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研究会

其他

林盘龙门阵·安龙村篇:生态乡土暨新米品尝茶话会

守护林盘未来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扫码关注我们查看更多精彩内容相关阅读回顾|林盘乡聚:我们跨界共话本土生态家园林盘龙门阵·安宁村篇:村民共话行动
2023年10月23日
其他

回顾|林盘乡聚:我们跨界共话本土生态家园

雨后郊原净,村村各好音。宿云浮竹色,青溜走桤阴。曲沼擎青盖,新畦艺绿针。江天空阔处,不受暑光侵。——(宋)范成大《新津道中》这是八百多年前古人笔下清幽凉爽、绿野平林的川西林盘。正如诗中所言,川西坝子的气候与环境自古以来便是十分安逸的,这背后既得益于川西平原的气候和地理位置,更离不开传统林盘聚落所蕴含的生态智慧。作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郫都林盘农耕文化系统”,竹林与树木的遮蔽、内外空间冷热空气对流、传统房屋建筑布局及设计,蕴含着丰富的传统经验与智慧。9月16日,以林盘居民为主要成员的“川西林盘共学社群”村民,敞开自家的林盘院落,进行一场地道的“林盘乡聚”。徐堰河林盘俯视图|摄影
2023年9月26日
其他

林盘龙门阵·安宁村篇:村民共话行动 守护林盘未来

江河“碳”息——2023年“水与气候变化”公众教育框架林盘龙门阵:专家—村民对话林盘传统与未来①沿着蟇水河
2023年9月25日
其他

林盘龙门阵食物篇:寻味林盘美食记忆

江河“碳”息——2023年“水与气候变化”公众教育框架林盘龙门阵:专家—村民对话林盘传统与未来①沿着蟇水河
2023年9月13日
其他

四川是一座天然的河流博物馆 | 《川流不息》新书主题分享交流会

四川是一座天然的河流博物馆——《川流不息》新书主题分享交流会说千江万河汇四川也许并不为过,河流自然环境的多样性,也带来了族群与文化多样性的立体景观,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独一无二的特色与价值。——范晓四川省水系全图四川千河之省河系密如蛛网江流滔滔不绝一座天然的河流博物馆四川之河源出青藏高原、秦巴山地、云贵高原丘状高原的曲流、辫状河断裂峡谷的顺直河山前冲积平原的扇状水系丘陵地区的深切曲流……地质构造与地形地貌造就丰富多样的河流形态泸定冷碛附近的大渡河谷两岸村镇聚落与耕地
2023年9月9日
其他

成都平原农村城镇化社区韧性调研总结会回顾

城镇化社区韧性研究总结共学计划Enterprise
2023年8月17日
其他

林盘龙门阵:专家—村民对话林盘传统与未来①

古宅深隐清江边,老家耕读茂林盘,八簇翠竹环茅舍,一沟流水绕篱湾。河曲如织泛青波,斜原曼妙竹吟歌,林盘森森连天际,院古水绿轶事多。……这是一首描写川西林盘的古老歌谣国内研究川西林盘的专家学者认为:“川西林盘不仅是中国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更是具有世界农业文化遗产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罕见的、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人文及自然景观,川西林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川西“平原”本为“斜原”,川西林盘是生在“川西斜原”上的神奇林盘。如果说四川盆地是自然王国赐予地球的天府聚宝盆,那么,川西林盘就是天府之国的翡翠森林。川西林盘独特的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及自然生态价值使其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不可替代的唯一性,深深扎根于长江上游文明中。孕育了林盘的川西平原也在历经农耕文明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后,最终成为中华“天府之国”的“天府福地”。对于“如何解读川西林盘”这个问题,本土专家胸中、申遗(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专家眼中、林盘村民心中、旅游专家口中均有不同的认识和解读。“川西林盘该如何科学保护利用和可持续发展?”这一与川西林盘息息相关的命题,应该得到一个明确的解答。2023年7月9日一场别样的【林盘龙门阵】在郫都区兴福村兴福大院林盘的茂林盛竹间展开了兴福村是四川省省级传统古村落,走马河(清水河)、江安河南北环抱,中有桤木河蜿蜒流淌,水渠密如蛛网。兴福大院占地142亩,林盘葱郁,古迹依存,将“青竹环茅舍,绿水绕篱湾”、“江天空阔处,不受暑光侵”的林盘胜景体现得淋漓尽致!兴福村明代廊桥、清代四合院及清早期张家祠堂景象图图片来自兴福村此次【林盘龙门阵】由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川西林盘村民共学社群主办,兴福村村委会协办。“龙门阵”邀请了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研究员、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张星誉老师(同时也是郫都区研究川西林盘的本土专家)、郫都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申报办主任杨万全(农村农业农技专家)、西南民族大学邓文老师、兰州大学人类学硕士沈艾林等专业人士,与来自锦宁村、安宁村、安龙村、平康村、兴福村的村民代表共同探讨林盘保护与村民发展。此次跨界对话会的主题是村民、基层政府、社会组织和外界专家共同探究林盘的生活生产价值、文化价值、生态景观价值、历史价值,共同反思当下生活模式对林盘的影响及改善的可能性,并进一步讨论林盘保护和村民发展问题。part1
2023年7月28日
其他

沿着蟇水河 寻访家乡的故事②③|林盘共学基金·锦宁村

2023年4月20日一早,继第一次锦宁村村民寻访蟇水河活动后,我们再次来到蟇水河边,开展寻访活动。上午九时许,河研会工作人员同锦宁村村民到达约定的地点,讨论本次寻访活动路线,经过短暂商讨后,大家一致决定继续寻访位于蟇水河附近的元觉寺、张家祠堂、寿林桥与佛昌寺等老地方。第二次寻访活动开始前规划路线|摄影
2023年6月25日
其他

探索农业·河流与气候变化——2023公众科学家活动第二课回顾

沟洫脉散,疆里绮错。黍稷油油,稻莫莫……尔乃邑居隐赈,夹江傍山。栋宇相望,桑梓接连。家有盐泉之井,户有橘柚之园。其园则林檎枇杷,橙柿梬楟。榹桃函列,梅李罗生。百果甲宅,异色同荣。——(西晋)左思《蜀都赋》这便是古人所描绘的川西传统农耕生活情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今天,极端天气频发,如何运用林盘中蕴含的传统农耕智慧来应对气候变化?能否借助现代科学技术,通过资源循环利用方式来实现减少碳排放的愿景,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林盘航拍图|摄影
2023年6月15日
其他

沿着蟇水河 寻访家乡的故事①|林盘共学基金·锦宁村

2023年4月20日一早,在经过前期的数次探讨和计划后,锦宁村的村民、河流研究会工作人员以及清流智库专家华桦老师,汇聚在蒲阳河边一处小小的水闸边,开始了一次特别的寻访活动。寻访活动是川西林盘共学计划中的一部分,由参与共学社群的村民回到各自村落,自主发现行动的可能性并实施计划。这个小小的水闸,就是锦宁村村民行动的起点——蟇水河的起水口。蟇水河起水口航拍|摄影
2023年6月8日
其他

探索农业·河流与气候变化——2023公众科学家活动第一课回顾

未来环境领袖计划——溯源古蜀文明,守护岷江水源地球呼吸
2023年5月30日
其他

2023,成为“河流与气候变化”的公众科学家|公益招募

图源网络2021年我们首创以低碳视角开展气候变化与本土传统智慧的公众教育活动“林盘与低碳:公众科学家”研究“林盘与低碳:公众科学家”招募|发现公园城市的绿色低碳生活与“首届低碳研学营”蓉城智碳
2023年5月17日
其他

