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视界 | 《南开管理评论》应对外部环境挑战的企业数字韧性塑造机理研究:基于数字化战略更新的视角
应对外部环境挑战的企业数字韧性塑造机理研究:
基于数字化战略更新的视角
作者
周晓雪: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数字化转型与战略管理
崔淼: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管理
引言
如今企业外部环境的VUCA特征日益凸显,市场竞争、技术变革以及新冠疫情冲击等渐变和突发的风险对企业持续经营造成了极大挑战。在此背景下,一些企业选择借助并拥抱数字技术来应对环境冲击,并实现了增长和壮大。数字化已成为企业在复杂、易变、不确定环境中进行调整和实现反弹的关键推动力量。学者们关注到数字韧性(digital resilience)的概念,即不同层面的主体(企业、团体)有效地利用和部署数字技术来对外部冲击进行响应、调整和适应。在当前环境日益复杂动荡的背景下,探究企业数字韧性的内涵和特征,以及企业该如何培育并塑造数字韧性?成为兼具实践及理论价值的重要问题。
对于企业数字韧性的研究仍有以下不足:第一,企业数字韧性的概念界定不清。社区及生态系统层面数字韧性的研究虽然提出借助不同类型的数字技术为主体赋能进而形成了数字韧性,但却缺乏从企业组织情境中的关键变量及要素出发,考查企业数字韧性的内涵特征及影响因素;第二,企业数字韧性的理论研究远落后于管理实践。一些企业在应对疫情冲击时,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了韧性。然而,数字技术不仅限于在极端危机情境下的应用,在常态竞争环境中企业也凭借数字技术来提升韧性。关于企业数字韧性发展中数字技术的应用情境、部署利用、价值实现等具体问题还没有厘清。事实上,企业数字韧性的塑造代表了将数字技术嵌入融合到业务运营中来实现数字技术赋能,来应对外部环境挑战并发挥数字化价值的动态过程。而数字技术赋能的有效触发和激活,离不开企业开展面向数字化的战略更新(strategic renewal towards digitalization)(简称数字化战略更新)活动。一方面数字化战略更新反应了企业在数字化领域开展的提升或者替代组织关键战略内容要素及属性(例如数字工具升级)的数字化更新活动,有助于考查及分析企业是如何发挥数字技术的作用来适应环境进行调整变革的;另一方面,企业由于外部环境压力而选择开展面向数字化的更新活动,更新的结果是构建了一系列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新能力,这为企业带来了数字基础设施等抵御数字经济浪潮冲击的抗风险能力和反脆弱能力,强化了企业对环境冲击的有效响应和调整。为此,本研究选择数字化战略更新视角作为分析框架来揭示企业数字韧性的塑造机理。
鉴于此,本文选择成功应对环境挑战并构建了数字韧性的典型企业——林清轩作为案例研究对象,以进一步解析企业如何通过开展数字化战略更新来提升数字韧性的研究问题。在拓展企业数字韧性相关理论研究的同时,也对指导企业借助数字技术手段应对外部环境挑战具有实践意义。
研究设计
本文采用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方法进行分析:首先,由于研究旨在回答在面临外部环境冲击时该如何通过数字化战略更新来塑造企业数字韧性?这个问题本质上是属于解答“如何”的问题,宜采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其次,由于本研究探讨的关键主题是企业数字化战略更新对数字韧性的影响机理,需要按照企业开展关键数字化活动的时间线作为关键节点,并清楚地理解企业对于每次外部环境挑战是如何响应并应对的,因此纵向单案例研究有助于研究者对关键事件进行梳理,有利于对这一研究问题进行详细探讨,提高对企业数字韧性塑造过程及机理的动态性展示。
本研究遵循典型性原则选择林清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林清轩)作为案例研究对象。林清轩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美妆护肤产品生产及零售的企业,自成立以来坚持线下直营模式。在2016年,林清轩线下业绩增长乏力,面临着激烈的竞争环境以及消费者需求变化等挑战,为此管理者开始抓住数字化发展机遇,选择积极拥抱新零售,开启了一系列面向数字化的战略更新活动,并在2018年成为阿里新零售的标杆。但2020年初新冠疫情的突然爆发,又使林清轩面临着生存考验,线下门店的经营被按下了暂停键,业绩下浮90%,每天面临着100多万的亏损,现金流只够企业支撑2个月。但是先前构建的数字化基础在疫情中发挥了极大作用,林清轩很快扭转了劣势,仅用22天就实现了逆袭反弹,成为疫情期间自救的典型案例。经历了几次外部环境挑战,林清轩依然逆势增长,它代表了在企业积极塑造数字韧性来应对环境挑战的典型案例。
