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复盘罕见病自制药报道,行业选题也能挖掘爆款故事 | 媒笔记

深度营 深度训练营 2023-08-16

/ 媒笔记 /

📚 陈鑫:去现场,去倾听,去感受

✍🏻 整理人:蔡思敏

陈鑫

前《八点健闻》副主编,2018年从香港中文大学毕业后,曾先后任职于界面新闻中国组、八点健闻,一直专注于医疗医药领域。其关于罕见病自制药的报道,曾获评行业媒体医学界2021年度“泰山奖”,被白岩松、罗振宇等知名媒体人提及。

代表作品:
[1]《一个父亲的选择:铤而走险自制药,还是等着孩子死去
[2] 《“药神父亲”这一年》
[3]《中国式养老困局:低龄老人照护高龄老人,优质养老院和学区房一样稀缺》

[4]《卖印度仿制药,入狱五年,一个医生的急速坠落》
[5]《疫情中,打了1000个求助电话,妈妈还是离开我了》


2021年9月底,只有高中学历的父亲徐伟,为救患有罕见病Menkes的儿子,在家自建实验室自制组氨酸铜的故事,开始为人所知。当媒体蜂拥而至,各界帮助,徐伟被推到聚光灯下,机会、成名、压力一起袭来,他的故事也将被拍成纪录片和电影。一年后,在基因公司和医院帮助下,徐伟儿子完成了基因治疗。

本期媒笔记,作者陈鑫将以药神父亲徐伟的故事为例,用采访与写作过程中的具体事例去做分享,包括但不限于,如何发现这个选题,作为首位报道者的优势,现场对增进理解的重要性,以及被看见之后,改变的与不变的。
以下是陈鑫的自述:

2021年9月底,“药神父亲”徐伟的故事发表的头两天,无数记者联系我想要进一步采访,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徐伟家里每天都有人到访,他记不住来访者的脸,也叫不出记者的名字,只是出于一种礼节性的应付。

于采访对象而言,命运真实发生了转变,大多数人伸出善意的援助之手,又因怕承担风险而索回。但被看见至少有了可能,总有和徐伟一样偏执、坚持的人,愿意挺身而出。

于记者而言,它算是我人生中第一篇爆款,微信文章阅读量近50万,引起了现象级传播和百余家媒体的跟进报道,后续治疗方案的推进,说明故事有了反响。一篇好的、有意义的报道,不仅是独家调查或是文字感好,更重要的是对当事人产生了实际的影响。

“罕见病”,几乎是每一个医疗记者入行时都会遇上的选题。常规叙述语境下,大都停留在患者惨、没有药、药价高、呼吁进医保之类的千篇一律。相较而言,徐伟的故事是一个例外。

已知的Menkes患者群体不足百人,维持治疗的组氨酸铜是一个听名字就可以想见的简单化合物,一个偏执的父亲决心去挑战,而所有家人都反对他去制药救儿。高中学历、医学难题、前沿技术、煽情元素、甚至围观者带有猎奇心态观望结局的成败。

同一年,患有渐冻症的京东副总裁蔡磊,开始为自己和病友找药。这是一个人们更容易相信成功的版本,而普通人徐伟的故事,连我的主编最初都是不相信的。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早在2021年初,我就在系统性地研究撰写了罕见病系列报道,从医保政策深入产业风向。线索来自同样怀有罕见病情怀的杨阳,行业人士掌握着更多的秘密,只是通常不会主动提及,徐伟故事的引子就这样被留在了一篇行业稿件的结尾。

直到2021年9月,第十届罕见病峰会在杭州举行,正烦恼于怎么写老生常谈的罕见病话题时,我才想到了这个快被遗忘的线索。很快,通过罕见病组织,我和徐伟搭上了线,相约在嘉定一家茶馆里,一对一聊了3小时,又被邀请去和他的同学聚餐。同样的故事,徐伟在半天里重复了两次。

作为首位报道者,我的确享受到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成名后,包括我在内的记者去采访徐伟时变得艰难,不断地重复让他早已厌倦,却无法拒绝媒体的关注。他从不拒绝媒体,又不再透露更多,用一种沉默、疏离的态度藏起内心的压力。

第一次聊完,我更加确定这是个天生的好故事,仅经历本身就足以震撼和撑起一篇稿子了。在新闻的快时代里,是否还有必要去现场呢?本着不肯放过一个采访的心态,我毅然买了两天后的机票。巧的是,由于徐伟航班延迟,我有幸和他一路从机场直奔家里,有了更多观察的机会。比如,他一路念叨着那些细胞,到家来不及吃晚饭就开始冲进实验室。这一晚是沉默的,外出一趟,有太多“私人”实验室工作,等待着他,也只有他能做。

我提出想让他演示自制药的过程,他同意了。组氨酸溶液与氯化铜粉末交融出宝石蓝色液体,看着就像初中化学实验一样简单。加入了现场描写,这个丰富的故事素材就已经足够了,临近假期,我多少有点私心,想早点结束采访回家,甚至萌生出这部分内容看看徐伟手机里儿子的视频就好。

本着来都来了的心态,只要有机会能够捕捉到更多细节,就不能错过

从昆明到建水要开三小时的车,我习惯性主动发起聊天,但安静下来的他才是真实状态。很多时候,他都是一个人开着车,听着樊登读书。家人没人理解他,他只能寻找自己的精神力量。手机连着音箱传来,讲述着当一个人不理解的时候,如何去面对挫折、坚定信仰的处世哲学。

