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次交配能持续14个小时、把保姆变僵尸、从肛门进入身体吃寄主的生殖腺,为了生存他们的行为之恐怖和变态令人发指又令人叹服

生物100 2023-02-13

摘要:在自然界,一切为了生存。自然界给生物们创造了各种各样的生存难题,又亲手教给生物们解决难题的办法,那就是进化。但是进化本身又会创造出新的麻烦。在问题和对策生生不息的动态平衡中,动物们为了活下去,为了让自己的后代活下去,在与异性、与猎物、与天敌、与环境的博弈中,无所不用其极。本文给你介绍动物们在繁衍后代、养育后代、栖居、死守故土、怎么逃命和怎么捕猎等六个关键环节中,各自的独家生存秘笈,可谓是奇葩、疯狂又合理。下面就来体验生物进化的魅力吧:


1.繁衍后代——用生命交配的宽足袋鼩

为了繁衍后代,“床笫之欢”是必须的,可是竞争压力那么大,怎么才能达到目的呢?

为了谈个恋爱结个婚,动物们各有奇招,但是像宽足袋鼩这样用生命来交配的,还真不多见。

宽足袋鼩是种小袋鼠,生活在澳大利亚,长得有点儿像老鼠。宽足袋鼩中的小伙子一到交配季节,就分秒必争,四处抓着姑娘交配。交配季来临之时,这种小动物体内会分泌海量睾酮,这是一种雄性激素,飙升的激素让它们能连续三周不吃不喝,一心交配,一次交配能持续14个小时。这个强度、这个精力,让绝大多数雄性动物甘拜下风。但其实,这样疯狂的交配会给雄性宽足袋鼩带来严重后果。小伙儿们到了最后,看似还活蹦乱跳,但体内已经在大出血,免疫系统走向崩溃,并开始脱毛,最后双目失明。但即便是到了这种时候,小伙儿的交配激情一如既往,只有最后的精尽而亡能让它们停止。

雄性宽足袋鼩为什么会这么疯狂?因为姑娘们留给它们的时间太短了。在进化的历程里,雌性宽足袋鼩明显缩短了交配期,这又是为什么呢?交配期长不是更容易留下后代吗?

这和宽足袋鼩的生育压力有关。宽足袋鼩以昆虫为食物,春季是昆虫数量大增的时期,也是雌性宽足袋鼩生孩子的最佳时期。孩子妈妈在食物充足的春季最容易补充营养,刚断奶的幼崽也最容易存活。雌性宽足袋鼩缩短交配期,目的就是让宝宝断奶、下地独立的时间能赶上食物数量大增的时间。为了保证后代更高的成活率,孩子妈妈的对策就是减少之前的“约会时间”。既然时间不等人,那雄性宽足袋鼩当然要争分夺秒,所以,疯狂交配就是它们的应对策略——产生精子的速度越快越好,数量越多越好,搞定的妹子越多越好,这样能为自身的繁衍创造更多的可能性。而之所以那么“拼”,拼到精尽而亡的程度,其中的好处也显而易见:这样就能够腾出更多的食物资源给母亲和孩子了。

大自然给宽足袋鼩母亲出的难题,母亲见招拆招,在进化中缩短了交配期。但这样的进化结果又给父亲们出了难题,在这样的情况下,父亲则进化出超强的交配能力予以化解——谁的速度快、能力强,谁的基因就更有可能被保留。在这场博弈中,虽然父亲“战斗”至死,但宽足袋鼩得以传宗接代。对它们来说,这或许就是最大的胜利。


2.养育后代——找保姆的刻绒茧蜂

生了就得养,可是动物父母工作也忙,那该怎么给孩子找个保姆呢?这也是考验智慧的题目。动物们的对策中,刻绒茧蜂的方法别具一格,堪称恐怖

刻绒茧蜂是一种生存在美洲和新西兰的昆虫,它一般专挑毛虫作保姆。它会把卵注射在毛虫身体里,一条毛虫体内最多可以储存80枚卵。这些卵就在毛虫的身体里面成长为幼虫,它们吮吸毛虫的体液,在毛虫的身体里茁壮成长。身体里住着80多口熊孩子的毛虫感觉如何,我们无从知晓,但看上去它还是很健康,该吃吃该喝喝,该运动运动。等到熊孩子们长到差不多的时候,它们就会穿透毛虫的外皮钻出来。此时的毛虫就体无完肤了。

