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系列回顾 | 菲利普-洛卡·迪科西亚(Philip-Lorca diCorcia)如何改变了街头摄影?

《东京》,1994
显色打印,85.4 x 117.2 x 3.8 厘米(含框)
© 菲利普-洛卡·迪科西亚,图片由艺术家及卓纳画廊提供


卓纳画廊香港空间将于9月10日起荣幸呈献美国著名摄影艺术家菲利普-洛卡·迪科西亚(Philip-Lorca diCorcia)在大中华地区的首次个展。展览横跨迪科西亚极具影响力的职业生涯各个阶段,体现了他的艺术实践中视觉及观念深度,并且凸显出他对今天年轻艺术家的深远影响。


《菲利普-洛卡·迪科西亚》

Philip-Lorca diCorcia


开幕酒会:9月10日(星期二),晚6-8点

日期:2019年9月10日至10月12日


地点:香港皇后大道中80号H Queen's 5-6楼

时间:每周二至周六11:00-19:00(公众假期除外)


在展览即将开幕之际,本文再次梳理了迪科西亚对街头摄影进行革新的两个系列——《街拍作品》(Streetwork)与《头像》(Heads)。公众号亦将于本周陆续推送本次展览其他经典系列的梳理。


相关阅读:卓纳画廊 | 香港 | 菲利普-洛卡·迪科西亚(Philip-Lorca diCorcia)个展
相关阅读:系列回顾 | 菲利普-洛卡·迪科西亚(Philip-Lorca diCorcia)的《男性服务工作者》

《头像 #23》,2001

显色打印,125.7 x 156.2 x 5.1 厘米(含框)

© 菲利普-洛卡·迪科西亚,图片由艺术家及卓纳画廊提供


迪科西亚在80年代早期就确立了悉心编排摄影场景的个人风格,而人来人往的城市街头则给艺术家带来了更为随机的挑战。迪科西亚还在耶鲁大学摄影系求学时,就深受美国摄影大师沃克·埃文斯(Walker Evans)、系主任托德·帕帕乔治(Tod Papageorge)及街头摄影大师加里·维诺格兰德(Garry Winogrand)等人的影响。沃克·埃文斯一再强调,摄影是以看似客观的“纪实风格”呈现主观的现实。而在80年代早期作品与《男性服务工作者》系列(Hustlers)中,迪科西亚已深谙其道。


相关阅读:好照片在于好故事 | 菲利普-洛卡·迪科西亚(Philip-Lorca diCorcia)的早期作品


迪科西亚作品《头像 #10》在MoMA主题展《都市生活》现场,2002
该展览还包括迪科西亚的另外两件作品


而当时的街头摄影仍以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提出的“决定性瞬间”为标准——即以自发拍摄的照片捕捉瞬间闪现的事物的本质。1995年,时任MoMA摄影部门主策展人彼得·加拉西(Peter Glassi)在艺术家的首本个人图册中便提到他对迪科西亚改变街头摄影的期待:

半个世纪以来,摄影师们一贯喜欢来到露天的街头剧场寻觅…自1984年维诺格兰德去世后,街头即被摄影师所抛弃…而要说迪科西亚会为这一被抛弃的艺术遗产做出些什么,预言还为时尚早,但没有人比他更富有潜力。


不久后,迪科西亚便创作了《街拍作品》和《头像》系列。它们不仅是迪科西亚对街头摄影传统的继承,更是对这一摄影门类的创新重塑。它们彻底挑战了布列松确立的“决定性瞬间”的传统。


《东京》,1998
《街拍作品》系列
显色打印,64.1 x 95.3 厘米
© 菲利普-洛卡·迪科西亚,图片由艺术家及卓纳画廊提供

在完成于1993至1997年的《街拍作品》(Streetwork)系列中,迪科西亚在世界各个城市街头拍摄了路人行走与互动的场景,他将人造光源放置于取景范围之外以强化场景,也为人物及日常环境注入了庄重之感。


相关阅读:日常生活的剧照 |《艺术论坛》评菲利普-洛卡·迪科西亚(Philip-Lorca diCorcia)之《街拍作品》系列



《头像 #5》,2001

显色打印,125.1 x 155.9 x 5.1 厘米(含框)

© 菲利普-洛卡·迪科西亚,图片由艺术家及卓纳画廊提供


始于新千年初的《头像》(Heads)系列同样与之密切相关。迪科西亚在创作时使用隐藏的频闪顶灯,照亮那些穿梭于纽约时代广场繁华街头的普通路人,最终作品中的人物成为了一个随机变量,完全取决于他们出现在街头某个瞬间的巧合。


