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金山中心小学与为美兹(福建)食品有限公司共建课后服务实践基地揭牌,在这里同学们将学习到金山肉饼传统手工制作技艺,他们上课的地方不再是校园里的教室,而是企业的生产车间,让学生在“家门口”就能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教育活动。
仪式上,金山中心小学校领导与为美兹(福建)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签署了共建课后服务实践基地协议,并为基地揭牌。
仪式后,20名来自中、高年级的同学们穿上防尘衣,戴上帽子和口罩,套入脚套,跟随企业工作人员依次进入企业的生产车间,准备开始学习金山肉饼传统制作技艺。操作台上摆放着猪肉、花生、黑芝麻、麦芽糖等原料。一切准备就绪后,课程开始了。南靖县金山中心小学课后服务校外辅导员 庄伦说:“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搅拌一下金山肉饼的馅料。馅料主要有香猪肉、花生、黑芝麻等等,我们先把馅料拌匀。”
在校外辅导员的指导下,孩子们首先制作的是金山肉饼的馅料。他们把原料充分地混合在一起,然后按照要求的重量,称出所需的一份份馅料,最后把馅料包进面团里。虽然包馅料的操作并不容易,但是孩子们学得不亦乐乎。不一会儿,烤盘上就摆满了肉饼生胚。随后,这些肉饼生胚便放入烤箱进行烘烤。孩子们这一次将学习制作两种规格的肉饼,一种是重量只有50克的迷你金山肉饼,还有一种是重量500克的传统肉饼。而为孩子们提供实践课堂的企业,是金山肉饼的非遗传承单位。企业也希望通过这样的课堂,能让学生们近距离接触体验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优秀传统文化。为美兹(福建)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罗代容说:“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到车间亲身参与肉饼的制作。通过这样良好的体验过程,让他们真正认识金山肉饼,认识我们的非遗饼、非遗传承。希望在他们的内心播下一颗种子,把我们的非遗产品发扬光大。”18分钟后,一个个“胖嘟嘟”、“热乎乎”的迷你金山肉饼出炉了。当工作人员将肉饼放到桌面上时,一股浓郁的香味扑面而来。忙碌了一早上的孩子们再也按捺不住,纷纷拿起肉饼,大快朵颐起来。金山中心小学四年(2)班学生 吴昭说:“今天,我在社会劳动实践中,知道了做肉饼的过程,也知道了做肉饼需要的食材。我认为回去可以购买这些食材,和家人一起做大肉饼。”金山中心小学五年(3)班学生 刘铠贤说:“我认为金山肉饼是我们金山的特产,我们应该将它传承下去,让更多的外地人知道我们金山肉饼的美味。”
据了解,“双减”政策实施以来,金山中心小学将乡土文化、非遗文化纳入课后服务内容。此次走进企业,学习非遗技艺是该校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势和学校特色,创新课后服务形式,提升课后服务质量的新模式。金山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陈凯明说:“今年,我们学校拓宽渠道,在本地企业的大力支持下,创建了多个课后服务实践基地。学校定时定点,集中组织学生到基地进行社会实践。这种通过社会实践促体验的模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技能,满足了学生的个性成长需求,而且助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