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粤教版九下道德与法治文字教材

因材教育 中考政治 2021-08-08

粤教版九下道德与法治精品课件35元, 联系因材教育W425673018, 即发邮箱或微信。

扫码进微店拍单。


  


第五单元  中华文化  民族精神

5.1  文化根 中国心

【主题词:中华文化  传承创新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迈向伟大的复兴历程,同时也是中华文化弘扬与创新的过程。

 

灿烂的中华文化

中国是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华夏文明是当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五千多年一脉相承,积淀了丰富的文化资源。以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为基础不断演化、发展而成的中国特有文化,我们称之为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它深邃的内涵、恢宏的气度在世界文明中占有独特的位置,对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个民族的价值观源泉,是决定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基本条件。在我们祖国传统文化的宝库里,民族文化瑰宝灿若星辰。中国哲学博大精深,彰显东方智慧;中国传统伦理以和谐为本,充满人伦温情及家国情怀;传统文学典籍浩如烟海,唐诗和宋词则是两朵绚丽的奇葩;中国科技发明享誉全球;民间工艺巧夺天工;中华武功扬名世界;中医中药福泽人类。

中华艺术形式多姿多彩,中华书法展现汉字形体美韵,国画尽显山水墨趣在世界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中国古建筑技艺精湛,风格独特,在世界建筑史上自称系统,独树一帜;传统戏曲堪称国粹,是古老东方文明的璀璨名片;各民族的歌舞艺术异彩纷呈,带给我们“一树春风千万枝美韵这一切奇珍瑰宝,共同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中华民族在不断创新为自己开辟道路民族文化也在不断创新中发扬光大,获得新的生命力实现文化创新,就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能使优秀文化传统得以传承,又能体现时代背景下文化的发展也就是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新民族文化,就是要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中华文化在绵延数千年的发展中,与世界多种文化进行着交流,不断吸收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成果,丰富和发展自己,也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产生影响。在当代,中华文化在与世界其他文化的交流对话中,让世界越来越深入地了解中国,中华文化也越来越有力地影响着世界。

提高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

文化软实力是指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是指一国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国家影响力与感召力。它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发展和国家振兴的巨大精神力量。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要坚定文化自信,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努力提高中国的国际话语权。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力。要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5.2  民族精神 发扬光大

【主题词: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类历史上,中华文明能延续不断、生生不息,其生命力在于中华民族具有一种源远流长、一以贯并不断丰富发展的伟大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兴国之魂

民族精神是指民族文化中维系、协调、指导、推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粹思想,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在五千多年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是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深厚爱国主义思想传统的民族。古人所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献身精神等,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

近现代以来,为了祖国的独立,民族的复兴,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中华儿女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特别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新胜利的历史进程中,培育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极大拓展了民族精神的内涵,使中华民族展现出崭新的精神风貌。

 

【拓展 互动】

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性格、民族信仰、民族宗教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都有体现民族精神的楷模。了解他们的故事,看看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什么启发。

 

民族精神凝聚我们的力量

中华民族的血脉源远流长,民族精神经历着数千年的孕育、积淀和传承,它凝聚着我们的人民,使得我们这个伟大的多民族国家维系着统一的发展模式;它延续我们的文明,使中华文明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中华民族饱经沧桑,历尽磨难,但无论面临怎样的危机,都没民族自信心,没有失去民族的尊严,因为我们民族的血脉中始终本用着昂扬澎湃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无论是在过去,在现在,还是在未来,都是支撑着我们民族的坚强脊梁。在古代,中华民族曾经历领先世界的辉煌岁月,而不曾骄横凌弱;在近代,中华民族曾经历外忧内患、贫弱落后,也不曾放弃奋斗和抗争;在现代,中华民族战胜外辱,走出困境,迈上重新崛起之路,伟大的民族精神更加焕发出时代的光辉。

今天,全体中华儿女振奋民族精神,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统一起来。弘扬民族精神,发扬爱国主义,我们要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自觉个人理想与祖国建设民族振兴联系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努力,需要很多力量来推动,核心价值观是其中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升华,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仁人志士的夙愿,体现了革命先烈的理想,也寄托着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三个层面,融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为一体,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养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它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核心价值观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是我们实现中国梦不可缺失的精神支柱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者和践行者。我们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要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积累,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要听得进意见,受得了批评,在知错就改、越改越好的氛围中健康成长,做一个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道德理想的人。

 