为保证案例研究结论的可靠性,本研究采用一手资料与二手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具体而言,一手资料包含了半结构化访谈、现场观察所获取的数据。2020年下半年,由来自上海财经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的多位教师组成的调研小组采取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林清轩进行了现场调研及网上直播访谈。访谈内容主要围绕着林清轩的数字化建设与韧性构建。在访谈结束后,对视频资料进行了转录整理,形成约14万字的文字记录。除此之外,本研究还收集了大量的二手资料进行辅助分析和验证,主要包括企业内部资料、网站上公开发表的新闻报道、视频资料、企业书籍等。在收集过程中主要根据时间顺序(2016—2021)对网站的新闻报道和视频资料进行广泛搜索。最后,对上述的一手和二手数据进行整理,为后续的数据分析提供便利。
研究结论
在当前外部环境持续挑战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通过开展数字化战略更新活动来塑造企业数字韧性是一种有效的生存和发展策略。企业数字韧性的发展经历了数字化业务提升、数字化组织赋能和数字化危机响应阶段,在各阶段中企业根据面临的不同外部环境挑战,选择相应的环境适配性学习和数字技术嵌入方式来进行应对,导致了不同的数字韧性表现。图6展示了重大挑战背景下数字化战略更新对企业数字韧性的塑造机理,具体研究结论如下。
第一,企业数字韧性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并且由于外部环境挑战与内部应对策略呈现出阶段性的差异,数字韧性的塑造也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具体而言,企业数字韧性的构建是由外部环境刺激引发的,进而导致内部的数字化更新活动。企业数字韧性的塑造经历了数字化业务提升、数字化组织赋能和数字化危机响应三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中形成了不同的数字韧性表现,即韧性资源积累、韧性潜力构建和复原能力显现。Williams 等(2017)指出韧性资源包括认知、行为、情感和关系资源,但本文通过案例研究发现,韧性资源主要包括数字化技能、数据资产等数字化资源的积累。已有研究提出韧性潜力的测量包括目标导向的问题搜寻、风险规避、资源获取等六个指标,本文则发现数字化背景下,韧性潜力主要包括工作流程打造和技术基础升级。而复原能力(recovery ability)的含义是指企业从重大危机的逆境中幸存并恢复的能力,本文发现复原能力包含反弹能力形成和反脆弱性提升。
第二,数字化战略更新在企业数字韧性的形成及塑造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研究发现在数字韧性的塑造过程中,数字化战略更新表现为环境适配性学习和数字技术嵌入两种更新活动。环境适配性学习表明针对不同的外部环境挑战,企业管理者会选择与环境相匹配的学习模式来调整目标及行动开展数字化领域的活动;而数字技术嵌入意味着将新数字技术融合嵌入到企业的业务运营中,包括技术嵌入范围(数字化应用在何种模块或范围)和技术嵌入策略(数字化是如何嵌入的)。研究结果表明环境适配性学习会影响数字技术嵌入的范围和策略,在数字化业务提升阶段,双环常态学习促进企业开展数据系统对接的嵌入策略来推进营销端数字化;在数字化组织赋能阶段,单环常态学习促进企业开展定向合作开发的嵌入策略来推进流程端数字化;在数字化危机响应阶段,双环危机学习促进企业开展数字工具拼凑的嵌入策略来推进价值端数字化。
第三,在塑造企业数字韧性时,需要将外部环境挑战、数字化战略更新活动以及数字韧性表现进行匹配。例如在数字化业务提升阶段,常态化环境威胁引发了双环常态学习,企业改变对数字技术的认知并相继开展数字化的部署和提升行动,这导致了业务模块数字化嵌入。对于林清轩这类靠近消费端的企业而言,先从营销端进行数字化是比较可行的选择,实现营销端数字化的结果是积累了数字技能和数据资产等韧性资源。在数字化组织赋能阶段,常态化环境动荡引发了单环常态学习,企业继续坚持数字化导向,持续推进业务中台建设等活动来进一步提升业务流程数字化嵌入。对于新零售企业,搭建线上线下高效协同的运营流程是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实现业务流程数字化的结果是打造了工作流程和技术基础等韧性潜力。在数字化危机响应阶段,危机型环境剧变引发了双环危机学习,管理者重塑心智模式,开启一系列危机下的学习行动来进一步推进价值活动数字化嵌入,这为企业带来了新的生存发展机会,从而导致从新冠疫情中实现反弹和恢复。
