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期
3月30日早,“仙林大学城”因为一位网友发出的一条微博登上了微博热搜榜。这条微博发布于3月28日,内容显示,博主和朋友在仙林地区遭遇了以“帮买食物”为借口,疑似”拐卖”女大学生的老太太。博主还随文贴出了早前在网络上看到的相似案例的内容截图。该博文迅速在网络上引发了巨大反响,很多网友纷纷评论表示自己也有过类似的经历。
(上图来自原博主博文)
那么该博文所提到的情况是否属实呢? 我们认为这则消息主要有四个疑点:
第一,是否真有老年人在仙林大学城范围内乞讨?
第二,他们是否只向女生乞讨呢?
第三,这些老年人是否如文中所说,有拐卖人口的行迹?
第四,仙林大学城的警方是如何处理这件事的呢?
核真录昨日即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走访核查。
确有老年人在沿街乞讨
我们首先想弄清楚的是,上面那张微博截图中所述事情,是否为该博主的亲身经历,还是她从旁处听来的传言。为此,我们首先通过微博私信了原博主询问情况,并求证此事是否为其亲身经历。但原博主表示此事对其生活已造成困扰,不愿再多作回复。
之后,原博主删除此条微博,并发了一条新的微博,表示之前的微博中自己的用词不准确,希望大家注意安全,但也不需要草木皆兵。
其后,记者来到了在评论中多次被提及有乞讨老人出现的仙林中心。在距离仙林中心站地铁口附近一百多米的公共自行车停放点,记者遇到了两位自称是姐弟的老人,因没有钱坐公交车,沿街祈求过路的人给他们零钱坐车或购买食物。
(上图红圈所示为记者路遇的两位老人)
摄影: 冼芷卉
并且,昨日记者在与多位南京大学学生询问时,皆听他们表示,在南大门口地下通道入口处也出现了一对向行人乞讨的老人。由此,我们可以确定,有老年人在仙林大学城乞讨的情况属实。
老人并非只向女生乞讨
在微博上很多网友评论称,这些乞讨老人更偏向向女生乞讨。在记者与两名乞讨老人的接触和观察过程中,老人先后向四名女生乞讨,暂时没有发现老人向男生乞讨的迹象。但是根据一些南大同学反映,昨日(3月30日)中午在南大门口地下通道入口处出现的那对向行人乞讨的老人,乞讨的对象有男有女,理由多为乞要公交车钱。因此,我们认为,乞讨老人在选择乞讨对象时确实有所选择,但并非只向女性乞讨。
无充分证据显示这些老人从事人口拐卖
这则微博发出后,之所以会引起强烈反响,是因为作者认为这些老人是以乞讨为名,目的是要拐卖女大学生。我们并无十分的证据来证明这些老人没有拐卖人口的动机,但是根据观察与交谈,这些老年人并未表现出很明显的试图拐卖人口的行迹。
在记者与两名老人接触的过程中,他们首先声称自己是来投奔在仙林做绿化的老乡,但是没有钱坐公交车,想向记者借一些零钱。记者表示随身没有携带零钱,男人就请求记者给老太太买一些馒头之类的食物,老太太也说自己并非是乞讨的,只是实在是太饿了,没办法。当记者问到两人是从哪里来,是什么关系时,男人表示他们从徐州来,和老太太是姐弟关系。但当记者质疑其口音不像徐州人时,男人随即表示,他不是徐州的,老太太才是,老太太是她的表嫂。随后老太太确认了自己是徐州人,但当记者再次询问两人是什么关系时,老太太表示男人是她的表弟。
随后记者找借口离开了两人。在离开一百多米后,记者发现两人又向路过的另两名女性求助。一个多小时后,记者再次回到原地点,两名老人已经离开。整个过程中,两名老人仅向记者提出了借取零钱和食物的请求,暂无发现任何试图拐骗的迹象。
而根据上述微博上所发的这则消息来分析,主要的情节也是有年长乞讨者向路人讨钱,并没有更详细的情节来判断其是否有拐卖迹象。
官方已辟谣
但是,我们也深知,拐卖案件的发生有时确实是在无迹可寻的情况下发生的。而对于居住在仙林地区的居民,尤其是仙林大学城的学生来说,更关心的是,自己的安全是否能得到保障。因此记者也询问了在仙林金鹰附近执勤的特勤人员。他们均表示,从没有见过这两名老人,在执勤期间也没有收到过相关求助信息。
之后,记者又以学生身份拨打了栖霞区仙林派出的电话。记者首先询问了他们是否有接到怀疑有人行骗拐卖的报警电话。他们给予了肯定的回答,并表示,仙林派出所在接警后已经在南大仙林校区对面的和园小区抓到了一男一女有类似举动的可疑人员,并且已经带回派出所里做进一步的调查。
