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听话”的孩子,真的就是你想要的结果?
儿童纪律教育
作者|叶明欣
编辑|廖 廖
慧勒老师正忙于指导和控制每个孩子的行为。在她的幼儿园班级里,不管孩子们饿不饿,他们都必须在午休结束后立刻进教室吃点心。这个安排使得洗手排队耗时巨大,在等待中发生了许多推搡行为。虽然不容易做到,但她还是让孩子们一直坐着,直到所有人都吃完,才允许他们进入下一个活动。然后,她安排孩子们坐在指定的活动区的桌子旁边,直到她亮起灯发出轮流的信号,孩子们才能离开前往下一个区域。一些孩子总是惹麻烦,偷偷地从指定区域溜到其他区域;有些孩子则大哭起来,不愿意玩自己桌上的玩具。慧勒老师需要不断地处理争吵并敦促孩子们待在指定的地方。这种混乱的局面下,她认为孩子们没有自我管理能力,就是需要更强化的管理——但事实上正是她妨碍了孩子们的自我管理。
而延森老师的课堂则截然不同,孩子和老师都非常轻松愉快。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教室的活动区,自己决定是现在还是过一会儿吃点心。一些孩子先搭积木再吃点心,一些孩子把点心带进了他们的“过家家”游戏。这里的孩子们已经知道了作息常规和班级规则,因此延森老师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来观察并记录孩子们的发展。
这两个对比案例来源于《0-8岁儿童纪律教育——给教师和家长的心理学建议》。前者代表了强化外部规则的教育理念,而后者则源自本书所倡导的——理解儿童行为背后的原因、帮助孩子自主管理。
作者: 费尔兹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副标题: 建构性指导与规训
出版年: 2007-1
页数: 362
定价: 42.00元
ISBN: 9787501956036
“纪律教育”的定义
与传统的“纪律管理”不同,《0-8岁儿童纪律教育——给教师和家长的心理学建议》这本经典专著对“纪律教育”做了不同的定义:帮助儿童学习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并有能力自己判断正误。
教育的重点在于,我们要帮助儿童学会负责人的行为,而不仅仅是阻止儿童的无益行为。
纪律教育(discipline)一词来源于词语“门徒”(disciple),意思是引导和教。比起仅仅强制规定不许做什么或者必须做什么,作者更想帮助儿童学习自己做出明智的选择。
纪律教育的目标和手段
我们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尊、自律、自主,也许是一个共识。但是我们常常采取的方法却与这目标背道而驰,从小对孩子进行过度的外部规则强制,使得很多人直到成年仍无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而许多人天真地以为这种能力会在18岁成人日那天自然生成。
比如,很多年轻的大学生,在离开了父母的管制后,完全无法规划自己的学业、游戏和睡眠,如通宵达旦地打游戏,荒废学业,甚至面对酒精和成瘾物品时,无法作出理智的决定。
目标决定了我们的手段。如果我们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惯于服从的人,那么就通过奖励和惩罚这种行为主义的路径来塑造他的行为。但如果我们期待孩子成为一个自主的人,那么我们就要采取建构主义的路径——帮助儿童从经验中学习,鼓励儿童思考他们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帮助儿童自我构建有效的社会行为规则和价值观。
具体的手段:处理原因而不是处理症状
那么如何确保我们的纪律教育手段是在帮助儿童自主,而不是仅仅用外力强制呢?本书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帮助老师和家长去剖析那些令人头痛的“纪律问题”背后的原因,对症下药,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压制症状。