公众感知:居民对川西坝子的气候还觉得安逸哇?——林盘田野笔记④

气候变化下的川西坝子还安逸哇?拍摄:孙吉2022年的7月初,临近小暑,成都平原进入仲夏,郫都区安宁村的陈大爷拎着水桶光脚走在自家院子里。院内及周边的大树荫蔽着陈大爷林盘中的家,难得好阳光,老人家晒着太阳干着杂活儿。看到陈大爷这张安逸的背影照片,感觉既温暖又凉爽,好似成都平原林盘聚落中那特有的“冬暖夏凉”微气候,亲切又宜人。而在这张照片拍摄后的几天,四川乃至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始出现了1961年以来最强高温的持续“炙烤”。成都简阳高于40℃的高温日达15天,重庆因持续高温干旱导致的山火,长江流域发生1961年以来最严重的气象干旱,长江口遭遇“咸潮”……依赖水利发电的四川,因持续干旱导致河流发电受限,多县市启动轮流断电措施,难熬的高温干旱天气直到8月底才结束。2022年全国高温日数分布图(6月1日-8月15日,图源:国家气候中心)不仅中国,全球在2022年都经历了愈发明显的气候变化及更加频繁与强烈的各种极端天气。巴基斯坦持续近4个月的强降雨引发的洪水使1/3国土被淹没;非洲中西部也遭受了十年来最严重的洪水影响;“炸弹气旋”史诗级寒流袭击北美。川西坝子热不热?川西坝子自古以来气候与环境的安逸,占尽了天时、地利与人和。处于四川盆地西缘的成都平原,原本因降水丰沛湿度高,形成地域性辐射雾难以消散,云雾遮挡加上一定的海拔高度,使得夏日少有同纬度川东地区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酷暑盛夏。成都平原特有的林盘聚落,不仅有竹林与乔木的遮蔽,利用内外空间的气压差及冷热空气对流,在民居中形成了向上拔风降温的“烟囱效应”微气候,而且传统的房屋建筑布局及设计均有调节适宜温度的作用。此外,自都江堰分岷江而在成都平原形成的密集灌溉河网、沟渠所具备的高热容量特性,也可吸纳周边空气中的热量,从而降低林盘聚落周边的温度。陈大爷家的院坝,典型的林盘聚落院坝然而,上述的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天时不断变化,古人们在成都平原积累的“望气、尝水、辩土石”等风水学建造的林盘聚落房屋,可能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下的极端天气,比如2022年的酷暑八月,成都地区的最高温几度超过40℃,创下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气温。气象记录数据客观的反映了当下的天气变化,而这些数字对人们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川西坝子在一轮接一轮的高温炙烤下,陈大爷是否还像照片中那样安逸舒适?陈大爷家房屋后茂密的竹林(拍摄:孙吉)2022年的秋冬之交,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访了成都平原腹地的郫都区、温江区及都江堰市,向145位居住于乡村的村民询问了解了他们对近年来气候变化的感知,以及他们眼中气候对其农业生产、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公众对气候变化感知的重要作用公众如何认识并感知当下的气候变化,直接影响着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行为与后期参与其中的可能。无论在国际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还是我国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中,都将对公众的气候变化应对教育、培训及意识提高作为主要的目标。分析其中的原因,有学者认为:首先,气候变化最终与每个人的利益直接相关,公众有权获得更充分和准确的信息;其次,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知和评价,从另一层面呈现出气候变化的“客观性”,即气候变化在多大程度上是一种“社会事实”,是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再次,公众对于气候变化的必要认知与积极应对,也为国家在未来气候变化的政策制定与落实层面提供了社会基础①。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存在的三类认知障碍,直接影响到个体对气候变化适应的行为上(图源:Jones,2011②)在乡村中从事农业耕作的农人们因直接运用自然资源,与环境及气候直接建立联系,因此对气候变化的感知要强于城市人口。村民们对气候的认知也具有本地性而非全球性,就适应气候变化行为的选择来看,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在地的、自己早已熟悉的经验与方法作为适应策略。而尊重本土文化与生活习惯的适应策略比宏观且单一的全球性或国家性适应策略更容易落地与实践。因此,了解林盘在地村民对气候变化的认知,以及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障碍等,在进行气候变化适应的政策与实践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村民们觉得川西坝子还安逸哇?这次调查的145位成都平原的村民中,具体分布的县市及乡镇,以及性别、年龄与受教育程度的样本分布,如下两表所示。由于城市发展与城镇化建设,乡村中的年轻人多在外工作,只剩下老年人留守乡村,并进行简单的农田管护。因此本次调查的年龄分布并不平均,以中老年群体为主。亦因此,在上世纪60-70年代适龄完成小学及初中九年义务教育的比例很低,样本中受教育程度相对偏低。调查问卷样本县市及乡镇分布情况调查问卷样本基本情况分析在对受访者进行气候变化感知的调查前,我们分别收集了这些村民现在居住以及农田环境与位置的特征信息。如下图所示,居住在林盘中及农田环境处于林盘聚落中/边的受访者比例最高,居住环境包含林盘与河边双重要素的受访者比例有16.55%(n=24)。受访者居住及农田环境要素的比较在询问受访者近十年来是否认为气候发生了变化,以及气候变化的具体表现时,15.86%(n=23)的受访者认为气候并未发生变化;84.14%(n=122)的受访者认为气候发生了变化。这些受访者中认为夏季气温明显偏高的达37.19%,我们分析与调查期间大家刚经历了成都平原夏季历史极高温,受访者记忆犹新有关;其次,认为气温变化不稳定的达30.65%(n=61);再次,认为雨水变多与夏季干旱程度增加(分别为14.07%,n=28)的比例相当。受访者对气候变化具体表现的感知受访者是否认为现在的气候变化对农业有影响呢?由下图可看到,67.36%(n=97)的受访者认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影响。农户在回答此题的同时,列举了作物种植的具体影响,如:“种了6分地的猕猴桃,气候不稳定,总是生病”,“夏天的干旱高温,种下的生菜一棵没出,白白付出了;莲白(卷心菜)也不包心了”,“气温高,花直接被晒死”,“夏天太热了,花受不了”,
2023年4月13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清明放水节:如何解锁都江堰的‘’水‘’智慧

清明放水节:如何解锁都江堰的‘’水‘’智慧(图源:青城山都江堰公众号)都江堰水沃西川,人到开时拥岸边。看到杩杈频撤处,欢声雷动说耕田。当读到这首清朝诗人山春的竹枝词,你可以想象到都江堰每逢清明放水的宏大景象,以及两千多年来逐渐形成且演化的灌溉与岁修制度吗?嗯,猜到了,估计你难以想象当时的情景,毕竟这些已逐渐远离我们现代的生活,甚至逐渐从现代社会的农业生产场景中淡出。虽然每年都江堰景区仍旧会在清明节举行盛大的“放水节”,让世人真切体会到自战国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以来,后辈世代纪念李冰父子及历代治水先贤丰功的民俗活动,以及盛大的放水与灌溉仪式。但有关成都平原水利灌溉系统的逐渐成型、运转及各种岁修与维护管理制度,已经很难通过“盛大”且“华丽”的仪式了解到。当今人们在浮躁、高速发展的社会及信息传播环境下,也少有机会或渠道接触到“民俗表演”背后成都平原水利灌溉系统的技术与管理细节。我们自2019年即开始的成都平原林盘聚落中传统农耕文化及经验智慧的相关调查与共学活动,积累了大量传统水利灌溉系统形成与维护的历史文献资料及田野调查信息。恰逢清明,与您分享其中部分内容,共窥古人至今逐步积累的经验智慧与文化。天府之国灌溉系统非一朝形成提到都江堰的水利灌溉系统,人们首先或者唯一想到的就是战国时期的蜀郡守李冰。然而,在李冰以前及以后,成都平原历代治理者在治水与灌溉体系建立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据推测为开明王朝的船棺葬(图源:成都博物馆)如东晋常璩所著的《华阳国志·蜀志》中有记载“杜宇称帝,号曰望帝……会有水灾,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从上文可看到,自杜宇时期即有水害与治水的记载,杜宇王朝将都城设在成都扇形冲击平原的中脊线——今郫都区鹃城的郫邑,因宰相鳖灵治水有功,杜宇将帝位传于他,即“开明王朝”。古蜀的水事活动核心即为治水,开明王朝十二世350年的历程中,前八世主要整治成都平原东南部的洪水出口。战国时期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渠首工程,在成都平原形成岷江分流内外二江的格局:岷江的洪水和泥沙由外江排泄;内江流域的用水由宝瓶口引入,从而有了“洪水不怕淹,枯水不怕干,泥沙少淤塞”的效果
2023年4月4日
其他

清流讲堂·林盘篇:成都生物多样性和林盘保护

生境是什么?生物多样性对人类价值和意义在何处?林盘和生物多样性关系是怎样的?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林盘?......2023年3月15日,一大早安宁村土城林盘共学基地便热闹了起来。清流讲堂科普讲座主讲人陈庆恒老师就以上问题和数十名在场听众以及上百名网络听众进行知识分享、互动讨论。陈庆恒老师首先以生境为主题,从生物的生存环境开始讲起。“生境是生物出现的环境空间范围,一般指生物居住的地方,或是生物生活的生态地理环境。”陈庆恒老师在讲课
2023年4月2日
其他

