头企业面向辖区中小企业开放技术、开发、营销、推广等资源。





  • 来源:长江日报

  • 文编:丁雪莹、王廷曼

  • 美编:王小楚

  • 出品:中共江岸区委宣传部 江岸区融媒体中心

  • 投稿:784700485@qq.com


▼今日推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大江金岸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