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如何炼成,上海青少年体育五年来厚积薄发

李一平 上海体育 2022-07-25


体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是丰富城市文化、提振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质、促进国际交流的重要抓手,是提升市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体育发展是上海建设“五个中心”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助力,也是上海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和创新发展先行者的重要任务。从“十三五”到“十四五”,五年间,上海青少年体育从“小体育”向“大体育”发展,通过建设健全青少年体育普及、完善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等方面,让上海青少年了解体育、掌握体育技能,充实体育后备人才储备,为上海打造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奠定基础。



从“小体育”到“大体育”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我国体育工作的根本方针和任务。体育强则中国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大计。

从源头来说,青少年体育技能的普及是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根本。“十三五”期间,上海市围绕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社会培训机构规范化引导,推出多项举措,让更多青少年走进体育场,学会一到多项体育技能。


2017年,上海市体育局整合资源,积极推动“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青少年体育活动模式。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创办青少年体育公益培训。重点推进市区两级政府购买服务,开展青少年体育公益培训、青少年社区运动会等公益活动。


同时,上海市体育局还鼓励市级单项体育协会创设草根教练等级认证,开展草根教练培训,为社会培养具有专项能力的青少年体育指导人员。


从2017年至今,已有足球、篮球等多个单项体育协会创设草根教练等级认证,吸引了大量的社会体育爱好者参与体育教练员工作,极大地拓宽了上海市青少年体育教练员的队伍。


在完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基础上,上海同样始终“坚持敞开大门办青少年体育”,以市场培育、社会参与为核心,通过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加强第三方监管、构建发展平台和运营标准等方式开拓青少年“大体育”格局。

其中,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是青少年体育发展的重要阵地之一,“双减”政策的出台和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影响为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2021年,体育总局先后印发《关于做好课外体育培训行业服务监管工作的通知》《课外体育培训行为规范》《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发展体育培训的意见》等文件,针对体育培训机构鱼龙混杂、师资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提出指导性标准,规范培训行为,提供政策保障,推动了行业监管力量的加强。


目前,上海开展青少年运动的俱乐部或体育公司大概在四五百家,这其中既有经过体育局前置审查、然后在民政部门备案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也有在市场监管部门注册的体育公司,还有上海市青少年体育协会发展的会员单位。


在“双减”背景下,上海市将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以及社会机构的服务和管理工作,其中包括给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评定等级。


通过俱乐部星级评定等手段,上海市体育局希望能进一步促进青少年体育培训行业健康发展,减少欠费跑路等不良现象,把师资水平不高、俱乐部运营不规范的现象降到最低,让家长放心、社会满意。


借助这些优质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上海市体育局还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反哺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2019年,市体育局通过委托社会组织开展冬夏令营,以及向市政府实事工程项目——小学生爱心暑托班配送体育培训课程,惠及青少年超过6万人次。后续,除了继续举办冬夏令营外,上海市体育局还推出了周末营,全面覆盖双休双假,切实帮助青少年掌握两三项运动技能。2020年,上海市体育局更进一步,评选35家社会体育组织被授牌成为“上海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社会培养基地”,希望以社会力量办训为“新增量”培养更多更好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相关链接


厚积薄发 新星璀璨

在体育界,青少年体育人才的培养被比喻为打造一座“金字塔”,金字塔的塔基就是人数众多的青少年人群,只有塔基的基数够大,参与运动的青少年人数够多,才能承载起整座金字塔的重量。而“塔身”则指的是介于顶尖运动员与普及类青少年体育爱好者之间的青少年运动员,作为沟通塔基与塔尖的桥梁,如何将普及类爱好者转化为专精于该项目的运动员,确保渠道的顺畅则是构建塔身的重中之重。有了塔基和塔身,那么位于“塔尖”的顶尖运动员则自然会源源不断地诞生。