林盘龙门阵河流篇:寻源·家乡的河流

农田、河流、竹林、树木宅院构成的传统聚落是老一辈人儿时的记忆是他们生活了数十年的“林园子”林园子边清澈的河水来自上游都江堰滋养了川西坝子的林盘与农田形成富饶的“天府之国”—成都平原成都平原河流水系示意图(
2023年3月27日
其他

春耕稻作与气候变化:林盘田野笔记③

春耕稻作与气候变化:林盘田野笔记③惊蛰过后,如果你身在城市中,每天坐在钢筋水泥建筑里,可能还在被阵阵阴寒包围着;如果你多些户外活动,也许就能感受到俗话说的“一阵催花雨,数声惊蛰雷”。伴随着时晴时雨的天气,你有没有听到声声春雷?或者无论山野与城镇,看到点缀并逐渐盛放于枝头上的花朵?虽然气温仍旧起伏不定,但总体已日趋温煦,如果你是一位农人,那肯定不仅最先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更明白繁忙的春耕已接踵而至。越来越多的地方迎来了“可耕之候”,“二月惊蛰又春分,种树施肥耕地深”。在秧母田里播种水稻水稻在插秧前经历了什么?我一边查着各地早期有关水稻耕作的地方志,一边等着安龙村朋友的电话,希望今年不要再像去年那样,错过水稻的育秧过程。说到水稻耕作,就要提到各地因地适宜的水稻耕作制度。与其他同纬度地区的水稻耕作制度如一年两熟或连作稻不同,成都平原乃至四川盆地主要为水稻一年一熟,并与旱地作物构成水旱复种的耕种制度。以“大春”、“小春”作为种植不同作物的时间区隔,根据土地情况与家庭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多熟制耕种。大春水作,一般指种植水稻的时期,从5月中下旬(插秧后起算)开始至9月左右;小春旱作,一般种植油菜籽、麦子及秋冬蔬菜,从9月下旬至第二年的5月上旬。我们在农田中可见的稻谷耕作一般为5月立夏至小满节气间,但在清明至谷雨节气(4月上中旬)甚至更早,农人们即开始准备水稻的浸种与催芽,直到5月中旬至6月初的小满-芒种节气间,再进行水稻的移苗插秧。播种水稻为什么水稻种植要有育秧移栽的步骤呢?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水稻插秧,这些秧苗又是怎么“变”出来的呢?育秧移栽的过程一方面为了减轻田中各种草害的影响,一方面可以非常有效的解决不确定的天气变化所导致大小春作物在种植季节上出现用地矛盾问题。比如小春作物油菜籽的生长期要持续到每年的5月,与大春的水稻种植存在1-2个月的重叠期,先将水稻在“秧母田”中进行育秧再移栽,就可以解决作物种植季节重叠的问题。另外,如果春天持续阴雨低温,油菜籽生长、成熟缓慢,而在秧母田中先育秧,也可以更加灵活的调节因天气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这正是农耕的传统经验细节在当下气候变化适应方面的重要体现。看到有地方志记载,水稻浸种一般在清明至谷雨节气间,比如湖南常德地区同治年间的《澧州志·风俗》中记载“三月(农历)乌柏萌,桐垂细乳,乃浸稻种”;明代邝璠所著的《便民图纂》中记载江苏及江西稻作的竹枝词写到“三月清明浸种天,去年包裹到今年”。早稻在清明前浸种,晚稻在谷雨前浸种。虽然地域不同、稻谷品种不同,浸种时间也有差异,我想着成都平原与华东、华中地区应该相差不大。但惊蛰刚过一周左右,就接到了安龙村王成大哥的电话,他说村子里其他人家都已经开始育秧了,他家准备3月13日浸种,14日就开始撒种子育秧。另外安宁村的陈大爷家也计划在3月14日浸种、翻地,在15日播撒种子育秧。比历史上其他地区的地方志记载提前近一个月的浸种与育秧时间,推测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1)地域的影响,因北部崇山峻岭的阻挡,北方的倒春寒冷空气难以深入四川盆地腹地的成都平原,地气逐渐回升仍为大势,因此育秧比华东、华中一带要早;2)气候变化的影响,查看“全国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专报”的信息,三月以来全国大部分的春播区气温均偏高,如下图所示。3月13-19日这周,“华南北部早稻处于播种育秧期,西南地区一季稻处于播种育秧期”;3)现在的育秧过程,播撒种子后大多使用农膜覆盖,促进水稻种子可适时发芽,减少了遭遇春寒的风险。(图源:中国气象台)看早期地方志的记载,浸种的技术至少自宋代(宋真宗向南方推广占城稻时,详述了浸种方法)就已通过文本的形式记录并推广全国一直延续至今。浸种的时间多在3-9天,如果当时的天气晴热,需要每天换三次浸种的水,防止其腐烂;如果天气阴寒,则用温水浸泡,这一步叫做催芽。而在成都平原,浸种已缩短到1-2天,就算天气寒冷使用井水仍可正常催芽。听陈大爷讲,有些地方甚至不再浸种催芽,直接播种水稻也可以正常发芽、生长与收获,产量好像并没有多大差别。四库全书收录的《湘山野录》对宋真宗推广种植占城稻的记载接下来的育秧过程普遍为30天,但也会由于当时的天气变化,以及幼苗的生长程度而有所不同。育秧过程的耕种细节,也完全根据天气的具体情况进行随时调整:如果这个阶段的天气阴寒,秧色青嫩,可以将秧母田放置阴干,使秧苗长得“苍老”些;如果气温过高,就不能过早的将秧苗插入施肥太多的田中,以免发生徒长,使秧苗“蒿败”(摘自《沈氏农书》)。为了防止极端天气等不确定因素,农人们还会在田地中多育一些秧,以备不时之需,如果遇到气候灾害也可以补种。这些都是应对不确定的天气状况,农民不断积累下来的耕种经验与智慧细节。种的什么种子?这是浸种后正在换水、投洗的水稻种子,看外观与我们常识中的水稻稻谷还是有些差距的。为什么种子是红色的呢?因为每颗稻种都被密实地用溶剂进行了包衣处理。近几十年来,水稻种子的包衣技术发展很快。相关的科技发明与研究认为,不同溶剂制成的包衣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成秧率,提高秧苗素质和抗病能力,从而增加大田产量。然而包衣技术也会对种植的土壤、地表与下径流的水资源面临一定的环境挑战,主人正在通过多次投洗的方式,希望把包衣尽可能多的洗下来。现在使用的种子又是什么呢?据我们了解,现在成都平原已基本全部使用杂交稻种植,种子多是在场镇的种子商店采购,种子包装上会注明建议的生长时间(多为150天,也有180天)。而杂交水稻的种子只能播种一次,产下的稻谷无法再播种。根据调查和文献资料的显示,到民国时期,郫都区还保留着较为丰富的传统水稻品种,记录有粳稻(俗称“饭谷”)和糯稻(俗称“酒谷”)两种稻谷共计27个品种。然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杂交稻开始推广,传统水稻品种急速减少,农户更愿意选择少管护且高产的杂交稻耕种。“高效”、“便捷”的农作方式逐渐替代了传统的精耕细作耕种模式,直至现在传统稻种难以在成都平原区寻觅到,虽然可以保障一定的粮食收获量,但对本地水稻种质多样性演替将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同时,也让我们不禁思考,这是否是种子生产、销售链条的利益相关者对农民稻作体系的共谋?使稻谷种植的主动选择权逐渐落于大资本手中,并可以年复一年的通过销售一次性耕作的种子而持续牟利。水稻种植与温室气体排放农业尤其水稻种植被认为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之一,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评估报告显示,农业生产和土地利用变化产生的碳排放已占到人类活动产生碳排放总量的25%。除二氧化碳外,农业是产生其他温室气体——甲烷、氧化亚氮的第三大来源(仅次于能源生产与工业生产)
2023年3月23日
其他

