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广州电动自行车怎么管?人大代表、专家、市民说→


电动自行车为市民出行、新业态发展提供便利的同时,其带来的交通安全问题以及消防隐患也日益凸显。如何规范电动自行车管理,已经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话题。(相关阅读:热点回应!广州电动自行车限行方案听证会详情→)为此,媒体就如何依法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采访了人大代表、专家、市民。


电动自行车由“全域禁”改为“部分限”,不是“收紧”而是“放宽”,回应了群众出行交通诉求。



电动自行车的管理问题是国内部分大城市都面临的一个难题,广州从2006年起一直全域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直到2021年才调整全禁的做法,如何看待“全域禁”改为“部分限”?


广东省人大代表刘涛:我长期关注立法方面的问题,所以比较了解广州在电动自行车管理立法方面的一些工作。可能一些市民不太了解,其实十多年来,广州市对电动自行车一直采取禁止上道路行驶的政策。2006年11月至2021年11月,采取全域禁止电动自行车上道路行驶的政策。具体来说,2006年11月,市公安局发布《关于对电动自行车和其他安装有动力装置的非机动车不予登记、不准上道路行驶的通告》(穗公〔2006〕343号)明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广东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的有关规定,经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开征求意见,并报请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自本通告发布之日起,在广州市行政区域内(含从化市和增城市)对电动自行车和其他安装有动力装置的非机动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除外)不予登记、不准上道路行驶。


2011年11月、2016年11月,市政府两次发布《关于对电动自行车和其他安装有动力装置的非机动车不准上道路行驶的通告》(穗府〔2011〕23号和穗府规〔2016〕7号),继续实施全域禁止电动自行车上道路行驶的政策。


2017年9月1日,市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广州市非机动车和摩托车管理规定》正式施行,其中第十一条规定,在省人民政府批准的禁止电动自行车上道路行驶的区域内,禁止电动自行车上道路行驶。这实际上是通过地方立法的形式强调了禁止电动自行车在省政府批准的禁止范围内行驶,而当时省政府批准的禁止范围是“广州市行政区域内”,因此从地方法规上来讲,也是全域强制禁止的。


2021年11月,市政府通告到期,为回应群众诉求,公安部门明确,符合国家标准并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上牌的电动自行车可以在我市上道路行驶。从数据来看,截至2023年5月份,全市电动自行车上牌346.73万辆。今年6月6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电动自行车通行管理措施的通告(征求意见稿)》发布,提出对电动自行车实行分路段分时段限行,其中在东风路、黄埔大道全天限行,以减少对城市交通大动脉运转效率的影响。这实际是由“全域禁”改为“部分限”,有效回应了群众诉求。


当前电动自行车上道路行驶乱象横生,违章问题突出,群众意见比较集中,强烈要求依法加强管理。



当前电动自行车上道路行驶乱象横生,违章问题突出,群众意见比较集中。3月21日,广东广播电视台《今日关注》官方抖音号、微信公众号上的投票数据显示,有近40万网友参与投票,其中约70%网友认为广州市应加强对电动自行车的管理。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广东金融学院法学院教授张长龙:从调研数据来看,2020年,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数占全市交通事故数的15.5%,其中受伤数占19.1%、死亡数占12%,2021年分别上升至17.9%、21.3%、16.5%,2022年分别已达到21.1%、27.4%、22.4%。涉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占比呈现逐年递增态势,对居民的安全出行和城市交通管理影响日趋严重,加强电动自行车规范管理迫在眉睫。但我们也必须看到,电动自行车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车、电池、人、道路等要素和生产、销售、流通、管理、报废等环节,我们要从根本上消除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探寻深层次、根源性、瓶颈性突出问题,着力解决电动自行车的道路规划不完善、市场缺乏规范、车辆存在非法改装,以及人们驾驶习惯不规范等问题。