第六单元  放眼世界  迎接挑战

6.1  世界的潮流与趋势

【主题词:和平与发展 全球化 合作共赢】

我们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和平发展是世界潮流。这是一个风云变幻的世界,也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世界。国家发展,我们在成长,要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就要树立世界眼光,把握时代脉搏,认清世界发展趋势。

 

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际社会出现了缓和的趋势,世界总体和平得以实现,许多国家都把注意力放到经济建设上,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发展的问题关系着人类的生存和命运,是人类进步的必要前提。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无法带来美世界。要相互尊重与平等互利,不要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要对话与合作,不要对抗与冲入,已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共识。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同时,各国的共同发展是保持世界长久和平的基础。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许多国家把振兴经济、谋求更加有利的国际经济地位放在首位。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当今世界还存在各种暴力事件、动荡、冲突,这些现象是国家间、民族间、某些国家内部种种矛盾冲突的反映。同时,全球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依然严重,但这些状况不会改变时代的主潮流。世界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这是世界人心、世界潮流的大方向。

 

 

 

【拓展 互动】

“二战”后的世界格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上形成了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立抗争的两极格局。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两极格局瓦解,各种国际力量重新分化组合,逐渐形成多级格局态势。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各种国际力量此消彼长,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继续向前推进,中国成为重要的一极

 

全球化的时代潮流

全球化,指的是人类活动日益跨越民族和国家界限日益相互融合的现象,包含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内容。全球化发展,使国家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彼此距离大大缩小,整个地球仿佛成为一个鸡犬相闻的小村落,不同国家的人们不再生活在相互隔绝的孤岛,整个世界成相互联通的“地球村

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主要内容是现代经济发展的趋势。它指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经济行为在全球范围的大规模活动,各种不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组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各国对外贸易比重大大提高跨国公司在生产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国际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资本跨国流动的障碍越来越少。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新技术革命和市场经济的共同推动下,全球化的触角逐步伸向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不知不觉我们每个人都已经置身于全球化的大潮中,我们的衣食住行,我们的生活方式,到处都有全球化的影子。

总体和长远来看,全球化有利于世界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不同国家可以凭借各自的优势进行国家合作,利用国际资源来加速本国的发展。但是全球化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很多国家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另一方面又加剧着国与国之间的竞争甚至冲突,局部地区的经济被动和经济危机对他国的影响也成为不可以避免的事情。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指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均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合作共赢的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时代也是国际合作的时代。世界和平与发展还存在很多矛盾与障碍,局部动荡频繁发生,国际恐怖主义、粮食和能源资本问题,网络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合作共赢就是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

能给世界各国带来共赢的全球化要求良好的国际协调机制。目前处理全球政治和经济问题的国际组织主要有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一些重大的国家问题,还要通过多边国际谈判和多边国际框架协议来解决。

全球化的时代要实现共赢的发展,需要通过各国共同努力,推进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其主要原则是:各国政治上应相互尊重,共同协商;经济上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文化上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安全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

 

 

 

 

6.2  面向世界的中国

【主题词:中国的国际地位  机遇与挑战

材料透视

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中国的全球影响力与日俱增。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开放包容、文明互鉴、亲诚惠容、义利兼顾、以义为先、人类命运共同体,当这些中国主张被一遍遍地提起时,它们蕴含的强大正能量,正在引发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共鸣。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已变得空前紧密,我国对世界的依靠、对国际事务的参与在不断加深,世界对我国的依靠、对我国的影响也在不断加深。

 

国际舞台上的中国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综合国力最强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使得我国在经济、政治、外交和军事等各方面日益融入国际社会,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不断增强,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经济最为活跃、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世界第一出口大国第二进口大国,“中国制造”“世界工厂”成为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最响亮的名片。目前中国正在努力从“中国制造”中国智造”转变。中国世界经济提供更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更广阔的发展机遇,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越来越多的国际和地区事务中担当起发展中大国的责任。中国联合国事务国际经济金融改革、联合国维和、反恐、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打击海盗等方面的行动和表现,得到世界范围的肯定和认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通过进行峰会外交,注重大国关系发展,稳定周边环境等努力,以及通过举办奥运会、世界博览会、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等国际活动,进一步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中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把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为对外政策的宗旨。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永远不称霸,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在国际关系中,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中国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体现,符合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历史文化传统,符合人类进步的时代潮流。

 

全球化中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也是贡献。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发挥比较优势,获取比较利益全球化中国利用外资和其他外部资源加速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也为中国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激烈国际竞争促进中国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中国企业成长壮大。