林盘龙门阵|共绘安宁村季节历与社区资源图

三月的风,和煦爽心,大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安宁村的徐堰河带来清澈的高山雪山融水,田野间油菜花争相开放。湿地边,沿着步行道前行,一侧便是蜿蜒流淌的徐堰河,一侧则是遍地绿色的草地和鲜花。伴随着从徐堰河边农家里传出来的欢声笑语,林盘龙门阵拉开序幕!2023年3月10日,河研会工作人员再次来到安宁村土城林盘共学基地——陈家院子,与村民们一起讨论属于当地的季节历与社区资源图。早上九点多钟,活动正式开始。河研会孙吉老师首先简单介绍了本次活动的具体内容,包括与村民们共商共绘安宁村社区资源图、以春夏秋冬四季为主线收集村民们的季节活动以及整理村民们一日生活轨迹。陈大爷还准备了水果茶叶等款待工作人员。活动中,河研会的工作人员与村民们配合密切,进展十分顺利。早早来参加活动的村民1主题一:社区资源图社区资源图主要是了解安宁村地理地貌、生态环境、公共空间。过程中我们借助图表的形式,在白板上进行现场制图。该图为一手资料,对了解安宁村的情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工作人员和十位嬢嬢大爷们围坐在一起,共同参与讨论。河研会以安宁村的基本现状为起点,深入了解安宁村基本地貌,剖析川西平原传统农耕的生态环境以及村民们的日常活动。独特的川西式生活在嬢嬢大爷们的口中娓娓道来,让人沉浸其中。当讨论到安宁村的自然环境时,大爷嬢嬢们更是说出了几十种自然动植物。如漆树、鸡屎树、麻柳,列出来黄鼠狼、野鸡、野兔、斑鸠、菜花蛇之类,数不胜数。讨论过程中,村民们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河研会则是扮演引导的角色,并对讨论内容进行记录。资源图绘制进行中村民与工作人员共同讨论绘制
2023年3月18日
其他

河流游学| 世界水日:骑游府河,链接成都

END欢迎大家加入清流科普群讨论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关注“河流研究会”一起还清流于大海
2023年3月16日
其他

林盘龙门阵秋之篇:茶话天府传统农耕

re2022年的成都平原遭遇了有记录以来的高温与干旱“天府之国”的河流、田地、稻谷与蔬菜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农忙结束之后我们组织“川西林盘共学计划”的村民们来到柏条河边临石村在胡雪梅家生态农场新建的活动室重启久违的“林盘茶话会”临石村的柏条河秋色
2022年11月17日
其他

水稻、农作物与气候变化:林盘田野笔记②

“水旱轮作”,以及在此核心之下的轮作、间作与套作等。这些都是围绕土地与植被的相互友好关系展开的,这是从更深层次思考如何使作物高产的路径。走马河流域示意图
2022年9月8日
其他

观影|土地家园与生态农业:安龙村民王成的故事

关注我们“只有直接有赖于泥土的生活才会像植物一样地在一个地方生下根,这些生了根在一个小地方的人,才能在悠长的时间中,从容地摸熟每个人的生活,像母亲对于她的儿女一样。”
2022年8月28日
其他

农耕智慧应对气候变化:林盘田野笔记①

北旱南涝之时,我在川西林盘6月下旬,在我整理当月的田野笔记时,华北多地经历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高温天气。多地气温超40℃,甚至河北多县市最高温度超44℃;甘豫皖鲁等粮农重要产区持续干旱。与此同时,华南地区多地亦经历打破历史记录的大暴雨-特大暴雨,珠江上游的部分流域相继发生有记录以来的最大洪水……6月中下旬华北高温与华南降雨对比图图源:网络直至7月中旬入伏,高温不仅在中国的华北、华东、川渝多地,乃至欧洲、美洲仍旧持续肆虐。高温、干旱与强降水,这些气候变化最显见的极端天气现象似乎正愈发频繁地发生在我们的生活场景中。7月中旬,高温下的葡萄牙正逐渐变为“葡萄干”图源:中国气象爱好者6月的我,则刚好在四川盆地西部都江堰灌区的郫都区境内,这里不仅有交织于富饶土壤间的自然与人工水网,还有成都平原唯一的中国农业文化遗产——如繁星般散落其上的林盘传统聚落。郫都区安宁村土城
2022年7月21日
其他

热安逸!?人类作为气候变化的孩子,探寻川西林盘的低碳启示

导言:2020年8月,四川盆地多地遭遇强降雨,刷新观测史上最强降雨纪录2022年7月,成都市各区(市)县高温或将冲击观测史最高纪录……在全球热议气候变化议题之时自古“水旱从人”的川西坝子接连迎来极端天气
2022年7月13日
其他

成都东山:龙泉山的自然历史 | “蜀都河图”系列讲座NO.2

“蜀都河图”系列讲座NO.2清流讲堂第19讲成都东山:龙泉山的自然历史成都“东进”,跨越“龙泉”规划出全球最大城市森林公园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范围图,来自网络但这远非龙泉山脉的全部意义纵长两百公里、横宽达十公里的广阔区域,亿年地质构造、千年人类文明的悠久历史,是四川盆地-平原的一重要自然人文时空龙泉山山脉走向,来自网络龙泉山分界江河地貌、孕育珍禽异兽大熊猫、华南虎消逝,曾是野生动物乐园草原雕、白头鹞飞来,今成亚洲候鸟通道水陆交通连结巴蜀城镇、容纳古道移民商品贸易、海外作物、新品花果……共造富饶“天府之国”,永变山地人居面貌龙泉山旅游规划示意图,来自网络东山之上古蜀王、仙道场与鬻龙骨……千载风云变幻龙井之侧宋状元、清提督、民文人……历代人才辈出龙泉山的五凤溪古镇,孙吉摄老成都的半城盐糖新中国的首条铁路成都东部新区天府国际机场……龙泉锦绣纵横万千何以言说?龙泉山绿道规划,来自网络“蜀都河图:成都自然人文数据库”系列讲座第二场呈现“成都东山:龙泉山的自然历史”主讲人:胡开全成都市龙泉驿区档案局(馆)副研究馆员,四川大学口述史实践教学与科学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四川师范大学中华传统文化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成都历史与文献中心研究员,成都大学天府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四川客家研究中心理事,四川省民俗学会理事,曾受邀到日本首都大学东京、台湾国立联合大学讲学。从1997年开始,致力于龙泉驿区的地理、历史、民俗研究,出版专著11部,发表论文30余篇,研究成果获得中央党校优秀成果奖、市社科奖等。清流讲堂系列时间:2022年6月18日14:30-16:30地点:成都市窄巷子30号三联韬奋书店(宽窄店)联合主办:山河云图学社
2022年6月14日
其他

竹和生活的可能性?青城山马椅子的林盘“龙门阵”

竹和生活的可能性?青城山马椅子的林盘“龙门阵”“一半翠竹一半田,竹林深处闻鸡犬。溪泉清清竹边过,竹下老者编竹鸳。”这首诗歌中提到的便是川西林盘中的普通农家生活。翠竹、良田、鸡犬、溪流、老者......各个要素在林盘中和谐共生,是川西特有的一种农村居住环境形态。马椅子传承人正在制作椅子
2022年6月11日
其他

林盘龙门阵春之篇:村民与“林园子”的故事

阳春三月安宁村徐堰河边大片油菜花开的正盛花期过后,菜籽榨油川西平原传统农耕的农忙时节也将随之开始村民们的林盘龙门阵在一片油菜花环绕中再次展开油菜花田俯视图
2022年3月16日
其他

河流游学|从水源森林到诗歌城市,从竹林盘到水码头

河流很重要,但很多时候都无声,默默地承受着,所以了解河流的你,可以成为河流的代言人,让更多的人认识身边的河流。如果你愿意,我们共同策划一期志愿者宣传活动吧,这将是属于每一个参与者的公益行动。导师介绍
2022年3月2日
其他

林盘与低碳 :成都第一份本土绿色低碳公益研究报告发布

林盘与低碳:成都第一份本土绿色低碳公益研究报告发布"成都平原早就有了延续千年的“碳中和”示范成果?什么是公园城市的本土传统“绿色低碳”生活?城乡公众和科学家们如何互动产生研究成果?全球气候和双碳政策如何转化为在地行动?"成都的环保组织、科学家们和市民村民们共同开展了一次公益研究川西林盘蕴藏着绿色低碳生活智慧
2022年2月16日
其他

