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 玲:悠悠戏剧艺术梦

幽兰 和平杯官微平台 2022-04-23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o0500bli4f5&width=500&height=375&auto=0


记港澳台及海外“十大名票”李玲

在第十三届“和平杯”中国京剧票友邀请赛决赛中,来自海外的新西兰选手李玲,以清丽委婉的唱腔,雅逸妙曼的身段表演了经典昆曲名段《牡丹亭·游园》,她出色的表演赢得了专家们的好评和观众的热烈掌声,最终荣获一等奖,被授予“港澳台及海外京剧十大名票”称号。

李玲说,自己第一次参加“和平杯”并获此殊荣是幸运和感恩的。幸运的是她在犯有小感冒并身体相当疲倦的情况下,克服困难,用自己的最大努力,获得了专家评委老师的认可和观众们的厚爱。李玲16号中午才从墨尔本起飞到上海再转机到天津,到达宾馆已接近17号的凌晨2点,前两天还患了小感冒。到天津后由于时差和过度疲倦,每天都只能勉强睡3-4个小时,李玲只得每天吃药喷药,然后还用电吹风吹身体穴位,以控制病不加重。李玲虽担忧,但心态平和,精神上开朗乐观,想到重在参与、贵在努力,也就放松释然了。感恩的是自己在追求京剧艺术的路上,多亏了老师们的倾心相教、谆谆指点。她感恩“和平杯”组委会提供了如此好的平台,为组委会的领导和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和坚守所感动。

一、李玲出生于湖南桃源,也就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 世外桃源所在地。她生长在一个艺术家庭。李玲父亲曾是湖南省常德专区歌舞团的专业独唱演员,能歌善舞,且会几种乐器,还会作曲,曾有几首歌在当时的《战地新歌》中发表,创作过很多常德花鼓戏,在当地颇有名气。后来歌舞团解散,父亲转到教育部门,一生从事音乐和中文教学工作。母亲是位中学外语老师,也非常爱好音乐,曾在读书期间演过黄梅戏《天仙配》。李玲天资聪慧,由于父母的熏陶,从小她对音乐就有着独特的喜爱。伏在爸爸的背上,李玲学会了一首首的民歌童谣和古典诗词,在她3岁时就能将一首长长的“看见你们格外亲”唱得一字不漏。每天听着父亲唱歌剧,譬如《红珊瑚》《刘胡兰》《洪湖赤卫队》等,父亲有时还弹琴教唱,小李玲几乎全都会唱。小学时,她开始学习演奏二胡,这无疑奠定了她日后对学习其它乐器演奏的基础。唱歌跳舞成了她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当时有汉剧团的专业演员定期来学校教学,所以她早上或课余经常练踢腿、压腿、下腰、拿大顶、翻跟头、走圆场、练云手。李玲喜欢上了这一招一式,小学二年级时背着父母,由外婆陪着去考了当时的桃源县汉剧团小演员班,竟然被剧团录取,但父母坚决反对,他们想让她好好正常念书,不想让她走父亲的路,她为此暗自伤心了好一段时间,但这并未阻拦她对舞台的继续喜爱。当时到处排演现代京剧,学校选中了李玲饰演《红灯记》中的李奶奶和歌剧《白毛女》中的喜儿,两个全然不一样的角色,但她却演得有声有色,得到了学校师生们和观众们的高度赞扬,这是李玲第一次对京剧的感知和接触,从此并且喜欢上了现代京剧。

到了初中,形势发生巨变,她有机会看到了越剧电影《红楼梦》和《追鱼》,还有黄梅戏《天仙配》和《牛郎织女》,李玲立刻被徐玉兰、王文娟、严凤英那些著名艺术家精彩的表演深深吸引了,越剧的婉转柔美和黄梅戏的淳朴流畅,深深地打动着李玲的心,尤其是越剧让她有梦牵魂绕的感觉,从此痴迷上了越剧。

