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学与时代同行

宣传部 湖北大学学生会 2024-03-07

一九三五年·一二九

一次学生爱国运动在北平爆发

规模之大 影响至深

如今延续‘一二九精神’

湖北省举办一二九诗赛活动

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向上



下面就跟随菌菌一起来品读

两篇优秀的获奖文章吧~
















北岛曾说


那时候我们有梦

关于文学

关于这个穿越世界的旅行


我喜悦于淋漓墨韵之间翩然而至情感,也倾慕于祖国万里疆土的壮阔,在文字中寻找摄人心魄的河山,又在河山中追寻悲欢离合的故事,而我那些年少懵懂的岁月就在这点滴的“遇见”中缓慢生长发芽,我见证过立志向学的岁月,也沉浸于祖国壮美的山川大河,最后也慨然于中华民族骨子传承千年的不朽魂魄。


山一程,水一程


幸好与我相逢的不是别的

让我见证这些美好的

的确是这样一个值得被铭记的盛世中华





书中的岁月




暮秋已逝,初冬方始,寒风乍起,夜凉如水。当我在凉薄的冬夜拾起了一片散落的银杏叶的时候,上面依旧清晰明朗的脉络让我有些许诧异,我忍不住伸手轻轻触碰它去感受,忽然就觉得这种柔和温润但却坚韧的力量似曾相识,紧接着就萌生了旅行的意愿——天南海北,我想去找寻。


我最后的脚步定格在南京江南贡院的一个特殊的展厅中,因为从第一眼它就让我震撼到骨子里。展馆里什么都没有,只是沉默着站着一柜柜书籍,我走过去一行行细致地看,发现这些书目并不陌生,是从先秦到明清出于名家之手的各大名著,包装简朴得在这样的博物馆并不醒目甚至显得有些寂寞。而他们的头顶上是浩瀚的蔚蓝色天幕,天幕里繁星如许,熠熠生辉。


我的脑海中慢慢开始回忆起刚刚参观博物馆的画面,这里总给我一种穿越万载光阴从容赶考的错觉,我走过记录童试到殿试的画卷与横幅,那里有承载送福考试的瓷器碎片与考试用的从烛台到笔墨纸砚等物品;有着一届又一届状元榜眼探花以工工整整笔迹书写的答卷,他们似乎知道,这漫卷墨迹早已为他们织就锦绣河山。


我也默默的站在那一尊尊栩栩如生的石像旁带着最尊敬的眼光看着那一个个又熟悉又陌生的人:白居易,王维,吴承恩,王安石,苏轼,吴敬梓,张謇,康有为,梁启超。


他们的脸上的神情不尽相同,有的是自信潇洒的沉稳,有的是慷慨激昂的志气,有的是郁郁沉寂的苦闷。


——可只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全部都有着对文学,对创作,对国家最最深沉的热爱与激情,他们写作或许只是为了心中的“意难平”,但是他们每一个,每一个在历史上都留下来震耳欲聋的回响。


我突然又想起在岁月长河中依然挺立的西南联大,在那样战火纷飞的年代却依然秉持着一颗坚定向学的心,他们的脊梁上尚且还肩负着传道研学的重任,无论国家多么艰难,依然有一批批学者承载着家国重托出国留学,完成了那么多令世界瞩目的学术任务。


西南联大·乱世中的奇迹


我想,在古往今来王朝更迭中,在近代抗日救亡的运动中,这些文人起到的作用和驰骋沙场的将军相比也许微乎其微,可是这些对学术最纯粹的景仰的笃信的力量却化作一缕魂承载了中华文化,坚强得融入了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内心。


这是坚持对文学,对家国最原始的初心,是多少文人穷极一生去追逐的航标,就像我在博物馆看到的星空下的那一柜柜书,我想这位设计师是不是想告诉我们,你们看见了吗,这就是历史呀。他们虽然沉默,不能告诉我们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秘密,可这满屋的文学满屋的书籍就像这漫天的星星一样,那样夺目,那样经久不衰。

他们虽然永远沉默却永远也不会褪色,永远愿意等你给他们一个把浩浩荡荡的历史全部告诉你的机会,我想它是不是在告诉我,在告诉所有喜欢文学的人,请你们做一个摘星星的人。


“谁与斯人慷慨同?谁与斯人慷慨同?”谁能和古往今来在星空下闪烁的撰写那些名著古籍的大家一样通透慷慨呢?


你应该懂得,作为一名文科生该为何而生,为何付出一切,又为何踏上一生的征途。




山河中的岁月





你可曾去过北方?



