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最新!全球 CAR-T 细胞疗法技术发展趋势

药时代 2022-09-21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上海细胞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Author 上海细胞治疗集团




全球已上市 CAR-T 

细胞疗法产品

全球 CAR-T 细胞疗法 7 款上市产品,分别是诺华的 Kymriah(tisagenlecleucel);Gilead/Kite 的Yescarta(axicabtageneciloleucel);吉利德的 Tecartus(brexucabtageneautoleucel);B M S 的 B r e y a n z i ( l i s o c a b t a g e n e maraleucel);BMS 和 蓝 鸟 生 物 的Abecma(idecabtagenevicleucel);复星凯特的阿基仑赛注射液;药明巨诺的瑞基仑赛注射液。除了BMS和蓝鸟生物的Abecma为BCMA靶点,其余都是 CD19 靶点。(如图)
图片来源:智慧牙

全球 CAR-T 细胞疗法

技术发展趋势

通过关键词在智慧芽全球专利数据库中检索,相关专利量约 2.1 万件。结合 CAR-T 技术发展趋势来看,1993 年诞生第一代 CAR-T 技术但临床效果并不是很理想,2002 年与 2010 年分别诞生第二代和第三代 CAR-T 技术,促进技术发展并取得临床成功,2013 年随着第四代 CAR-T治疗技术的诞生,癌症免疫疗法被评为“年度突破疗法”,此后,相关技术研究快速爆发;2017年诺华产品获批,作为行业里程碑事件,在带动研发热度的同时专利申请量也达到巅峰。(如图表 9)
CAR-T 疗法的临床研究集中度高,主要集中在美国和中国。其中,美国专利申请量为 1.1 万件位居榜首,中国虽然排名第二位,但是申请量仅有 2600 多件,虽然领先于其他欧洲国家和日本,但是相较美国的技术发展和专利储备差距仍然非常大。(如图表 10)
进一步看该领域技术领先者时,值得一提的是,在该赛道出现了外国巨头间的商业并购及制药史上最大并购案,具体包括:
1. 吉利德的收购:吉利德在美国药监局(FDA)批准 Kite Pharma 的 CAR-T 细胞疗法 Yescarta 几周前将其收购,成为继诺华后第二家将 CAR-T 
疗法推向市场的公司。
2. Juno 的被收购(制药史上最大的并购案):百时美施贵宝(Bristol-Myers Squibb)以 740亿收购新基制药(Celgene),而新基制药以大约 90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 Juno Therapeutics 以获得后者的 CAR-T 细胞疗法技术。
基于以上,在分析专利权利人时基于并购关系对申请人进行适当合并处理。可以看出除了药企外,宾州大学、纪念斯隆 - 凯特琳癌症中心等研究机构也有很强的技术储备。(如图表 11)

中美 CAR-T 细胞疗法

技术发展对比

1

中美技术发展趋势对比

对比中美技术发展趋势,美国技术发展路径在第四代技术出现后,技术热度爆发驱动专利申请量一路涨高;中国则是在经历 2016 年调整阶段后,随着 2017 年指导原则出台后,申请量也有了较大增长,2019 年首次突破千件专利申请。(如图表 12 所示)
而来自兴业证券研报数据也显示,目前美国和中国细胞治疗研究数量为全球最多。2020 年至2021 年,美国该类产品 IND 的数量从 479 起增长到 654 起,中国该类产品 IND 的数量从 264起增长到 420 起。截至 2021 年 4 月 16 日,全球共有 2073 种活性细胞治疗药物研发管线,比2020 年同期增加了 572 种,增长率为 38%。

2

合作研发模式值得借鉴

在专利申请模式方面,国外申请人和研究机构之间合作更为密切,值得中国企业借鉴。例如,宾大与诺华在 2012 年宣布开始共同开发 CART 免疫疗法之后,作为共同申请人一共申请了多达 500 多件专利;而纪念斯隆 - 凯特琳癌症中心(MSK)与优 瑞科生物(Eureka Therapeutics)、朱诺治疗学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申请百余件 CART 专利。国内主要技术持有者为药企,但是大多数药企属于自主研发、申请专利。仅有少数公司和研究机构联合研发,如科济生物医药 ( 上海 ) 有限公司也和上海市肿瘤研究所合作申请多件专利,上海细胞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有 5 件专利合作。

封面图来源:123rf
版权声明/免责声明
本文为授权转载文章,版权归拥有者。
仅供感兴趣的个人谨慎参考,非商用,非医用、非投资用。
欢迎朋友们批评指正!衷心感谢!
文中图片、视频为授权正版作品,或来自微信公共图片库,或取自公司官网/网络
根据CC0协议使用,版权归拥有者。
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电话:13651980212。微信:27674131。邮箱:contact@drugtimes.cn)。衷心感谢!

推荐阅读

点击这里,报名参加第三届中国新药CMC高峰论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