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研究的理论贡献主要表现在:第一,本文提出企业数字韧性的塑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并强调应采取变革行动来发挥数字技术对企业数字韧性的关键作用。贡献于现有研究中缺乏关于数字技术与企业数字韧性关系的研究缺口。以往研究虽然关注个体、团体层面中数字韧性的现象,但是相关文献较为独立分散,并且理论发展滞后于数字韧性的管理实践。这些研究通常笼统地指出借助数字技术来提升并发展有韧性的社区、甚至是生态系统,尚缺乏如何借助数字技术来塑造企业数字韧性的内在机理。本文提出数字技术是塑造企业数字韧性的构成要素,由数字技术应用而发挥的数字化价值决定了企业数字韧性表现。
第二,本文创新性地选择数字化战略更新作为分析视角,进一步拓展了数字化战略更新对企业数字韧性的作用机制研究。尽管最近的研究呼吁开展危机情境下战略更新与组织韧性的研究,但却未关注到企业开展数字化战略更新活动对于韧性的关键作用。尤其当前数字经济下,将数字技术嵌入到组织中有利于降本增效,提高对外部环境的响应以及适应能力。而本文提出了需要将外部环境挑战、数字化战略更新活动以及数字韧性表现进行匹配。识别了数字韧性的塑造需要在常态环境下通过常态学习和数字技术嵌入等数字化战略更新活动来构建韧性资源以及韧性潜力,又需要危机情境下通过危机学习等更新活动来促进复原能力的显现,这深化了数字化战略更新与数字韧性的研究。
第三,本文同样贡献于数字化战略更新领域的研究,识别出环境适配性学习和数字技术嵌入两种类型的数字化战略更新活动,丰富和拓展了数字化战略更新的理论边界。以往关于实现数字化战略更新的研究或是从学习观点出发解析组织学习或者双元学习对企业数字化变革的影响,或是从技术观点出发考查数字技术的应用带来了企业的价值创造、产品服务创新等战略内容要素方面的升级和更新,而整合两种观点的研究则不多见。本文通过案例研究发现环境适配性学习和数字技术嵌入两种更新活动,并且环境适配性学习会影响企业数字技术嵌入范围和策略的选择。进一步探索了数字化战略更新中两种更新活动的作用关系。
本研究的实践启示表现为:首先,数字韧性的形成及塑造是长期积累的过程,企业在极端危机情境下利用、部署数字技术产生复原的能力,是由于前期常态环境中对于数字化能力的构建和积累。为此,企业应当在常态的竞争环境中提升并构建数字化能力来尽快补齐短板,缓解缺乏数字化能力的脆弱性。其次,数字韧性的培养及塑造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各阶段中数字韧性具有不同的表现,在数字化业务提升阶段,应注重相关数据资产的积累;在数字化组织赋能阶段,应注重打造基于数字化的运营体系等韧性潜力;在数字化危机响应阶段,应借助数字技术的价值来实现恢复。再次,开展数字化战略更新活动是塑造企业数字韧性的有效方式,其中环境适配性学习和数字技术嵌入是两种主要的更新活动,为此企业应采取与环境相匹配的学习方式来开展数字化更新活动,并采取响应的数字技术嵌入策略。
研究局限与展望
本研究基于林清轩的案例,深入考查了塑造企业数字韧性的外部环境特征和过程机理,以数字化战略更新作为分析视角探究了企业如何通过开展数字化更新活动来塑造数字韧性,同时揭示了数字韧性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各阶段中的不同表现。虽然所选择的案例企业——林清轩具有极端性和代表性,但是由于处在不同行业的企业在进行数字化转型时会选择不同的路径,例如有些企业可能先开展营销端的数字化活动,有些企业可能先开展产品端的数字化活动,那么数字技术的部署和实施方面的差异会导致数字韧性具有不同的表现及特征,未来的研究应当拓展并考查在不同行业的企业数字韧性的形成过程。
引用格式:周晓雪,崔淼.应对外部环境挑战的企业数字韧性塑造机理研究:基于数字化战略更新的视角[J/OL].南开管理评论.
公众号简介
“数字经济与商业模式”公众号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数字经济中数据要素有效使用与消费者保护”研究,由项目负责人乔晗教授课题组运维,致力于追踪数字经济与商业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最新进展,分享课题组成员的最新研究成果,提供高质量的公立研究机构第三方洞察观点。欢迎共同交流探讨!
投稿、意见,请直接回复或发信debm_ucas@163.com
点击下方链接,查看更多往期文章
课题组专家介绍数字经济与商业模式课题组主要成员|专家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