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新闻,不仅关注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还试图解释科学发展过程中的文化、政治与伦理意涵。天文地理、科技环保、生物医药......都是科学新闻记者们追踪的领域,他们是连接科学界与公众的桥梁,也是理解、阐释与传播专业学科知识的赶路人。深度训练营发起了“科学报道”系列,我们与科学新闻从业者对话,试图了解他们与科学界互动的过程。面对艰深的科学知识,如何做好案头准备?面对争议性研究,如何突破事实核查的困境?如何降低科学报道的“门槛”,让其更好地服务公众?深度训练营邀请充满好奇心的你,一起探索让“赛先生”发声的方法论。(七七摄影作品·蓝凤冠鸠)
这次,我们与这位环境新闻记者进行对话,我们试图了解环境记者要学习哪些领域的知识,如何做出一篇“老少咸宜”的气候报道,环境报道如何寻找选题线索,以及如何和官员、学者对话。此外,作为一位没有专业学科背景的环境记者,他坚信好奇心和快速的学习能力是克服专业壁垒的法宝,“足够热爱之后困难会少一些”。
以下是深度训练营与他的对话:
A:传统的环境报道的报道对象包括水、空气、土、固废等。近几年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物多样性这两个领域的报道增多。其中,气候变化报道又囊括了双碳、能源、交通、产业等综合领域。现在所说的“环境”已经不仅仅是大学里环境工程专业学习的内容了,更多是交叉性的,作为环境记者,既要懂一些经济,也要懂一些能源。
A:自我国在2020年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双碳”目标后,各类媒体对气候变化议题的关注都在增多,报道数量也在增加。国际议题方面以每年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为代表,国内议题最热门的是全国碳市场、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通过实施项目削减温室气体而获得的减排凭证)等“双碳”领域内容。另外,近年来普通人也越来越能感受到气候变化的存在,极端天气无论是对于生活在城市或乡村中的人,还是对供电、供暖系统都造成了明显的影响。Q:读者对生态环境报道中不同主题、写法的反馈是怎样的?哪一类文章读者反馈较好?A:不同的文章主题会有不同写法,读者反馈也不一样,具体表现在流量、评论数和评论的反响等方面。与读者生活更接近、专业性没有那么强的话题,读者反馈一般会更好。我在2023年开年写了一篇关于烟花爆竹燃放影响空气质量的文章,读者的共鸣很强。还有一篇反馈很好的稿件是从论文延伸而来,文章介绍了科学家在岩石中首次发现塑料成分的研究结果,指出塑料已经融入了岩石中,这说明人造的塑料产品已经进入自然界的地质记录中,人类活动对地质循环造成影响。从这两个例子中可以发现一些共性:烟花爆竹这篇稿子切中了后疫情时代中读者的情绪;而塑料是我们每天都要用的,塑料的回收与处理是大家感受最强烈的一类环境问题,这些议题与读者的生活很接近。一般而言,文章写得可读性更强,更加平实、好看,读者的反馈就会更积极一些。
Q:去年夏天我们遭遇了极端高温的天气,当时您撰写了数篇反映高温天气下普通人生活的稿件,当时您是怎么想到要从这个角度来写的?