至于两名人员是否从事拐卖活动,警方表示事件正在调查中,具体情况尚不清楚。不过警方在获悉我们是仙林大学城的学生后,也提醒我们,不要轻信这些人,同时也要提醒自己身边的同学和朋友结伴而行,尽量不要单独外出。
而就在昨天下午三点半左右,“仙林发布”的官方微博上也同时发布了辟谣公告,称“老太拐卖大学生”一事经公安部门核实,实属谣传。如遇类似可疑人员,可及时报警。
细数过往“老人拐卖大学生”传言
社交网络的发达,使得网络上类似老人拐卖大学生的传言时有发生,流传甚广。事实上,拐卖的技巧中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通过乞讨来使大学生降低戒心,从而实施拐卖。但是,由于相关信息的混乱或缺乏,一些传言的真实性目前尚很难判断。
有些案件是真实存在的。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6年《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统计监测报告”显示,2011-2016年间,公安机关共破获拐卖妇女案件1.6万起。由此可见,妇女拐卖的案例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数量也并不在少数。
有些网络上的传言却并不好判断其真假。目前在各种社交媒体、论坛等流传的多个版本的妇女拐卖传言,大多由于信源不明、细节不清楚等原因,为核实其真实性增加了难度。
(网上流传的未经核实的传言 图片来源网络)
但是有些网络传言却是空穴来风。2017年11月,网上曾流传出“一对老夫妻在长春大学附近假装乞讨,实则拐卖人口”的传言,还附有多张乞讨者的图片。最后经派出所民警证实为谣言,学校附近确实有乞讨者,但是并非流传照片中所示的两人,这些乞讨者也并未从事人口拐卖。
新闻链接:http://m.sohu.com/a/206265622_172862
编者按
当每个人在网络上都掌握了发言的工具,拥有了发言的渠道,读者面临的最严峻的考验之一,就是如何在纷繁芜杂的信息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去获得最有效的信息。
由于大多数人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见闻时,都不会把自己当做职业记者来看待。因此在发表见闻时,不会像写严肃新闻、或写论文一般严谨,难免会有情绪化的、或夸张的表达。此乃人之常情。
但一些不够严谨的信息有时也会引起不必要的恐慌。而抑制恐慌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提供更透明、准确、严谨的信息,以帮助人们厘清事实,理性分析。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碰到的最大的困难是:确实曾有拐卖大学生的案例发生过,而这些案件发生时,被害人也毫无察觉。因此,当拐卖行为尚未发生时,我们无法通过观察其行迹来判断其是否有拐卖的意图。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网络上流传的很多关于老年人或乞丐“企图”拐卖大学生的见闻无法找到足够的证据来证实,但也无法证伪。这些难以证实也难以证伪的传言经过广泛传播之后,使得人们产生了一种“陌生人不可信”,“人人都有可能被拐卖”,“人人也都有可能是拐卖者”的草木皆兵的感觉。
这也是恐慌的来源。而我们核真录希望做的,就是帮助读者在大量不知真假的信息中,尽可能地去证实和证伪,尽可能地帮助读者接近真相。也希望通过我们的探索,为广大读者带去一点安全感。
核真录编辑部
本文内容首发于《NJU核真录》
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采写 | 冼芷卉 孙远
美编 | 王娜
责编 | 胡雪菲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