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w0390uakpa1&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中国京剧十大名票张晓花
“和平杯”在票友心目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想当名票,参加‘和平杯’”已经成为海内外票友的共识。第十一届“和平杯”中国京剧票友邀请赛决赛阶段历时7天,来自海内外的69名票友纷纷登台参赛,精品迭出,赛事及各项活动均取得圆满成功。经过激烈角逐和评委们的认真评选,河北程派选手张晓花获得第十一届“和平杯”中国京剧票友邀请赛“十大名票”称号。
一、迷上了京剧艺术
对张晓花进行采访的时候,还没有宣布比赛结果,因此,我还不知道张晓花就是本届“和平杯”的十大名票,可是,她清新脱俗的外表还是给我留下的深刻的印象,当我们谈起工作学习时,她高兴地对我说:“我以前也是做宣传工作的,我也爱好写作,咱们是知音啊。”这样一说,我们之间的距离一下子就缩短了。
那么,在本届“和平杯”中国京剧国际票友邀请赛中以程派名剧《六月雪》中的一段“未开言思往事心中惆怅”捧回一等奖和中国京剧“十大名票”奖杯的张晓花拥有怎样的艺术人生呢?
二、与程派艺术结缘
学戏的过程很艰难也很快乐,不过机遇总是给予有准备的人。1998年8月,张晓花接到了去市文化局工作的调令。当时的文化馆是市里活动最好的一个票房,每周六、日两个半天,票友们聚在一起,吊嗓、切磋、交流,而文化馆正是文化局的下属单位,在学习京剧艺术方面就有了近水楼台的条件。于是,张晓花每天把工作安排好之后,就偷闲到文化馆找琴师孙群僧老师吊嗓,或请在文化馆 工作的全国“十大名票”张宝奎老师说说戏,受益匪浅。
真正喜欢起程派并萌生学唱程派戏的念头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一天,她在央视中国国际频道观看了一整出程派名剧《锁麟囊》,是由赵荣琛、王吟秋、新艳秋、李世济、李蔷华等五位程派艺术家联袂主演的,那深邃含蓄、时断时续、跌宕起伏的演唱风格和优美的身段表演令她惊叹不已。第二天,她又托朋友从天津的音像店里买来这套光盘,反复观摩,越看越痴迷,越听越上瘾。从此,她立志要努力学习程派艺术。为了深入了解程派艺术,她还跑到书店,买来关于程派大师程砚秋先生传记作品——《程砚秋全传》、《程砚秋日记》以及他的弟子赵荣琛先生的《翰林之后寄梨园》、《粉墨生涯六十年》等书籍,反复研读,还向爱好京剧的王重玉(时任市委副书记)借阅了《京剧谈往录》(四册),充分吸收京剧理论知识。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她专门订了一份《中国广播电视报》,盯住《名段欣赏》、《梨园群英》、《学唱京剧》等栏目,一期不落地观看。后来央视开通戏曲频道,她只要看电视,摇控器便只定格在11频道上。
三、师从陈琪教授
在跟着“学唱京剧”栏目学唱时,她看了中国戏曲学院陈琪教授教唱《贺后骂殿》、《审头刺汤》、《春闺梦》的唱段,立刻被那教学中发音吐字的考究,四声韵律的科学折服了,演唱时的规范大气,流转自如更是让她听醉了,学痴了。她从陈老师的教唱中深切地体会到了程腔程韵那种“倾杯一曲却无声,千丈游丝天外坠”的震憾心灵的感受。那时候她就想,如果有朝一日能拜在陈琪教授门下,成为她的学生,她的弟子,该是人生多么大的幸事啊!
