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懂的很多投资理论,却依然做不好投资,万恶的根源原来是它!

永远好奇的唐朝 唐书房 2022-10-16

今天是教师节,收到了很多祝福和打赏,不一一回复了,谢谢大家。为了对的起这些感谢,今日“加更”(YY小说看多了的后遗症),将原本只准备分享当日交易截图附带的140字,扩充成一篇文章。

 

先说交易,再聊道理。今天,上周四卖出民生银行H股的钱到账了,早晨开盘后不久买入约1%分众,成交均价7.76元,然后立刻再卖出几乎同等金额的民生H股,成交5.5港币。


这次不说老唐有“短线技术”了吧,基本上是准确地抄到日内顶

 

至此,对分众的加仓计划顺利完成,接下来在千亿市值以上的波动就不换了。手头还有约2%的民生H预备队,有望支援我家康儿(海康威视)。目前持仓比例为:茅台39%-,腾讯28%+,分众9%+,洋河7%-,古井B6%+,海康5%+,招商H3%+,民生H2%+,2018年内收益-10%+

 

不用看网络言论,也知道这几天网上“反思”特别多。除了反思杠杆爆仓的,反思不该来股市的,反思中国股市体制问题的,反思自己违背了市场趋势,反思为什么没有听从内心预感提前清仓的……之外,每每还有一类“反思”也很受追捧,那就是反思自己不应该相信价值投资。

 

表述各有不同,但中心思想一般集中在“事实证明,价值投资照样让我赔钱,以后再也不信价值投资了,或者至少不能一味地相信价值投资,该跑还是要跑”,言下之意,大致是一直以为做价值投资就可以不赔钱的,如今失望了。

 

这种误解可能来自沃伦.巴菲特讲过投资有两条规则:规则一,绝对不可以赔钱;规则二,千万别忘了规则一。


这两条规则,老唐早在2016年就发文“批判”过,并揭皮“骗纸”巴菲特几笔摆明赔钱违背规则的案例,原文可点击《如何才能不赔钱》了解。

 

读过这篇《如何才能不赔钱》,你会发现;



在巴菲特心中,盈利和亏损是酱紫的:

 

如果我们做过企业,就会很容易理解巴菲特心中的亏损概念。假设你家开了一家小饭馆,怎么样就是亏损了,怎么样就是盈利了呢?它是由隔壁小馆子或者同城其他饭馆的转让成交价决定的吗?不是。

 

盈利或者亏损,由你家小饭馆每天的流水,每天采购的原料,完成的销售,支付的成本等因素决定。简单的说,刨过人工、房租、材料、税收、装修及设备折旧等费用,每个月或者每年算下来还有现金剩余,你家小饭馆就有了会计意义上的盈利。

 

如果这个现金剩余超过了你家这笔本钱不开饭馆可以选择的第二选项带来的回报(例如买成理财产品),你家小饭馆就有了投资意义上的盈利。

 

换成高大上的词汇就是:如果这家企业生命周期里预计创造的自由现金流,折现至今天,超过你付出的成本(包含投入及次优选项带来的回报),你就有投资意义上的盈利。这笔投资盈利还是亏损,与这家企业股权目前在其他人之间以什么价格成交无关。

 

因此,他才够胆追求“不赔钱”,因为他始终坚持拿日产100张钞票的资产,去换日产200张钞票的资产,只要产出数量没有估算错误,盈利是在交易的一瞬间就已经产生,后面只是需要一些时间去拿回收获罢了。

 

即便在这样的概念下,不赔钱也只是一种期望,并非一种保证。是追求交换的一瞬间,用自己认为的低盈利能力资产交换自己认为的高盈利能力资产。


然而,Things change,people change,世事无常,即便如巴神,也不敢吹牛对产出数量的估算从不走眼。就在《如何才能不赔钱》文中,老唐还列出了即使按照巴神的亏损概念,也实实在在亏损过的案例。

 

对于这种情况,又如何面对呢?很简单,别做完美主义者,别期望自己在每一场战斗中都获取胜利。引用彼得.林奇的经验说:只要有60%的股票表现与预期的一样,就足以在华尔街创造一个骄人的投资业绩记录了。

欧文.费雪的巨著《利息理论》里有句名言,我很喜欢。它也曾被周其仁用来做一本书的书名:收入是一连串事件


投资过程中,收入也是一连串事件。这一连串事件的轨迹和农民种田或人类制造下一代的行为基本一致,都是播下种子、耐心等待、收获成果,其中耐心等待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对投资而言,等待这一环,是区分大部分股市失败者和股市胜利者的决定性因素(谁没买过几只后来的牛股呢?)。


之所以如此,关键就在于这个等待并不是关进小黑屋四大皆空的平静等待,而是时时刻刻都附带着“流动性诅咒” 

流动性诅咒

如果有一个喜怒无常的人拥有一个农场并恰好与我的农场相邻,每一天他都提出一个报价,或是想买入我们的农场,或是想卖出他自己的农场,价格则随着他的心情好坏而忽上忽下。那么我除了利用他的疯狂还能做些什么呢?