林盘龙门阵开摆了!村民快乐共学川西传统农耕智慧

这次,以村民为主体视角的林盘龙门阵开摆了!“林盘是川西平原特有的、在全国具有唯一性的农村人居模式,是基于川西扇形冲积平原的传统农耕文明智慧最典型代表。”生活在成都市域的人们,可能已借助各种渠道,对这句话耳熟能详,而专家学者、政府部门、社会人士亦对林盘开展了诸多的研究、论证、解释,但对于居住在林盘里的村民们来说,啥子是林盘?林盘跟我们的生活有啥关系?林盘里有啥值得保留?有啥可以改变?……他们对这些问题如何看待?他们有着怎样的思考……2022年01月22日,中国农历辛丑年二十四节气里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刚过,一群村民正围坐在成都市郫都区临石村胡雪梅家的院落里,边吃着瓜子、水果和零食,边烤着火,兴致勃勃地摆起了关于林盘的龙门阵。村民们来自成都市重要的水源保护地村落:柏条河边的临石村、徐堰河边的安宁村、走马河边的安龙村及蟇水河边的锦宁村,他们均是河研会工作人员通过前期走访畅谈,根据意愿兴趣而来参加,将和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的工作人员一起,在辞旧岁迎新年之际,开始了一次与自身生活生长关系密切的共同学习计划。“摆龙门阵”,绝对是生活在川西平原的人们最喜爱的民间文化活动形式,三、五或更多人相聚田间地头、林盘院坝、河边茶馆……一起同行、玩耍、做活,一起讲故事、聊天、闲谈……,加上“摆”这一动词,在四川话里面有“铺开来说”的意思,意即在拉家常的同时,更含有讲解、陈述之意,于是人们借助摆着龙门阵,不仅交换着各自见闻,互相联络感情,亦增长了见识,达成对某种事物的共同理解,是乡土社会构筑社会关系和认同的重要途径。而临石村的这次林盘龙门阵,正是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在社区伙伴支持下,开始推动以村民为主体视角的一种新的在地尝试。村民们的林盘龙门阵咋个摆的?作为
2022年1月26日
其他

周瑾:城市生态——我们与所有生命共享 | 讲堂

城市是人们建造的地方城市是人们生活的地方除了人,还有谁和我们一起共享城市呢?1月15日(周六)上午9:40“揭开生态文化的奥秘”系列讲座第一讲开讲啦!让我们跟随周瑾老师以城市生态为主题来一场深刻的知识交流会吧!
2022年1月14日
其他

蓉城智碳 | 林盘公众科学家成果发布与低碳研学营交流会回顾

2021年7月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启动2021年“蓉城智碳”生态环保科普教育创新项目评选,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申报“发现公园城市的本土低碳生活——成都水源地绿色低碳科普公众教育项目”获一等奖。“发现公园城市的本土低碳生活”通过城乡公众教育、城乡公众调研、城乡公众分享三大主题活动引导公众从”成都全域视角+个人具体参与“的形式,学习与了解公园城市长期落地实践的”绿色低碳“生活示范性成果,探索以乡村—城市人群共同实践体验的新公众教育路径,建立城乡长期持续的互动联系。截止12月12日,绿色低碳研学营与林盘公众科学家初期调研已经全部结束。林盘与低碳公众科学家成果发布与交流会12月12日,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2021年“蓉城智碳”生态环保科普教育创新项目“发现公园城市的本土低碳生活——成都水源地绿色低碳科普公众教育项目”“林盘与低碳:公众科学家”研究成果发布与交流会在葭南茶室展开。交流会邀请到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副会长,原四川省环境保护厅水环境管理处处长陈维果,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清流智库专家陈庆恒,资深媒体人、独立撰稿人、人文地理作者、清流智库专家华桦几位专家老师做指导点评。交流会开始,首先由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秘书长孙吉就“林盘与低碳:公众科学家”调研情况进行了介绍。“公众科学家”调研小组成员,西南民族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王铭铭、张富铭做项目入户调研结果分享、气候数据分析结果分享。林盘公众科学家项目意在通过林盘院落实地调研与气象数据的分析,向社会公众呈现出一种成都本土的低碳生活实例,让社会公众了解林盘以及林盘内生活的人的现状。林盘公众科学家入户调研,共计调查十三户林盘居民,在调查中,小组通过实地走访、村民访谈形式进行问卷收集,通过调查小组的梳理整理,展示出林盘内生活的样貌。林盘气象数据来源于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与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在安宁村林盘——土城陈大爷家田间与林间气象观测站。通过林盘内数据指标变化特点,评价林盘宜居性与人体舒适指数。林盘气候特征分析要素与人体舒适度分析中主要以下数据分析人体舒适度指标包含气温、湿度、风速三个要素,其中气温为主要指标,风速与湿度为辅助指标。根据近年资料及CIHB
2021年12月20日
其他

卢泽明:古蜀文明诗意及蜀草闲谈 | 生态环保大讲堂&清流讲堂

主办单位: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承办单位:成都市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与对外交流合作中心成都环保志愿服务联合会协办单位: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清流讲堂成都市锦江区生绿色生态文化发展中心
2021年12月17日
其他

河流游学 | 溯游沱江:龙门湔江、古镇移民和三星堆的前生

河流游学溯游沱江:龙门湔江、古镇移民和三星堆的前生⚪溶洞口的一方天地©白云苍狗沱江源于龙门,淌过平原,切开龙泉,穿越丘陵,奔向长江。一条江水,曾经承载着古蜀璀璨的文化,也撑起过成都半城的烟火。因此,称其为成都平原的又一条母亲河,实不为过。寒假,我们去拜访沱江吧!
2021年12月15日
其他

林盘与低碳:公众科学研究成果发布与绿色低碳研学营交流会 | 蓉城智碳

林盘与低碳:公众科学研究成果发布与绿色低碳研学营交流会英国当地时间2021年11月13日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以下简称COP26)在英国格拉斯哥闭幕,这次会议被认为是人类“最后一次扭转局势的机会”(《中国气象报》2021年11月10日),会议聚焦“行动”二字,以真正落实温控(升温1.5℃)与减排(净零碳排放)目标。中国政府则早在10月28日,就向《公约》秘书处正式提交《中国落实国家自主贡献成效和新目标新举措》《中国本世纪中叶长期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战略》,这是中国履行《巴黎协定》的具体举措,体现了中国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决心和努力。在此之前的9月2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坚定重申“双碳”目标:“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需要付出艰苦努力,但我们会全力以赴。”极大提振了全球气候治理的信心。位于中国西南的成都市,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正在稳步推进以绿色、低碳为新形态的公园城市,不仅致力让绿色生态成为城市最优质的资产和民生,并且正在全国率先探索“碳中和”绿色生态试验区,积极展绿色生活创建,塑造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加速建设“无废城市”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污水处理零碳排放。而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长期深耕公园城市西部区域,这里不仅是国家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的“西控”之地,亦是公园城市最重要的水源地和独特生态示范区,通过十七年不断发掘其绿色低碳价值并将之付诸实践,河研会已成功创建了成都首个国家级生态示范村(安龙村)、首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安宁村),以及首个以“科创+低碳”理念出发,聚焦公园城市唯一性的农业遗产林盘-农业生态监测站(安宁村),为公园城市的的发展以及相关主题的公众科普教育奠定了扎实基础。成都市首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安宁村2号点全球气候影响本地变化,顶层设计需要在地行动,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致力于环境保护议题的公众教育,2021年,在上述背景下,我们以正在打造的第一个水源地绿色低碳社区科普教育基地为基础,围绕“绿色+低碳+生活”的融合主题,引导公众从“全域成都视角+个人具体参与”的形式,学习并了解公园城市已长期落地的“绿色低碳生活”示范性成果,在倡导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的当下,建立从发现公园城市的本土价值和现代-传统对比实践出发,探索以农村—城市人群共同实践体验的新公众教育路径,并以此建立二者之间长期持续的互动联系,该计划以三个公众教育路径为逻辑构架:徐堰河安宁村河湾三大主题活动、进阶“低碳达人”、共创绿色生活1、城乡公众教育:“碳”秘垃圾的一身低碳研学营活动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广袤的土地本身可以视作固碳、捕捉碳、贮存碳的有生命整体,在成都水源地社区绿色科普教育基地的基地,公众们从初步了解垃圾的产生来源、有哪些分类、怎么分类、体验清源行动,到实践垃圾分类、制作厨余堆肥、制作净水装置,再到最后的认识本土植物,利用堆肥进行种植花草植物。通过亲身走进、亲自调查、亲自动手,让体验官们践行低碳生活,成为低碳践行者,让公众参与完研学活动之后,将收获的知识能学有用、用能恒,真正将低碳理念融入生活。2、城乡公众研究:林盘公众科学家公众们走进最本土的传统林盘,去访问林盘内日日循环劳作的农人,以及他们眼中的林盘生活。以成都水源地社区绿色科普教育基地的林盘——农业生态监测站为基础,在生物学家和气象学家的指导下,通过收集到的田间气象与林间气象的数据分析,结合林盘田野调研结果,行成一份调研报告,探讨林盘的“绿色低碳”智慧和价值。3、城乡公众分享:清流讲堂番外讲以“清流讲堂”为平台,在葭南茶室组织分享交流会,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对话,不仅是低碳研学与林盘调研的总结,也是推动绿色低碳生活的转化与扩散,唤醒绿色低碳的本土基因,并影响更多人的参与。活动剪影2021年7月,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正式启动2021年“蓉城智碳”生态环保科普教育创新项目评选及实践活动。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提报的“发现公园城市的本土低碳生活——成都水源地绿色低碳科普公众教育项目”荣获一等奖。目前,我们的公众教育之“绿色低碳研学营”已顺利结营,公众研究之“林盘公众科学家”亦有了初步成果,我们将通过“清流讲堂”面向公众开展分享交流,具体信息如下:林盘公众科学家”研究成果发布与交流会时间:2021年12月12日10点-12点地点:葭南茶室
2021年12月10日
其他

