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明天买入

永远好奇的唐朝 唐书房 2022-11-02
今天小钱到账,大约占总仓位的2%,预计会在明早买入洋河。
 
上周实盘周记的「下周预计交易」部分,老唐写到“下周可能有笔小钱到手,或许会加洋河或腾讯二者之一。若届时条件差别不大,会略主观倾向于腾讯。”
 
有不少朋友在文章下面询问,为何会考虑腾讯,不是还没有到买入点吗?老唐的回复是:

我不知道朋友们有没有意识到背后的意思。我是说本周腾讯有可能大跌,从周末的30017亿人民币的市值触及我的买点27500亿人民币以下,给我创造买入的机会。

届时如果腾讯和洋河都在买入区域,即使洋河相对于买入点折扣更大一点,但由于上述的二三四原因,我会倾向于买腾讯。
 
这是个猜测,也仅仅是个猜测,不好直接说出来“妖言惑众”

支撑这个猜测的背后论据,是中美贸易战的升级及港岛形势的恶化,可能会以所谓远东金融中心地位不保的担忧,引发港股的短期情绪性抛售。
 
昨天腾讯最低跌至31360亿港币的市值,对应人民币约28050亿市值,没有触及我的买点。目前买入区域里只有洋河诱惑我,所以还是选她了。大体如此。
 
郑重提醒:请千万不要将老唐的分享看作鼓动你买入。书房有很多人统计并总结过,老唐买入后继续下跌的概率非常大,在老唐买入价上打个七八折才安全。老唐只是记录自己的操作,完全没有建议你抄作业的意图,请一定一定注意独立思考
 
和上面这个猜测类似的事,是在8月2号的《抄作业的三种疾病和四种境界》一文里,老唐留过一个作业“贸易战谈判情况不妙,为什么不卖出,为什么不减仓呢?留给愿意思考的朋友们当课后作业。”
 
这个作业不知道是否有朋友思考过,不过我没在留言区见到有回答的。估计要么是已经完全理解老唐为何这么做,要么可能就是忽略了这个问题。
 
这种问题很多见,经常遇到类似“明明知道要下跌,为何不先回避”的提问。老唐一贯玩笑性质的回复“我是老唐,不是明明”。今天顺带解释一下背后的思考过程。
 
首先要确定两个前提:
第一,在我眼中,股权的长期投资价值优于类现金资产。我说的长期,指5年以上——原因,我在书房多篇文章,以及《价值投资实战手册》里反复阐述过,这里略过;

第二,我持有状态下的企业,我对它的价值判断一定是高于甚至远远高于目前市值等价的现金的——这个不用解释吧,若非如此,我就不持有它了。至于判断的对与错,是另一码事。
 
在这两个前提下,如果我判断我的某只持仓股,会因为某种因素,可能在短期出现股价的下跌,我会怎么做呢?

两种情况:第一是我100%知道股价会下跌,那我一定卖出,等下跌后再买入,从而获取差价。无论这被命名为投资还是投机,我不介意标签或者帽子
 
但问题的难点通常不在这里,每位理性的投资者都应该清楚地告诉自己:在投资世界里,几乎不会存在100%确定的事情。正如西谚有云:Nothing related to money is 100% secure.
 
于是,如果我们对自己够真诚,对自己的钱包够负责,听到那句“明明知道要下跌”,应该自动替换成“我猜测有很大概率会下跌”
 
我猜测有很大概率会下跌,是否应该抛出,等跌下来以后再买入?——这才是我们在投资过程里经常遇到的真实问题。

因为我们有大脑,我们有情绪,我们无论多么理性,基本上也避免不了去对市场波动做一些预测或猜测,区别不过在于,我们如何用它指导自己的投资行为。
 
用文字表述似乎没有那么清晰,不如还是手绘图吧!

