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舌尖上的乡愁:我的家乡这样聚|故事FM

故事FM 故事FM 2020-01-27



前不久,我们在故事 FM 的微信公众号上,和提倡「创享欢聚」的国际酒业巨头保乐力加,发起了#我的家乡这样聚#的故事征集活动。


我们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投稿,有的还附带了照片和视频。其中大部分的聚会方式啊,我们连听都没听过,比如山东青岛的元宵喜乐会,贵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退老爷酒,广东江门的捞鱼生……


有意思的是,尽管这些相聚要么流程繁复,要么耗时费力,但大家都提到共同的一点,就是希望这种聚可以延续下去。


我们从这些投稿中选择了三个故事分享给你。



故事FM  第 193 期

/讲述者/ 兴梅、张唯唯、田有肘  

/主播/ @寇爱哲

/制作人/ @李幸倍、@刘军

/声音设计/ @彭寒


/BGM List/

01. StoryFM Main Theme - 彭寒(片头曲)

02. 云之南(Cover 曾小刚)- 彭寒(山神树)

03. Mr. Black & White - 彭寒(竹筒饭)

04. 三叶,盆的变奏 - 彭寒(肘子就米饭)

05. Life Circle - 彭寒(你有多久没聚过了?)


/更多收听平台/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 蜻蜓 FM

QQ 音乐 / 豆瓣播客 / 懒人听书



—下面是本期故事的文字版—

请配合上方音频食用



 1. 云南楚雄 松香萦绕的上山祭祖晚餐 

 讲述者:兴梅 


我叫兴梅,我的家乡在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下面的一个小镇。在我小时候的印象里,家乡很遥远,每一次回老家都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


我们那儿有一个风俗,每年大年初二都要上山去祭祖,并且在山上做一顿饭吃。这是一个很有仪式感的事情,但操作起来并不简单,因为所有的食材和炊具,还有水,全部都要用人力从家里背到山上去。


 ■ 所有的炊具都是用人力背上山的


我们家有两块坟地,其中一块叫「白沙水井箐」,从家到那块坟地,我不拿任何东西都需要走将近两个小时。我的体力其实是不差的,但去祭祖的山路每次都可以把我累到崩溃。


大年初二的上午,吃过早饭后,大家会商量如何分配任务,有的人家抱一只大公鸡上去,有的人家拿锅碗,有的人家负责担水,有的人家负责把宰好的的羊肉带上去。


 ■ 大家坐在铺了松毛的地上


去到山上之后,大家分工合作,男人们找柴打灶,女人们切菜炒菜,小朋友们背上小背篓,去山上扯松树的叶子,我们这儿叫松毛。松毛很香,绿绿的,一根一根像人的头发一样。过年的时候,每家都会采来很多松叶垫在地上,大家坐在松叶上吃饭或者打牌。每顿饭吃完之后又会撒上一层新的松叶,这样就能免去清扫,这样一直撒到正月十五,地上便是厚厚的一层了,松叶的香气久久不散。


鸡是一定要拿到山上去杀的,杀好之后,会用鸡身上的羽毛蘸取鸡血,贴到山神树上去。我们会在坟地上选一棵长得最丑的松树作为山神树。山神树长得歪歪扭扭的,所以没有人会砍掉拿去做家具,我们祭拜它,请它保佑我们家族的坟地安安稳稳、平平静静。


 ■ 鸡肉配蘸水


饭熟了之后,由家里的长辈带着我们挨个儿坟去祭拜,然后便是正式的晚餐了。饭后大家一起收拾打扫,扑灭火焰以防引起山火,把背上山的东西再带下山,各家认领各家的东西,祭祀活动就这样结束。


前几年回去,家里还没有网络信号,连电话信号也没有。每次只有到了坟山上接收到信号,才能用手机给亲戚朋友打电话拜年。这几年信号好了起来,不过去山上祭祀的人越来越少,年轻一代的小孩都长大了,叔叔婶婶年纪也越来越大,这样的活动以后可能会逐渐地消失,但我还是很希望能把这样的祭祀活动延续下去。



 2. 重庆合川 竹林里的竹筒饭 

 讲述者:张唯唯 


我是张唯唯,我的家乡在重庆合川,我们老家那儿的人会聚在一起做竹筒饭


合川是一个三江汇流的地方,常年都是水雾弥漫,有时候甚至能见度不足五米。夏天的温度能到 40 度,冬天只有 3 到 5 度,特别湿冷。


我们那边的农村,每家每户在自己的宅基地背后都有一片竹林,在里面可以养鸡,竹子可以拿来做一些「篾货」,就是竹篾,比如小背篓之类的。


竹筒饭聚餐也在竹林里面进行,春节期间的下午,一般都能聚上个三四十个亲戚。这种聚会不需要商定,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大家都知道这天下午该去竹林里做竹筒饭了。