得益于过去五年、甚至十年间的扎实积累,近年来上海运动员在各大赛场上英姿勃发,新星璀璨。


在去年举办的2020东京奥运会中,上海健儿表现出色,在五个项目有六人次勇夺奥运冠军,创上海参加历届奥运会的最好成绩。(相关链接


而在2021陕西全运会上,上海市代表团也以36金、27银、28铜的成绩圆满收官。奥运会载誉归来的跳水运动员陈芋汐、19岁的跳高冠军陆佳雯、17岁的游泳新人唐钱婷,包括在第一次进全运会的攀岩项目夺冠的14岁少年杨立豪等一批年轻的后起之秀以敢打敢拼的精神惊艳全场。


今年6月22日,在上海莘庄基地特许赛女子铅球比赛中,24岁的上海小将宋佳媛以20.38米轻松夺冠,刷新个人最好成绩以及自己保持的本赛季世界最佳成绩,继5月底投出20.20米后,再次实现自我突破。在最近的布达佩斯2022年世界游泳锦标赛中,上海“潜艇”唐钱婷以30秒10的成绩刷新亚洲纪录,晋级决赛;上海小囡陈芋汐表现亮眼,夺得女子10米跳台单人、双人两枚金牌。


这些年轻人,都是上海竞技体育的未来。他们有的来自传统体校,有的则是体教融合培养,也有的从社会办训模式中走出。未来,上海还将继续坚持传统体校+体教融合+社会办训的多元化发展模式,培养更多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


人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舞台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对体育来说,赛事是普及最好的催化剂。近年来,上海市着力打造上海市青少年体育赛事的新体系,以分层竞赛为原则,让不同水平的青少年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2019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构建本市竞技体育发展新体系的实施意见》。其中,“上海市少儿体育联赛”就是面向年龄较小的青少年,让幼儿也能参与体育赛事,培养他们的运动获得感,打下终身运动的基础。(相关链接

而从2015年创立的上海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联赛,通过多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为沪上俱乐部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展示的一个平台。


2020年,原有的上海市青少年体育十项系列赛全面升级,更名为“上海市青少年体育精英系列赛”。上海市青少年体育精英系列赛的前身上海市青少年体育十项系列赛创建于2010年,坚持围绕青少年特点办赛,发挥竞赛杠杆作用,采取分站累计赛制,与青少年选材相结合,旨在通过赛事平台培养更多优秀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也被称为上海体育人才的“练兵场”。


按照设想,上海市少儿体育联赛将偏向于青少年体育的普及推广,吸引更多青少年广泛参与,体验体育乐趣。而上海市青少年体育联赛则是面向拥有一定基础的青少年运动爱好者,在学习体育技能之余,为他们提供一个交流、展示的平台,促进他们进一步提高体育技能水平。而作为赛事体系“金字塔”塔尖的上海市青少年体育精英系列赛在俱乐部联赛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培养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作用,帮助青少年运动员发掘潜力,超越自我。


此外,上海市还着力打造单项运动的品牌赛事,如MAGIC3、“新民晚报杯”暑期中学生足球赛等赛事都已经成为上海青少年一年一度的盛会,他们不仅是上海市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的一部分,也形成了申城独有的体育文化。


通过普及、提高、选拔三步走的方式,未来上海市青少年体育将会形成面向青少年全人群的体育赛事,为不同程度的青少年运动爱好者提供参与比赛的机会,促进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推动优秀运动员技能水平提高,助力上海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


来源:上海市青少年体育

编辑:夏扬、包琴娜

审核:陆佳琦


小体推荐

符合条件的室内体育场所7月1日起可开放啦!《2022年我市体育场所疫情防控指引(第二版)》发布

“我没事” F1英国大奖赛周冠宇目前状况良好

体荟非遗|立于方寸之间的武术“船”承

读体育 | 还记得苏州河畔那栋红砖小楼吗?

2022年上海市体育领域助企纾困政策申报指南

小体声明

由于条件所限,可能出现未署名的原创图片或文字,在转载之前无法与权利人联系授权及稿酬事宜。欢迎权利人与编辑部联系署名授权、稿酬等事项。联系邮箱:shtyxxy@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