A:首先极端天气本身就是新闻事件,是值得写的内容。同时,这也涉及到我们报道风格的转变。之前我们总是在写与公共政策、国际会议等相关的较为垂直、专业的内容,与普通人的距离有点远,这也导致做气候传播的人都有一个困惑——气候变化那么重要,也是与普通人息息相关的,但大家却觉得这件事和自己没关系,很难找到连接点。所以,我们尝试做一些跟普通人关系更加密切的气候报道。这些文章的语言比较平实易读,同时也是“去气候变化标签”的,即它虽然是在讲气候变化的故事,但是文章里尽量不用“气候变化”这样的字眼直接来写。Q:关于“去气候变化的标签”,之前有学者指出,对于近年来极端天气的报道,中国媒体总是不提及“气候变化”,这可能导致大众不够了解气候变化,也无法了解极端天气是因为气候变化而产生的,作为环境报道的记者,您是如何看待这种说法的呢?A:我也看到过这样的说法,这是从不同角度观察得到的结论。一个原因是,一些做极端天气导致的灾害报道的记者,主要从事突发新闻、社会新闻报道,记者本人可能对气候变化专业知识不熟悉,所以往往不会首选这个角度,而选择聚焦于事件的本身的社会新闻角度,如灾害的影响、政府的行动、遇难者的故事等;另一个原因是,单一的事件确实不太好归因到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一个长期的趋势,很难说单一的极端天气,都是气候变化导致的。如果从做气候报道的记者的视角来分析,过去的气候报道和公共事件结合的还是太少了,所以气候变化报道才没有特别“出圈”。比如,大家都知道什么是联合国气候大会,但是很少有人真正知道它提出过什么目标,对我们有什么具体的影响。Q:文章里出现了非常多与气候变化相关的人、事、物,如何在短时间内迅速找到他们?A:我会广撒网,这些素材有通过社交媒体寻找到的,现在很多农民都会用抖音、快手记录自己的农业生产情况,在社交媒体上大规模地发私信,总有一两个人会回你的;同时,也可以通过一些关注农业食品发展的公益组织联系采访对象,他们认识一些农民,可以给我们引荐。A:这两篇稿件更强调公众传播,可读性在写作时占更高的比例,而科学性是占其次的,不用非得面面俱到。在科学性上,可以适当穿插一些背景资料和数据。但是,如果只专注于普通人的角度,又容易限制稿件内容的深度,所以穿插背景资料很重要,让人阅读的时候可以一会“陷”进去,一会又能抽离出来,反复拉扯,这样的状态是最好的。
Q:您撰写过数篇关于物种保护的稿件,其中有一篇追踪了城市里蛙的家是如何建造的,当时为什么会想做这个选题?A:我参与了“自然之友”公众号上一位老师做的线上分享,他讲了前期给蛙“造家”的一些工作,我觉得很有意思,就跟这位老师联系采访了。这个选题属于城市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也是生物端保护的领域。还有一些类似的文章,比如上海小区里出现过的貉,当时有很多市民投喂,还引发过貉会不会伤人的热议,以及南京进入城市的野猪,这些野生动物能出现在城市也说明了该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Q:如何通过我们的文字去反映动物们与人类密切的关系?A:我觉得字里行间就会体现出来。我们人类可以决定它们栖息地质量的好坏,甚至可以决定它们的生死存亡。当我们给它们重建起一个小小的栖息地,它们就会奇迹般地出现,这是野生动物与人类关系很密切的一个例子,可以通过一些描述让读者体会到。Q:您认为物种科普、保护类的报道的公共价值在哪里?A:著名动物学家珍妮·古道尔说过,“唯有了解,才会关心;唯有关心,才有行动;唯有行动,才有希望。”的确是这样,了解是我们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第一步,很多人压根都不知道这些生物对于我们人类到底有什么意义。做它们的报道起到了宣教的作用,大家了解了之后才能行动,才能去改变,才会更积极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七七摄影作品·斑羚)
Q:您采访过很多次生态环境部的官员,您在采访前会如何做案头工作?
A:我会查看他近期的一些公开报道,以及与他相关领域的重大公共事件,并针对这两个方面进行提问。对于一些他已经表达过的观点,我们可以在这个基础之上进行追问,请他谈一些新内容。官员会有自己的话术,但其实这样的专访和我们普通的采访没有很多差别,如果你觉得采访对象没有说清楚,追问、重新问一下都是可以的。面对身居要职的高级官员时,我心里难免会有一点打怵,但我始终觉得,作为记者,需要尽量要平视你的采访对象。
Q:除了要和官员打交道,环境记者还需要关注最新的学术研究,与专家学者们打交道。我们如何将这些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新闻报道?A:我们做这类科学报道,首先要寻找到该项研究结果中与普通人连接比较紧密的点。科学报道的选题会决定作品最终的“品相”以及传播度,如果是很偏门、冷门的研究,我们也不会做它。因此,我们会筛选时会选出一些大家可能会关注的话题,举个例子,餐饮油烟既与空气污染、空气治理很有关系,又与每个人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息息相关,这个选题天然具有公共价值,这也是我们倾向于关注的。Q:做专家学者这类采访,如何在短时间内做好案头工作?A:我主要关注的是大学的公众号,还有朋友圈里的一些专家,因为他们很有可能在参与了某项研究后在朋友圈转发研究成果,或者是转发一些朋友的研究成果。有时我对垂直领域的学者的论文看得比较少,因为环境工程领域论文的切口很小,很专业,比较难懂。我做的案头工作主要是他的一些公开报道和资料。之前我们专访过某位院士,他是我们大气治理新时期,也就是2012年我国开始大力重视环保、治理雾霾的很有代表性的一位人物,在采访他之前,我们不仅要看他本人研究的内容,还要思考如何通过采访这位专家来反映出我国大力治理雾霾这段历史时期中整体的情况,相关资料有很多,与空气治理有关的内容都可以询问他。Q:当记者要对权威专家进行专访时,采访提纲和日常的采访相比有什么不同的特点?A:首先,要“新”。比如,在那次专访之前,这位院士已经好几年没有接受过公开采访,他对于现阶段的治理情况肯定有一些新想法;另一部分是一些有代表性的节点、相关事件背后的故事,他在以往的采访中没有提到的,我们可以引导他谈一谈,这也是一种“新”;第二个特点,有了见面沟通的机会还是要引导他多说一些故事、案例、细节,让读者更愿意读下来,因为“八卦”大家都愿意看;第三个特点是专业,虽然要让大家更愿意读,但是同时也必须要体现出他的专业性,他对于环保话题一些“尖锐”的观点,可以引起圈内人的共鸣。(七七摄影作品·火烈鸟)
Q:在报道陆家嘴毒地事件时,您和另一位记者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了调查和采访,您和您的同事是如何分工合作的?