相关阅读:匿名者的英雄主义肖像 | 菲利普-洛卡·迪科西亚(Philip-Lorca diCorcia)之《头像》系列艺评


关于街头摄影的专著《陌生的街道》

凯瑟琳·A·卜萨德著,耶鲁大学出版社,2014

封面即为迪科西亚《街拍作品》系列中的《纽约》



关于街头摄影的专著《陌生的街道》

凯瑟琳·A·卜萨德著,耶鲁大学出版社,2014

内页作品为《街拍作品》系列中的《纽约》和《头像》系列中的《头像 #3》


2014年,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策展人凯瑟琳·A·卜萨德(Katherine A. Bussard)出版了著作《陌生的街道》(耶鲁大学出版社)。这本街头摄影领域重要的著作以包括菲利普-洛卡·迪科西亚在内的四位现当代摄影艺术家为代表,梳理了美国40年代至今的街头摄影革新与社会历史变迁。


在《菲利普-洛卡·迪科西亚:现实的比拟》一章中,卜萨德提到了迪科西亚街头摄影作品的三个创新:对“决定性瞬间”的挑战;人为设置的强烈打光;以及不看取景框的拍摄过程


《伦敦》,1995

显色打印,84.1 x 116.8 x 4.1 厘米(含框)

© 菲利普-洛卡·迪科西亚,图片由艺术家及卓纳画廊提供


首先,卜萨德将迪科西亚的两个街拍系列与经典的街头摄影进行比较:“它们几乎没有什么决定性的、瞬间的特质,也并未强调某个动作,而这些原本是街头摄影中必不可少的主要元素。一直以来,基于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街头摄影都被等同于生活的某个切片。而对迪科西亚的作品而言,正如艺评人安迪·格伦德贝格(Andy Grundberg)所说,‘我们必须发问,一件作品中有多少内容是像电影中那样构建出的看似的真实,又有多少是确实的(或者仅仅是)真实?’“


《头像 #2》,2001

显色打印,124.8 x 155.6 x 3.8 厘米(含框)

© 菲利普-洛卡·迪科西亚,图片由艺术家及卓纳画廊提供


其次,打光是迪科西亚的街拍中最突出的特点,但也常被简化为他对传统街拍的唯一革新。在这两个街拍系列中,迪科西亚先把相机与远程遥控设备相连,再将频闪灯悬挂在人行道上。伴随着极速闪过的灯光,相机快门随之落下。这样夸张的灯光效果使得许多批评家和学者将迪科西亚的照片与电影、时尚摄影或古典大师的油画联系起来。连迪科西亚自己都说,他试图把喧闹、随机的街头这样呈现,仿佛万物均处于某双全能之手的掌控之中。


而《街拍作品》与《头像》的打光过程与灯光效果也略有区别。其中最为显著的区别在于,在《街拍作品》中充满画面的日光,在《头像》中则完全消失。这是因为迪科西亚在《头像》中借用了工地脚手架来搭建频闪灯;而在《街拍作品》中,闪光灯则被挂在路灯、红绿灯、路牌上,面向“露天”空间打光。于是在《街拍作品》中,被照亮的街道更突出了无处不在的标识、玻璃门、广告、商标和公告牌;而在《头像》中,行人乍一看是在完全的黑暗中穿行,背景的真空效果好似将《街头作品》中显而易见的城市结构与符号都吸得一干二净。《头像》独特的真空背景提出了问题:一张照片中的街道要多可见,才能被认定为一件街头摄影?


《纽约》,1998
显色打印,91.1 x 120.3 x 3.8 厘米(含框)
© 菲利普-洛卡·迪科西亚,图片由艺术家及卓纳画廊提供


最后,迪科西亚在这两个系列的拍摄过程中甚至根本不看取景框。这于是避免了镜头与被摄对象的眼神接触,使作品与大部分街拍都与众不同。对于这种拍照方式在最终照片中的呈现,卜萨德这样写道:

[迪科西亚] 在一定距离外观察潜在的拍摄对象进入取景范围,随时准备按下快门。这解释了为何他的照片边缘会比画面中心显得更为刻意、更有结构感。迪科西亚有意让《狮子王》的广告牌几乎与画面右侧边缘相切,但他无法预测在拍摄时,正好有两位穿棕黄色外套的行人同时以相似的姿势抬起手臂 [即作品《纽约》]。迪科西亚将这种画面中的巧合称为“非常离题的事件”,这是他站在相机旁观看街道时“完全没有意识到的”。

