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Q特稿记者刘敏:如何成为细节捕手 | 深度营专访
11月8日是第19个记者节,也是深度训练营开营两周年生日。
作为新闻学子的大本营,深度训练营专访了十位新闻人,有卧底暗访的特稿偶像,有新锐媒体的视频先锋,有坚守扒粪的调查记者,也有转换战场的媒体新力量……
他们复盘过往,倾囊相授,为了这个行业的后来者,为了你们。
今日是第九期,专访GQ特稿记者刘敏。
文 | 图图 微信编辑 | 陈静
「每天晚上,小女孩熟练地用座机按出一长串电话号码,一接通,就对着妈妈凶:“你快点儿回来!”孩子一定要等到金燕回家才睡觉。她看一会儿动画片,昏睡一会儿,醒来又去摸电话,再去喊:“你怎么还不回来!”」
GQ特稿《为夫承债两亿的女人》中的这个场景,直接呈现了金燕当时所处的艰难境遇,比再多叙述都有用。作者刘敏坦言,“如果不追问,这个细节就永远出不来。”
刘敏去年进入GQ报道组,之前她在《三联生活周刊》做过四年社会新闻记者,每个月要写三篇七八千字的稿子。
四年里,她基本跑遍了全国,采访涵盖杀人案、爆炸案,还有各式的人物采访,建立了认识世界的方法论和基本逻辑。
但在新环境里,刘敏还是遭遇了一连串的质疑和挫折。“你明白了吗?”“你真的明白了吗?”“你确定你明白了吗?”是她每周选题会上都要应对的提问。
报道总监曾鸣总说她,你不要老是问采访对象“为什么”,要问“是什么”,“为什么”只能得到一连串的动机解释,不是具体的细节动作。刚开始,她无法理解,直到有一次,她和编辑靳锦一起去做金燕助理的采访。
助理告诉刘敏,“金燕的丈夫去世之后,她每天在公司里忙,女儿每天晚上给她打电话。”刘敏问到这就结束了,得到信息:“金燕7岁的女儿每天晚上会打电话催妈妈回家。”
但编辑靳锦就接着问对方,这个电话是你帮她打的还是这个孩子自己打的?是用你的手机吗?如果是用座机的话,这么长一串电话号她是怎么背下来的呢?打电话说什么呢?通话时她哭吗?电话挂了之后,隔了多长时间这个孩子再接着再打?这个孩子的语气是什么样的?她哭的时候会喊什么?
这么长一串问题,最后组成了本文开头的那个小细节。
刘敏带过的实习生小鹿说,“大家都觉得金燕这篇稿子,算是熊阿姨的一个转折点。”
熊阿姨是刘敏另外一个很有人气的名字,豆瓣和微博上有一批“熊粉”。在小鹿眼里,熊阿姨刘敏是一个非常善于向身边人学习的人,她保存了靳锦追问金燕助理的速记,还把这份名为“靳锦问问题”的文档发给即将单独做稿的小鹿学习。
金燕那篇稿子后,刘敏写稿似乎顺多了。九月份发表的《川崎广人:一个准备死在中国的日本老人》,在一次选题会上,被评说“流畅”、“轻盈”。最近那篇《那些给人工智能打工的人》被编辑部认为,小切口,深意义,算得上短报道的标杆。
一个细节,是五个人拼出来的
阿左:进入GQ之后,工作最大变化是什么?
刘敏:还是找细节吧。因为一个新闻类周刊和一个写特稿的月刊,它的落点是不一样的:写新闻主要在写前因后果,梳理事件逻辑。现在写特稿,要在这个基础上寻找能让人共情的故事性,全篇都用细节来讲这个故事。
阿左:到底什么样的“细节”才叫细节呢?GQ讲座分享里有新记者说编辑逼问她,“你到底知不知道什么是细节?”
刘敏:比如我这次写的AI标注工人,就只讲了一个河南数据公司标注工人的故事。过去在三联我也写过人工智能,当时是从产业和科技角度来写的,这个题放在新闻杂志,我一定在写河南小公司之外,还要采访这个公司的甲方,采访AI行业的专业,找到最权威的专家,找一些行业的背景数据等等,让大家全面明白这个行业是怎么回事。
但如果是写一个故事类的特稿,可能我只需要把其中一个角度放大,然后从这个放大的角度里找到有意思的点,把它写透。
AI这篇,我就花了很大的笔墨写那个叫马萌利的工人,每天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图片,她固定的那些标注的动作是什么。花了很大笔墨写这个事情,就是要直观地展示给读者她的工作非常无聊、非常枯燥,让读者知道,她每天像个机器人一样在那儿工作。
阿左:一般什么样的细节会被你选进文章里?