李玲上高中时中国恢复了高考制度,但在那个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年代,李玲父母压根儿就不想让她考艺术专业,尽管她赋有音乐天赋,并且自己又特别喜爱,但她父母认为李玲学习成绩优秀,就应该报考理科,只有成绩不好的学生才去考艺术专业,在父母这种思维方式下,李玲只能听父母的话,报考了湖南农业大学。大学4年,并未让李玲与音乐分开,她一直是学校里活跃的文艺骨干,曾代表农大参加湖南省首届大学生文艺节目比赛调演,参赛节目荣获金奖,也获得过大学文艺节目比赛的双人舞一等奖。除此之外,听越剧,唱越剧也成了她另一不可缺少的课余生活,生腔旦腔都学唱,学会了很多不同剧目的经典唱段。同时也唱一些黄梅戏,还有沪剧和豫剧等,当然也少不了现代京剧,省吃俭用的钱都用于购买戏曲磁带。

大学毕业后,她被分到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工作。在出色完成工作之余,逢年过节,李玲还是少不了要组织研究所里的年轻人参加科学院的文艺庆典活动或比赛,曾获科学院文艺节目比赛的一等奖,这些无疑也给单调枯燥的研究工作增添了不少的快乐和喜悦。

二、1989年,李玲下海创办了自己的广告装饰公司,同时她也进入湖南大学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在读期间,在师生联欢或庆典上,李玲多次演唱京剧,还曾与湖南省京剧团的老师们合作联欢,深得老师同学们的喜爱。

1996年,李玲技术移民海外,便把她的戏曲梦带到了新西兰。初到异国,每逢思乡心切时,听戏曲和中国音乐便成了她最好的慰籍。她永远忘不了第一次在新西兰将一盒京剧磁带放到车上播放的情景,当一段二黄慢板响起时,她早已热泪盈眶,那种思念祖国的心情比任何一个时候都要强烈。李玲在新西兰教当地人学习表演《霸王别姬》,在惠灵顿国际学生文化节和北帕的国际文化艺术节上表演过古筝,还在一学校参加过才艺比赛,当地报纸和电台都相继报道,李玲既传播了中国文化,又化解了自己的部分乡愁。

2001年,李玲从新西兰移居澳大利亚的墨尔本,除了从事新西兰农林部在澳洲分公司的工作外,还要打理自己公司的生意,忙碌可想而知。但李玲仍然挤出时间参与华人或西人社区的活动,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海外传播奉献自己的才智,为中华文化的海外弘扬义务服务。她连续11年义务为澳洲维省湖南同乡会服务,策划每次的周年晚会庆典,为晚会编排节目,并上场表演,深为华侨们赞赏和喜爱。并带领歌舞队多次参与墨尔本社区和主流社会的大型活动;还代表过华人社团与北京市歌舞团来澳同台献艺……为此,李玲获得了澳大利亚维克多利亚州议会颁发的“对社区做出过有突出价值贡献的义务工作者奖”。

为了传播京剧艺术,李玲在艺术团还进行过一段时期的京剧讲座,并用现身说法的形式讲解京剧的唱念做表和四功五法。为维省湖南同乡会成立10周年的大型庆典,李玲煞费苦心地编排了集朗诵、领唱、伴唱、伴舞一起的现代京剧节目《咏梅》作为晚会的开场节目,从编舞、教舞、教唱、领唱,全由她一人担当,辛苦可想而知,有些年轻的团员从未接触过京剧,教他们演唱京剧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另外还有20个节目,也需要李玲给予编排指导,甚至要上台指挥、演奏及演唱,真是艰辛呀。节目精彩,演出成功。中国驻墨尔本总领事馆的总领事说,你们这台晚会完全可以商演卖票了。

201211月,李玲有幸回中国参加了由国务院侨办组织的为期15天的“文化中国之旅”活动。去国家京剧院参观,令李玲太激动了。在京剧院,听院长的京剧讲座,几乎零距离地观看几位优秀青年京剧演员们的现代京剧和传统京剧的表演,观摩了著名梅派青衣李胜素老师排练《杨家将》。去海外传播我们的国粹京剧艺术,李玲深感自己肩上的重担。