其实,迪科西亚几乎从未与任何一位他拍摄的路人接触过。有人意识到迪科西亚在进行拍摄,但他们认为他在拍摄周围环境,而大多数人都对自己被摄并不知情。这样的做法虽曾引起争议,但也赋予了他的街头摄影作品独特的游离气质。


迪科西亚作品《纽约》在MoMA主题展《都市生活》现场,2002
该展览还包括迪科西亚的另外两件作品


迪科西亚一贯对摄影场景预先悉心编排,这乍看来与混乱而随机的都市街头相矛盾。但通过《街拍作品》和《头像》,迪科西亚不仅改变了街头摄影的创作方式,更挑战了观者对街头摄影这一门类的认知。而在章节尾声,卜萨德总结了迪科西亚之后的街头摄影艺术,而这也是对迪科西亚两个街拍系列的精准总结——
迪科西亚的照片基于一点:摄影对都市街头生活最好的呈现,也许是对现实的架构,抑或是对现实的有意模仿。我们之所以得以辨识这些照片,它们又之所以预先准备好接受我们的投射,是因为摄影师已经为我们架构或仿制了它们。这些照片并非像镜子般如实映射出街道,而是提供了与街头穿梭相似的体验。


《街拍作品》系列

部分作品


《纽约》,1997

显色打印,84.1 x 116.8 x 4.1 厘米(含框)

© 菲利普-洛卡·迪科西亚,图片由艺术家及卓纳画廊提供


《东京》,1998

显色打印,84.1 x 116.8 x 4.1 厘米

© 菲利普-洛卡·迪科西亚,图片由艺术家及卓纳画廊提供


《罗马》,1996

显色打印,87.3 x 119.7 x 3.8 厘米(含框)

© 菲利普-洛卡·迪科西亚,图片由艺术家及卓纳画廊提供


《洛杉矶》,1997

显色打印,76.2 x 101.6 厘米

© 菲利普-洛卡·迪科西亚,图片由艺术家及卓纳画廊提供


《墨西哥城》,1998

显色打印,76.2 x 101.6 厘米

© 菲利普-洛卡·迪科西亚,图片由艺术家及卓纳画廊提供


《加尔各答》,1998

显色打印,88.3 x 117.5 x 4.8 厘米(含框)

© 菲利普-洛卡·迪科西亚,图片由艺术家及卓纳画廊提供


《古巴》,1999

显色打印,84.1 x 116.8 x 4.1 厘米

© 菲利普-洛卡·迪科西亚,图片由艺术家及卓纳画廊提供



《头像》系列

部分作品


《头像 #7》,2001

显色打印,125.7 x 156.2 x 5.1 厘米(含框)

© 菲利普-洛卡·迪科西亚,图片由艺术家及卓纳画廊提供


《头像 #4》,2001

显色打印,125.7 x 155.9 x 3.5 厘米(含框)

© 菲利普-洛卡·迪科西亚,图片由艺术家及卓纳画廊提供


《头像 #3》,2001

富士水晶收藏级打印,120.7 x 152.4 厘米

© 菲利普-洛卡·迪科西亚,图片由艺术家及卓纳画廊提供


《头像 #10》,2002

显色打印,121.9 x 152.4 厘米

© 菲利普-洛卡·迪科西亚,图片由艺术家及卓纳画廊提供

《头像 #13》,2001

显色打印,125.4 x 155.9 x 4.1 厘米(含框)

© 菲利普-洛卡·迪科西亚,图片由艺术家及卓纳画廊提供


《头像 #24》,2002

显色打印,125.7 x 156.2 x 5.1 厘米(含框)

© 菲利普-洛卡·迪科西亚,图片由艺术家及卓纳画廊提供


关于卓纳画廊


卓纳画廊是位处纽约、伦敦、香港及巴黎的当代艺术画廊,现代理近60位在世艺术家和已故艺术家遗产,拥有过百人的专业团队。画廊自1993年创立至今,成功举办了众多具开创性的展览。卓纳画廊活跃于一级和二级艺术市场,一直致力于培育艺术家的职业生涯,当中许多已在当今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列。

网站:www.davidzwirner.com

微博:卓纳画廊

微信:david_zwirner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