现场的在地感是十分重要的。无论查阅多少疾病的资料,疾病的隐喻,只有亲眼见到患者本人,才填充进更具象的信息。

重新讲述这个故事时,首先浮现在我脑海的,依然是孩子摊在父母怀中耷拉着四肢的无力感。一个瘦弱的孩子,只有眼珠转动着,一直流口水,牙齿非常薄,一片片剥离掉落。他没办法学会吞咽,只能将米或者土豆打成糊糊,用勺子一点点去喂。孩子的皮肤发黄发皱,触摸时有很明显的颗粒感,这是在视频里怎么都看不出来的。

偶尔的叹息声中,能够感受到亲人在照顾一个生病孩子的无奈。既把他当做自己的一个小孩在悉心照顾,但又说不清楚他什么时候能好,或者,永远都没办法恢复。

晚上十一点,他们从厨房里取出药和注射器,随着针头越推越深,孩子哭得越厉害,表情透露出疼痛和狰狞。想到孩子妈妈不支持徐伟,因为是不想看到孩子痛苦地接受治疗,现场的所见和感知,甚至是徐伟走了之后,家人讲述的另一种视角,才让我对这个故事有了更深的理解。

关于这个选题,我和编辑有过冲突。她听完后有着天然的质疑,认为此事是危险的、是不可能的、没有经过专业论证的,罕见病也不会比多年前的自制抗癌药更受关注。本质上,人们不相信,一个只有高中学历的人,怎么可能做成一件许多医药企业都没做成的事?

但是我自己很相信这个故事,我相信徐伟能做成这件事。编辑的对立面恰恰是一种思维互补,增加了对外围采访的要求。采访时的真诚和相信,和抽离出来的质疑和批判,都是在做报道时所需要的。

我前后采访了跨国药企医学部、基因专家、药剂科主任、医药法律律师。每一个来自专业角度的分析,都会说这是有风险的、不允许的,但从个人角度,他们深知徐伟的不易,甚至用了“伟大”。

为什么我会相信这件事?

外界看来罕见病是一项艰难课题,只有深入行业,才发现事情的AB面。比如在采访对象中,有人曾见过患者,有人知道这种化合物的难易程度,甚至有人曾试图推动过院内制剂。伟大父爱之下并不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徐伟也不是从0到1的创新,而是在别人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在专业人士的帮助指导下,把事情多做了一步。

写一篇稿子,首先必须得相信这个选题,相信你的采访对象,也相信你所做的事情。如果作为个体而不是机构雇员的你,被一个故事打动,不管编辑同不同意,你都想去听去写,那么这个故事就是有价值的。

我不止一次干过自费出差做题的事,仅仅只是因为我想和这个人聊,也不在乎它是不是能发出来,但我必须在关键节点上第一时间在场。

我从不认为自己是个靠专业取胜的人,更多时候打动采访对象的是执着和真诚。相信很重要,质疑更重要,一切采访,都是为了从不同面剥开洋葱,为了能够更真实、全面地去接近和理解一个人。

有时候太信任采访对象,选题就会被带偏,变成了正能量和宣传式报道。曾经有人这样形容状态:一只脚在内,一只脚在外。采访时,我们和采访对象保持共情,仿佛与他一起经历了人生,无论喜悦与痛苦;写稿时,我们要抽离出来,站在半空中更客观地去看。采访时,尽管让自己全力投入、沉浸其中就好了,等采访完把所有的素材都拿回来,再重新思考分析理解,和身为局外人的编辑一起讨论,也不要害怕和采访对象发生冲突。

Q:我之前也做过一篇罕见病的报道,关于这个病对他们家庭造成的伤害,采访对象对我们没啥保留,讲了我们很多“吵架、哭泣、想死”的细节,我也写进文章里了。文章发表后,激化了采访对象的家庭矛盾,她不敢转发朋友圈让她老公看到,机构的人也来问我们为什么要写吵架的细节。我一直困惑,这些细节是否是有意义的以及对于整篇报道是有用的?

A:首先,了解一种疾病,走进一个家庭本身,已经给你带来了一些收获。至于能否改变,甚至帮助他人,是你无法掌握的,本质上新闻也是一份“利己”的工作,满足我们的好奇心和表达欲。其次,家庭是很重要的细节,如果对方没有提出来要看这篇报道,你甚至都可以不用进行确认,除非有法规风险或者对方明确不想提及。

年轻的时候,一遭到质疑我也会就得自己做得不对,是不是伤害到别人了。但是客观上来说,一个人接受采访的话就要做好准备,经验带给我的是,提前和对方说清可能遇到的情形

Q:我看了很多罕见病报道,去盘产业存在的问题,会发现这个产业很小,一直是这些问题,几年来一直在循环,有一种这个产业好像没有发展的感觉。

A:这个现象是存在的,产业本身是静态,如果能够从老角度中发现新进展,就已经很好了。可能需要你对一个领域有综合认识,和行业资深人士建立更深的了解,比较容易获取到新动态。

Q:我想知道怎么能找到那么多的采访对象?

A:我在工作初期,也有和你一样的困惑。工作第一年,我只会在官网上找联系方式,做热点新闻时,打电话和值班的人聊,顺带加一下他们个人的联系方式。行业记者还可以跑会,见谁都递名片加微信。我的风格是,把采访对象当朋友,平时遇到困惑也会和他们说,他们也有分享欲和表达欲,甚至彼此有种情绪支撑,这种状态会让我更放松地和人交流。发消息打电话不回是常态,我给自己设定的原则是,三遍不回就放弃,但是我一定会至少联系他三次。
*文中图片来源于陈鑫

-END-

系列统筹 | 陈渡归

值班编辑 | 屠杭莹

运营总监 | 胡世鑫


 推荐阅读 

[1]正面连接王雯清:写作者的信念与动力——公共监督、欲望叙事与自我表达丨媒笔记

[2]北青深一度李晶晶:解困就是“不停地说,让声音越来越大”|媒笔记

[3]邹帅:报道如何深入?把问题拆得再细一点|媒笔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