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老唐一贯相信的价值观:只要你真给别人创造了价值,不会两手空空的。商业模式都是在帮助他人创造价值中逐步显现的,是帮助他人解决问题的副产品。 也正因为这样,海康的业务其实一直在变。招行那句广告词“因您而变”,用在海康身上才真正的实至名归、天衣无缝。人们熟知的,是海康从生产视频板卡、硬盘录像机的企业,成长为长期占据全球第一宝座的安防巨头。但其实今天的海康已经远远无法用“安防”二字概括了。包括公司自己,目前也找不到准确的定义去概括海康的业务范围。——目前暂时用的表述是“以视频为核心的智能物联网解决方案和大数据数据服务提供商”。在我看来,海康其实就是一间围绕机器感知,做数据采集、处理和运用的大数据公司。机器感知,主要依赖各种波长的光,有些可见(波长在390~700纳米范围的光,是人类视线可见的),有些不可见(紫外线、红外线、X光、伽马射线等)。对这些光的处理,是海康聚焦的能力圈。我理解的海康主营,基本上就是围绕着:①机器感知可见光/非可见光→→②机器更清晰地感知可见光/非可见光→→③机器分类和处理感知图像→→④机器智能分类图像、并将其转化为数据存储→→⑤传输、处理和利用数据这么一条逻辑线扩展。最早获得成功的是安防领域,海康走的道路是:①机器感知可见光(看见),②机器更清晰地感知可见光(看清),③机器智能处理可见光(看懂),④利用AI和大数据预判和预防。目前,安防领域已经走过了①和②,正在③和④的范围内发展。这种技术进步,本身不是实验室里产生的,而是在一线客户各种各样的需求推动下,在海康帮助客户解决痛点的努力中,一点一点细化积累出来的。伴随着某些痛点重复出现,其解决方案就逐步成了标准化模块,成了产品。以后再遇到同类痛点的时候,可以直接拿来用。没有标准化模块的需求,就继续个案研发解决,继续积累数据和解决办法,重复前面的故事。然后伺机将某些模块或产品应用到近似需求的行业,比如监狱管理、比如交通管理、比如城市管理等,再根据这些行业客户的具体需求,一个个解决痛点,积累方案,形成模块和产品……。他们逐步成为了这些年海康威视最核心的业务,也就是今天的PBG——公共服务事业群Public Business Group。目前这个部门依然在海康国内业务的三大事业部里贡献着约40%的营收(2020年PBG营收163亿,三大事业部合计412亿)。然而,这些模块和产品不仅可以应用于公共事业(具体应用直接看2020年财报31~35页,老唐就不摘抄了),同样可以帮助企业降低营运成本或提升营运效率。顺理成章地,海康就扩张到电力、石油、石化、煤矿、冶金、烟酒盐、物流、零售等领域里,帮助企业做智能化运营、数字化管理,帮他们拉近管理距离,或提升业务效率,或规模作业行为,或防范安全隐患(具体应用直接看2020年财报39-41页)。同样,这些模块和产品其实只能解决不同行业的部分共性需求。每个行业,甚至每个企业,都还额外有自己的个性需求,仍然需要海康的人员研究行业甚至企业的特定需求和具体特征,有针对性地利用软件开发、购买或设计新的硬件,去搭配实现客户需求。新的数据,新的解决方案和新的模块,循环往复,继续积累……不知不觉,这部分业务规模也已经接近PBG了。2020年EBG——企事业事业群Enterprise Business Group——贡献了约152亿营收,同比增长超过20%,是三大事业群里增速最快的。照这架势,EBG很快就会成为三大事业群里的头牌。聊到这儿,我相信哪怕是刚刚接触海康的朋友,也会发现海康的生意模式很特别。有点像将一桶蜂蜜倒地上,它是慢慢地向周围浸润过去,一点一点扩大边界。这个扩大过程,取决于期间的数据积累,取决于针对特殊需求的研发和最终的模块化进程。几乎每个人都能知道一定会扩大。但何时扩大,向哪个方向扩大,其实没人有能力给出精确的测算。这也是胡总等人喜欢说类似“我们只知道一点一点帮客户做些事情,解决一些痛点,模式会慢慢摸出来的”、“这个很难预测,我们也不知道,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话语的原因。