刘敏:还是要看你的稿子到底要写什么,为主题服务。
阿左:像《川崎广人:一个准备死在中国的日本老人》中绝食场景等细节,你是怎么获得?又是怎么去核实的?
刘敏:吃得少这个是川崎广人的学生直接说的,是上来就有的一个细节。绝食这个细节是多方面采访整理出来的,不是一个人给我讲的。
关于绝食那个场景。第一,这是我写他的契机,川崎广人在微博上说自己又绝食了,我很好奇他这种格格不入的生活状态,所以报了这个题。到农场后我先问了农场主,但女农场主很不愿意讲这个,她说“唉呀,这个别写了吧。这个没什么意思。”在她那第一次问就碰壁了。
我在农场一直住在一个女孩的宿舍里,有天晚上闲聊,她兴致勃勃地跟我讲了当天的场景,食堂大姐是怎么跑到办公室里,怎么指着鼻子教训川崎广人的。我就发现绝食这事儿其实这么好玩,不单单是一个事件性的引子而已,而是一个能集中反映冲突点的、很场景化的事情。
第三个人我去问了另外一个小伙,这个小伙每天都跟川崎待在一起,但川崎绝食当天,小伙不在,他补充了一些大姐本人很泼辣,农场工人的来历、收入,跟川崎的关系这些信息;第四个人,我就去问了那个食堂大姐,问大姐当时说了什么,川崎什么反应,当天吃了什么,等等。
后来又问了川崎广人本人。所以大概五个人,各个角度的汇总,然后核实,最后写了这个事。
阿左:就是交叉验证,对吧?
刘敏:一个是交叉验证,另一个就是不同的人,他回忆的点是不一样的。比如食堂大姐就记得说,她去找川崎,把川崎喊回来,她给我讲得就非常简单,这个事可能在她看来就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但跟我同一个屋子的小女孩,她当时笑得不行,她回忆了大姐是怎么掐着腰对着川崎喊的,因为平时没有人敢这么跟川崎说话,那个大姐自然而然地这个动作,在这个女孩看来就非常有震慑力。
阿左:开始还以为是你亲眼看到的。
刘敏:那不是,但里边每一句话都是有出处的,是大家拼凑起来的。采访中我就觉得这个细节非常值得写,所以可能对每个人采访的时候就都要问一下,这个是不是。
阿左:写特稿是不是就像做人类学研究?
刘敏:有一点点像吧,它会反映这个社会的一个切面,我写的这个人,他是如何在这个社会里生活的,他为什么会这么生活?
你到现场,故事就有了
阿左:采访前案头资料会特别庞杂,你会怎样整理资料呢?
刘敏:我会用evernote,就是一个笔记类的软件。开一个文件夹,把我感兴趣的资料一篇一篇贴在里边,那个软件内部检索起来非常方便。
阿左:做完资料准备后,下一步你会怎么做? 是开始找人?
刘敏:你先大体地对这个事有一个印象,可能看资料的过程中就会整理自己的好奇点,而且看资料时会看到一些名字,就会想“哎?这个人我可以再去问一问”。
阿左:找人有时挺难的,比如做寿光水灾对供应链影响,怎么快速找人?
刘敏:寿光这个题我没跟,坐在这设想,如果一天之内要找人,我第一可能去一趟北京的新发地批发市场,挨个摊位问一下,有没有谁的上游批发商是寿光那里的。第二可以搜山东本地的农业报道,因为寿光这么重要的蔬菜产区,一定有本地跑口的记者常去写他们,然后给报社打电话,联系到那个记者;或者到寿光的贴吧、微博搜关键词,以及现在的快手、抖音查找地区也许都能在网上找到当地人。
当然,最好的办法永远是跑现场,到新闻所在地去。
阿左:可以用具体的稿介绍常规特稿的操作过程吗?