义务保姆当到这一步,已经很够意思了吧?但这还不算完。幼虫们会用自己蜕皮的壳堵住毛虫的伤口,让毛虫继续活着。别误会,这不是报答,只是因为保姆还有很大的利用价值。

幼虫们并不会全部冲出毛虫的身体,还有几个家伙会留在毛虫身体里。这几个家伙将会开启故事最恐怖的一幕它们会释放特殊的化学物质,操控毛虫的精神,将毛虫变为暴力僵尸,充当外头那些兄弟姐妹的保镖。因为外头的幼虫们还要完成最后的步骤——蛹化,才能成年。这样的关键步骤不容打扰,万一“走火入魔”,或者被天敌吃了,那就前功尽弃了。毛虫在操控之下,会在外围充当这些幼虫的“护法”,甚至还会为它们吐丝结网,编织屏障。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僵尸毛虫仿佛打了鸡血一般,战斗力大幅提升。这些经过洗脑的毛虫能赶走超过一半的捕食者,而一条普通的毛虫一般只能赶走15%的敌人。

不过,毛虫的凶狠只不过是它生命的回光返照。随着刻绒茧蜂幼虫“破蛹成蜂”,毛虫会被彻底抛弃,而失去了操控者的保姆也就此油尽灯枯——它已经失去了进食的能力,只能活活饿死。

刻绒茧蜂这一整套操弄神志的“巫术”,绝非天生,也是在长期的进化中不断演进而成的。作者推测,在恶劣的环境下,它们最初可能只学会了将卵注入毛虫来提升幼虫的成活率,有不少蜂类的“请保姆”技能至今仍停留在这个段位。但另外一些变异的幼虫,可能天生不喜欢吃毛虫的主要器官,而这样其实能让毛虫更长久地用身体保护和“喂养”自己。各种变异慢慢积累,最后刻绒茧蜂幼虫就练成了操控毛虫意志的“移魂大法”,将毛虫保姆的价值发挥到极致。

进化的剧本一向不偏不倚,自然界中,没有谁老老实实认命。毛虫当然也不会一直接受惨烈的命运,就进化出了防御手段。比如,有一种来自美洲的猫毛虫,被称为“毒蛇毛虫”。这种毛虫周身长满毛发,看上去挺萌,但其实它的长发底下全是毒刺。这些毒刺有多毒呢?有人曾被它刺到了胳膊,疼得仿佛胸腔塌陷,可见毒性有多强。靠着这一手,动物们见了这种毛虫都绕着走。所以,虽然猫毛虫其实也是一种幼虫,但它根本用不着保姆,靠着一身毒就能长大成虫。

总结一下,在养娃阶段,找个保姆并不容易。经过长期的进化,刻绒茧蜂采用恐怖手段让毛虫为自己的孩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自然是公平的,为了存活,毛虫中的狠角色也能进化出防御手段,让别的动物闻风色变。这场博弈里,谁更厉害?有些时候还真不好说。


3.栖居——找房子的隐鱼

孩子长大了,总得有个栖居之所,怎么找房子呢?

自然界危险重重,天灾人祸每天都在发生,有个小房子遮风挡雨,自然能提高存活几率。为了生存,有些动物进化出盖房技能,有些动物则进化出找房技能。盖个房子容易理解,但是找房?自然界还能有现成的房子住?还真有,比如其他动物的身体,不就是现成的房子吗?但问题是,“房子”它能同意吗?

生活在海里的隐鱼,就有一手找房技能,它们把海参的身体当成最理想的住所。你可能会问,海参看起来就是一团软腻腻的肉啊,它能当好避难所?隐鱼躲在海参身体里,就不怕海参被别的动物吃掉?