图中X为现在的股价,Z点为我预期的未来股价,XY之间为我认为大概率会下跌的幅度,Y点为预计买入价,S及S点为股价波动中的实际低点。
 
很显然,推到尽看,上图中的ABC三条线,就是我脑海里这只股票未来可能的走势——还有一条D线,是从X下跌,跌破S’,然后再也没有回X位。如果脑海里有这条D线,很显然是看错企业的问题,不是本文里讨论「等跌一跌再买回来」的问题。
 
在我们猜测有很大可能会下跌的时候,如果卖出持股,等待其下跌再买回来。毫无疑问就是判断未来股价会走C线,如果这个判断对,所收获的奖励是X-Y之间的现金量。
 
但是,未来实际走C线的可能有多大?这个问题涉及到我们的判断准确率有多高的问题。
 
严格的说,我们大家(包括我,也包括你,也包括市场上每天吹嘘看对的各路神人)对短期股价波动的判断准确率基本上就是50%,只不过由于我们的大脑具备自动选择性记忆的保护功能,让我们更容易记住自己看对的时候,而倾向于遗忘自己看错的时候
 
夸张点说,假设我是一个对短期股价判断正确率高达2/3的神人——三次判断两次正确。只是金融圈还没有发现我,没有给我开个几千万年薪让我坐在电脑前面,将高达2/3正确率的判断作为一个变量输入模型,帮他们印钞

支撑我赚到XY的差价,必须要有两个判断同时正确:一是从X点开始下跌;二是要跌至Y点及以下。
 
然而,即便我每个判断都有高达2/3的正确率,两个判断同时正确的概率将是2/3×2/3<45%
 
也就是说,即便我的正确率高达2/3,未来股市走A或B线的概率依然高达55%以上,我有45%的概率赚到XY之间的钱,而有55%的概率失去这只股票或者在更高的价位上追回来。
 
套用在实例上说,就是比如上周末在31017亿市值位置卖出腾讯,计划在27500亿买回来,小赚那么3517亿——哦,忘了除以95.55亿股本,应该是每股小赚36.8港币差价。那么,如果本周腾讯从周二低点328.2港币开始上涨,投资者怎么办?
 
是没有到买入价位也照样买回来?还是继续等,不到价格不买?如果想法是前者,是什么阻挡我们如此英明的没有在周一买回来?如果是后者,如果股价从现在起一路上涨,再也没有触及27500亿市值,怎么办?
 
或者我们用洋河和茅台来举例。假设洋河在130元以上的位置时,根据我下半年会有20%以上调整的判断卖出去,等待在105以下买回来。现在走出来的股价图,是走到了105元,成功买回来,每股多获利25元左右。
 
但是,同样的持股,比如茅台假设我们在千元以上也依据同样的判断卖出,然后等待800元左右买入,可是股价最低只到923.8元就开始上涨了,并假设未来没有回头。

此时,投资者手上是捏着一把现金呆坐,还是放弃转而追逐次选的(熟悉度和确定性较差一些的)投资对象?
 
这种放弃导致的(看不见的——即本来应该赚到,但没有赚到的)损失,很多投资者不会计算进自己的成本里。如果将这部分资金及收益一起纳入投资收益率里计算,很容易就能够发现,损失了大量本来应该赚到的钱,拉低了长期回报。
 
某些被热捧的定投也是同样原理,将资金分成很多份,一点点买入,用铁定带来约3%~4%收益的类现金资产仓位平滑股市市值波动,获取一种心理上的平静。但如果将闲置资金的收益和本金一起纳入计算,通常结果会比较尴尬
 
这种依赖于对短期股价判断的操作,还有另一个害处,就是有很大可能养成随股价波动患得患失的习惯。

比较常见的心理活动,要么得意于这次判断对了,从而下次继续按判断操作,最终在某次错过某只股票上巨大的升幅,一举将所有收入囊中的XY都抵消了。

要么因为现实中股价落在S或S’位置,让自己要么错过,要么觉得赚的还不够多。从而在以后的活动中不断试图调整Y点位置,妄图准确拟合事实上根本不可能被准确拟合的最低点,导致更大概率地错过X-Z利润。
 
这就是我为什么在看到有可能会跌的时候,依然傻坐着的背后思考。在我看来,我要赚的是X-Z的空间,不是X-Y的空间。所以,ABC线路对我而言,效果一样
 
截止8月7日收盘,年内收益29%。多说两句:①老唐说的收益率,都是排除新加资金影响后收益率;②包括明天新加入的资金,今年新增资金约占总仓位的7%,大概相当于一个10万元的账户追加了7000元。
 
因为收益率没有计算新加入资金,且一个10万元账户收益率不会因为有7000元的追加,发生什么有统计价值的差异。所以,类似“老唐赚钱只是因为不断有新的现金投入”这样不过脑的说辞,就预防性省了吧,谢谢
 
有三位远方的朋友到成都,老唐五点出发去接待,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所以文章提前发出,五点前的留言还能聊一会儿

祝朋友们七夕快乐
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祝书房朋友们都能给自己所爱的人创造理想的生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