这些年来,尽管工作繁忙,李玲仍然挤出时间参与墨尔本的京剧票友沙龙的活动,也多次参与墨尔本“中国戏剧节”的演出,还曾应墨尔本肇风中乐团所邀,在“中国戏曲音乐荟萃”音乐会上演唱《贵妃醉酒》。每次回国她都会购买很多的艺术书籍和音响资料,边开车边唱戏吊嗓,已成为她的一种习惯。做家务时,也一定是播放着京剧和音乐,利用一切时间学戏,如果有时间打开电视机,永远是锁定在中央电视台11戏曲频道,真有一份难得的执着。

三、李玲真正与传统京剧的结缘及接受其规范的专业学习,要追溯到1996年初。

很偶然的,李玲结识了湖南省京剧团的著名梅派京剧表演艺术家李梅林老师。李老师和蔼可亲,李玲一点都没有第一次见面的拘束感,李玲简略介绍了自己的情况,正式请求想拜李梅林老师学习京剧,李老师欣然答应,让李玲激动不已。李梅林出身梨园世家,其父李君庭早年为上海戏校和上海京剧院的老师。李老师10岁学艺,一生献身于京剧事业,年轻时被特邀从上海来到湖南省京剧团担任主演,她和学生演出的《天女散花》《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等剧目多次获奖。

李老师治学严谨,教学规范,70出头的高龄,不顾身体有病,一招一式地教李玲身段及剑花,每每都是一身汗水。每一招式,每一唱腔,都不折不扣,一丝不苟。李玲每周学一次,她投入刻苦,暗地里有一股韧劲,当时她开着自己的公司,小孩还不到4岁,尽管工作家庭事务多,可每周一次的学戏从未间断。每次回到家中,哪怕是再晚再累,也要反复琢磨练习所学的东西,以最大努力获取京剧梅派艺术的精髓。就这样,她日精月进,渐入京剧艺术的佳境。

同年6月,湖南省举办第三届民间京剧艺术节,李梅林看她学得不错,就鼓励她报名参赛。从学戏到参赛只有短短3个月呀,能行吗?李玲顶着很大的压力,以一折《霸王别姬》彩唱,荣获了艺术节的银奖,票友们夸她是初生牛犊不怕虎。颁奖晚会上,李玲还有幸观看了著名京剧大师梅葆玖先生清唱的《霸王别姬》,格外惊喜,受益非浅。次年李玲从新西兰回国,参加了在长沙红色剧院举行的李梅林学生的“喜迎香港回归”的京剧折子戏晚会,她再一次彩唱了《霸王别姬》,受到欢迎。她深切感受到,中国传统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自己京剧梦的路才刚刚开始。

李梅林老师将她引进了京剧艺术之门,有幸在墨尔本中国戏剧节上结识龚苏萍老师,是李玲京剧梦的又一个转折点,她又踏上了京剧殿堂的另一个高台阶。

龚苏萍是我国著名的荀派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她扮相秀美、嗓音甜美圆润,行腔婉转流畅,是著名京剧大家孙毓敏老师的大弟子。李玲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老师,决定要跟她学戏。龚老师二话没说,点头应允,并在离开墨尔本之前,帮李玲录下了《红娘》中一段四平和反四平的唱段,要她先跟学,李玲欣喜若狂。2010年初,利用回国探亲的机会,李玲飞往南京,第一次登门向龚苏萍老师求教学戏。同年年底,又利用回国的机会,与龚老师相约深圳,跟龚老师学戏。李玲相继跟龚老师学习了《红娘》《金玉奴》《贵妃醉酒》等剧目中的主要唱段和身段,接受了龚老师面对面、手把手地规范教导。龚老师的教学方法规范严谨但不拘泥,气氛自由活泼而不散漫。她给李玲第一次上课是从咬字归音和荀派的唱腔特点入手的,上滑下滑的装饰音怎么唱?怎样唱出俏丽、轻盈、谐趣的味儿?这都要一字一句地讲给李玲,不厌其烦地反复教唱。还有一招一式,一颦一笑,龚老师都一遍一遍地进行示范,是唱、念、做、表全方位的教学。她知道李玲回国一趟不容易,每次都让李玲录下教学内容,以便回到家中继续学习。有时候,李玲就在国际长途电话中向龚老师请教,龚老师毫无保留地将荀派的艺术精髓都传授给了李玲。