刘敏:比如最新这篇《蜗居在求子旅馆的女人们》,是我一个实习生做的。很多不孕不育的患者会去北医三院做试管婴儿,女性要提前15天做促排卵,每天打针。很多外地患者会在三院对面小区租个床位,住半个月。
这个题,最开始是我一个学社会学的朋友告诉我的,她读过一篇北大社会学学者的相关研究论文。
这是我第一次知道这个群体,我下载了论文,里面有很多数据、有一两个匿名案例,有很多社会学理论上的分析。大体可以确定这个群体是可以写的,我当时有别的活儿,编辑部就把这个题派给了两个实习生。
实习生最开始没着急,她们一直在网上找这个群体,顺着论坛加别人的微信,跟人聊,加进微信群,又因为不是真正的备孕女性,就会被群踢出来,反复加、被踢,花了好长时间。
实习生还想过开一个介绍信,跑到医院宣传部去跟人聊,那这也是一个非常非常笨的办法,简直是在闯死胡同。
这种活生生的患者群体,在医院都能直接碰到这些人,为什么要在网上兜那么大圈子呢?我后来催她们,别转悠了,你们今天就把房子租了,患者住哪你也住哪。
结果一个实习生中午去的,下午随便看了几家,找到一个床位当天就租了下来,住了两天,就意识到这个旅馆的房东,和旅馆里流动的住客都是可以写的。
实习生之前花那么长时间,在网上跟人聊天,讨好人家,跟人约见面什么的,其实都是无用功。这也是新人常见的约访恐惧,大家都要迈出第一步,你到现场,故事就有了。
阿左:但有一些题,没办法去现场,比如说碳九泄露事件,没办法第一时间去现场,该怎么办呢?
刘敏:如果要做一个新闻选题的话,不能去现场,起码你可以找几个角度,比如说你告诉大家碳九是什么东西,懂这个的专家那肯定有很多。
你可以去知网上搜碳九相关的论文,每篇论文底下都有作者的工作单位,比如某个作者是石油大学的教授,你可以去学校官网找他的个人页面,一般老师的页面都有邮箱和办公室电话,那就可以联系了。
阿左:那如果说想去核对一些情况,比如说味道?果壳科普不是说可以通过闻气味区分种类?
刘敏:你既然要写这个,那你就一定要去现场,你不可能坐在哪打电话,然后找到一个人,说你帮闻闻这个味道——那个人不是记者,闻味、辨别,这是非常主观判断的东西。稿子是要为自己媒体的权威性、准确性负责任的,你不能电话里随便抓一个人帮你担负这个责任。
阿左:怎么物色一个合适的采访对象呢?找到精彩的细节成稿?
刘敏:参与式报道和跟访,是最好的采访办法,比如实习生住在医院附近的宾馆里,全天候地跟采访对象在一起,深度参与她们的生活,只要仔细观察,很多细节可以写。她怎么跟室友聊自己的老公?普通号没有了,她会不会舍得花钱找黄牛挂专家号?每天吃什么、不吃什么?女人们在一起会不会相互攀比,她们对经验丰富的房东信任吗,大家平时会跟房东咨询什么问题?这比你找一个人约出来,在咖啡馆里聊两个小时,效果好多了。
阿左:金燕那个你采访了多久啊?
刘敏:那个比较失败,那个采了三个多月时间。
阿左:为什么说它比较失败呢?
刘敏:因为背后的事情比现在写出来的复杂的多。在前几个版本里,我详细写过金燕的债务,但这部分专业度太高了,普通人看不懂。我中间花了很长时间才搞明白那个债是怎么回事。可是我们不是一个财经媒体,大部分GQ的读者也没有相关专业知识,我花了很大事件捋这个账目,最后并不适合长篇幅呈现,对做稿子来说,这里面投入和产出严重不成正比。回头想,这稿子重做一遍也还是一样的,债不搞清楚我也没法动笔。
阿左:采访前,你会不会先确定角度和主框架?
刘敏:报选题时肯定要一个大概的判断和切入的角度,如果一点想法都没有,你也不会贸然去采访他们。比如说碳九这个事情,所有人都知道它的新闻的重要性:碳九泄露危害性大,辐射面积广,现在有没有得到及时解决,严重污染对普通居民有什么影响?这也是一个预设的框架。
采访聊天,不是交朋友
阿左:如果你遇到一个比较难搞定的采访对象,比如沉默,你问他一百句,他都只回答嗯,那该怎么做呢?
刘敏:那就看能不能有其他人可以接着聊吧。如果这人是个主角,可能先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准备得不好,如果好好准备也没有改观,那就从他身边的外围采访再使使劲。如果他是稿子几个信源之一,位置没那么核心的话,那可能找其他的备选来替换掉这个人。
阿左:怎么让采访对象对你敞开心扉?
