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话「征探财经」:做财经界的“超级侦探”|对话自媒体人

深度营 深度训练营 2023-08-16


从创办到走向正轨,一个成熟的自媒体号是如何诞生的?

艰辛、犹豫、幸福、感动………究竟哪些是自媒体创立过程最贴切的形容词?

这次,「深度训练营」对话自媒体人系列将对话那些深耕于教育、人文、财经、科技、娱乐、体育、泛文化等不同领域的自媒体人,倾听他们讲述关于自媒体的那些事。我们尝试理解,他们所经历的、所见证的,以及所期望的。

本文对话「征探财经」创始人周远征和「征探财经」执行主编张玉,试图厘清「征探财经」从产生到壮大的脉络、财经类研究的操作方法。

「征探财经」创始人周远征


「征探财经」执行主编张玉

本科期间,周远征对经济学更感兴趣。通过选修经济学课程,阅读相关书籍,他学习到很多经济学知识,在毕业后逐步成为一名优秀的财经记者。

2020年,在当了二十年财经记者后,周远征决定“换一个赛道”,从记者转型成为A股上市公司宁波圣莱达(002473)的董事长,离任后又担任了一家能源集团副董事长。在媒体和企业期间,周远征也在关注财经自媒体的现状。他认为在投融资调研方面,财经自媒体还有很大进步空间。因此,他希望通过某种方式,有效整合自身的资源,尝试走出一条有特色的路。

于是,在2020年底,他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成立「征探财经」团队。

2020年12月,周远征发布「征探财经」第一篇稿件《马云和他的三个赌王朋友》,稿件一经发布就收获10W+阅读量,在业界引起广泛讨论。

周远征说,他想把「征探财经」打造成一个具有独特优势的投融资调研机构,从公司层面、产业层面帮助企业更好地发掘自己的优势,拓展未来的市场,财经自媒体则是相关调查研究成果的呈现方式。

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尝试,如今「征探财经」已经发展成凝聚金融、新闻等多方人才的一个小型专业团队。

在未来,周远征希望「征探财经」能向更专业的投融资机构方向发展,更好地帮助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帮助企业“走出去”,为企业发展助力。目前,周远征在推进「征探财经」继续朝专业化迈进之外,也是重庆市政协委员、民建重庆市委经济委副主任、某能源集团副董事长,还在西南政法大学和四川外国语大学等多所高校担任兼职教授或硕士业界导师,从而在不同层面发挥自身的作用。

在媒体工作近20年,周远征对产业和公司领域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在财经调查方面积累了较多的经验。2020年,由于外部环境与自身兴趣点的双重因素,对于在媒体中积累了相关的资源和经验的周远征而言,下海创业自然成为水到渠成的选择。他出任了上市公司董事长和能源集团副董事长,在实践中更深入研究了企业管理和行业发展。

在此期间,周远征一直看好专业调研机构的发展空间和前景。2020年底,他决定创立「征探财经」,有效整合自身资源,建立团队去开展公司研究和产业研究的工作。

创立的准备工作主要是确定「征探财经」的发展方向。周远征提到,他们希望把「征探财经」打造成具有一定独特优势的投融资调研机构,构建「征探财经」“内容+调研”矩阵,帮助企业发掘优势、拓展市场,助力企业发展。这意味着,自媒体只是「征探财经」矩阵中的一部分,内容只是其中一种呈现形式,他们更强调用专业的调研能力展开投融资调研,以调研作为内容输出的基础,内容则是调研成果的呈现

创立伊始,「征探财经」就确立了团队的布局,规划在重庆、北京、上海(以下简称“国内三地”)和东南亚形成矩阵团队。在作为后台运营基地的重庆,周远征会召集实习生团队交流,为「征探财经」培养团队。但更多时候,他会来回奔波于国内三地,与联合创始人在三地进行调研,通过网络办公,进行准备工作。到2021年底,三地团队逐步形成。受疫情影响,东南亚团队搭建延迟到2022年5月。

