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女县委书记为何放出“狠话”?
古丈县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东部,武陵山脉中段。因盛产“毛尖”和“举重冠军”而为世人所知,素有“林业之乡、名茶之乡、举重之乡、歌舞之乡”的美称。
同时,这里也是国家扶贫攻坚的重要战场。如何打通全面从严治党的“最后一公里”,看住和管好用好群众的 “救命钱”?日前,湘西自治州委常委、古丈县委书记杨彦芳接受了三湘风纪专访。
▲湘西自治州委常委、古丈县委书记杨彦芳(右)接受专访
1
“以零容忍态度,剑指扶贫领域‘微腐败’”
问: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指出:“‘微腐败’也可能成为‘大祸害’,它损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作为国家扶贫攻坚主战场——湘西地区的县委书记,对此,您有哪些感受?
▲杨彦芳(右一)深入该县断龙山镇向当地精准扶贫对象了解情况
答
:古丈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是我们必须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务。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救命钱,也是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障,一笔一项都不能出差错,一分一毫都不能动手脚。
客观地讲,由于“微腐败”具有很强的隐蔽性、迷惑性,发现和查处难度大,过来我们县也确有少数基层干部把扶贫资金当作“唐僧肉”,打“擦边球”,搞无原则的变通和无底线的挤占等现象。扶贫“微腐败”,动摇“大根基”。作为国家扶贫攻坚主战场湘西地区的县委书记,对如何精准使用扶贫资金,我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对待扶贫领域的“微腐败”,决不能有“微态度”,必须旗帜鲜明对“微腐败”说“不”,织牢制度笼子,拧紧责任链条,量准纪律尺子,扬起问责鞭子,以零容忍态度,剑指扶贫领域“微腐败”,切实为扶贫资金的精准使用筑牢“防火墙”,确保精准扶贫政策和资金落地落实,真正让有限的扶贫资金为老百姓脱贫致富带来帮助、带来实惠,让贫困群众切实感受到党中央精准扶贫的政策温暖。
2
“以全方位全过程的精准监督,确保扶贫资金‘精准滴注’”
问:在深入整治扶贫领域的“微腐败”,用精准监督确保扶贫资金真正落到实处方面,古丈县有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
▲古丈县纪委干部走村入户了解情况,调查扶贫资金去向
答
:深入整治扶贫领域的“微腐败”,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标本兼治,坚持小处着手、靶向发力,以全方位全过程的精准监督,确保扶贫资金“精准滴注”。
一是高位推动。县委高度重视,成立了高规格的财政扶贫资金监管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项目规划组、资金保障组、绩效考评组,由相关成员单位负责人兼任各组组长,构建“政府主抓、部门牵头、多方协作”的扶贫资金监管工作格局,规范和加强对扶贫资金的常态化链条式监管。
二是跟踪监督。县财政、审计、纪检监察发挥职能作用,对职能部门管理使用扶贫资金情况持续开展跟踪检查,防止发生“跑冒滴漏”现象。同时,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扶贫项目推进实施的同步监督,确保项目资金使用精准识别、精准报账,对项目资金的动态流动精准监控。县纪委部署开展“精准扶贫监督执纪问责年”专项行动,联合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对产业发展、教育帮扶、金融服务、培训就业、异地搬迁、危房改造、医疗救助等开展带单督查,对扶贫资金使用情况实行“杀毒”体检、“漏洞”修补。今年来,共开展扶贫领域带单督查12次,下发督查通报8期,通报批评单位16个,责令整改突出问题4件。
三是阳光运行。推进财政扶贫资金信息公开,县、镇、村分级建立公告公示平台,将涉农资金政策文件、项目建设和资金安排使用等情况及时在县政府网站、县电视台等媒体和镇、村公示栏进行公开公示,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和群众质询。采取发放宣传资料、小分队宣讲、电视公告、上门走访、民主评议、公开答疑等方式,努力实现扶贫政策宣传无死角,做到家喻户晓,提升人民群众对扶贫资金使用、扶贫项目实施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借人民监督的力量,从源头上堵住伸向扶贫资金领域的“黑手”。
四是从严问责。出台了《古丈县精准扶贫工作问责暂行办法》,对因工作失误、履职失责的12种情形进行严格问责追责。扎实开展“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积极查办“雁过拔毛”、优亲厚友、强占掠夺等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违纪违法案件,对胆敢向扶贫、民生款物伸手的,一律从严处理、通报曝光,形成有责必问、有案必查、有错必纠的强大震慑。去年来,共立案查处“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违纪违法案件44件,其中给予党纪政纪处理44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人,追缴清退违纪违规款284万元。
五是锤炼作风。县委制定了《关于深化作风效能提升护航脱贫攻坚的意见》,着力整治不在状态、不担责任、不守规矩、不敢攻坚、不善作为、不起作用、不愿奉献等“八个不”作风问题,以作风锤炼推动效能提升,以效能提升促进提质增量,靠过硬作风护航脱贫攻坚。今年,共对精准识别“回头看”、项目报账监管、驻村帮扶服务等持贫工作中作风不实、把关不严、履职懈怠等作风问题进行问责27人。
3
“严惩‘蝇贪’,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
问:古丈县在严惩“蝇贪”的过程中,是如何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的?
答
:从根本上来说,贫困群众“获得感”的多与少,就是看他们通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到底得到了多少便利,获得了多少实惠。为此,在严惩“蝇贪”的同时,我们主要是从三个方面着力来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的。
一是努力把“拔了的毛”还回去。通过查办案件,责令相关职能部门和责任人清退违纪资金13万元,直接返还于民,坚决把“拔了的毛”还回去。同时,对追缴的扶贫领域违纪资金,通过县财政统筹整合,重新放入全县扶贫项目资金“大水池”,确保扶贫资金“颗粒归仓”。
二是努力把“失误和过错”纠过来。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坚持应进则进、应出则出的原则,对建档立卡户在再识别再核实的基础上,实行动态管理,坚决把因工作失误和过错而造成的对象不准等问题彻底纠正过来,努力实现精准“对表”。今年来,全县共组织开展精准识别“回头看”2次,对所有建档立卡户进行全面核实、准确甄别,并按政策要求和动态变化,对失去条件的建档立卡户及时“摘帽”,对应进未进的建档立卡户重新确认。经过动态剔除不合政策对象和重新纳入贫困对象,去年底,全县精准扶贫共明确贫困人口11644户39883人,其中兜底户826户2321人。
三是努力把“政策红利”释放出来。紧紧围绕扶贫政策执行、扶贫项目安排、扶贫资金落实、扶贫公共服务等关键环节加压加力,推动扶贫政策早落地、早见效,让扶贫“政策红利”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2016年,在涉农企业的辐射带动下,全县62个贫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4万元,贫困户平均增收720元。通过政府引导和对接,全县共吸引25家涉农企业、8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77个专业大户,依托“公司+合作社+基地+大户+贫困户”扶贫模式,带动了33个扶贫村退出、2004户7380个贫困对象脱贫。
更多内容,为您推荐
►纪委为什么要盯着“微信红包”?娄底市纪委书记徐勇这么说……
►湖南26名特邀监察员受聘“上岗”,他们的任务很“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