但是,中国也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经济对外开放的扩大,同时增加了中国对外部市场、外部资源的依赖程度,世界经济波动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也在增强。

国内经济发展环境看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的约束在增强,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日渐增大,关于节能减排的国际公约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提出新的要求,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

当今世界是一个变革的世界,是一个新机遇、新挑战层出不穷的世界。对于我国的发展,仍然存在许多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我们抓住机遇使自身不断发展壮大,同时也要重视各种风险和挑战,善于化危为机、转危为安。

世界同呼吸,与祖国共命运

全球化的世界是相互依存的世界,在这个由70多亿人组成的世界上,每一个成员的努力和行动,最终决定着世界的面貌。如果每一个人都热爱和平,维护和平,我们将拥有一个和平的世界;如果每一个人都关心生态,爱护自然,我们将拥有一个绿色的世界;如果每一个人都怀着友爱宽容之心,我们将拥有一个和谐友好的世界……我们都是世界的公民,对世界有着一份不容推卸的责任。怎样担起这份责任,每个人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维和战士、无国界医生们全力以赴,为世界和平、人类幸福作出贡献我们中学生也能以自己的方式奉献自己的一分力量,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国际舞台上中国日益壮大,以自己的发展为世界经济注入活力,以自己的影响推动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面临机遇也面临着挑战。我们国家的公民,祖国的命运与我们的成长和前途息息相关。关注国家与世界的关系,了解国家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如何迎接挑战,化解危机,树立忧患意识,将自己的成长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为祖国更加繁荣富强而努力。

【拓展 互动】

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同住一个“地球村各国、各地区之间紧密联系,人人都成为“世界公民”一个人即使不出门也会受到世界的影响,也会对世界产生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将个体的行为与责任放大到全球去考量,培养全球视野和开放的心态,爱人类和爱和平的情怀、宽容的态度和理性的方式,增强世界公民的意识。

 

 

 

 

第七单元  规范司法行为 建设法治社会

7.1  争议解决方式相关制度

【主题词争议解决 法律援助

我国宪法、劳动法、教育法和社会保障法规定,我公民依法享有劳动权、教育权和社会保障等权利,然而现实中权利受到侵害的情况时有发生,难免会产生各种纠纷纠纷不能得到妥善解决,不仅会损害当事人合法的权益,还可能影响社会的安定和谐。

 

争议解决方式

通常情况下,多数纠纷属于民事纠纷。民事纠纷又称民事争议,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纠纷。发生了纠纷,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方式,采用合法手段来解决矛盾和争议,依法维护权利。

纠纷发生时,不妨先试试“有话好好说自愿、平等的基础上就争议的解决进行友好协商。如果协商一致,可以达成和解协议。当事人也可以向相关的调解组织申请调解,通过第三方的排解疏导,说服教育,促使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依法自愿依法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调解纠纷的双方当事人依法自愿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的性质,一旦签字认可,各方当事人均应遵守。

仲裁是解决纠纷的另一种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仲裁是当事人根据其在合同和其他财产权益争议发生前后达成的仲裁协议,自愿将该争议提交中立的仲裁委员会进行裁决。由于仲裁是由当事人自愿选择的,其程序比诉讼程序更为灵活,而且一裁终局,所以它显得更加便捷、经济。仲裁裁决同样具有法律约束力如果一方当事人不自觉履行,另一方当事人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公民与行政机关发生纠纷,认为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可以依法向特定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行政机关对有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依法进行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这样的活动,就是行政复议。国家设立行政复议制度,是为了防止和纠正违法的或者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规定,行政复议机关履行行政复议职责,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公开、及时、便民的原则,坚持有错必纠,保障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

实现各种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有时需要通过诉讼活动诉讼是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争议主题的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活动。诉讼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解决各种冲突和纠纷的司法途径诉讼通常分为三种类型,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律师、公证和法律援助制度

在我国,通过设立法律、公证和法律援助等制度,在公民和有关组织发生争议时,便于更好查清事实和证据,保障争议遵循程序和依法处理,促进社会法治和司法公正。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交往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个人需要聘请律师担任法律顾问,帮助起草或者审查合同、章程等法律文件。发生了民事纠纷可以聘请律师协助解决纠纷或者代理仲裁、诉讼;刑事案件中,被告人或其监护人近亲属可以请律师担任辩护人,被害人或其监护人近亲属可以委托律师代理附带民事诉讼。

律师是依法取得律师职业证书,接受委托或者指定,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律师的基本职责是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他们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扮演者必不可少的角色。