内因方面,我们可以从孩子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两个角度来看。生理方面,孩子可能因为需要更多的运动、更多的睡眠等,而无法忍受目前的纪律,也可能是因为抽动症、多动症、注意力缺陷障碍等方面的原因而无法遵守纪律。
从心理方面看,孩子可能是因为年幼而缺乏同理心,还未理解违反规则对他人造成的不当影响;可能是因为有强烈的内心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比如对感兴趣的事物的探索需求,比如希望获得自主权。
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儿童中心的孩子们正要出去玩,但是一个女孩卡洛琳却放声大哭,原来她穿了一双自己喜欢的新鞋,不愿意脱下新鞋换上雨靴。老师强调了不换雨靴就不能出去玩的规则,但卡洛琳哭得更大声了。于是老师开始改变策略,给予卡罗琳自主权,和她一起探讨如何既去踩水坑又不弄脏新鞋。在开始讨论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法后,卡洛琳逐步停止了哭泣。最后,卡洛琳同意穿上一个更大号的雨靴,把新鞋保护在里面。
从孩子生活的环境等外因来看,也有许多因素导致孩子们违反纪律。比如,课堂内容太无趣,黑板离孩子太远或者老师声音太小;家长和教师总是用肢体暴力或者语言暴力的方法来对待他人,给孩子树立了负面的榜样;家庭严重的贫困、冷淡等导致孩子根本无法集中注意力……
太多时候我们只是去指责孩子的不良行为,却忽视了我们自身也可能是原因的一部分,并且完全可能做出改变。
例如教师可以改进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用启发和融合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们的兴趣,避免上课说话、走神等纪律问题。
延森老师的课堂上有几个孩子就是不能坐下来好好听《三只小猪》的故事书,于是延森老师建议他们尝试表演故事,扮演狼和三只小猪。最后,几个孩子完全投入到了故事之中,没有再打闹或扔书了。
有的时候,大多数孩子会遵守课堂秩序,那少部分发出干扰声音的孩子就显得尤为可恶和格格不入。但是,我们作为仍需要考虑这样一种可能:许多孩子为了取悦老师或者按照惯性而接受无趣的课程,但少部分孩子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他们希望获得更有趣的体验。
不值得倡导的手段:惩罚和奖励
在纪律教育中,最为常见的手段,就是惩罚和奖励。它们没有对症下药,效果却立竿见影,深得老师和家长的喜爱。然而,它们带来的长期副作用,却是需要引起重视的。
广泛的研究证明,惩罚不是纠正行为的有效方法。虽然所惩罚的行为此刻确实停止了,但是更坏的行为可能随之而来。惩罚带来愤怒和攻击,伤害孩子的自尊,破坏亲子关系或师生关系,迫使孩子学会欺骗从而来逃避惩罚,并且错过了重要的学习机会——他们一方面没有被充分地指导为什么这个行为是不好的,另一方面从长期来看恐惧、焦虑或羞辱的事件对心理发展有负面影响,阻碍了他们的学习和主动思考。
那么,看上去很美的“奖励”,为什么也要避免呢?因为这仍然是用一种外部机制去替代孩子的内驱力。例如孩子遵守纪律了,就能够得到一枚小红花,那么他是因为外部激励才遵守纪律,而不是自发地认同规则的价值而去遵守。一旦有一天外部激励消失了或者不足够强,他的行为也可能又发生变化。
研究显示,外部奖励会让孩子们在学习上的兴趣和投入减少。在对照组实验中,比起没有得到奖励的一组,得到奖励的那一组表现得更差而且更不愿意坚持。对于他们来说,最重要的过程体验和内心兴趣被外部奖励所替代和破坏,他们渴望奖励的同时也变得更加惧怕失败,害怕挑战。
对于低龄儿童的家长,这本《0-8岁儿童纪律教育——给教师和家长的心理学建议》提供了非常多实用的方法,值得借鉴。而对于孩子已经步入小学高年级的家庭,这本书仍然非常具有启迪意义。愿在新的一个学期,我们在这本书的陪伴下,重新审视自己,帮助孩子—而非强制孩子—成为一个更好的他/她。
相关阅读
最新活动
支持C计划 顺手赏一个
作者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未经特别说明,C计划文章均为原创。文中署名的插图、脑图亦为原创。转载文章或原创插画、脑图,请联系小C(Plan-C2016)或给后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