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基模 | 网约车时代,谁来关心司机
网络上曾有一个很火的段子:
「研表究明,汉字的序顺并不定一能影阅响读,比如当你看完这句话后,才发这现里的字全是都乱的。」
当我们把这句话逐字读过后,很容易发现,汉字并未按照正确顺序排列;但人们往往在仔细阅读之前,就已经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这是因为人们在阅读时使用了「认知基模」。
「认知基模理论」主要描述了人们在判断能力有限、信息不完全的前提下,为了迅速做出反应而采取的一种认知策略。
一方面,基模会加快信息处理与加工,有助于形成自动推理,添加缺失的信息,形成某种解释。
粗看起来似乎没毛病?
如果回到调侃汉字顺序的这句话,人们在阅读它时并不需要做出精准的判断,即使判断失误,成本也非常低。出于节省时间的考虑和参与游戏的心态,人们倾向于使用阻力较小的方法:凭借已有经验来加快处理信息的过程,迅速完成对此陌生语句的认知。
而另一方面,基模所代表的旧信息可能不适应新的认知对象,当我们有选择地吸收与基模相一致的信息时,有可能错误地添加认知对象所不具有的特征。
在去年显得漫长而反复的多起「滴滴遇害事件」中,11月26日,贵阳一网约车司机被乘客用尖刀挟持,交出了所有现金并转账,但该乘客害怕司机报警,将司机杀害后抛尸河中。
相比于乘客被害后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和话题讨论,这位滴滴司机被害时,网络上显得有些安静。
——同样是一条人命,为什么没人为司机发声呢?
在乘客顺风车遇害事件频发的背景下,大众在不断捕捉并检验新闻报道的同时,对于「顺风车司机」这一身份下了一个「潜在犯罪者」的定义,在意识层面形成了顺风车司机「有可能对乘客有生命威胁」的刻板印象,并在一次次积累的愤慨情绪的助推下,赋予这个群体负面价值,即他们是不怀好意、会构成危险的。
尤其是那些曾经与司机群体发生不愉快的人,更容易在价值层面先入为主地歧视、质疑司机,甚至在行动层面表现出强烈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拒绝合作倾向。
这是人们的价值观和社会权利在外部世界投射的典型例子,人们以此作为顺风车命案的全部解释,并创造一种心理预期——必须警惕司机这一危险群体。
在把司机推到对立面的同时,获得一种安全感,「只要我抵御好来自司机的威胁,灾难就不会降临在我头上。」
这样的基模一旦形成,公众就不愿意轻易地修改它。虽然作为受害者的司机,与印象中恐怖的犯罪者形象并不相符,但由于大部分人并不会成为司机,更多的是作为乘客身份,所以人们从旧基模中获得的的安全感并不会因此消解,也就没有强烈的动机和需求去详尽地处理新旧信息的矛盾。
这里的这样一来,在事件中的低重视度和低参与度,使人们用大孔洞的心理滤网忽略现有事实,将真相与旧信息板结而成的基模拉开距离,自动放弃了与之交互并被影响的可能性。
而对于基模板结化更明显的人来说,这些信息一旦触及他们敏感的神经,反而会刺激他们用旧基模抵御一切,否认现实。
因此,当司机遭遇不测时,人们显得没有多大兴趣关注。
有没有方法改变公众的刻板印象呢?
这也许需要人们更多地接触现实生活中的司机。因为人们往往用抽象的概念对人作出分类,面对司机这一不太熟悉的群体时,人们更容易用抽象的「原型」,即提取出的能代表这一群体的总特征,来判断个体。
但随着人们与一个个有差异的具体个体互动交流,我们对他们的总体认识会更加深入,「典型」的鲜活使我们更有可能抛弃原来简单粗略的认知。
基模或有缺点,但它带给我们的便捷也不可忽视。我们暴露在如此多的信息面前,时间与精力都是认知成本,个体不可能每次都从零开始严谨细致地处理信息,因为如果这样做将面临巨大的信息超载。因此,永远不借助基模也许只存在于理想中。
但其实,只要我们能够清醒面对基模的存在,不任由其生长为「偏见」,那么基模或许将成为处理新信息的有效依据。
今日干货笔记~
【往期热文推荐】
文案:孙昌荣
编辑:张雅迪
排版:张天伊
文中图片皆为网络资源,仅供学术研究之用。
若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
cuc_pr@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