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邹帅:报道如何深入?把问题拆得再细一点|媒笔记

深度营 深度训练营 2023-03-11

/ 媒笔记 /

🕐 2023年2月9日

📚 邹帅:报道如何深入?把问题拆得再细一点

✍🏻 整理人:计日莘

邹帅

邹帅,前极昼工作室作者

代表作品:

[1]《刘学州消失之前‍》
[2]《睡在上海浦东机场一个月》

[3]《穷孩子们的早教课,通向公平的漫长之路》

提到早教这个词,你也许先会把它和城市中产关联在一起。
在城市早教如火如荼的今天,我们很容易忽略这样一个现实:0-3岁的山村儿童面临着早期发展不良的风险。
面对山村早教资源的匮乏,公益项目如何弥合鸿沟,最终促进公平发展?
自2015年起,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便发起了儿童早期养育干预项目——“慧育中国:山村入户早教计划”(China REACH)(以下简称“慧育中国”),为农村欠发达地区项目县儿童家庭提供每周一次的入户养育指导。
山村早教谁来教?教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难?又取得了怎样的结果?近日,前极昼工作室作者邹帅做客“解困者说”沙龙,围绕解困式报道金牌案例《穷孩子们的早教课,通向公平的漫长之路》,分享了他的采写经验及个人观察。
以下是沙龙实录:

Q:为什么要写乡村早教这个选题?

A:这个选题是在2022年1月注意到的。当时财新的记者做了一组摄影报道,报道拍摄并讲述了“慧育中国”在毕节市朱昌镇试点的一些情况,这组照片当时带给我一种很强烈的冲突感。

图源财新mini

提到早教这个词,我们一般都会将其和大城市进行关联,这个词跟贫困山村联系在一起,产生了一种天然的冲突感。此外,乡村早教项目关系到两类人——孩子与女性早教员的命运。综合这些,让我产生了做这个选题的兴趣。
但我在一开始的时候,以为这就是一个普通公益组织在做的一个项目。后来才了解到,这个项目是由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牵头组织的,是一个国务院下属的组织。该项目不仅是为了帮扶乡村儿童,还有收集资料,支持政策研究,推动国家决策的任务和使命。了解到这个大背景后,我就觉得这种选题的价值好像提升到了一个更宏大的层面,所以对这个选题就更感兴趣了一些。

Q:做这篇报道的时候,知道“解困式报道”的概念和写作逻辑吗?

A:写作这篇报道时,我不太知道“解困式报道”的定义是什么,也没有往这个方面想过。我们做的稿件,一般会把它定义为深度报道或是特稿,这类稿件本身就带着更明确的问题意识。
回到“慧育中国”这个项目,想要把它在地方的试点情况说透,就不能只写人物故事,要提到官方的举措、遇到的困难及应对方式等等,因此它天然的会成为一个具有“解困性质”的报道。

Q:采访过程中,与采访对象是如何结缘的?

A:前期我先联系了财新的记者,她帮我介绍了其中的两位采访对象——家访员喻琴艳和邓漫。
后来,我又联系了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基金会工作人员先是跟我介绍了一下这个项目,后来我希望能够从基金会层面复盘整个项目,深入了解项目到底实现了什么,当时的愿景是什么,所以后来他们把报道中出现的基金会研究员刘蓓介绍给了我。

Q:如何在报道中锁定核心采访对象?

A:写这种长报道的时候,一般会采访比较多的人,但最终我们会选择一位主线人物把整个稿子给串起来。如果人物太多的话,读者对于人物的印象可能会被打乱。
当时采访了大概五位家访员,最终锁定了喻琴艳作为主线人物。首先是因为她在这个早教课程方面做的挺好的,得到了很多家庭的认可。此外,她个人的故事也令我印象深刻,采访中我了解到,她居然是五个孩子的妈妈,之前在外地工厂流水线上打工养家,不仅在身体上辛苦,还照顾不到孩子。回乡参与早教项目后,个人生活像是找到了一个新的出口。我觉得这些事情有很好的故事性,因此将她作为了主线人物。
另外一位家访员邓漫,虽然在人物故事方面讲的不是很多,但她对于早教课程的开展及面临的摩擦和困难,讲解的很透彻,所以我把她作为了一条支线。至于其他采访对象讲述的内容,我把它作为文章的补充,就没有过多着墨了。

Q: 为什么选择电话采访?采访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A:去年疫情一直反复,再加上采访地地理位置偏远,所以就想先电话采访了解一下基本情况,电话采访结束后,我感觉80%的信息已经拿到了,和编辑沟通后就先开始写了,最终呈现出来的就是这样子。
电话采访还是挺麻烦的,如果被访者普通话不好,或是电话信号出现一些问题的话,聊下来就会特别的累。此外,电话采访时,如果揪着一个问题深入,会担心对方会不会不耐烦,但如果是当面交流的话,追问细节就会顺畅很多。
这篇报道中,喻琴艳和邓漫都比较好沟通,整体比较顺畅,但还是遇到了一些小问题。我和喻琴艳前前后后聊了好几次,第一次聊的时候比较散漫,所以相对来说比较轻松。但是整理完一些素材进行补采时,我的目的性就会更强一些,她也感受到了这一点,所以在回答的时候就会更谨慎一些,没有第一次采访时那么放松了。这时候我就会想,如果我能够在现场,陪同她一起上课下课,我们的聊天就会更自由、更放松些,我的提问也会更深入和扎实一点。

Q:电话采访如何还原现场细节?

