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c0513a8nd15&width=500&height=375&auto=0
第十三届“中国京剧十大名票”
第十三届“和平杯”京剧票友邀请赛决赛一等奖的获奖名单中,有一位来自黑土地的票友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处于白山黑水的关外——沈阳市,平心而论,它的京剧艺术的土壤向来不算厚实,尤其票友整体水平,无法与京津沪等京剧重镇相比。董庆海先生能从海内外的众多票友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成绩优异,着实令东北地区的戏迷们振奋不已。
水有源,树有根。董庆海能够接触京剧,并走上名票道路,源于家庭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他的哥哥董庆民是沈阳京剧院的花脸演员,师从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方荣翔先生。从小,哥哥就是董庆海心中光辉高大的偶像。那可是专业的京剧演员,舞台上的“角儿”呀!每当提起哥哥,庆海的胸中总是涌起一股敬佩之情。董庆海另一位哥哥是拉京胡的票友,艺术水平很高,在当地梨园圈子里名气挺响。于是,每到周末,董庆海的家里就成了众多票友们的乐园。那时候,还在上初中的少年董庆海,听得最多的是现代样板戏。戏听多了,自己也试着跟着唱腔唱了起来。渐渐地,那些熟悉的旋律、美妙的唱段,就融进了渴望艺术滋润的董庆海的血液里。在那个艺术形式匮乏、生活形态单调的年代,京剧就是他的天籁之音。
当时,董庆海的哥哥在沈阳京剧院的前身——辽宁样板戏学习班当演员,董庆海跟着哥哥学的都是专业的路子。按照谱子的要求,哪个是推弓、哪个是拉弓;唱的方面,哪个地方是气口,哪个地方该怎么发音,要求得很严格。比如《红灯记》里“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那段:“栽什么树苗接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的“花”字,老师要求一定要用拼音的唱法才会好听、发音才准确。正是这种专业团体的正规训练,为董庆海以后的传统戏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那个特殊的“革命”年代,全国都在大学样板戏、大唱样板戏。样板戏学习班的工作也因此异常忙碌。当时,各大单位都有自己的业余剧团,董庆海的哥哥就同时教着好几个“李玉和”。听唱腔、学身段,对京剧充满兴趣的董庆海,就跟着那些个“李玉和”们一起学戏。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董庆海自己也能比划几段了。凭着几段拿手戏,董庆海参加了文艺宣传队,找到了自己的舞台。每当在工厂演出那段他最喜欢的《胸有朝阳》时,他都会听到工人师傅们热烈的掌声。返场时再来一段酣畅淋漓的《今日痛饮庆功酒》,心里那个美呀!他由衷感受到人生的快乐。兴趣是人最好的老师,掌声是对学生最好的鼓励,就这样,董庆海的舞台经验在一次次义务演出中,磨砺得越来越丰富。
21岁那年,董庆海入伍,当了一名辽宁军区歌舞团京剧队的文艺兵。部队不仅给了他更大的舞台,也锻炼了他的意志品质。经常下连队给战友们演出,董庆海在部队的舞台上又唱了3年半的革命样板戏。
改革开放后,京剧舞台上百花齐放,传统剧目得以恢复。这仿佛在董庆海的面前打开了一个万花筒,异彩纷呈的传统剧目让董庆海目不暇接,他又忘我地投入到自己毕生钟爱的京剧艺术中。在自己擅长的老生唱法里,董庆海最喜欢的是杨乃朋老师的唱腔,这种喜欢已经到了迷恋的程度,他买来杨老师的唱片、光盘,一遍又一遍地学习模仿。有一年冬季,听说杨乃朋、康万生、张学敏的《大探二》在沈阳演出,没买到票的董庆海就站在冰天雪地里等票,寒风刺骨也不在乎,直到《大保国》快演完了,他才弄到票。本想第二天再看一场全的,可惜人家换戏了。人贵有恒。看不到戏,董庆海就把哥哥演出带回来的杨乃朋的《大探二》光盘,用录音机录下来带在身边,走到哪儿听到儿。跟着这个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贴身老师,董庆海一学就是20多年。
2012年,董庆海受“第十一届和平杯京剧票友大赛”邀请,有幸同康万生老师同台演出《大保国》。演出后,康万生老师问他的唱腔是否跟杨乃朋学的,董庆海回答是跟他的磁带学的,这让康万生老师也很感意外。名家的肯定让董庆海更加自信。2014年,董庆海再一次与康万生合作演出了全部《大探二》,演出非常成功!这也是董庆海艺术生涯的一次飞跃。
2016年,可以说是董庆海艺术生涯最辉煌的一年。年初他加入了东北公益戏曲演出团体——沈阳九畹文化公司。并在艺术惠民演出中,较好地塑造了《龙凤呈祥》中的刘备、《秦香莲》中的陈世美、《四郎探母》中的杨延辉等不同角色,使他在原有的基础上展现了他特质的艺术才能。回忆往事,几十年来,董庆海一直没有间断参加票房活动及各种公益演出,深受广大戏迷观众的喜爱。
在报名参加十三届“和平杯”比赛期间,他得到了剧团里上至团长下至普通演员以及琴师、鼓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比赛前期,团长为他报名、填表、组织团队赶赴天津为他捧场助威,并在比赛中亲自担任助演。最终董庆海凭着他多年来对京剧艺术的执着追求和不懈的努力,以优异的成绩,荣获和平杯“中国京剧十大名票”荣誉称号。董庆海感慨地说:我把每一次上台表演,都看作是向观众们表达自己对京剧艺术的理解和如醉如痴热爱机会。的确,那一段接一段的优美的经典唱段,那程式化的老生的做派,都已浸润了他的生命之中。董庆海在舞台上表演得淋漓尽致,舒展大气。他的表演打动了观众,打动了评委,董庆海终于站在了京剧票友界最高荣誉的领奖台上,这也是他一生中收获的最大荣耀。
比赛结束回到沈阳,面对朋友、亲人的祝贺和媒体的赞誉,61岁的董庆海说得最多的是“感谢”两个字,他感谢给他启蒙的哥哥,他崇拜的专业老师,他的团长和所有的票友朋友,感谢京剧艺术让他找到了人生的追求。“中国京剧十大名票”的桂冠,对董庆海来说,是对他执着追求京剧艺术的充分肯定,也意味着他今后必须要有更多的担当。他表示,胸前挂着“中国京剧十大名票”的金字招牌,他有责任在弘扬国粹、振兴京剧方面做得更多、更好。
这就是董庆海,一位情愿一生在京剧艺术里长梦不醒的人!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