公众科学家们和林盘村民、气象学家分別聊了啥?|蓉城智碳

川西林盘,成都平原上散落的农家聚落有田,有水,有林,有人家《蜀都赋》中说“栋宇相望,桑梓连接”研究学者眼里林盘衍生于成都平原高度网络化的排灌体系之间,是古蜀农耕文明的产物是川西地区农耕生产生活条件及社会意识驱动所自然形成的独树一帜的居住环境形态旅行者眼里是一片片葱绿稻田与金黄油菜花交织人烟袅袅的富饶绿岛远离家乡,入城拼搏的人来看是一片乡愁是儿时的回忆是回不去的从前成都市生态环境局2021年“蓉城智碳”生态环保科普教育创新获奖项目:“发现公园城市的本土低碳生活”,正招募公众科学家,走进最本土的传统林盘,去访问林盘内日日循环劳作的农人,以及他们眼中的林盘生活。林盘公众科学家林盘入户调查分别于11月20日、11月28日展开,共计走访调查三个村落,以户为单位13户人家。受调查者均在50岁以上,在调查点林盘内居住时间超过40年,是林盘内的“老农人”。林盘调研主要问题有:1、林盘居民基本信息:姓名、性别、林盘居住时间等;2、日常生活:林盘居民的日常生活、生活环境及变化、周围资源利用情况、主要生活变化、生活垃圾过去与现在的处理情况;3、农业生产:种植作物比例、农耕基本情况及变化、对于传统农耕的态度及评价;4、林盘与低碳生活:什么是林盘、坚持居住在林盘的原因是什么、居民眼中的低碳生活是怎样的等等。调查小组林盘入户调查11月20日,林盘公众科学家入户访谈第一次开展。本次访谈村落为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扎根项目地——郫都区安德镇安宁村、唐昌镇临石村村落的林盘散居住户。20日早上10:00,调查小组到达安宁村土城陈大爷家林盘,恰好还有附近林盘院落村民在陈大爷家做客,在调查小组动员下,又叫来几位村民参与到林盘调查中。调查居民包括陈大爷、周边院落赵大爷夫妇、唐大爷夫妇等多位村民,都是在林盘院落生活数十年的“老农人”,在他们眼里,很明显的看出来,他们对于林盘是有情感在的。林盘就是他们生活的农家“园林”。下午,调查小组又来到临石村,恰好,遇到村民俞大爷以及豆腐院子宋大叔都在忙农活,俞大爷正在用竹子编家具,他说“以前的竹子,树木都是有用的,竹子做家具农具,比如背篼啊,板凳啊等等,房子旁边的树木长大了又是建房子的材料。现在这些用的越来越少了”豆腐院子宋大叔像我们透露“竹子对吸收二氧化碳很明显,在院子内点火的烟气能被竹林吸收,在外面看不到明显的烟气迹象”,而且宋大叔还说,院落内五十年代修的柏木房,现在还依旧稳固,林盘院落是先辈流传下来的智慧。11月28日,林盘调查小组再次来到唐昌镇,这次走访的院落依旧是河边散居的林盘院落,并在留驾村左家院子,与村民罗大爷、左家夫妇进行了交流。调查中,调查小组在安宁村遇到正在浇地的村民,是现在农村为数不多的农家肥浇地,据说蔬菜是自家吃的,这极少的农家肥也就只用在这块菜地,现在很少有农家肥可用了。下午,林盘调查小组在河边开展调查,在这里,小组成员见到了农家自己做的豆瓣酱,以及正在烟熏的腊肉,还有村民自己家养的鸭子、大鹅。地道农产品两次入户调研小组成员主要有:孙吉、冯睿曦、邹秋伶、陈辉莹、徐宁、马婕、邹倪、王铭铭、马瑞平。气象小组数据分析处理林盘气象数据来源于河研会和中科院成都生物所安装在安宁村林盘的田间气象观测站与林间气象观测站,以及气象局郭老师提供的郫县气象数据。气象小组在拿到数据之后,将数据进行了初步可视化处理,形成了田间可视化数据分析图表、田间与竹林可视化对比分析图以及郫县与林盘数据可视化图表。11月24日,林盘气象小组前往四川省气象局与郭老师共同商讨气象数据呈现方式。将从土城陈大爷家林盘的竹林、田间的气象观测站得到的数据初步进行可视化图表的进一步制作。四川省气象局郭老师在拿到初步处理的林盘田间与竹林监测站数据表示,林盘监测数据可靠,针对数据的分析,主要有以下方面:01林盘气象站小气候数据可靠性对比,与郫都区气象站数据变化吻合;02林盘田间数据多要素分析;03林盘田间与竹林数据对比分析;04郫都区长时间序列的大的气候的分析。针对目前做的初步的数据分析,郭老师向几位同学提出表扬,但也指出,在后续的数据分析中,需要更多的气象专业技能支持,同时也为气象部分后面的工作作出了指导。气象数据小组成员主要有:张富铭、刘友霏、唐坤杰、张岩。最后,林盘与低碳:公众科学家研究初期成果发布与市民交流会将于12月12日举行,参与方式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信息。—END—活动相关叹啥子“碳”,加入公园城市的本土低碳生活!“林盘与低碳:公众科学家”招募|发现公园城市的绿色低碳生活谁的《竹林盘》?—
2021年12月9日
其他

“古蜀+岷江”,如何成为“2021年成渝十佳科普研学线路”

河流游学消失的河流—重走成都金河、御河|河流游学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关注“河流研究会”一起还清流于大海
2021年12月2日
其他