其实,海参还真没看起来那么软弱。面对强敌时,海参能迅速把自己的内脏变软,然后当作武器喷射出去,这武器里有些时候还含有毒素。这种虚张声势的手段还真有些效果,吓退了不少强敌。你也不用担心海参吐出内脏会损伤健康,那些被抛弃的内脏在几周内就能够再长出来。或许隐鱼看上的,就是海参这份拼命三郎的气魄。

隐鱼钻进海参肛门

那隐鱼具体住在海参的什么部位呢?肛门。事关尊严的重要部位,海参当然想拼死护住,但问题是,海参是用肛门呼吸的。当海参察觉到有不怀好意的隐鱼在自己身边溜达的时候,它会拼命屏住呼吸,封住肛门。但是,海参不能不呼吸,一旦海参打开肛门喘气,隐鱼就会闪电出击。多少代的进化早已让隐鱼熟能生巧,一旦进入海参的肛门,隐鱼便会迅速穿过海参污秽的肠道,进入到海参体内一个叫做“呼吸树”的器官。海参呼吸的时候,要把水吸进来再吐出去,而水流会汇入“呼吸树”,换句话说,“呼吸树”是个有活水有氧气的地方,是隐鱼在海参体内找到的“世外桃源”。

不少隐鱼钻进海参的肛门是为了避开天敌,但在海参体内待久了,也会觉得饿,怎么办呢?海参的器官不就是现成的食物嘛。饥饿的隐鱼们会在海参的身体里大快朵颐,最受隐鱼欢迎的美味,是海参的生殖腺。生育和繁衍是最消耗体能和资源的活动,如果能让海参绝育,那这海参不就能提供更多的能量给自己了吗?这种口味偏好,也是进化的结果之一。

隐鱼在海参的身体里胡吃海喝,海参就不会被折腾死吗?它还真不会死,刚才咱们说了,海参的各种内脏都能够循环再生。也就是说,隐鱼吃掉它什么器官,它都还能再长出来。这也是海参长久以来进化出的应对之策,否则,那么容易就被隐鱼阉割了,海参还怎么繁衍?只不过,有时候身体里的隐鱼数量太多了,重生器官的速度实在抵不过十几个房客的频繁聚餐。

除了自我再生,面对隐鱼的种种羞辱,难道海参就毫无反击之力吗?事实证明,它并不是没有反击的想法,有些海参就在肛门附近长出了“肛门齿”,科学家认为,这些牙齿,可能就是为赶走肛门“非法入侵者”而生。


4.死守故土——自带空调的倭犰狳

并不是所有的动物都能像隐鱼那么幸运,要是找不到合适的房子,该怎么办呢?你可能会想,那就随着环境变化迁徙呗,随遇而安。其实,死守故土的动物可不在少数。

对于很多动物来说,条件稍微好一点的生存环境那可是稀缺资源。面对恶劣的环境,又不想挪窝,那就只能“死磕”自己了。

生活在沙漠中的倭犰狳就是这样一种动物。犰狳长得像老鼠,但身披铠甲一般的硬甲,所以又常被称为“铠鼠”,倭犰狳就是其中的一种。它大概是个什么样子呢?我给你打个比方吧,它长得就像一块“行走的三文鱼手握寿司”。在它的整个后背,从鼻尖到屁股,有一块粉红色的骨板,而倭犰狳又有一身漂亮的白毛,这让它看起来和寿司很像。具体这个板子有什么用,咱们在后面再说。

在咱们眼中,沙漠可以说是地球上生存环境最差的地方,它干燥、荒凉,白天极热,晚上极冷,根本没法儿呆。这种地方简直就是生存技能的终极考场,大自然把最严峻的问题都摆在你眼前,就看你如何招架了。倭犰狳是沙漠的老居民了,应付沙漠的险恶自有一套。沙漠的外表杀气腾腾,但倭犰狳早就发现,沙漠的地下世界,要温和得多。倭犰狳身体不大,但它的四只爪子却比一般的犰狳大得多,因为这是它们在沙漠打地洞最重要的工具。前爪狂挖,后爪狂刨,屁股狂压,几秒钟就能钻进洞里,一套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想在沙漠地下开辟一片天地,打洞的大爪子只是基本配置。倭犰狳能挖的地洞往往距离地表只有20厘米左右,这个深度,并不足以让它完全躲开白天的酷热和夜晚的寒冷,对于一般的动物来说,巨大的温差足以致命,那该怎么办呢?


