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非凡十年,看海珠!

夏夜,漫步海珠阅江路碧道

绵延的珠江岸线

凉风徐来,舒适惬意

放眼望去

远处的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

(以下简称“琶洲试验区”)

高楼林立、灯火通明

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发展景象


图/视觉中国


十年前

这里还是一片杂草丛生的待开发土地

十年间

珠江之畔崛起一个创新动能十足的新园区

海珠区抢抓机遇

全面谋划和推进琶洲试验区建设

激发新发展活力



十年踔厉奋发,十年跨越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海珠区砥砺奋进,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981.24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405.16亿元,年均增长7.5%。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工业总产值从2012年的271.23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710.22亿元,年均增长17.9%;现代服务业增加值从2018年874.59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389.95亿元,总量排名全市第三。




跨 越

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跨越

海珠西部 

6公里长的工业大道,车辆川流不息。曾几何时,万宝牌电冰箱、虎头牌电池、五羊自行车等全国知名产品从这里生产制造、卖遍全国。

海珠东部 

6公里长的阅江路,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正蓬勃发展。2021年以来,琶洲试验区保持良好增长态势,琶洲试验区企业总数达3.3万家,“四上”企业总数达1545家,同比分别增长13.2%和9.5%;2021年全年和2022年上半年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668.52亿元、1890.89亿元,同比增长23%、18.6%。


从工业大道到阅江路

道路的蝶变折射出

一座活力城市新旧动力的转换

见证着高质量发展的海珠实践



➤ 一组组数据见证着海珠十年奋进的脚步:


  • 数字经济发展迅猛,2021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291.86亿元,比2015年(约30.07亿元)净增超261.79亿元,增速(10.3%)比GDP快1.0个百分点,占全区GDP比重由2.1%提升至12.1%。


  • 总部经济发挥领头作用,实现量质双提升,全区重点总部企业从2012年的95家增长到2021年165家,增加值从2012年的242.93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598.10亿元。


十年来,海珠区坚持新发展理念,通过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正在实现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跨越。



➤ 十年外贸出口总额增加1.24倍


疫情之下,广交会在“云”端启幕,打破时空界限的网上贸易盛会正式开启。从线下到线上,从琶洲到全球,新动能从这里迸发。



面对挑战,海珠区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在新征程上勇毅前行。


十年间,会展经济的影响力持续增强,尽管受全球疫情影响,2021年全区举办线上、线下展会共204场、展览面积682.9万平方米,比2012年大幅提升。


十年间,市场主体蓬勃发展,全区各类商事主体从2012年的9.53万户增长到2021年的19.31万户,实现翻番。


十年间,消费市场持续活跃,商品销售总额从2012年的2655.80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4352.08亿元,年均增长15.2%,增速比GDP快7.7个百分点。


十年间,外贸实现较好发展,2021年外贸出口总额实现38.2亿美元,是2012年(17.05亿美元)的2.24倍。


十年间,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35645元增长到2021年的76523元,实现翻番。海珠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社会事业实现新发展,一般公共预算民生支出占比达80%以上。





变 迁

海珠湿地:城市“绿心”转化为发展核心竞争力


海珠湿地被誉为广州“南肺”、城市“绿心”,作为我国超大城市中心城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生态湿地,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其在超大城市中所发挥的生态价值益发凸显。



回顾过去十年,海珠湿地捷报频传、硕果累累……从探索性提出“只征不转”政策,到通过立法开展永久性保护,再到加快推进生态修复,海珠湿地不仅成为多样生物的美好栖息地,而且变为汇聚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生态空间。




截至2022年5月

海珠湿地分布有植物835种,鸟类从72种增加到187种,昆虫提升至536种,鱼类60种,是粤港澳鸟类生态走廊的重要节点。2021年和2022年,分别发现世界新物种:“海珠斯萤叶甲”和“海珠珐轴甲”,突显湿地生态保护成果,获得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地方改革创新40案例”、全国首批“生态中国湿地保护示范奖”、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荣誉。


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稀有鸟种

现身海珠湿地

比如对环境要求苛刻的

蓝喉蜂虎

以及难得一见的黄胸鹀



→相关阅读:海珠湿地迎来了三位新伙伴


▲点击图片了解新物种


变化背后,海珠区坚持绿色发展,创新保护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海珠湿地提出全国首例“只征不转”征地政策并获国务院批准。推动出台《广州市湿地保护规定》,全国首创以专章保护形式对海珠湿地实施永久保护,将海珠湿地划入生态控制线。


海珠区还启动海珠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工程,形成多样化湿地生态系统,推动物种多样性指数逐年上升,近两年发现两种世界新物种。其中,海珠湿地生态修复工作分别获“2021年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非中东地区奖(IFLA AAPME)”自然生态类别和开放公园类别的最高奖项——杰出奖。



海珠区还通过推动生态共建,拓展人民共享绿色空间,建设科普路径、徒步路径、缓跑路径等多种特色路径32.3公里,并划定100公顷海珠湖区域为公众免费开放区,完善母婴室、残疾人通道和党群中心建设,每年接待游客近1000万人次。目前,海珠湿地已获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林业科普基地”“全国首批自然教育基地”等称号。





成 长

青木科技:扎根创新沃土11年突围上市


“我们八人创始团队对国内的电子商务发展未来充满信心,决心从零开始,踏上充满荆棘和挑战的电商服务创业之路。”青木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吕斌回忆起2011年在海珠区创业的情景,心潮澎湃。


在创业之初,他们跟多数初创企业一样,面临人员、技术、资金等难题。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突围?在吕斌看来,这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是顺应电商发展潮流,顺势而为;地利是选择在海珠区扎根;人和是企业与客户、员工以及政府之间人事和谐。



➤ 在广州发展电子商务有天然优势


“回顾过去十多年的创业之路,青木科技的成功除了我们日复一日的付出,对赛道的正确选择是制胜的关键之一。”吕斌说,企业创始团队笃定我国电子商务保持快速增长,潜力巨大。广州作为千年商都,商贸业自古以来都很发达,发展电子商务具有天然优势。事实证明,选择电商赛道、选择广州作为创业的起点非常正确。成立至今,青木科技屡获佳绩,并于2022年3月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


➤ 高效政府服务助力企业发展壮大


“海珠是广州中心城区,交通方便,生活便利,教育和医疗资源丰富,极大满足公司和员工的发展需求。我感受很深的是,海珠区保留了广州传统文化底蕴,又拥有科技创新主战场——琶洲试验区,融合了传统与创新,宜居宜业。”吕斌说,青木科技在海珠区能发展壮大,得益于高效的政府服务,正是地利和人和的体现,特别是海珠区提出CSO首席服务官,从投资、规划、税务、政务、教育等方面全方位、不打烊提供服务,让企业感受到海珠区良好的营商环境。(相关阅读:只说YES不说NO!)



经过11年的发展,青木科技为众多全球知名品牌提供一站式综合电商服务,先后服务国内外100多个知名品牌。从8人初始团队,发展到现在员工超2000人,2021年实现营收8.8亿元。



面向未来,海珠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做强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城市更新“双引擎”,优化“一区一谷一圈”三大空间布局,加快建设数字经济示范区、产城融合引领区、城央生态宜居区、文商旅融合样板区,逐步建成有活力有魅力有竞争力的数字生态城,奋力打造广州高质量发展新高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勇当先锋。



编辑 | 可可沙摄影 | 谢惠强、梁志远、江智毅
责编 | 吴美美、田心君来源 | 广州日报投稿邮箱 | haizhujun@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