蓉城智碳 | “碳”秘垃圾的一生体验营第三期回顾与活动总结

带着好奇心走在成都水源取水地河边跟随专家老师去探索本土植物的奥秘受疫情影响,“碳”秘垃圾的一生研学营第三期延迟至11月28日开展。经过前两期的学习,小小体验官们清楚了日常生活垃圾从哪来、如何分类、亲自去做调查,体验清源行动;通过闯关形式体验垃圾分类回收、堆肥尝试、制作净水装置。第三期活动主要内容为认识本土植物,学习垃圾资源化管理流程,最后实践体验——利用堆肥成果来种植花草,学习植物与碳排放相关知识。早晨,低碳生活营的大小朋友们,在绿色乡村营造师与相关植物专家的带领下一起识草、识花、识树。沿河3公里,从房前屋后到公园绿道、河流湿地,水生、陆生、寄生,地表植物、灌木、乔木、藤蔓…一路走一路看的本土植物识别之旅。👇成都本土植物种类多达上千种,本次活动,邀请小小体验官们跟随乡村营造师与专家老师一起,从乡村出发,沿着河流前行,一路边走边看,从细微的环境中去发现,去了解,以实地探访的形式去了解本土植物。蝴蝶花,又名“扁竹根”,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山坡较荫蔽而湿润的草地、疏林下或林缘草地。朴(pò)树,朴树可作行道树,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有毒气体地抗性强;茎皮为造纸和人造棉原料;果实榨油作润滑油;木材坚硬,可供工业用材;根、皮、叶入药有消肿止痛、解毒治热的功效,外敷治水火烫伤:叶制土农药,可杀红蜘蛛。“朴”字在植物学念“pò”。千里光,菊科多年生攀援草本植物,属于四川本土植物,繁殖能力强,全草可入药,能够治疗流感、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急性扁桃体炎、肠炎等多种疾病。素有“家有千里光,全家不生疮”的说法。马兰,即“鹿舌菜”,是一种无污染,易生长的野菜,也是清热解毒的良药。山麦冬,百合科山麦冬属植物,植株有时丛生,有时分枝多,近末端处常膨大成矩圆形、椭圆形或纺缍形的肉质小块根。山麦冬被用作拓展绿化空间,美化景观;山麦冬根块可食用,可入药,主治阴虚肺燥、咳嗽痰粘、胃阴不足、肠燥便秘等。沿着河边一路走过来,指导老师带领大家认识了两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水杉、红豆杉),以及多种集观赏、食用、药用于一身的植物。下午,在指导老师带领下,小体验官们在安宁村2号点绿色科普教育基地,利用厨余堆肥种植花草。各个家庭带着自己的种子,通过指导老师的讲解,在清楚了其特点以及生活习性后,选择了部分种子,在2号点花园旁边,以小组的形式开始合作种植花草。亲自翻地松土,然后加上厨余堆肥,进行翻土混合,再撒上花卉种子,埋上土,看上去挺轻松的事情,但对于从城市中来的各个小体验官们来说,却是第一次,许多小体验官刚开始怎么翻土都不会,在专业老师与乡村营造师的帮助下,慢慢才学会怎样翻土,怎样省力且不会把土拍得到处都是。最后,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学习碳中和等等知识,小体验官们与家长们各自分享了各自的低碳生活中的故事、技巧以及低碳行动中的各种情况。至此,“碳”秘垃圾的一生体验营三期活动已经全部结束,从初步了解垃圾的产生来源、有哪些分类、怎么分类、体验清源行动,到实践垃圾分类、制作厨余堆肥、制作净水装置,再到最后的认识本土植物,利用堆肥进行种植花草植物。通过亲身走进、亲自调查、亲自动手,让体验官们践行低碳生活,成为低碳践行者,同时激励参与者在参与完研学活动之后,将收获的知识能学有用、用能恒,真正将低碳理念融入生活。下期预告:预计12月12日,邀请参与“碳”秘垃圾的一生的大小朋友们进行线下交流会,活动邀请神秘大咖现场与大家交流探讨低碳之路,详情请大家关注“清流绿色低碳生活群”。—END—项目介绍发现公园城市的本土低碳生活2021年7月,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正式启动2021年“蓉城智碳”生态环保科普教育创新项目评选及实践活动。在各区(市)县的大力组织和各单位积极参与下,共收到参赛方案88个。专家对参选项目进行了严格评审,共评选出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提报的“发现公园城市的本土低碳生活——成都水源地绿色低碳科普公众教育项目”荣获一等奖。期待通过此项目的实践,能将本土经验融合“绿色“、”低碳“、”生活”后,创造出一种新认知本土途径,引导公众从成都全域视角和个人具体参与的形式,了解并发现公园城市中长存已久的“绿色低碳生活”示范性成果,探索以农村经验反哺城市实践的新公众教育路径。指导老师陈庆恒生物学家中科院生物所资深研究员清流智库专家华桦资深媒体人、独立撰稿人、人文地理作者成都市科技新闻学会副会长《成都河流故事》主编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清流智库专家张雪华南京大学(溧水)生态环境研究院研究员
2021年12月1日
其他

蓉城智碳 | “林盘与低碳:公众科学家”第一次调研回顾

哪些人参与了林盘公众科学家?共享自然-冯睿曦;鑫山保代-马婕;四川师范大学东区上东小学-邹倪莲华境文旅-刘友霏;四川省社科院新闻所-徐宁;西南民族大学环境设计系-张岩;
2021年11月12日
其他

蓉城智碳 | 快来看!绿色低碳研学营第二期都干了什么?

居民每日产生哪些垃圾?这些垃圾从哪里来?垃圾如何分类?在第一期活动结束后,相信许多小小体验官对这个问题已经有了初步的答案。那么,在水源地社区安宁村,垃圾分类处理后去哪了?厨余垃圾是怎么利用的?污水废水又是怎样净化并本土处理的?接下来我们一起去看看🙌10月24日,第二期“碳”秘垃圾的一生绿色低碳研学营在水源地社区安宁村顺利开展。本次活动,是以安宁村2号点绿色科普教育基地为基础,邀请约30位小体验官,通过闯关的形式参与进来,体验垃圾分类回收、尝试厨余堆肥、制作简易净水装置,亲身实践与学习,切身实践的学习,让小体验官们学习垃圾分类回收、循环的知识,了解水的净化再利用等知识,也能带动小朋友们树立低碳生活理念,践行低碳生活。活动共设四轮关卡即垃圾分类、粉碎厨余垃圾、堆肥混合和翻堆首先老师带领孩子们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接着孩子们利用小铁锹等器具将厨余垃圾切碎,切碎后,老师在堆肥点介绍了堆肥的基本知识和翻堆的注意事项;之后孩子们在老师们指导下完成了堆肥混合、翻堆等工作。厨余粉碎粉碎后,老师在堆肥点介绍了堆肥的基本知识和翻堆的注意事项;之后孩子们在老师们指导下完成了堆肥混合、翻堆等工作。小体验官们进行翻堆混合“分类+收集+堆肥”能够带动社会公众参与到垃圾分类处理中,将厨余垃圾与园林绿化垃圾、农业垃圾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实现了厨余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厨余堆肥的尝试是河研会在郫都区总工会、郫都区社治委、郫都区城管局的支持下,在安宁村开展垃圾分类、厨余堆肥实践和人居环境整治的工作中的一部分。2020年,河研会安宁村2号点修建了10个(5组)1*1*1.25m3的堆肥池,在原有垃圾分类基础上解决了181户、550余人的厨余垃圾问题,并且选了三位村民作为管理,与村委、村民协商制定了安宁村2号点垃圾分类管理制度。村民在处理厨余垃圾堆肥小小体验官们通过厨余堆肥的尝试与实践,从实际行动上带动小朋友们学习与践行低碳生活,提高低碳环保意识。午饭过后,在绿色乡村营造师陈大爷家,专业老师带领体验官们开始制作简易净水装置。老师讲解净水装置原理活动中,老师带小小体验官们亲自采集石子、石英砂,并使用棉花、纱布、活性炭等材料,让小朋友们自己动手动手完成简易净水过滤器的制作。小小体验官们采集石子通过小体验官们亲自动手制作净水过滤器,也能清楚直观的了解污水净化、循环再利用的过程,通过孩子们在动手亲身体验的同时了解了净水原理,增长了知识,也树立起节约用水的意识。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制作,小体验官们顺利将净水器制作完成,污水变清水,小体验官们成就满满。另:原定于11月7日的绿色低碳研学营第三期因疫情原因延期开展,疫情防控期间请大家保护好自己,出门带好口罩,我们共同抗疫,静待疫情结束,希望很快会与大家见面💪。发现公园城市的绿色低碳生活获得2021年“蓉城智碳”生态环保科普教育创新项目“一等奖”。“碳”秘垃圾的一生体验营,依托安宁村垃圾分类与厨余堆肥成果,开展科普教育,带动公众了解并发现成都本土社区的“绿色低碳生活”示范性成果,用农村经验为城市社区居民进行科普教育,是探索农村经验反哺城市实践的全新的有效途径。河研会在安宁村的垃圾分类与堆肥实践工作早在2019年就开始实践探索,将垃圾分类、厨余堆肥以及堆肥产品的利用等一系列过程呈现在社区公众眼中,让社区居民看得到,看得懂,学得会,能够以直观可体验的方式感受绿色低碳理念,倡导友好低碳生活方式。下一期我们一起走进林盘去探索林盘院落中居民的低碳生活!-END-项目介绍发现公园城市的本土低碳生活2021年7月,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正式启动2021年“蓉城智碳”生态环保科普教育创新项目评选及实践活动。在各区(市)县的大力组织和各单位积极参与下,共收到参赛方案88个。专家对参选项目进行了严格评审,共评选出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提报的“发现公园城市的本土低碳生活——成都水源地绿色低碳科普公众教育项目”荣获一等奖。期待通过此项目的实践,能将本土经验融合“绿色“、”低碳“、”生活”后,创造出一种新认知本土途径,引导公众从成都全域视角和个人具体参与的形式,了解并发现公园城市中长存已久的“绿色低碳生活”示范性成果,探索以农村经验反哺城市实践的新公众教育路径。指导老师陈庆恒生物学家中科院生物所资深研究员清流智库专家华桦资深媒体人、独立撰稿人、人文地理作者成都市科技新闻学会副会长《成都河流故事》主编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清流智库专家张雪华南京大学(溧水)生态环境研究院研究员
2021年11月11日
其他