为了对抗沙漠的昼夜温差,倭犰狳把自己进化成了很特殊的样子,有一块粉红色的骨板,这块骨板表面上的用处,是在倭犰狳打洞时把沙土压实。而对于其他种类的犰狳来说,这块骨板还是一层铠甲。但倭犰狳的骨板,并没有御敌功能,它的真实身份是“空调”

倭犰狳是哺乳动物,身体能保持一定的温度,但是它们成天在沙土里打滚儿,没法流汗散热,所以只能靠这块骨板。这块骨板里有大量血液流通,当气温升高,倭犰狳需要降温,它身体里的血液就会都集中在骨板,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迅速降温;如果感觉冷了,需要给自己升温,那就把血液抽回来,让血液重新在体内奔腾。你看,倭犰狳硕大的爪子、特殊的骨板,当然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它的博弈对象就是沙漠。环境抛给了它种种难题,但倭犰狳却完美应对,硬是把温差炼狱当成了逍遥乐土。适应环境,正是生物进化博弈中的基本形态。


5.弱肉强食——吐痰的盲鳗

丛林法则,弱肉强食,面对猛兽的尖牙厉爪,到底该怎么逃命?

统计数据表明,“被吃掉”是所有动物的第一死亡原因。动物父母千方百计把孩子生下来,绞尽脑汁把孩子养大,最后等来的结果就是被其他动物吃掉吗?肯定不是,没有动物甘心老老实实地当猎物,但想摆脱这样的命运也不容易,毕竟,大家都在进化,拼速度,拼实力,也拼创意。比如盲鳗就很有创意,它的御敌技能甚至能够让它“反咬一口”,吃掉捕食者。

盲鳗长得像肥肠,它生活在海底,以海底的腐肉为食。因为终日不见阳光,要眼睛也没什么用,所以干脆就退化了,它也因此得名。如果你是一条饿极了的鲨鱼,看到这样一条眼盲体胖的“肥肠”,你会不会主动出击?

不过,如果鲨鱼真咬上一口,它可能也要完蛋了,因为它会很快发现自己无法呼吸了。为什么会这样?难道盲鳗有毒?其实,盲鳗并没有毒,但它有“痰”。盲鳗的防身武器是它分泌的黏液,在它的体内有上百根黏液腺,这些腺体能够分泌两种东西,一类是普通黏液,另外一类则是高强度的纤维丝缠绕成的线球。当盲鳗感到自己遇到了攻击,它就会收紧黏液腺,发射黏液和线球,这些线球和黏液进入水中之后会炸开,呈云状,盲鳗可以在自己喷出的这团云里面继续搅和,把水搅浑,加大黏液的扩散范围,它自己就能趁乱逃跑

但黏液的功能绝不只是故布疑阵。把水搅浑只是脱身的第一步,第二步它就会帮助盲鳗实施报复。奥妙就在于黏液中的纤维丝。盲鳗每次发射的黏液中会有6000根左右的纤维丝,这些纤维丝会很轻易地进入到捕猎者的鳃中,让用鳃呼吸的捕猎者迅速窒息。捕猎者要是挣不脱这口“痰”,那就只能沉到海底了,到时候,自有优哉游哉的盲鳗帮它“收尸”。别忘了,我们刚刚说了,盲鳗是吃腐肉为生的。

说到这儿,你可能要问了,盲鳗的黏液这么厉害,在海中是不是就没有天敌了?如果没有天敌,它会不会泛滥成灾呢?大自然不会让盲鳗这么逍遥的。盲鳗的黏液只对用鳃呼吸的动物致命,海中虽然大部分动物都有鳃,但毕竟还是有没鳃的海狮和海豚。如果不幸遇到了它们,盲鳗的“吐痰护身大法”就无济于事了。

总结一下,长久的进化教会了盲鳗有效的防身术,能让它避开不少凶险,甚至还能让它反守为攻。但任何技能都不可能毫无漏洞,猎手和猎物之间的进化博弈,有时能让形势逆转,但自然界的物种如此丰富,进化的轨道上,强中更有强中手,也难说到底谁能笑到最后。


6.“飞毛腿”虎甲和“小钢锤”虾姑

动物们都有防身妙招,那“猎手”该怎么办?难道就不吃饭了吗?

盲鳗会吐痰,乌贼能变色,壁虎能断尾再生,穿山甲有一身钢铁铠甲……动物们的防身技能都如此高超,那捕食者怎么办,难道活活被饿死吗?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吃饭是生死攸关的的大事,为了好好吃饭,猎手们怎么会甘心示弱呢?

