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细胞培养和体细胞核移植的两个问题答疑
两个问题
1.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生物 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教材45页“……培养帖附性细胞时,细胞要能够贴附于底物上才能生长增殖,这就要求培养瓶或培养皿的内表面光滑、无毒,易于帖附。”学生问:为什么内表面光滑、无毒,易于帖附?光滑应该不易帖附啊?
2.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生物 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教材48页图2-21 体细胞核移植过程流程图,为什么是“将供体细胞注入去核卵母细胞”而不是“将供体细胞的细胞核注入去核卵母细胞”?如注入的是供体细胞,为什么叫“核移植技术”呢?如注入的是供体细胞,那么供体细胞的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不也能表达出相应性状吗?
陈香老师的答复
1.培养细胞时,培养瓶或培养皿内表面光滑、无毒,易于细胞贴附,但是内表面光滑应该不易于细胞贴附啊?
答:高中生物选修3教材P45图2-16展示了动物细胞培养的流程,细胞悬液刚转入培养瓶时,细胞悬浮在培养瓶中,过一会细胞会下沉到瓶底,贴附到瓶底内表面上,然后进行生长增殖。所以,培养瓶内表面光滑时,细胞才能贴到瓶底,在瓶底铺成稀疏的一层,然后随着细胞的生长分裂,细胞长满瓶底,由于细胞之间会接触抑制,因此细胞在形成比较致密的一薄层后就停止增殖,此时应该分瓶传代。如果培养瓶内表面不光滑,细胞沉到瓶底时,不易在瓶底铺成一层,不利于细胞的生长增殖。
2.体细胞核移植过程流程图中,为什么是“将供体细胞注入去核卵母细胞”而不是“将供体细胞的细胞核注入去核卵母细胞”?如注入的是供体细胞,为什么叫“核移植技术”?供体细胞的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否也能表达出相应性状?
答: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最初是用玻璃微型吸管将供体细胞的细胞核吸出,再注入到去核卵母细胞内,后来发展出了另外一种方法,即直接将供体细胞注入到去核卵母细胞透明质内,然后用病毒介导或者电脉冲等方式使两个细胞融合,因为这种方法操作简便,对卵母细胞损伤较小,现在较为常用,多莉羊的产生就是用的这种方法。因为供体细胞的细胞核拥有完整的遗传信息,对后代的性状表达起决定性的作用,线粒体DNA编码的基因很少,表达的蛋白主要存在于线粒体中,与线粒体自身氧化磷酸化产生能量的功能相关,与后代的性状表达并没有很大的关系。但是核移植后的细胞质中同时存在供体细胞和受体细胞的线粒体,到底这些线粒体是可以共存,还是一种消失一种保留,这个还处于研究阶段。
相关阅读:
2.单克隆抗体制备中使用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吗?(对于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理解 )
3.【学科热点】表观遗传学的告诫:为了你自己和子孙后代,请不要胡乱过日子
识别关注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