二十岁到三十岁之间的青壮年负责把竹子砍好,整段砍下来之后再砍成一节一节的,一般都挑当年生的细嫩竹子。


老人们往往是大指挥,站在一旁为每一个准备工作把关。小孩子也不闲着,去找来萝卜和白菜。


竹筒饭本身,用大米或糯米作基底,放一些腊肠腊肉,腊货自带咸味,还增添了烟熏和花椒的香气。然后再放一些豌豆、玉米这种小小的颗粒状的东西在里面。


萝卜和白菜怎么做成塞子呢?如果是萝卜,我们用刀一点一点削成能塞进去的粗细大小。如果是白菜,就直接把叶子扒掉,扒到能够完整塞进去的大小就可以了。小时候妈妈会告诉我,千万不要站在竹筒饭的正对面,因为在烧制的过程中,气压增大,萝卜和白菜会像冲天炮一样「嘣」地飞出来。


 ■ 萝卜塞子


有一小撮人负责去池塘里捞鱼,捞起的鱼去掉鳞片和内脏,稍微用葱姜盐腌一下,然后找一根小树枝,削尖后串起鱼放在火上烤。


看着火苗燃起来的一瞬间,会特别兴奋和开心。不一样的木材烧出来的味道也不一样,我们还会特意去找桉树的树皮,因为它烧出来的烟是有香气的。


 ■ 竹林烤鱼


火熄了之后,我们还会塞几个红薯进炭灰里,随后的一两个小时里就慢慢等待余温把红薯焖熟。土豆也可以塞进去,土鸡蛋也好。水分烤干了,留下食物本身的那种风味物质,蘸一点盐或者辣椒面,特别香。


现在大家都在网上抱怨,春节期间亲戚互相攀比啊,扯闲话啊,但我们有这个活动,极大地避免了家里乌烟瘴气的氛围,因为在这个活动里面呢,无论男女老少都有事可干,大家就不会在那说些有的没的。


说实话,亲戚聚在一起,其实没有那么多话说的,做竹筒饭给了我们一个一起做事一起说话的机会,大家可能没有办法一起交流观点、交流生活,但是还可以借这个机会交流一下感情


小时候是外婆带着我妈去做竹筒饭,现在是我妈我舅那一代带着我,今年我都开始带自己男朋友回家了,有可能以后能带着自己的小孩,让这个活动一直延续下去。



 3. 河南洛阳 七夕节就应该吃肘子啊 

 讲述者:田有肘 


我叫田有肘,我是河南洛阳人。


我家聚的时候会吃肘子,这虽然不是我们洛阳的特色,但是我们家的一个小传统,一个小仪式。


大概是我小时候某次吃肘子时表现出来的对肘子的喜爱,被我爸注意到了,之后逢年过节或有什么开心事的时候家里就都会买一个肘子来吃。


我们家一直从一个大伯那儿买肘子,其实就是一个简易的罩着玻璃棚的三轮车,一大盆肘子用煤火慢慢炖着。大伯见着我,总是喜欢直接切块肉递到我嘴边来。



挑好肘子,大伯把它切成块,拌点儿香菜和葱,再从盆里盛出两勺黑乎乎的卤水酱汁,闻着就特别香。


手上拎着肘子,我跟我爸都很开心,不管是骑车还是走路,都比平时更快地回到家里。趁肘子还热,浇在我妈刚蒸出来的白米饭上,真的特别美味。



有一件事儿我印象很深。当时我高二,在一个英语老师家里补习。那个英语老师当时将近30岁,未婚,课教得很好,人很优秀也很漂亮,我很喜欢她。


那天是七夕,她给我们讲课的时候讲了一点对婚姻的感慨,我现在回想起来应该是对婚姻的迷茫吧。


她问我们,「你们家在七夕这天都有什么活动没有?」

我说,「吃肘子!」

她又问,「吃肘子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

我说,「没有,只是我们家有什么好事都会吃肘子庆祝!」


那天英语老师刚好要去和一位男士相亲,她就说,「女生在相亲的时候,吃肘子会不会显得不太淑女?」我也没多想,上完课就走了。


第二天老师给我们上课的时候很开心,跟我说她昨天也吃了肘子。我有一点震惊,她会记住我讲的这么小的一个事情,一个属于我们家的仪式居然可以给老师也带去快乐。


十年过去了,我时不时地还会想到这件事。一是我现在也到了该结婚的年纪,也有了对婚姻的迷茫,可能再过两年,也会走上相亲的道路,我甚至想过我以后相亲的时候也要点一个肘子来吃。


二是自从我到外地上大学之后,父母也被医生劝说尽量少吃大鱼大肉,我们家吃肘子这个仪式就慢慢消失了。但一家人在饭桌上吃饭的那个画面,永远都是温馨的回忆。



* 有人,有聚,才有趣。这一次故事征集的时候,我们有说过故事入选的福利。本集故事的讲述者,你的故事将会由专业插画师画成明信片送回给你,同时你还会获得「保乐力加」赠送的百龄坛特醇苏格兰威士忌一瓶


感谢所有给我们投稿的听众!



*本期配图部分由讲述者提供



感谢分享故事到朋友圈

文字 | 幸倍  运营 | 刘军



/往期故事/

父母的爱情,原来比我们的还腻|故事FM 

京城烤冷面地图:我在路边摊里吃到的温情|故事FM

和父母同住的尴尬:我妈签收了我的粉色电动按摩棒|故事FM


「故事 FM」

 用你的声音,讲述你的故事 


更多收听平台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蜻蜓 FM | QQ 音乐 | 豆瓣播客 | 懒人听书


▼ 点击「阅读原文」,讲出你的故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