这次李玲来天津虽然参赛的剧目不是荀派戏,龚老师仍千里迢迢赶到天津,全程陪伴,指点和鼓励她,还给她亲自找好化妆师,就像家人一样嘘寒问暖。后听说李玲荣获一等奖,立马打来电话祝贺,关心备至。这让李玲感动万分,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昆曲唱腔华丽婉转、念白儒雅、表演细腻、舞蹈飘逸,在戏曲表演的各个方面都达到了最高境界。李玲非常喜爱昆曲载歌载舞的美妙,其华丽婉转的唱腔也深深吸引着她。墨尔本有一位原我国北方昆曲院的郭翀岳老师,李玲有幸通过戏曲节认识了她。郭老师艺术气质非凡,毕业于北京戏剧专科学校,曾是北方昆曲剧院一名优秀的青年花旦和刀马旦演员,在剧院曾参演了所有的大戏、 折子戏、 包括个人的折子戏专场等等的演出。20146月,李玲想跟郭老师学戏的愿望终于实现。郭老师选的是昆曲《牡丹亭·游园》一折。郭老师教学相当认真,每次都仔细备课,她从人物出发,反复讲解,不只简单地教动作,而是将动作的要领和寓意及内涵传授给她,一抬手一举足,都是由戏而生。哪怕一个转身,脚步怎么迈出。当背对观众时,后脑给观众的都应该是戏。类似的细节都一一不放过。教唱腔时,对字头、字腹、字尾反复给予示范讲解,强调昆曲的特色韵味,怎么咬字归韵。对发音难的唱词,郭老师都打印出来为其特殊标记。由于是晚上上课,上完课每次郭老师都是半夜才到家,真是不辞辛苦。有一次她感冒了,带着口罩还在教课,有次郭老师教习化装直到凌晨3点,让人感动之至。

学成之后,李玲先后在20153月的“澳大利亚中华国际艺术节”上和20158月的“墨尔本中国戏剧节”上,演出了 “游园”一折,获得了观众们的热烈掌声。2016年,天津将举办第十三届“和平杯”京剧票友邀请赛。郭老师极力鼓励李玲以昆曲《牡丹亭》来参赛。开始 李玲很犹豫,一是工作太忙,不易抽身;二是觉得自己还应继续努力提高,尚不到参赛火候。但郭老师说,比赛就是一个提高的过程,这样好的机会应该把握。龚苏萍老师也打来电话鼓励李玲参赛,说“和平杯”非常公平、公正、公开,应该参加这样的大赛。于是,李玲在大赛报名的最后一天向“和平杯”组委会递交了报名申请 ,赶上了幸运的末班车。郭老师克服了腰疼等困难,来到了天津为李玲加油助威 ,让李玲感动万分。她说,其实自己获不获金奖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要能对得起郭翀岳、龚苏萍等老师们的厚爱和付出。可喜可贺的是,李玲没有辜负老师们的期望和关爱 

李玲多才多艺,是公认的才女,但她始终谦虚低调。李玲钻研过张派,尽量去掌握张派艺术的俏丽清新 、华丽舒展的风格,用张派调节气息的方法控制声音高、低、轻、重的变化。李玲还涉猎过程派唱腔。并拜定居在墨尔本的汪依章老师学习过京胡,汪老师还时常对李玲唱腔予以指导。李玲还特别感谢原佳木斯京剧团的陈淑玲老师对她《天女散花》学习上的教学帮助和指点。由于李玲在学戏的领域中多方吸取营养,不断提高和充实自己,所以她的戏曲艺术之路走得扎扎实实。

李玲说,参加“和平杯”大赛只是自己戏曲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对自己学戏的一个总结,自知尚有许多的不足和遗憾,但她对京昆艺术的挚爱会矢志不变,她将不断地完善自己。悠悠戏剧艺术梦,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便是李玲的戏剧人生追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