我是说那极北的地方,闭上眼你就能感受到暴虐的风,飞扬的沙,脚下粗粝的砾石,空气中肃静的滋味和铺天盖地的大雪,顿时,舌尖如饮烈酒,辛辣呛人。



我去新疆的时候,看见风在吹,草在长,鹰在盘旋,黄沙漠漠,戈壁寂寂,仿佛天地之间只余我一人,我会带着贝雷帽,穿着黑色风衣,狂野地开着一辆黑色吉普车,把手伸出窗外感受那猎猎作响的疾风。


我欣赏江南小桥流水的温柔,可刻在我骨子里的,还是新疆那种孤寂与坚强——比如说长期镇守边疆的一八五团一连


他们告诉我的第一句话就把我震慑住,他们说:“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守边疆。”这已经是第一批来镇守边疆的士兵的第三代传人了,那对夫妻,自己买了一面国旗,几十年如一日的每天升降国旗,唱响国歌,仿佛在完成一个庄严的仪式。


没有人要求,更没有人知道。


“谁与斯人慷慨同?谁与斯人慷慨同?”有谁能够和他们一样把自己辉煌灿烂的人生碾碎成无数平凡的日子去守护这个盛世中国的现世安稳吗?


在这茫茫天地中守着边塞,不求回报,只求无愧我心。像胡杨守着沙漠戈壁,他们守着边疆,守着信仰,他们说:“献完了青春献终生,献完了终生献子孙。”一代代人沉默的接过这面国旗,一代代人传递这信仰。




守卫边疆

几十年如一




我突然想起了一篇文章 ----《界碑》。那个《界碑》里皑皑白雪中孤寂而坚定的背影,是否在此刻终于找到了最契合的回应?


人这一辈子,总要有那么一种信仰,它并不轰动并不热烈,但只要你一提起,我便湿了眼眶。

在我过往的生命里曾游历过许多祖国的壮丽山河,总觉得景中有情不可说,心中一腔热血不知在何处安放,后来遇见一八五团我才知道,河山之美是在后方总有人替你负重前行,他们如扎根在荒原中的一棵树,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依然铭记遮风挡雨的本职。那是一种真挚而滚烫的感情,我国国土面积约九百六十五平方千米,上至北国下到春城,东临海岛西靠荒漠,大千世界奇观美景一应俱全,壮美河山,在美,更在那一份无人问津的“壮”。




古往今来,千卷经典中蕴含的文人之风、万里河山下的长情坚守共同织就了中国的盛世图景,他们诚心以求,温柔付出,万载岁月易逝,唯一不变的是中华儿女对祖国的那份笃定的情感。


风一更,雪一更,在风雪中冷清的裹挟里,也许你也感到寂静,可倘使你真的问“谁与斯人慷慨同?


我会说,风雪兼程的路上总会等到夜归人,他们前赴后继,他们永远在这盛世的前进路上,对这世间种种,都不忍相负。

















一张泛黄的老照片,就这样被嵌入散发着墨香与铅字的报纸中,带着早晨独有的青春与活力,静静地放桌上。


独坐一隅,轻轻摩挲着那张照片,我在彼岸。隔着时光的洪流,穿过无息的岁月,撕开那一重又一重的面纱,透过眼前虚无缥缈却又不断转换变化着的景象,我伸出手想要抓住些什么,却彷佛跌入了无言的历史长流中。



我看到了

我听到了

我嗅到了

触摸到了



我看到西直门外“中国的贞德”手持话筒激情澎湃地演讲着,她在说些什么?是国破家亡的新仇旧恨,还是面对一步一步紧逼地侵略者的愤愤难平?是对“停止内战”呼吁,是对当时国民政府政策的反对,还是对第二个伪满洲国的反抗?







一波又一波的学生潮水般的涌向街头,他们试图冲破用所谓“人民的守卫者”的层层围堵前往新华门。他们在街头,小巷奔走,他们振臂,他们高呼,为心头汹涌澎湃着的家国情怀,为水深火热中的人民,为岌岌可危的国家,为漫漫黑夜中的曙光。


“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这一声,石破天惊,振聋发聩,灼人心魄。


我想我似乎是听到了,听到了那一声声“反对华北自治!”“收复东北失地”的口号,那一声声枪响下的颤栗,那一次次镇压下的无畏,那内心的焦灼与痛苦,那等待下的一次次绝望与希望。


你听,它们在发芽。





我嗅到空气中弥漫的一丝丝血腥味,我触摸到了千疮百孔的失语的灵魂,我闻到了空气中的硝烟,我听到了无数人嘶哑的哭泣,我感受到了,那阵痛的国难。


可是有人站出来了,有一个人站出来,身后就会有千千万万个人站出来。

一面旗帜在火堆中冉冉升起,就会有千千万万面旗帜在中华大地上开花。

一声呼喊的发出,就会有千千万万句在风中飘散相传。


就如同那时的人们知道,他们从来不是一个人,他们身后站着的,是一个国家。



他们那时在想什么?


