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颜值”“深内涵”!中央、省市媒体再次聚焦海珠→
本周,广州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启动
中央、省市媒体分赴15条线路
深入77个采访点
走读广州高质量发展的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其中
海珠的“深内涵”“高颜值”
受到媒体关注
一起来看看媒体如何解读
海珠的高质量发展密码
↓↓↓
从建设正酣的琶洲到清雅幽静的广州文化馆新馆,从高楼林立的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到满目皆绿的海珠湿地。2月22日,“广州高质量发展媒体调研行” 队伍走访位于海珠区的广州市文化馆新馆、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等地,感受海珠区向“文”逐“绿”高质量发展,领略“文化广州”的“深内涵”与“绿美广州”的“高颜值”。
摄影/付海燕
以文惠民 以文兴业
海珠湖畔,亭台楼阁,广州文化新地标——市文化馆新馆是当下全市最热门的文化场馆。走进这里,公共文化中心、翰墨园、曲艺园、广府园、广绣园等多组主题园林建筑映入眼帘。传统的建筑风格,大型的园林景观,再现岭南水乡园林美景。
摄影/江智毅
广州市文化馆新馆是广州市重大文化设施和重点民生工程,坐落于风景优美的海珠湖东北侧,地处城市新中轴线南段的中心位置,总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总用地面积约14.2万平方米,是富有岭南生态特色和文化底蕴的“城市客厅”。
走进展厅,电子屏上呈现的《岁时节庆轴图》引人入胜。通过扫描二维码,游客可“化身”成画中人物,参与到行花街、舞火龙等广州繁华的节日场景中。在不同的四时之景里,感受广州的民俗趣味与文化氛围。广彩、广绣、玉雕、广式家具等作品令人目不暇接。
2023年1月18日至2月5日,广州市文化馆新馆组织了运行测试。新馆以文惠民,通过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为群众提供了更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迸发出新的活力。运行测试期间,约4.2万人次群众通过线上预约方式入馆参观游览、参与活动。
摄影/江智毅
未来,广州市文化馆将实施服务效能倍增计划、文旅深度融合行动计划、数字化转型提升计划、社会化参与示范计划、文化交流传播拓展计划等,推动新馆高质量发展,实施争创全国首家4A级景区中的文化馆,引领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多元发展,培育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新业态,打造立足湾区、面向世界的民间文化交流中心。
摄影/郭建强
海珠以文兴业,“滋养”优质文化产业。位于海珠老城区草芳围的咏声动漫,让人感受到老城区的新活力。咏声动漫开发了“猪猪侠”等系列知名原创动漫 IP,并以原创动漫 IP 为核心,开发了系列内容衍生产业。
“我们的发展植根于广州、海珠良好的政策土壤,用优质项目吸引优质人才。就文化产业来说,政府真正在了解行业、企业的需求,真正在用有影响力的平台和政策资源的杠杆帮助企业去撬动市场,整个社会形成一种合力。”咏声动漫副总裁阎冰表示,“未来将通过一系列方式做好中国原创IP,讲好中国故事,积极推进文化出海。”
城央湿地 海珠名片
走进海珠湿地,蓝天碧水、鸟鸣啾啾。不久前,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戳这里了解更多:列入国际级!海珠湿地入选这一份重要名录!)国家湿地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袁兴中教授说:“回顾走过的十年历史,海珠湿地在湿地保护、修复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对海珠湿地来说意味着它的保护成就得到国际社会认可,同时也意味着它站在了一个全新的起点上。”
摄影/谢惠强
海珠湿地是全国唯一一个地处超大城市中轴线上的国家湿地公园,是非常稀缺的城央绿色空间,是放弃了超过万亿的商业开发价值,以共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在城市中央打造出的宝贵财富。
摄影/谢惠强
看似普通的小路和果树,实则有着极深的学问和讲究。这是海珠湿地内存留的极具岭南特色的垛基果林生态系统,并保留了传承千年的高畦深沟传统农业文化。
袁兴中教授介绍:“围绕垛基果林湿地的修复,海珠湿地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包括标准的制定、技术规程的发布、深入的科学研究;也包括在垛基果林湿地的修复重建过程当中,如何将保护、利用和自然教育有机结合。”
海珠区湿地保护管理办公室正高级工程师范存祥表示,正是这丰富的生物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必需的生态系统服务,持续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范。由于海珠湿地的保护与建设,海珠区整体人居环境得到了优化。
摄影/梁志远
城市绿心澎湃新动能,海珠湿地和琶洲数字岛是海珠的两大名片,相互辉映。作为首家进驻琶洲试验区的总部电商企业,唯品会依托琶洲试验区的产业发展优势、创新资源优势,政策优势、人才优势等,持续推动货品、运营、技术和供应链等板块升级迭代,重点强化作为领先的品牌折扣零售商的定位和价值,在探索数字技术创新价值的同时助力广州数字经济发展。
让我们一起期待
海珠在未来
为城市高质量发展
提交一份亮眼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