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自然系青年VS乡村绿色青年 | 清流讲堂 第④讲笔记
如果把城市和乡村看作是两个分界分明的生活场景,我们势必会在潜意识中为这两个场景匹配不同的生活方式。在乡村,泥土、汗水、种植、收获、前庭后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城市,高楼、PPT、会议、两室两厅、声光璀璨与时俱进。两者所包含的内容壁垒分明,并无交错。
但是,在城市创造着“自然系”生活的Zebra,和在乡村创造着“潮流生活”的刁婕,她们用她们对生活的选择来讲述这样一种可能:
不管身在何处,我们都能找到一种生活方式:既能与土地自然亲近从中获得精神滋养,也能与城市所代表的青年时代性生活方式不脱节,摆脱因职业技能跟不上而“被时代抛弃”的焦虑。
清流讲堂第④讲“青年启蒙说:我们的时代绿色主义”线上直播沙龙,由两位青年来讨论:生活的方式与态度,与我们生活的场景之间有多大关系。
编辑 | 燕时 娅君
撰稿 | 沈贤 燕时
01
生活在城市的“自然系青年”
成都生活市集,西南地区唯一每月定期举行的生活市集,每逢“摆摊日”,可以见到很多成都本地生态种植小农,他们在现场交流,品尝各自做的食物,这是城市生态种植者们互相交换出产的重要时刻之一。
Zebra在成都生活市集的承办机构“天安生活”工作,是阳台种植爱好者,对于厨余堆肥、垃圾分类、酵素制作,还有让可回田垃圾变成有机肥料用于阳台种植,用酵素解决种植生虫问题等,她已经有相当丰富的经验。并因为她现在做环境教育和从事青年生活相关的工作、在城市倡导清洁生活,再加上播音主持专业毕业,也乐于表达,Zebra渐渐成为圈内著名的“城市自然生活”分享者。
但就像父母问的那样:专业是自己选的,你也那么热爱表达,为什么不做播音主持了呢?
Zebra认为这种选择与童年经历有关:很小的时候,因为父母工作忙,她被父母送回乡下与奶奶一起生活,插秧苗、割麦子、打苞谷,田里的空旷与绿色,形成“乡情”式的童年记忆。
18岁时,Zebra为确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过一次生命溯源。她对少年时期的一次乡村割麦的记忆非常深刻,太阳爆晒,热,大人们弓腰埋头干活大半天不歇,她却只做了十分钟就想抗议:为什么呢?我应该做城里的知识青年啊,吹着空调,吃着西瓜,看着书看看电视,为什么要跑到这里来流汗晒太阳?
但是劳动结束后,坐在田埂间,喝着外公泡的折耳根叶泡水,带着一身疲惫,这时风吹过来,看到自己亲手割的粮食摆在旁边,一瞬间她意识到双手的力量是多么强大,劳动的价值是多么治愈人心。而这些乡亲们辛勤劳动的成果,在层层环节之后被送到城市超市的货架上,城市人只需要花很少的钱就可以买到,他们很难意识到劳动的价值与商品的价值到底在哪里,也很难真正建立情感上的珍惜。
“
“我对乡村的情感来自于我自己去深刻劳动过”。
不仅如此,“乡村还有我与祖辈的情感联接方式”。“后来在城市生活的时候,我所掌握的很多城市生活技巧,比如写PPT等,这些技能在脱离城市这个生态之后,用途并没有那么明显。而劳动,最基础的生活创造,是可以持续为我提供生活资源,让我享用食物安全带来的安定感,我还可以通过这种劳动,在城市中创造更为实用的分享资本:比如堆肥、有机种植。””
乡村,不仅包含劳作与丰收、与土地联接获得精神滋养,乡村社群中人与人的联接方式与城市不一样,在乡村人与人之间是熟悉的、互知姓名的,有亲切感的。在城市中很难找到这种联接。
工作后的Zebra一度也产生过这样的疑虑:回去吗?回到真正的乡村去吗?