说起捕猎,动物们有两个最重要的基本技能,就是速度与力量。为了逃避追杀,不少动物都是飞毛腿,想要追上它们,没别的办法,只能比它们更快。而在速度方面堪称一流的猎手,不是豺狼虎豹,而是一种凶狠的甲虫——虎甲

如果仅从绝对数值来看,这种小昆虫的速度没什么大不了的,每小时只能跑9公里,也就比人的步行速度快一些。但这么比速度很不公平,因为虎甲一般身长只有2厘米。换一个比较方式你就会知道虎甲的速度有多快。在1秒内,虎甲能跑125个身体的长度,而人类世界的短跑冠军博尔特,他在全力争夺金牌时,每秒钟也就能跑到6个身长而已。著名的短跑高手猎豹,每秒只能跑16个自己的身长。所以按照这个标准,虎甲的速度简直匪夷所思。假如人类能像虎甲那样奔跑,每秒跑出125个身长,那咱们的速度将会是每小时772.5公里,这个速度是高铁的两倍,和民航飞机差不多。

不过,因为虎甲的速度太快,它跑起来自己也会眼晕,甚至会瞬间失明。所以在它追捕猎物的过程中,它需要停下三、四次,恢复一下视力,重新定个焦,看清楚猎物在哪儿。好在它速度太快,所以这几次停留一般不影响捕食节奏。在虎甲的速度之下,它的猎物蝗虫、蟋蟀、蚂蚱只能瑟瑟发抖。

但虎甲这样的速度型选手,遇到一类猎物也会犯难,那就是自带硬壳的生物。生存毕竟艰难,实在打不过逃不走,那就自备硬壳躲起来,让凶狠的捕食者磨牙干着急好了。

速度型选手虽然搞不定这些硬壳生物,力量型选手却大有可为。如果从力量着眼,虾蛄称得上富有特色。说起虾蛄,你不熟,但说起它的另一个名字“皮皮虾”,那可能就太熟了。有一种皮皮虾力量惊人,为了吃到甲壳类的动物,它们进化出了绝招。在虾蛄的螯,也就是它第一对脚的顶端,有一个相当于弹簧的凹陷,当虾蛄决意对这些“缩头乌龟们”发起攻击时,它会收缩肌肉,高高抬起螯部前端的大锤,此时“弹簧”会被压缩,“弹簧”弹开的时候,锤子就会以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锤向猎物,这个力量足以让甲壳类动物破壳投降。比如看上去“横行霸道”大螃蟹,在虾蛄面前不过是花拳绣腿,它若是遇上了虾蛄,一上来就会被废掉两手的钳子,接下来就是粉身碎骨。

但是我们也知道,物理学里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虾蛄的攻击力如此之强,对它自己的攻击武器损耗其实也不小。幸好作为节肢动物,虾蛄是能够换掉“旧甲”,长出“新锤”的。只是等待新锤变硬的这段时间,虾蛄的战斗力会很弱,只能靠吓唬别人维持安全。

虎甲和虾蛄在自然选择中进化出的技能可谓登峰造极,这些绝技,最初也是迫于防御型猎物的防御大法进化而来,在长久的磨砺中炉火纯青。但大自然在给予这些猎手无与伦比的技能之时,也给它们留下了一些缺憾,比如让虎甲眼花,让虾蛄换甲,避免它们太过霸道,破坏平衡。

 

总结:

自然界给生物们创造了各种各样的生存难题,又亲手教给生物们解决难题的办法,那就是进化。但是进化本身又会创造出新的麻烦。在问题和对策生生不息的动态平衡中,动物们为了活下去,为了让自己后代活下去,在与异性、与猎物、与天敌、与环境的博弈中,无所不用其极,在生命的各个关键环节中,各自形成了自己的生存绝招。

我们说到了精尽而亡的宽足袋鼩,会把毛虫变成“僵尸”的刻绒茧蜂、住在海参身体里的隐鱼、自带空调的倭犰狳、爱吐痰的盲鳗、“飞毛腿”虎甲和“小钢锤”虾蛄。但是,这只是这支“怪胎”大军中的一部分代表。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异彩纷呈的进化结果,远远不是进化的终点。“出招接招”的进化互动还会持续下去,谁能够解决不断产生的问题,谁就能够在地球上幸存。


资料:马特·西蒙《疯狂的进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