刘敏:最基本的办法就是做好功课,上来就问百度百科问题的人肯定不会得到任何尊重。做功课不是要生硬地展示出来,“你看我昨天研究你研究到几点钟,我看了你多少本书”,不是这种方法,是你了解他的经历,对他所处的行业有一定的认知,甚至他自己都不记得的事情你记得,采访对象就会觉得自己在跟一个懂行的人聊天,不可能再敷衍你了。
比如今天我做的一个采访,对方是一个小生意人,他百度之后发现GQ是个时尚杂志,不知道我们到底要写什么,他又没好意思问。昨天我们第一次聊就聊得很干,不太顺畅。
今天我开车,我们一起去一个批发市场,单程路途有40多分钟。路上我聊起自己最近做的稿子,讲我为什么要写这个题,我的好奇点在哪,稿子出来之后的反应。很快他就意识到,原来我的工作是个很严肃的事情,我说的点他也很感兴趣,大家的距离立刻就拉近了,他明显放松下来了。
下午回程遇到堵车,他讲了一些自己成长中不愉快的经历,这些经历一直影响他现在的生活,也跟他现在的生意有关系。聊到情绪激动的时候,我也跟他分享了自己中学时的故事,是类似的不愉快,我当时是怎么克服的。
他向我展露他的脆弱,我觉得当时有必要去安慰他,平复一下他的心情。不过言谈中还是会保留一定的距离感,不会因为他激动我也要跟着假装激动。我俩最后一次从汽车上下来的时候,可能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就比今天早上强很多很多。
阿左:如果采访对象提供的内容,公开出来会让他觉得冒犯或者带来伤害,甚至会因为你的采访而被辞职,你会怎么做呢?
刘敏:我好像没有遇到过被辞职这种情况。
比如今天这段经历,我当时没有开录音,我们也不是在一个明确的采访状态下。我听的时候就知道一定我会写到稿子里,但我发稿前我一定会给他看,我会问他,这段可不可以写? 如果他说这段不能写,我就会立刻删掉,如果他觉得没问题,我才会上。
那段不愉快的经历塑造了他的性格,跟他现在的工作有直接关系,所以我会写;这个经历又涉及他的隐私,所以我一定要得到他同意才能发出去。
阿左:如果你的采访对象和你是完全不同的人,有没有必要去迎合他的话语体系和性格特点,用来拉近距离?
刘敏:不会的,这个我们编辑部讨论过,这些都属于那种立场换信息,就感觉是其实你并不认同他,但是你为了采访就不停地应和他,那就没必要了。
记者是一个职业,应该做得更职业性一点,我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采访聊天是一份工作,不是交朋友,采访里假装大家关系很亲近来套信息,最后稿子完全跟采访对象预想中不一样,到时候再产生纠纷,对双方都有伤害。
我之前采访过一个创业者,那个创业者非常傲慢。前一周跟他约好了某天下午2点采访,结果他在采访当天一早临时跟我说,能不能提前到上午10点来?
他8点钟才告诉我,我立刻打车赶过去,结果到了那儿还等了半个小时。一见面我问了几个问题,他回答都非常简短。然后,他反问我“现在的记者是不是都收红包?”我听到这个话的时候,我第一反应,我是表现得很不专业吗?还是之前功课做得不够?我就说点有的没的把这个场面圆过去了。他后来又问了几个很没礼貌的问题,而不是认真做采访,不到半个小时,远远没有达到之前约好的采访时间,他就说“今天就到这吧,我觉得聊得差不多了。”
我非常非常生气,但当时什么都没表现出来,出了那个门之后,我才后悔,我刚才真应该把面前的水泼到他脸上——这个人一开始就没打算尊重我,他没有用一个职业化的方式来对待这次采访。那你再讨好他,你再怎么顺着他把场面圆过去,他也没有在尊重你啊,你也没有拿到大家约好的采访信息啊。
每次想到那个人,我就觉得以后如果再遇到这样的采访对象,我就直接把本合上,走了。
阿左:那你会评价自己笔下的人物吗?
刘敏:不太会吧,有些人肯定喜欢他,有些人不喜欢他,但是这个稿子做完了,这个人就跟你没关系了。
我也遇到过特别讨厌的采访对象,有的人确实很讨厌,但这只是一个工作而已。
阿左:您有什么话想送给新闻学子们吗?
刘敏:这个好难啊。这个行业还是兴趣和好奇心驱动的,如果你有兴趣有好奇心,那一定会干得很好。如果你没有兴趣,没有好奇心,反复问新闻的价值在哪?新闻理想如何安置的话,那做起来肯定会很痛苦的。
我们留在这个行业,也不是要坚守什么,用什么宏大意义给自己贴金,还是因为擅长写稿子,做记者的成就感远远超出其他,仅此而已。不光是新闻行业,做哪一行都是这样吧。
E
N
D
推荐阅读
运营总监 | 何珊珊 视觉总监 | 戴雅婷
活动策划、统筹 | 图图
视觉组 | 戴雅婷、张遥、谢梓君
记者节系列专访将持续推送
喜欢就关注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