面对黑漆漆的枪口与凶神恶煞的武警官兵,他们可曾有过一瞬间的害怕与失神?面对当政的背叛与巧言令色,他们又是怎样的愤慨?


当他们选择走出小阁楼,走出象牙塔,走出伊甸园,怀着的,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什么是他们这么做的理由,又是什么让他们如斯坦荡又从容地面对死亡?


我不知道。

你我都不知道。


历史的风吹千年不息,将那铮铮铁骨吹得猎猎作响,将那惊心动魄吹成手中一抔黄土,将那浓重的墨汁滴落吹成史书泛黄的一角。


似乎没有什么不会烟消云散。

真的没有什么能不消散吗?


不,有一簇簇火苗在薄雾冥冥之中跳跃着,簇动着,闪烁着,照耀着。


黑暗中有个声音在默默地告诉着踽踽独行的人们,你看,那是你心上的花,那是你心中的火,那是你所坚持的光。


它曾被狂风催折,它曾被暴雨淋打,它曾被寒冬恐吓,它曾被酷暑严逼,它曾在悬崖边上命悬一线,它也曾坠入深海却向往光明。


但那一团火,从未熄灭过。

那光煌煌如明烛,足以塞满天地,耀照人间。


那是视死当如归的气魄,那是慷慨激昂的救国之心,那是鼓舞人心的口号,那是洞若观火的冷静理智,那是鄙夷虚伪与庸俗的自重,那是誓死捍卫国家的决心,那是一次又一次失败之后的涅槃。它从天地洪荒之中诞生,又在寡言史官的笔下被篆刻,随着一个个英魂流芳百世,携着一缕缕光阴深入人心。


所以它——我们的初心,我们点燃的心火,风吹千年不息。


猛然惊醒。

阖目长思。

历史不应该被忘记,我们也从未忘记。

这薪火,传到了我们手中。


当昔日坚船利炮与烽火屈辱离我们逐渐远去,当彼岸的乱世黑白变成此岸的盛世光彩,当一瞬一瞬一幕一幕离我们逐渐远去,有人不经发问:盛世已在,初心何在?

答曰:初心永在



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使命,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担当,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初心。


它在是一位白发的鲐背老人钻研杂交水稻挽救世界饥饿的坚持;它是让万里黄沙变成碧浪滚滚的守望;它是倾尽一生去寻找“天眼”的合适之地;它是跋山涉水寻找种子的希望。


它离我们并不远,它就存于我们身边。它是“你先走,我留下”的责任;它是播种之后精心照料的盼望;它是数十年如一日在岗位上精磨细研的工匠精神;它坚守在每一个平凡的岗位;它是每一个人涓涓细流般的美好祝愿汇成的涛涛江河。


我们不再凌空虚蹈,我们不再随波逐流,我们不再发出空洞失真的怨言,我们不再迷失自我。


因为我们看到了这个国家辽远的天空,脚下厚实的土地,目光所及之处阡陌纵横与巍峨山岭,灯弦管急的都市与宁静质朴的乡村,行行停停中抱有美好幻想的人们,每时每刻在医院发出第一声啼哭的娇嫩的生命。


如草之兰,如玉之瑾,

如旭日初升,如皓月永恒。

这代代相传的心火,不熄。

燃灯者将灯点燃,捧在手心,

照亮着前方的路。

有人捧着心中的火苗,

照亮了未来。


 


青春与梦想齐飞 文学与时代同行

愿你我

保持初心

同抒爱国情 共筑中国梦











编辑:邓鑫泓

审核:周文婧 章悦 吴栩


湖北大学学生会

校园|新闻|福利|干货|趣味



 往 期 精 彩

健康作息养成计划:这些时间点,你都踩到了吗?纸币革新:五元钱也有2020认证了!青忆:你说,你已经开始怀念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日子

毕业快乐:毕业的歌,送给即将远行的你

校会回忆:嘘,我要给你讲一件事
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梁文瑞以己之能支援武汉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程茜以“声”抗疫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韩秀芳“志”于心 乐于行
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蒲文杰书写“最美毕业书”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潘治道:年轻而勇往直前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李思瑾:社区,亦是战场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褚楚:倾心出发,为爱到达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文学与时代同行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