A:在对项目有比较充分的了解后,列采访提纲时就可以更细致一些。
拿上课的场景举例,我在列采访提纲时,就会明确一些问题。针对家访员,我会问教学的场景和环境是什么样的?家里有几个孩子?谁在这些孩子旁陪读?如果孩子上课吵闹该怎么办?此外,我会请家访员举一个她印象深刻或是近期参与的一个例子,针对这个例子再去追问具体的细节。
在列这些问题时,我便想到对方有一些回答可能会很笼统,这时就要想如何把问题拆解开来,引导采访对象去讲述一个更场景式的答案。有一次和邓漫聊天时,她突然提到说她有一堂课是在树下进行的,我当时立马追问她,那是什么时间?当天天气怎么样?为什么是在树下?你和孩子们当时的感觉是什么样子的?你们做了什么具体的事情?树下上课最终的效果如何,孩子有学会吗?
这些问题就会更有场景感,也更具象。把大的问题拆解成一个个小问题,采访对象也更好回答。

Q:稿件的结构是如何确定的?

A:这篇稿子的初稿和最后成稿还是有些不同的。初稿一开始用的是非常典型的故事报道的写法,先引入主线人物,描写她家访的场景,然后再慢慢带到她应聘这份工作的经历,最后引入这个公益项目。
后来和编辑商量后,觉得这样进入可能太慢了。因为整个项目其实是挺复杂的,从人物故事开始写,读者可能没有耐心看到后面对于项目的介绍。所以最后的成稿里,第一部分没有具体的人物出场,主线人物是到第二部分才出场的。
第一部分里,我主要描述了“慧育中国”这个项目,但这个项目本身体量很大,又做了很多年,在全国十几个省份的很多个县市都有试点,因此不能大而空的描述这个项目,要选定一个地方进行深描。最终,我从毕节的试点出发,扩大到对整个项目的描述。
为什么要选定毕节?因为毕节非常特殊,它非常的贫困,受助的孩子们又非常的分散,每一家的孩子又非常多,父母又都在外,所以即使这个项目选中了中国那么多地方来做,它也是最极端的那一个。
如果第一部分想要“立住”,就要呈现一些项目的成果。所以在介绍毕节的特殊性,引入基金会乡村早教项目后,第一部分的结尾,我选择呈现项目在毕节大银镇落地五年后的效果,从家访员的视角,谈一谈项目对于村里孩子的改变。
第一部分把整个项目的大面讲完之后,后面行文就比较顺了。因为我采访的对象主要是家访员,所以后面的部分就以她们的经历来做一个串联。第二部分写的是谁来做这些家访员,为什么是她们?第三部分写的是她们具体要怎么做,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这个项目给她们带来了什么。第四部分主要讲项目给这些孩子带来了什么,一方面是专家从宏观的视角去做一些解释,另一方面是家访员从微观的视角去描述一些改变。

Q:这篇稿件有没有觉得不满意的地方?

A:我比较遗憾没有去现场。如果去了现场,我可以引入一些个人的观察。此外,整篇稿子里面缺失了孩子的视角,或者说是我去观察到的孩子的视角,这些内容只有去到现场才能感受到。

电话采访的过程中,虽然说我已经努力的在还原一些场景和细节了,但隔着一层感觉还是不够,对于细节的把握其实不是非常深入。

在这个稿子创作的过程中,我跟编辑讨论过,这篇稿子到底聚焦在人物身上,还是聚焦在项目上面。最开始打动我们的还是这些女性早教员的故事,想要写她们的经历和人生命运的改变。如果聚焦在项目本身,就是来写一场社会实验的前因后果,但是如果是这个角度来写的话,人物的作用就是为这个项目服务的,故事性会淡化一些。

最终我和编辑得出的结论是,“慧育中国”这个项目的体量和价值,是值得人和项目都写的,这就要求我要把项目讲清楚,也要把参与项目的人物也给立起来。但是可能就是因为最终没有去现场,所以两者都没有讲的特别透彻,导致这个稿子最终会有一些遗憾。
更多沙龙内容,敬请关注解困式报道中国案例库团队播客——《解困》

-END-


系列统筹 | 陈渡归

值班编辑 | 刘柏轩

运营总监 | 胡世鑫


 推荐阅读 

[1]我们需要怎样的灾难报道?| 记者在震区

[2]三联生活周刊徐菁菁:他们遭遇不幸,但依然体面、有尊严|媒笔记

[3]澎湃新闻刘栋:现在,人人都是气候记者|媒笔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