A:我主要负责调查土地相关检测标准前后不一致的问题,之前的检测都是符合标准的,后来却超标了,当时其他媒体还没有关注到这个细节,这部分内容算是我们稿子中最大的信息增量,也是我们文章的核心。我们能迅速关注到这个点主要得益于和一个环保组织打交道比较多,我之前写过一篇关于“绿色工厂”的文章,也是该环保组织提供的线索,他们主要是做一些环保数据工厂企业的监督。我们在查资料时发现,他们在几年前就关注过“毒地”,也做过相关分析。
通过之前的采访对象进行引荐,我们联系到了当时做这个工作的人,立刻做了采访;还有一位同事,她负责采访一位律师,关注的主要是土地污染修复责任的归属问题。同时还需要联系当事方,当时这种重大事件出来后,除非记者去现场,打电话做线上采访很难有太多收获。还有我们的实习生,她主要负责的是文件的梳理,其实这个工作看起来简单,但也不好做,我觉得这个部分甚至是很关键的,当时编辑老师也建议我们要把这些文件和数据整理成表格呈现,我们记者可能想不到这一点。
Q:一般情况下,环境监督类新闻的线索从哪里来?
A:通过环保类的公益组织获得的比较多。在做“毒耳环”的选题时,我通过深圳的零废弃环保公益组织下的某个团队得到了这个线索,这个团队主要关注的是消费品安全健康风险和环境风险的监测,我之前工作时和他们打过交道,我记得当时他们调查到一些儿童文具里存在邻苯二甲酸酯超标(可能会导致儿童性早熟)的情况,所以后面一直关注着他们。他们会从电商平台上买一些常见的消费品并送去检测,做出一个正规的报告,结果显示有一些产品是不合格的,耳环是出问题概率特别高的。还有一些新闻线索是通过环保志愿者那边获得的。公益组织或者志愿者会在公众号上会披露这些线索,其中也有一些是被夸大的,所以需要我们先初步通过电话和他聊,如果这个事情确实是相对可靠的,我会和编辑讨论一下,评估这个选题的价值,再去现场采访。Q:对于生态环境报道了解较少的新人记者,您会给予哪些入门建议?
A:首先是要具备快速学习的能力。很多记者学习的专业和报道的领域是完全不沾边的,因此你需要有快速学习能力。同时,每一篇稿子都需要快速地查资料,所以,检索、整理资料的信息能力也是很重要的。第三,需要好奇心,好奇心决定了工作积极性。如果没有好奇心,你会怀疑,“这事有什么意思”“这之前不都写过了吗”“谁会关注这个话题呢”这样工作起来,会觉得很累,因为都是别人拖着你在干,不会自己主动干。我们做记者的要对一些陌生事物有热情,否则工作起来生理心理上都会感到很疲惫。
Q:日常会关注哪些媒体的生态环境报道?
A:“财经”的能源、双碳报道,“36碳”的产业报道,“财新”的环境监督类报道,“澎湃新闻”气候专栏“临界点”等等。
Q:您是如何看待兴趣、理想和工作之间的关系的?
A:我自认为比较幸运,兴趣、理想和工作是一致的。我本科虽然不是新闻传播专业,但一直在校媒做新闻实践,也会找机会去机构媒体实习。在研究生阶段,我为了“补课”填报了新闻学专业。找工作时,我一门心思给新闻行业投简历。做记者,特别是做一名生态环境记者,既是我的兴趣,也是我的理想,同时现在又是我的工作。
*文中图片来源于受访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