广州市人大代表梁丽珍:我一直在关注电动自行车的通行安全和允许上牌后广州的道路交通秩序问题,就目前而言,电动自行车的骑行者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法律法规意识普遍较为淡薄,超速行驶、不戴头盔、逆行、闯红灯、违规载人、占用机动车道和行人道路、随意掉头、拐弯,导致道路通行秩序受到新的挑战。不仅给自身通行带来极大的安全问题,还给原本正常行驶的车辆和行人带来安全隐患。由于电动自行车使用群体庞大,电动自行车的交通违法行为也复杂多样,违法行为从众性强,单纯依靠人工警力管理成本巨大,建议政府建立一套针对电动自行车管理的电子警察系统。


广州市人大代表张云慨:一方面,市民日常出行需要电动自行车,快递外卖骑手工作也需要电动自行车;另一方面,电动自行车违规违章行驶导致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多发频发,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导致安全隐患突出。逆行、横插过街、争抢机动车道……在广州街头,电动自行车乱行乱闯的场景在每一处路面每天都会上演。据了解,2022年,广州交警全年查处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为超160万宗,平均每天查处4300多宗。因此,建议一是政府继续加大宣传力度,督促电动自行车驾驶员遵守交规;二是支持交管部门加强整治,对电动自行车违规行为进行有效规范;三是希望群众也能配合政府的整治工作,为广州市建设安全舒畅的交通环境而努力。


广州市天河区龙洞街道育龙社区市民王先生:我认为,电动自行车的管理,目的是让交通更顺畅,更有秩序。既然我们享受了电动自行车带来的方便,就要接受这份便利应该要履行的义务。我也经常骑电动自行车接送小孩,时不时会看到,大部分电动自行车骑行者均按照车道划设在非机动车道骑行,但是极少数骑行者会将车“骑出界”,而且不戴头盔,这样是非常危险的。不冲红灯,不逆行,不乱穿插,这是每一个人应该遵守的,包括行人、骑电动自行车的人、开机动车的司机,这是使用路权的标配。所以,还是要加强对电动自行车依法管理。


各地都在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北京、上海等实行“路段”限行,南京、杭州等实行“区域”限行,深圳等实行“区域+路段+时段”限行。



从调研的情况来看,电动自行车问题让不少大城市“头痛”,各地也相继在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并作出有益探索。您认为,广州如何借鉴兄弟城市的做法?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黄旭东:电动自行车现在是不少市民出行的代步工具。而作为一个超大城市,广州市中心确实人流量、车流量大,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电动自行车的违规穿插更易造成交通堵塞。如何管好电动自行车是城市治理的一大难题,城市治理者需要在公共秩序与市民需求之间寻找平衡。我们的确可以借鉴下其他兄弟城市的一些做法。比如,在严查交通违法行为方面,上海、南京、深圳等地开展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行人、非机动车电子警察试点执法,电子监控所得主要作为证据使用。具体做法是,一般情况下通知违法行为人前来接受调查处理,如果当事人不承认就出示电子证据,增强执法信服力。


广州市人大代表杨旭:事实上,广州并不是第一个对电动自行车进行限行的城市。目前,全国包括北京、上海在内的多个城市已出台相关措施,进一步加强对电动自行车的管理。比如,北京、上海等实行“路段”限行,南京、杭州等实行“区域”限行,深圳等实行“区域+路段+时段”限行。又如,上海通过核发外卖骑手专用车牌,使用电子芯片RFID射频技术精准识别违法行为,推行“首违警告、二次起累进式”处罚。我们广州应该向兄弟城市学习,多管齐下依法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


广州市天河区人大代表罗智鸣:建议政府部门借鉴兄弟城市做法,从实际需求出发,加强理性监督,加强道路规划,适当增加电动自行车道,让电动自行车有路可走、有法可循。这更能体现广州作为一线城市的包容性,更多人愿意留在这座有温度的城市。


广州市越秀区北京街道莲花井社区市民苏女士:我经常到外地出差,发现其实现在很多大城市都在对电动自行车进行管理,有些城市的做法还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也留意网民对电动自行车有很多不同的声音。面对不同的声音,相关部门不妨充分收集、考虑民情民意,协调好各方利益,多参考借鉴兄弟城市的做法,结合广州实际,及时优化调整,使政策更加科学可行,而这也是城市管理的初衷所在。



编辑 | 可可沙责编 | 吴美美、田心君来源 | 广州日报、广州人大投稿邮箱 | haizhujun@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