成立初期,「征探财经」团队遇到的第一个困难就是招人。作为一个初创公司,扩大影响力是一道必须越过的坎。周远征说,一开始很多工作都是他和联合创始人亲力亲为:培养实习生、写稿和编辑、运营发布等。后面凭借一系列的爆款文章、持续的内容输出和业界较好的评价,「征探财经」积累下了较大的影响力和较好的口碑。这才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征探财经」,他们也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与团队目标、价值观较为契合的人才。

另一个困难是,征探财经创始团队都擅长调研,但对于新媒体运营工作不太有经验。在人手不足的时候,他们只能自己摸索,甚至会向有经验的实习生学习,才逐渐适应新媒体的运作方式,了解各个平台发布的模式。

在这样的逐步探索中,「征探财经」按照公司化的方式运作,确立了“内容+调研”两个板块,逐步推进形成财经、汽车、出海,以及投融资等条线。各版块的工作是独立的,可以更好地发挥专业团队的能力。在调研层面,对于一些政府部门或企业要求的投融资调研报告,一般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进行研究。该板块的项目团队需要收集整理数据,研究相关产业或公司,与专家和行业人士进行交流,从而形成更好的对策和建议,以保证调研报告的质量,满足客户的需求。而在内容层面,不同的呈现形式面向的群体也会有不同。对于汽车和出海(鲸维度)条线,视频会更偏向C端,图文则偏向B端。

在核心人员方面,周远征比较看重专业型、复合型人才,要求团队成员要对某些领域有了解和钻研,具有研究力、学习力和可塑性,从而适应未来的发展。

岗前的交流培训、周会上的分享、不定期的专题培训,周远征希望能通过系列分享,拓宽团队成员的视野,帮助他们在宏观经济和产业方面能有更深入准确的了解,更好地适应产业领域的高速变化。

现在周远征在「征探财经」中主要做总协调的工作。在内容层面,各版块团队已经成形,有相应的主编进行统筹和审核的工作。周远征将很大一部分精力投入投融资调研的项目中,同时开展政府和企业培训讲座等。

周远征在开展专题培训会

Q:你们目前在自媒体做内容和原来在媒体做内容有什么区别吗?

周远征:财经自媒体和原来在媒体时做的内容还是有区别的,我们在「征探财经」做的过程中更强调产业和公司调研,毕竟在自媒体做内容和之前在媒体时期的操作模式和呈现模式有所不同。我们更强调产业研究,或者是对公司管理层面的调研。媒体更强调揭露真相,而我们更倾向于提出相应的问题,也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呈现事情背后的运行规律。

张玉:现在自媒体的定位是一个包装精美、有故事、有深度,有独到角度、能够满足读者的好奇心,给大家提供信息增量的一个栏目。自媒体的受众不光局限在财经人士,同时聚焦普通大众。这就要求文章的风格要通俗、有趣、有价值,能够传递一定的信息增量。

自媒体最难的是由“专业”向“通俗”的转变。刚开始工作的媒体人,往往会把文章写得很专业,一板一眼,就怕写错了。经过这个阶段后,最难的其实就是如何把专业的内容写得通俗,让没有行业基础的人也能看懂我们的文章。全媒体时代,想要让大家花时间来看文章,肯定要有独到的角度和通俗易懂的解读方式。

同时,与传统媒体报道新闻的角度不同,自媒体要加深对行业和产业的分析研究,成为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士,能够对企业进行鞭辟入里的分析并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Q:在「征探财经」中完成一篇调研文章,需要经过怎样的流程?

周远征:首先需要提前确定调研的方向,然后确定这一期的内容主要关注什么产业/公司和事件,然后相应的主编就要进行相应的安排,或者说自己直接地参与内容的撰写。成稿以后就是校对环节,我们有专业的校对老师,还有三个律师团队对我们的文章进行法律风险层面的把关。

Q:如何进行个人商业故事的采写?