如果他的报价低得可笑,而我又有些闲钱,我就会买入他的农场。如果他的报价高得离谱,我要么把自己的农场卖给他,要么不予理会继续去种自己的地就是了。

 

然而,股票投资者经常会被周边那些因为冲动而导致不理性行为的投资者所影响,最终让自己的行为也变得越来越缺乏理性。


由于我们周边有太多预测市场、经济、利率和股价走势的噪音,一些投资者就认为应该听听这些专家的建议。更加糟糕的是——某些投资者认为应该根据他们的建议而采取行动。

 

那些拥有一片农场或者一座房产的业主本可以安静地持有它们数十年,但一旦他们让自己置身于源源不断的报价声流中以及当耳边不时传来评论员们含蓄的声音:“别光坐着,你得做点什么”时,他们就会变得头脑发热。对于这些投资者来说,证券的流动性已从一项优势转变成了一个诅咒。——沃伦.巴菲特

 

懂的很多投资理论,却依然做不好投资,万恶的根源原来是它:流动性诅咒。

 

出于对人性的理解,我丝毫不怀疑,如果过去20年里,北上广深的房地产市场如果也是每分钟报一次价格,敲敲键盘就可以买进卖出,那么,今天北上广深大部分房产,可能都已经归了从事按揭业务的银行所有。90%以上的房产投资者照样会亏的一塌糊涂,这就是流动性诅咒!

 

所以说,投资很简单,但并不容易。最大的不容易便是克服流动性诅咒。它需要我们的注意力离开报价盘,离远点儿,再离远点,去思考股票投资的本质是什么?要点是什么?

 

股票投资的本质就是我们以适当的价格进入一家能够不断赚取真金白银的企业做股东,假以时日,我们的财富值就会水涨船高。


就这么简单!全世界无数从小到大、从大到巨大的企业,无论是上市企业还是非上市企业,背后都有无数的股东,他们一遍又一遍、一天又一天地演示着这个致富真理,一点儿也不神秘;


全世界也有着无数从大到小、从小到无的企业,无论是上市企业还是非上市企业,背后也有无数的股东,他们一遍又一遍、一天又一天地从反面论证着这个致富真理,并不因为有多少人交易他们的股票而发生改变!

 

其中的要点是什么?如果将投资成果堆积在一张桌面上,那么支撑这个桌面的四条腿就是:①股权是企业所有权凭证;②无情地利用市场先生的口袋,而不是跟随市场先生的报价;③坚持没有明显的便宜占,绝不与市场先生交易的安全边际原则;④坚持不理解的企业不参与的能力圈原则。

 

那些确定能赚到钱的企业,一般长这样:

①具有较高的进入门槛;②维持现有盈利能力只需少量资本投入;③拥有可靠的客户群体;④具备较低的技术过时风险;⑤具有较大的行业发展空间;⑥能够带来诱人的自由现金流;⑦由利益一致且已经被历史证明有能力的管理团队管理。

 

拿着这样一份检查清单,找到少则几家、多则十几家这样的企业,这辈子你想不富是非常困难的。然而,由于市场是由千千万万拥有贪婪和恐惧情绪的参与者组成,即便你拥有这样企业,指望时时刻刻它们都有一个“公正合理”的报价,那也是不现实的

 

若市场可预测,未来会成为已知,未来已知,计划经济最优,市场不会存在。市场的存在,是市场不可预测性的铁证——这是老唐五年前写下的一段话,送给大家。

祝大家都能想明白你来市场准备赚什么钱,为之需要付出什么代价,然后与之对应的成果是你应得的,代价也就是你应该承受的。


想明白后淡然处之,此时股市便是乐土;反之,患得患失,既想要结果,又妄图规避代价,那股市便成了炼狱。

 

后记:很巧,今天早晨有位朋友,在朋友圈里发了一篇关于金刚经解读的文章,老唐一时兴起,掺和进去闲聊了一段。很奇妙,主题和老唐现在写的文章主题类似。征求朋友同意后,也截图送给大家。

祝天下所有传道授业解惑者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