曾经有两年时间Zebra在这种疑虑中摇摆,但在观察周围青年朋友、好伙伴的返乡经历之后却发现,乡村对于他们这样只是有过乡村童年经历、实质是城市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来说,可能属于一种乌托邦式的幻像。回去的话,做有机农场也好,做工作室也好,都不是一件靠想象和热情就能随便成功的事。
02
回到乡村的“捡垃圾”青年
郫都区唐元镇临石村,位于成都市饮用水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内。
90后刁婕出生于这里,像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到大城市去求学,在城市里工作。
▲ 护水队成立早期的“清源行动" 。
母亲和亲戚曾经多次动员刁婕,但起初刁婕和父亲一样持怀疑态度,认为母亲和阿姨们是不是被人洗脑。后来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刁婕开始参与到护水队的活动中。在她刚开始参与清源的那段时间,一个渠口的垃圾,人站上去都不晃悠,垃圾的量足以堵住渠口,先不说保护水源地环境,如果逢到大降雨或洪水,很容易就先淹了村里的田。
是得好好向村民们宣传,不能再往沟渠内丢垃圾了。
2017年母亲劝说刁婕回到村里,刁婕犹豫了很久,直到有一次河研会组织护水队外出参访学习,看到一个食物污染和饮食不健康对儿童安全成长的伤害案例,刁婕在那一刹那看向旁边的女儿,突然意识到保护水源也是在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环境污染的知识村民没有渠道去获知,他们在无意识中会对自己的健康造成伤害,而这种伤害正在进行。
刁婕很快意识到,捡垃圾不丢人,护水队做的是很有意义的工作,因为护水不仅是保护城市饮用水安全,更是在保护自己的家园、自己和家人的饮食安全。
回村后刁婕决定正式加入到护水队工作,以年轻人的视角补充护水队的短板。
03
帮助城市建立传统的人情社群网络,
回到社区时代
▲ 丝瓜瓤 洗碗用 摄影:Zebra
Zebra住在玉林,这是一片建于上世纪80年至90年代的老社区,这里隐藏着很多成都的老牌美食小店、文化酒馆和屋顶菜园。
很小的行动都可以帮助到环境保护,Zebra也在自己的生活中践行着。这就是Zebra的绿色主义。
04
帮助乡村志愿者组织走进城市,
让更多城市人了解他们的饮食来源
▲ 2020年“创绿家”宣讲现场。
2020年7月,刁婕代表护水队前往阿拉善SEE的“创绿家”项目做宣讲,入选“创绿家”计划。
刁婕认为,水源地护水队工作的价值是传承,他们通过清源护水的行动,将护水爱水的理念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刁婕对此信心十足。这就是刁婕的绿色主义。
05
无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
我们都可以做到:
Zebra与刁婕整理了一些在平时生活中较容易践行的“可持续生活”方式:
蚂蚁森林种起来。
在逛淘宝之前,可以先翻一翻闲鱼。
在去买菜之前,带个购物袋,尽量做到无塑化买菜。
吃应季食材,多逛逛农夫市集,辨别一年四季中的物产与物候,跟自然有更多的连接。
力所能及做个垃圾分类,在分辨自己家里的几个垃圾投放区后,可以很快找出垃圾投放规律。一个小经验:只要做到垃圾桶不进卧室,就能做到垃圾分类的一小半成果。
如果工作忙,没有办法必须点外卖,点外卖的时候可以拒绝一次性餐具。
如果今天开始做起来,那么今天就是你可持续生活的开始。
*
清流讲堂
*
“清流讲堂”团队顾 问:华桦 策 划:孙吉 执 行:Mingming宣推团队:莺时 娅君 沈贤 雅雯 天韵
相关阅读
*
“清流伙伴”
2020年
最具知识性与参与性的
“清流讲堂”正在进行
加入我们成为“清流伙伴”:
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
iTibet社群
共享自然
在河处
四川省青少年文联博物专委会
麓湖·A4美术馆
本心书院
崇州璞莲山庄
成都市科技新闻学会
自然之友成都小组
敬畏自然,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扫码成为长江清流月捐人
跟我们一道化身岷江守护者为中国在上游把水守住!
Scan the QR code to donate to CURA. Join us by becoming a Min River Protec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