张玉:首先要阅读大量的资料,在这个过程中你会产生自己的理解、感悟,形成逻辑,同时也会产生疑惑。此时就需要跟采访对象进行交流,通过细致的观察去进一步了解采访对象的性格,他是在怎样的心境下做出了当时的一些行为。有必要的话还需要到现场进行走访,了解周围以及当时的环境是怎样的。每个人的疼痛和故事其实都是大的社会环境反射到个人身上的产物。把个人的故事融入大的环境中,文章才会有更深的厚度和更具感染力的包容性。

Q:你在写赖小民的文章里引用了余光中的蛛网比喻,整体的表达就像写小说一样,如何平衡财经类文章的专业性和文学性?

周远征:不管是诗词还是知名的文章,它其实往往反映时代的背景,有时候这些背景也是文章想呈现的内容,具体用语言难以直接呈现,就可以用歌词去替代、延展。像蛛网这个比喻其实也是考虑到和文章主题的契合度,这样的话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产生代入感。文章的呈现我认为不能太过生硬,运用一些合适的歌词、细节、名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阅读的障碍,或者是减少大家和财经文字的距离感。同时,在文章里我们对相关公司的资本运作做了几乎极致的拆解,这也是我们投融资调研的一个特色,会把一个公司隐秘的资本运作尽可能穿透。

节选自《赖小民织就死亡蛛网,背后隐藏近六十家港股公司秘密》

张玉:不管什么文章,第一要义是有增量,也就是新的东西。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升华,就是让自己的文章具有更大的可读性。这也是我越来越喜欢财经领域的一个原因,它既能够在这个过程训练我的财经素养和财经知识,如果适当运营文学的笔触加以润色,可以适当中和枯燥的专业术语,会使文章更加出彩。

推荐你们看吴晓波的《大败局》以及《激荡30年》等书籍,我向往的写作模式是将财经调研的深度和文学包容的广度相结合,这些文章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样本,也是专业性和可读性平衡的典范。

Q:可以分享一些做财经调研的方法吗?

周远征:首先要做好功课,对确定要研究的事件一定要提前进行大量地阅读,尽可能地搜集到企业和个人最详尽的资料现在的信息资料十分庞杂,只有进行大量地研究,才能够去伪存真,然后形成一个初步的轮廓,或者是一个相对接近这家企业和个人较为真实的背景了解,但这仅仅只是第一步。

基础知识储备好之后,就需要深入实地接触企业、进行研究,大的调查研究这个时间周期是比较长的,可能会涉及去这家企业的所在地,去这个人物的主要成长地去调查,只有去了现场,才有可能接近真相,比如当年在财经媒体时做周永康的调查,就会去周家的祖坟去实地看看,尽可能把他们家族谱系摸清楚。同时我们在调查的时候也特别注重当事人同公司的朋友,尽可能从多角度还原当年的情况。一些事情的细节只有去现场才能感同身受。现在,我们在调研的过程中也会把当年做调查的一些有效的方法运用起来,从初始的资料收集再到实地的调研,不断深入不断修正,可能最终得出的调研结果与我们的预设在大体的方向和实际情况都已经发生了改变,这中间我们也发现公开的资料中会存在很多错误,同时也看出来一些企业和个人对过去的情况进行了干预和修饰。

中国有很多企业家,不少人对自己的发家史没有说清楚,或者是会进行刻意的掩盖,我们做财经调研的话,只是简单地引用媒体上已有的数据,里面的信息可能就是建立在相对错漏的基础上进行调研,这样不可能得到更加真实的情况,所以我们在过程中也要去伪存真。

从当年做媒体时期的调查,可以给现在的机构媒体或者财经媒体的建议是,在去伪存真之外,我们还要坚持不懈,保持好奇心去探索。很多大企业的调研时间周期非常长,可能几年甚至十几年你才能对一个非常重要或者非常隐秘的公司做完这种研究。某种程度上,这也在考验财经调查记者的心力。很多时候,其实大家都想用快餐式的方式去想获得成功、取得突破,其实是不太可能的。真正的这种深度调查,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这个过程中需要记者具备很好的心力去坚持。