苍天不负有心人,2000年春节,张晓花终于实现了跟着陈琪学习的愿望。她清楚地记得,那天她在北京京剧院史迎军、张丽媛夫妇的引荐下见到陈老师,老师只问了她三句话,就爽快地收下了这个年近40岁的学生。老师问:“你是有什么赛事要参加吗?”又问:“你是什么重要演出要参加吗?”再问:“你是想学某一段子吗?”张晓花三次回答:“不是!”她说:“我喜欢京剧,特别是程派唱腔,我想学,而且想学得地道、正宗、中规中矩。您是我所尊重的程派京剧艺术的一个标准,一个高度,我跟您学,是要从最基础的东西学起,一步一步地深入,四平八稳,学到根本。”陈老师对她的回答非常满意,因为她明白了,张晓花找她学习并不是图虚名,不是想镀镀金,而是想学到真正的艺术。
从此,张晓花开始漫长而快乐的跟着名师学京剧的过程,她非常珍惜每一次去北京学习的机会。她准备了录音机和盒带,老师一字一句、一板一眼地教,她就一点一滴、一丝不苟地学习、记录,回来再反复细听、揣摩、练习。从字儿、气儿、味儿、劲儿等方面到人物身份、思想感情,从发音、行腔到吐字归韵……一个唱段一个唱段地学。张晓花每学一个唱段之前,必先把整出戏都看上几遍,深入理解剧情,以达到老师要求的“唱人物、唱思想、唱感情”的演唱境界。
寒来暑往,日月如梭。一晃跟陈琪老师学京剧已经十个年头了,这十年,老师在她身上倾注了很多心血,这十年,张晓花耐住寂寞,从不参加戏曲比赛,因为她深知自己差得很远。但学了十年,她到底长进了没有,长进了多少,她既想给老师交份答卷,也想给自己作一个小结,更想给多年来支持和帮助她的领导、同事和朋友们一个交待。于是,在征得陈琪老师的同意后,张晓花于2011年10月20日,在任丘市电视台演播大厅举办了一场《心仪程韵——张晓花学习程派京剧个人演唱会》,开创了河北省京剧票友举办个人演唱会的先河。她的老师陈琪教授不仅为她请来了中国戏曲学院教授、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班主任、戏曲理论家张关正先生担任嘉宾主持,还亲自把场并与天津市京剧院著名净行表演艺术家康万生先生共同助阵献艺。演唱会上,张晓花倾情演唱了《春闺梦》、《英台抗婚》、《六月雪》、《鸳鸯冢》、《贺后骂殿》、《锁麟囊》等十个精彩唱段,赢得了现场观众的满堂喝彩。更值得一提的是那天担任伴奏的是天津京剧院的整堂乐队,由著名鼓师刘云鹤先生司鼓、著名京胡演奏家吕玉勇先生操琴。因此,张晓花的个人演唱会取得了巨大成功,也在任丘戏迷票友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四、她是当地的文化“名人”
2012年, 7月份在河北省首届京剧票友大赛上以程派名剧《锁麟囊》中一段“一霎时把前情俱已昧尽”荣获金奖第一名,程派唱腔,婉转低回,幽咽缱绻的二黄慢板……博得了观众的喝彩,博得了戏迷们的击节,也博得了专家评委们的一致首肯。
第十一届“和平杯”上她又成为“十大名票”,曾经有朋友跟张晓花开玩笑:“写一手好文章,唱一口皮黄腔,天下的雅事你都占尽了,还折腾什么呢?”的确,在任丘这座小城,张晓花早就应该算个“名人”了。1994年,张晓花曾出版了散文集《雨中的柏树林》(中国工人出版社);2004年,她又出版了第二部散文集《寂寞听风》(花山文艺出版社)。她的工作岗位是市纪委监察局第三分局副书记、副局长,她还有个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的头衔。但她并不满足,她说:“学无止境,通过参加这次‘和平杯’大赛,我发现自己身上欠缺的东西太多了,唱腔的细腻,演唱上的收放和控制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提高,特别是身段上,差距很大。”因此,从天津回来,她又马不停蹄地“折腾”起来:她先是给自己定了学习身段表演的目标和阶段性方案,并开始付诸实施。她还诚请原沧州市河北梆子剧团著名青衣演员(后曾担任任丘市文化局艺术科长)王凯琴老师出山,专门为她做艺术指导。王老师不无感慨地说:“是晓花的精神感动了我,为这样好学上进的学生辅导,我也豁出去了,再卖把儿老,帮帮她吧!”然后,她还想抓紧时间动员身边的票友朋友们,一起担当起培养戏迷、培养观众的重任,为她所热爱的京剧事业做一份应有的贡献。
五、学无止境
张晓花说她与天津有缘,不仅经常到天津来演出,而且每次都会利用演出后的时间来向天津京剧界的老师们学习。正如她所说:“我学习京剧见缝就插针,下月底我会去天津演出,之后我会用两天时间找林玉梅老师为我说戏,已经约定了两个上午的时间,就讲《锁麟囊》这出戏。”
张晓花还提到吕玉勇,他说吕玉勇对她理解剧本的文学性和塑造戏曲人物方面帮助很大。吕玉勇给迟小秋拉琴5年,所以对程派有研究,给张晓花说戏也特别到位。张晓花以《陈三两爬堂》为例,她说当她唱到“拶子本是五根柴”一段时,吕老师说,这一句腔写得最成功,你要把它唱出一勒一疼一勒一疼那种感觉才好,那拶棒拶痛的感觉要传递到观众心里头。因此,张晓花渐渐悟出:学习京剧要把那个意境唱出来,这才是最重要的。张晓花还说:“其实原先我学习的动力就是想从戏曲中吸取一些养分,历史的、人生的、政治的、伦理的以及文学意义方面的内容。有些戏文对于我的文学创作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比如《梅妃》中‘看林烟和初月又作黄昏’的‘作’字,‘惨凄凄闻堕叶空廊自警’的‘堕’字,都是那么值得玩味,仔细想来,这些字眼再也不能被别的汉字替换,一旦换了就不是那情那景了。”
张晓花的艺术人生就是这样的,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她本人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期待着,张晓花会在京剧艺术发展的道路创造新的辉煌。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