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外国文学研究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学术研讨会暨《外国文学研究》编委会扩大会议成功举办

外国文学研究 外国文学研究
2024-09-24

点击上方“外国文学研究”可以订阅哦

2024年7月10日上午,“外国文学研究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学术研讨会暨《外国文学研究》编委会扩大会议在武汉光谷金盾大酒店隆重召开。本次研讨会由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和《外国文学研究》编辑部主办,湖北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中心和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中心协办。来自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十余所高校的专家学者莅临参会,共同交流外国文学研究的时代趋势和前沿视野,研讨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路径和发展方向。



会议开幕式由《外国文学研究》杂志主编苏晖教授主持。苏主编向各位与会嘉宾表达了由衷感谢,尤其感谢来自全国高校的20余位外国文学界的领军学者出席今天的会议,感谢专家们长期以来对《外国文学研究》杂志的关怀和支持;她指出,召开此次会议的目的,是通过对“外国文学研究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相关议题的研讨,把握外国文学研究的前沿趋势,使杂志能够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为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作出贡献。



华中师范大学刘宏达副校长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对与会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谢意。刘宏达教授随后简要介绍了《外国文学研究》的办刊历史和发展现状,肯定了杂志在促进外国文学研究多元发展方面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绩;同时也强调,推动外国文学研究更好地服务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具有重要的意义,希望与会专家学者能够围绕相关议题畅所欲言,为外国文学学科的良好发展建言献策。



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外国文学研究》杂志前任主编聂珍钊教授对会议的隆重召开和杂志的良好发展态势予以高度称赞。聂教授指出,《外国文学研究》杂志在诸位编委和学界同仁的大力支持下,赢得了学界的广泛认可和赞誉。今后杂志会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期刊杂志的交流合作,拓宽稿件渠道,共同推动外国文学研究事业的繁荣发展。



华中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胡亚敏教授,充分肯定了《外国文学研究》的办刊特色,并展望了杂志的未来发展。她指出,外国文学研究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应具有主体立场和主体意识,提出的观点应具有普遍价值的特殊性。而此次与会学者的发言既有对过去的审视,又有对当今问题的探讨,期待此次会议的思想碰撞能够结出富有价值的精神成果。



开幕式结束后,在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外国文学研究》杂志副主编罗良功教授的主持下,第一轮主旨发言顺利进行。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王宁教授聚焦“用于世界文学研究的数字人文”,从弗朗哥·莫瑞提的“远读”策略与其世界文学思考之间的直接关系,到大卫·达姆罗什解构传统西方“世界文学”观念对经典性的强调,聚焦到文学的流通性,反思了数字人文之于人文学术研究的作用和意义,指出“远读”作为对“细读”的一种反拨,同时也应该与后者相结合才会更为有效地促进有关世界文学的研究。


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湖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蒋洪新教授,从三个方面讨论了我国外国文学研究呈现出来的主体意识与文化自信。首先,蒋洪新教授提出,当前建构中国自主文学批评知识体系需认真考量诸多变化因素;其次,蒋教授强调,在面对时代挑战,要正确处理文学研究中常与变的关系;再者,蒋教授强调,我们要更加深入研究外国文学思想。整体上,构建中国自主文学批评知识体系,既要在宏观层面上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华文化主体性,牢牢建立和维护中华文明价值观,也要在具体层面上以自信和包容的精神去深入研究外国文学思想。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浙江工商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蒋承勇教授以“文明互鉴与新形态现实主义”为题,思考了在文明互鉴的理念下,在中国民族文化的现代化过程中,文学作用何为的问题。蒋教授认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要以文明互鉴的气度与眼光敞开胸怀接纳人类文学史上各种形态的文学之优长为我所用,在以“现实主义”在世界文学中的发展变化为例的分析中,倡导一种创新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新形态现实主义。



第二轮专家主旨发言由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外国文学研究》主编助理黄晖教授主持。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刘建军教授以“数字人文:一种新文学批评范式建构的断想”为题进行了主旨发言。刘教授指出,数字人文在生成多模态样式文学的同时,也启发我们时刻更新对主体性和客体的看法。实体的主体将会被关系性的主体所取代,而人与对象之间、人与机器之间,都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改造的关系。从数字人文角度出发,可以对建构一种新的文学批评范式作出展望,即今后的文学批评应致力于培养创造型和智慧型的劳动和人才。


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查明建教授随之谈到当代世界文学理论突破与创新的启示。查教授客观梳理和分析了“21世纪之前”和“近二十多年来”这两个阶段世界文学研究的发展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近两个世纪的世界文学研究学术史给予文学理论创新的启示。他认为纯理论上的形而上运思,固然对认识文学有一定的思想助益,但大多最终只成了聊备一说的思想档案,只有面向具体而复杂的文学现象,探寻其内在的运行经络和可能的生成机制,从现象到问题,从问题到观念,从观念到思想,才有可能在理论和研究范式上实现真正的创新性突破,从而洞开一片新的研究天地。