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司法准则。证据查明事实的必要手段,是揭露违法行为的有力武器,是保障无辜者不受错误追诉的盾牌,是当事人主张自己权利的重要工具。

更有效证明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规定,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

平等地获得法律帮助,是法律赋予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针对弱势群体,我国设立了法律援助制度,要求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等法律服务人员,在国家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的知道和协调下,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没有委托律师的当事人依法提供法律援助,以切实维护公民的权利。

 

 

7.2  坚守程序正义,建设法治社会

【主题词程序正义 法治社会

程序正义是现代司法遵循的基本理念。要人们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受到程序正义的法律保障,司法过程的每个环节和步骤都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才能实现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的统一,从而实现司法公正。

了解程序正义

人类通往正义上,法律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从一定意义上说,法律实现正义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实体正义,二程序正义。

实体正义,是一种结果的正义。程序正义,是过程的正义。要实现真正的正义,仅仅按照实体法的规定作出正确公正的判决是不够的,还必须确保整个审批过程正确、公平、合法,这样人对判决的结果才心服口服。所谓“看得见的正义”就是指整个审批过程的正义。

一个法治国家,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如同鸟之双翼,缺一不可。我们参与、从事或评价一个法律活动,既要看它的结果是否正义,也要看它的过程是都正义。程序不公往往是导致实体的不正义,动摇人对法律的信心,甚至导致整个司法制度受到损害,司法权威受到质疑,从根本上妨碍以法治国的实现。

程序正义能确保司法制度的公正,是法治国家的标志,是人治向法治转变的助推器。在现代社会,法律程序能否得到严格的遵守,是衡量一个国家司法公正、诉讼民主、人权保障程度的重要标志。

程序正义可以最大程度地保障实体正义的实现。实体正义是结果的正义,任何结果的得出都离不开一定的过程。正确过程有助于得出正确的结果,错误的过程则会导致错误的结果。程序正义正是为了保证司法机关准确查明案情,全面收集证据,正确适用法律,最终实现实体正义

司法规范程序正义可以有效地防止权力滥用和司法腐败。权力需要制约,没有制约的权力会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只有司法活动纳入程序公正的轨道、司法活动才能摆脱任意性的支配,实现真正的实体正义。

程序正义可言有力地保障人权。法律程序的每个步骤、每个环节的设计都体现了对诉讼当事人的尊重,特别是可能受到案件结局不利影响的人,法律程序保证他们与其他诉讼主体拥有平等的诉讼地位。因此,无论胜诉还是白素,当事人都更易于接受裁判结果,司法机关的权威也得以树立,树立公众对审批过程更加信任,对裁判结果更加尊重。

【拓展 互动】

实体法和程序法

实体法是指规定具体权利义务内容或者法律保护的具体情况的法律,如民法、合同法等等。程序法规定以保证权利和职权得以实现或行使,义务和责任得以履行的有关程序为主要内容的法律,如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等等。

 

知法尊法守法,建设法治社会

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行法治社会建设”“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重大任务。法治不仅是国家的治理方式,也是我们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公民追求自由与平等,离不开法治的保障;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要有效解决社会矛盾,必须依法履行职能;法治还是国家走向现代文明的标志。

法治社会的形成依托全民守法。坚持全民守法,就要弘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治精神,要求社会生活的每一个参与者,社会关系的所有领域都能知法尊法守法,形成良好的尊重和服从法律规则的守法意识,反对各种破坏法治的特权现象。

法治社会的建立需要全民族提高法治素养和道德素养。如果一个公民从小就能树立法治观念,养成对法律的尊重和敬畏,那么法治社会建设就有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所以,法治氛围的确立基于全体公民的共同努力,并非成年人的专利,它和每一个未成年密切相关。在一个法治的社会,一方面,青少年要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离不开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它是维护个人权益与实现理想的“护身符另一方面,青少年是否懂法、守法,能否以法治思维推动社会进步,影响着法治社会的前景。

我们积极参与到法治社会的建设中,让法治精神成为我们的信仰、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共同捍卫法律的尊严,法治社会中实现了我们的人生理想。

 


 

 

第八单元放飞理想  拥抱明天

8.1我的未来我创造

主题词:职业理想  规划人生

即将毕业了,成长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憧憬充盈着我们的内心,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在九年级,我们应该以怎样的行动,迈向理想的彼岸呢?