另外作为曾经从事过调查的前记者,我觉得媒体人在调查过程中要学会保护自己。一些涉及层级比较高、集团极其复杂的调查,时间周期会很长。调查的过程中,需要持续地投入,有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变化,包括不限于会遇到各种交通以及突发的风险或者是威胁,这就需要懂得如何保护好自己。调查过程中,尽可能不要让其他人察觉到调查的意图,而是一步步地接近调查对象。过早地暴露目标其实会给自己带来比较大的麻烦,不管是从内部层面走漏,还是外部人员的察觉都会对调查带来比较大的障碍。所以注意保护自己的前提就是对于调查过程以及你掌握的信息、资料等各方面都要做好稳妥的保管,谨慎中持续推进。

Q:在「征探财经」做一篇投资调研的周期是多久?

周远征:我们的投资调研报告确实周期还蛮长的,因为内容比较扎实。这些投资调研报告主要是面向政府部门和企业的,不对外公开,也没有在我们的内容平台上呈现。我们在做投资调研报告时需要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也需要和各方面的专家以及从业人士进行交流,才能形成更好的对策和建议,这样的话这个投资调研报告才能具有更大的价值,为公司和政府提供真正的助力。

Q:「征探财经」账号的定位是怎么样的?

周远征:我们一开始就确定了,要成为具有独特优势的投融资调研机构。从公司层面、产业层面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发掘自己的优势,为企业拓展未来市场提供支持。

一开始我们没有把它定位为自媒体,我们一直给自己定义的就是一个投融资机构。虽然是机构,现在还比较小一点,但是我们围绕投融资,围绕产业研究已经展开了一系列的工作,一些企业、一些政府也跟我们进行了深入的合作,也出了一系列投融资调研的成果,这样我们的产品形态就更丰富一些。

公号和平台的内容其实只是我们其中的一个呈现方式而已,更多的是我们投入了很多的人力、精力和资源在专业调研上,形成专业的调研能力和产业研究能力。我们更强调是对产业和公司方面的调研方面,可能会更偏向于管理到各方面的一些东西,更多的是想去揭开背后的真相,提出相应的一些问题,然后也拿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去解开背后运行的规律和展现一些方式方法。比如,地方政府现在要走出去,我们就通过讲座以及调研报告的形式,给地方政府提供参考。

我们「征探财经」通过企业定制的一些产业报告,帮助他们在收并购过程中,对行业和标的公司有更清晰或者多维度的了解。我们作为一个独立的第三方去调研,然后我们也有一些独有的资源和方法,从而提出与其他机构不一样的调研产品。从社会价值本身来说,比如我们现在推进的鲸维度,是帮助企业出海的。因为东南亚、南亚的很多信息很混杂,我们是想尽可能地呈现出更加准确、真实的情况分析,以 server 角色,从而让企业绕开一些坑。不管是政府和企业,对于东南亚的真实信息掌握情况是不够的,很多错误和混乱的信息,会导致政府和企业作出错误的决策,代价会很惨重。现在,我们在东南亚已经搭建了专业团队,加上团队的金融以及产业调研的专业人士参与,从而可以生产出专业和准确的调研内容,进而对社会来说也是有所裨益的。

Q:你对「征探财经」未来有怎样的展望?

周远征:我们未来希望进一步夯实我们国内的投融资调研团队,向更专业的投资机构发展。我们在东南亚地区也会逐步形成一个非常有特色的专业团队,这个是我们比较大的目标,未来可能不少精力都会投入到东南亚的这个研究中去。

*文中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END-
作者 | 刘芸丽 梁   栋 陈律雅编辑丨李嘉璐值班编辑 | 梁   栋

运营总监丨胡世鑫

 推荐阅读 
[1]菏泽鹰匠:走在救助的路上丨对话自媒体人
[2]性科普自媒体「夹性芝士」:去你的野生性教育,是时候认真谈性了!丨对话‍自媒体人

[3]B站up主「预言家Alice」:娱乐有观点即是错?我不认可丨对话自媒体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