而且,这个浸润过程,依赖的是一线人员与客户的交流,对客户需求的理解,以及研发人员琢磨或试验出来的解决方案。很多时候,这种解决方案很可能是简陋的。不是规划和设计的结果,而是凑合、将就、勉强、硬逼的成果。但每一个起初凑合、将就出来的解决方案,都可能伴随着多次遇到同类或近似需求,逐步被打磨成标准模块或产品。此时,你就会发现海康的核心竞争力了:这些既有硬件也有软件的非标产品,根本就不是一家企业打算发力,或者投入多少科学家,投入多少金钱,生产某种爆款产品可以竞争的。客户需要的不是产品,客户需要的是问题得到解决。而每一个客户的问题都是细碎的,个性的,甚至有些需求本就是在使用过程中逐步诞生的,连客户自己都不一定知道。这就是海康管理层经常喜欢说的碎片化。我认为它包含三重含义。碎片化的含义之一,是需求的碎片化。每个客户都有大量的个性化需求,只有大量的图像和数据积累,大量的沟通和实践应用,才可能从中提炼出共性,产生不同程度的解决方案。这需要一个庞大的一线队伍,庞大的研发支持,以及,足够的时间。碎片的含义之二,是产品的碎片化。即便是产生了解决方案,不管是软件模块还是硬件产品,这些通用解决方案并不能完整解决客户的需求,依然需要做很多针对性的改造、定制和研发,才能成为具体客户直接上手使用的终端。碎片化的含义之三,是项目的碎片化。按照2020年财报,公司营收635亿,但年报披露的前五大客户销售额数据显示,第五大客户实现的销售额才2.3亿。按这个数据考虑,一年下来,海康公司至少完成了好几百个项目,平均每天都有不止一个项目开工/完工。实际上,几百万几千万的项目才是常见项目。每一个项目都需要人员跟进,需要技术支持,这其实是一个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只不过对劳动力的要求略高一点罢了。也正因为这样,海康威视全公司员工超过4.2万人,其中研发人员近半,达到20597人。2020年公司投入的研发费用近64亿元,达到了营业收入的10%出头。这也是老唐2017年5月1日《王者海康②》一文里,曾经提出过海康五大竞争优势的前两条:优势一:业内最强研发能力;优势二:对行业和本土市场的深度理解。这些,都不是竞争对手短期内可以用巨量资本或高端人才填平的护城河。这数以万计的研发人员,在日常帮助客户解决痛点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些解决方案,是公司暂时不准备发展的方向。而研发出结果的相关人员可能有比较深入的思考,也有基于兴趣或成就感的动力,愿意继续开展研究。如果解决方案可行、人靠谱、预计能产生成果和市场,但又不符合公司的主要发展方向,此时怎么办呢?海康的创新业务就这么诞生了。海康和相关技术团队按照六四开模式投入,放这些技术人员去探索。海康以风险投资的身份参与其中——该方式的诞生,恐怕与中国最成功的风险投资家、海康二股东龚虹嘉有密切关系。通过利益捆绑的金手铐,即给了员工创业的空间,避免了优秀员工的流失,也让海康的新业务探索和拓展活动,拥有了利益相关者的主观能动性和拼命精神。自2015年推出《核心员工跟投创新业务管理办法》至今,已经产生了萤石网络、海康机器人、海康汽车技术、海康微影、海康存储、海康慧影、海康消防及海康安检等八大产业。这些创新业务2020年合计实现营收62亿,同比增长39%。相比2015年的2.2亿,是5年28倍,年化增长约95%,让人惊叹——其中萤石网络已经启动分拆上市进程。这也是一个个偶然的、碎片化的探索结果。可能将其定义为研发活动的“废物再利用”更合适一些,毕竟它们是基于主业相关技术研发时诞生的技术副产品,所展开的商业化。这些空间会有多大,会延伸到哪些产业去,其实也没人能说清楚。但只要有足够的人员做研发,公司有足够的研发投入,它们的产生和发展,也几乎是必然的本文很偶然地从“碎片化”这个词展开,随性和朋友们分享了自己的一些看法,表达我对海康这家企业未来发展的看好。但是请注意,请将对企业的看法和对股价的看法分开(我发现很多人分不清这个。你一说看好企业发展,他/她会在脑袋里直译为“看涨后市”),就目前海康的估值水平,我不打算买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