杭州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殷企平教授做了题为“外国文学研究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关联性”的主旨发言。殷教授指出,倡导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最主要和直接的目的是为中国式现代化服务。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要避免西方走过的弯路,避免重蹈优秀文学家曾经指出的社会转型带来的诸多问题,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离不开对域外思想的吸收,因为只有知彼才能知己,知彼才能扬弃。他针对外国文学研究怎样才能具体落实到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中的“知识”二字这一问题指出,文学知识有其独特性,尤其是在隐喻的形成方面,对中国学者来说,要重视文学艺术为我们带来的共情,在现代化进程中提出有别于西方学者/文学家的隐喻系统。



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王立新教授以独特的视角对希伯来经典中性别政治问题予以探究,认为其中既反映了女性在性别政治结构中作为“第二性”的不平等地位,也存在着女性不甘于接受父权制社会的绝对法则,寻求通过突破两性关系中既定的自身从属性来改变自己的命运、甚至在特殊历史关头获得了性别政治结构中的主导地位的书写。她们对男权抵抗的行为与希伯来经典宏大的主导叙事之间形成了一种张力,传达出另一种声音,这另一重叙事构成了关于女性书写意味深长的“上升的修辞”。王教授通过对希伯来经典中有关女性双重叙事的跨学科考察,指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前提是充分了解外国文学,然后从我们的角度和立场给予批判性的借鉴和诠释。



第三轮主旨发言由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外国文学研究》编辑杜娟教授主持。南京师范大学国际符号学研究所所长张杰教授带来了关于“新质生产力与外国文学研究”的思考。张教授重新阐发了自己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解,认为重视意义的可解释性和文本可阐释的空间,将其加以发掘和提问,就是当下外国文学研究的新质生产力。由此来看,外国文学研究与人工智能发生关系,事实上是与人工智能的“智”发生关系,而非与人工智能的“形态”发生关系。


首都师范大学艺术与美育研究院特聘教授、复旦大学中文系二级教授陆扬教授聚焦“中国山水美学话语西传研究”,对中国山水美学话语在西方的表征、译介与研究进行了全面考察。他具体以威廉·坦普尔《论伊壁鸠鲁的花园》对中国山水的描述为例,希望能够反思中国山水美学话语对西方美学的文化发展进程发生的影响,同时借他者之镜,审视中国山水美学视阈中人与栖息地、环境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推动东西方风景美学的交流与互鉴。



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周敏教授以“文化间性与世界文学:来自加勒比文学的启迪”为题,探讨了加勒比文学的文化间性及其对世界文学发展的启示。她认为,当下有关世界文学的讨论,尚有很多未被清晰表达出来的东西,使得世界文学这一概念难免有“傲慢”之嫌。而加勒比文学的特殊性及其呈现出的文化间性,使得它从根源处就表现为世界文学。她借用朱利安的“间距”思想来还原加勒比的文学现场,提议将眼光投向世界“之间”的广阔“间距”空间,这种超越“同一性”和“差异性”的视角能为当下的世界文学构想以及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提供启发。



南京师范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国家重大人才计划特聘教授林敏洁教授从日本女作家野上弥生子收官之作《森》中的伦理选择着手,再探我国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她认为,作品借助刻画“森”中特立独行共同体反思日本近代化进程中的国家、社会及个人不同层面的伦理选择问题,通过战争与和平、正义与使命、感性与理性之冲突等错综复杂的“伦理结”与使命抉择的“伦理线”,构筑起了具有多元性的伦理结构。借助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方法,可以剖析三重伦理选择所涉指的伦理之思,同时可以与《森》之世界进行跨时空对话,从中汲取智慧,启迪未来。



会议闭幕式由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青年长江学者黎杨全教授主持,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全国外国戏剧研究联盟副理事长王树福教授做闭幕致辞。

本次会议体现出三个方面的特点:首先,专家阵容具有高端性。本次会议大咖云集,名师闪耀,聚集了当代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界的领军学者。其次,专家发言具有前沿性。本次会议议题广泛且前沿,分别涉及人工智能、数字人文、跨学科研究、新质生产力等内容,各位专家的发言充分显示出深厚的理论性、前沿性和国际性。第三,专家观点富有主体性。此次会议围绕“外国文学研究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核心议题,各位专家各抒己见,倡导外国文学研究的“理论创新”,探讨如何加强中外文学交流和文明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为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提供了重要的方式路径和理论资源。

最后,在热烈的掌声中,“外国文学研究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学术研讨会暨《外国文学研究》编委会扩大会议圆满落下帷幕。



往期精彩文章回顾:

摘要 | 《外国文学研究》2024年第3期主要论文摘要

目录 | 《外国文学研究》2024年第3期

王丽丹 | 从特写集《西伯利亚》看拉斯普京的历史意识

王永 | 基于数据分析的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40年

第五届文学·经济·科技跨学科学术研讨会在河北工业大学成功举办


END

关注《外国文学研究》官方微信平台



《外国文学研究》

官方微信平台

投稿网址:http://fls.ccnu.edu.cn

联系电话:027-67866042

联系邮箱:wwyj@mail.ccnu.edu.cn

版权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媒体转载请联系授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外国文学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