职业理想与社会分工

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职业理想,理想是青春的火焰、人生的希望,也是我们奋斗的动力。或许,你从小立志要当一名科学家,当一名宇航员,或是当一名医生、教师;也许你的理想是当一名能工巧匠、魔幻调酒师或是美食大厨;也许你想开办一个现代化的农场、养殖场;也许你想经营一家特色商店,把家乡的传统特产向世界推广……职业理想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所有这些理想都是我们社会分工体系中的一部分。

一个人要生存与发展,就必须通过劳动来获得一定的物质与精神财富,劳动是指能够对外输出劳动量或劳动价值的人类活动。劳动有不同的种类,个人通过不同种类的劳动进入社会生产过程和分工体系,获得一种社会位置,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职业。现代社会职业分工越来越细化、多样化,各种类型的职业都是现代分工体系不可缺少的一环。不同的职业劳动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社会价值,例如,医生被誉为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环卫工人是城市的美容师;等等。

职业有分工,身份无贵贱,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分工意识和平等观念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理念。同时,爱岗敬业是社会对职业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最基本的要求。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作。一个人一旦爱上了自己的职业,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就有可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敬业就是以负责任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爱岗与敬业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爱岗是敬业的前提,敬业是爱岗情感的进一步升华。

【拓展·互动】

社会分工

社会分工是指人类从事各种劳动的社会划分及其独立化、专业化。社会分工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社会分工,就没有交换,市场经济也就无从谈起。社会分工的优势就是让有特长的人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使平均社会劳动时间大大缩短,生产效率显著提高。

认识自我  规划人生

当我们即将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我们将面临人生第一次重要选择。同学们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兴趣爱好,选择通向理想的不同道路。有些同学会选择在普通高中继续学习,然后上大学,有些同学还有大学毕业后继续深造的目标;有些同学可能希望进入职业高中学习,掌握适应社会需要的一技之长;也有些同学会选择直接就业的道路。社会的发展给了我们多元选择的机会。这些不同的选择,没有优劣之分。

社会需要的一技之长;也有些同学会选择直接就业的道路。社会的发展给了我们多元选择的机会这些不同的选择,没有优劣之分。

成才的道路不是独木桥,“条条大路通罗马人才的类型也是多元化的。在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大批科学家、工程师等学术型、研究性、设计型人才,也需要数千万技术型人才、技能型人才以及具有多方面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技术技能人才是一种职业实践导向的、融一定的专业知识与较强的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于一身的新型人才。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或进一步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途径。

临近初中毕业之际,我们需要对自己的人生进行初步的规划。如何做好人生规划,除了考虑自身的因素,也要了解国家、社会为青年升学与就业提供各种条件和机会,如升学学校的选择,就业市场的需要等等。从实际出发,向理想迈进,我们坚信,美好的未来把握自己手中。

 

 

 

8.2  飞翔吧,青春

【主题词中国梦  青春梦】

 

我们正处在一个经济腾飞、国力日盛的繁荣时代,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这也是一个追梦的时代。时代给予了我们的人生多种可能性,不仅让我们拥有缤纷绚丽的梦想,也给予了我们将梦想变为现实的机会。

 

中国梦,我的梦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一百多年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是一代代中国人心中不灭的火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是从贫困阶段起步,温饱是第一步,小康是第二部,再往前走就是富裕阶段了。到2000年,全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是,从现代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级,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强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我们的国家已经迈向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关口。“中国梦”你的梦、我的梦、大家的梦。个人和国家梦有密切关系,个人的奋斗离不开国家,离不开国家梦的实现;国家梦的实现,又有赖于每一个人最大限度地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发挥出来。生活在这个伟大时代,人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奋斗青春最美丽

21世纪20年正是我们生机勃勃、茁壮成长的年华,21世纪50年正是我们年富力强,可以大有作为的时代。国家强盛,给了我们更多的发展机会,也给了我们更多责任更大挑战。我们面对一个又一个的挑战,每一次挑战都是我们成长的一级阶梯。把个人的生命与历史的潮流交汇,将人生的旅程与时代的进步融合,踏着伟大时代的激昂节奏,我们将唱响嘹亮的青春之歌。

人类的一切美好理想,都离不开艰苦奋斗。没有艰苦奋斗精神的国家难以发展进步,没有艰苦奋斗精神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没有艰苦奋斗个人不会有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让我们加倍努力,勤奋刻苦,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勤劳的双手,为国家、为社会、为人类奉献力量,成就自己意义的人生。

 

 

请长按二维码,关注“中考政治”



预约订做七、八、九年级各类试卷,业务洽谈联系因材教育微信:18205613175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