蓉城智碳| “碳”秘垃圾的一生体验营首期回顾

垃圾从哪来?垃圾如何分类?垃圾分类后将被带到哪里去处理?看绿色乡村营造师如何营造绿色家园与绿色乡村营造师一起去调查、去发现并体验一次垃圾清源行动走进水源地社区一起寻找答案这就是👇成都生态环境局2021年“蓉城智碳”生态环保科普教育创新项目“碳”秘垃圾的一生体验营—发现公园城市的绿色低碳生活由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主办获得成都水源地绿色低碳科普公众教育项目“一等奖”垃圾到哪去?生态堆肥是成果2021年10月17日,“碳”秘垃圾的一生活动首次展开,在经验丰富的老师带队下,体验官与绿色乡村营造师一起去“碳”秘。专业老师与绿色乡村营造师讲解介绍安宁村垃圾分类2号点在垃圾分类、生态堆肥以及社区花园建设过程中的困难、收获与不断探索,安宁村被评为“成都市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安宁村——位于成都市水源保护区,自然条件优良,植被茂密,居住条件良好。近年在郫都区社治委、在安宁村开展垃圾分类、厨余堆肥实践和人居环境整治的工作,带动公众积极参与垃圾减量、无害化、资源化利用过安宁村2号点硬件设施展现垃圾分类、生活垃圾堆肥、污水净化、堆肥产品回田(绿植)等一系列过程,让社区居民参与共建、共享,并联动科普教育,带动全民环保理念提升,在家里、社区形成一种友好低碳的生活方式。垃圾从哪来?日常垃圾有哪些?了解了这些基本情况后,体验官们开始了垃圾小调查,日常生活会产生哪些垃圾,从哪来?只有亲身观察、访问后才能了解。体验官在乡村营造师帮助下,走进社区,去亲自调查了解。一家一户的调查,最终小小体验官们有了自己的认知,并对照手绘本进行了分享交流。垃圾从哪来?如何将它们正确分类?午餐后,在了解了垃圾的来源基础上,专业老师向体验官们进行了详细讲解了成都垃圾分类怎么分?什么是可回收垃圾?什么是厨余垃圾?什么是有害垃圾……体验清源活动学习完毕垃圾分类知识后,最有效的检验学习成果的方法就是实践,最后的清源体验开始行动。安宁村河流清源行动,一直是安宁村绿色乡村营造师们一直坚持在做的事情。什么是“绿色乡村营造师”?绿色乡村营造师是在安宁村2号点的基础上,由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推动,联动各方面志愿力量及技术经验的基础上打造是一支“对内服务社区,对外推广安宁村文化”的志愿者队伍。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清源行动,体验官们收获颇丰。各个小组分别捡拾垃圾量:6.7Kg、6.2Kg、3.4Kg、塑料瓶2.1Kg垃圾清源活动中体验官们共计捡拾垃圾18.4Kg“碳”秘垃圾的一生——发现公园城市的绿色低碳生活意在将本土经验融合“绿色“、”低碳“、”生活”后,创造出一种新的认知本土途径,引导公众从成都全域视角和个人具体参与的形式,了解并发现公园城市中长存已久的“绿色低碳生活”示范性成果,探索以农村经验反哺城市实践的新公众教育路径。体验官分享收获成果同时,安宁村本土先进的垃圾分类案例与隐藏于每一位村民和营造师身上的环保理念也是城市社区学习的典型榜样,带动公众亲身参与垃圾分类管理、生态堆肥尝试以及河流清源行动,引导公众发现并行动,也是乡村经验反哺城市的最好的一种形式。低碳循环可以有哪些方式?堆肥池怎样做?它的原理又是什么?如何做污水净化装置?下一期我们一起去揭秘!项目介绍发现公园城市的本土低碳生活2021年7月,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正式启动2021年“蓉城智碳”生态环保科普教育创新项目评选及实践活动。在各区(市)县的大力组织和各单位积极参与下,共收到参赛方案88个。专家对参选项目进行了严格评审,共评选出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提报的“发现公园城市的本土低碳生活——成都水源地绿色低碳科普公众教育项目”荣获一等奖。期待通过此项目的实践,能将本土经验融合“绿色“、”低碳“、”生活”后,创造出一种新认知本土途径,引导公众从成都全域视角和个人具体参与的形式,了解并发现公园城市中长存已久的“绿色低碳生活”示范性成果,探索以农村经验反哺城市实践的新公众教育路径。指导老师陈庆恒生物学家中科院生物所资深研究员清流智库专家华桦资深媒体人、独立撰稿人、人文地理作者成都市科技新闻学会副会长《成都河流故事》主编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清流智库专家张雪华南京大学(溧水)生态环境研究院研究员
2021年11月10日
其他

“蜀都河图:成都自然人文数据库”正式上线 |第十五届岷江论坛

作为位于中国长江上游的西南中心城市——成都市正在打造中国第一座公园城市,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这座拥有4500年文明史和2300年建城史的“天府之国”,前所未有的将行政地域的全部自然人文资源纳入统一规划,提出了“一山连两翼”的城市发展新格局。但如何真正成为包容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城乡发展样本,离不开自然环境与人文历史的公众参与性发掘、呈现与认知。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通过近20年的积淀,搜集整理了一批反映成都城市格局、行政区划和水系变迁的古旧地图及相关资料,“地图书人文地理知识库”则致力于数字人文开放共享,我们希望联合牵头发起一个由志愿者完成的公益项目,并与各大院校等机构广泛合作,发掘整理出一批海内外留存的古旧地图和老图片,进行数字化保护与公众呈现,服务相关研究者、成都市民和全世界所有喜欢成都这座城市,希望到这里旅游、工作和定居的朋友。————————“蜀都河图”是什么
2021年10月30日
其他

蔡波:跨越水陆 — 四川的两栖爬行世界 | 生态环保大讲堂&清流讲堂

蔡波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工程师、博士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主要负责两栖爬行动物调查与鉴定工作从事爬行动物多样性与分类厘定、爬行动物红色名录等研究
2021年10月21日
其他

华桦:从流淌的江河博物馆认识生态启蒙 | 麓湖社区艺术季

人逐水而居,城依河而建,一座城市的河流,安放着这里人们的生活。古希腊人说,了解我们自己是人类最高的智慧,今天我们可以以同样的思路去思考我们的城市之水。在成都,天府之水雪山来,岷江纵贯南北,山川形胜,人文发达。岷江承载着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文化元素和历史信息,被称为“流淌的江河博物馆”。图|
2021年10月21日
其他

“林盘与低碳:公众科学家”招募|发现公园城市的绿色低碳生活

1、将预收300元押金,全程参与活动并完成相关任务后退还。2、请随报名表提交一份300字以内参与计划和推广阐述
2021年10月8日
其他

沈尤:“巴蜀飞羽”— 从金沙与三星堆文物中的鸟形器说起 |讲堂笔记整理

青蒿草提炼出的青蒿素能够治愈疟疾从牛身上得到牛痘可以防治天花二十四节气包含着七十二物候三星堆里除了巨眼人像和象牙最多的就是鸟这是从哪里学来的课堂里很难接触到的知识呢?9月25日,成都生态环保大讲堂第53讲&清流讲堂第14讲,即“打开生物多样性之门”系统讲座第4讲上,沈尤老师从三星堆和金沙遗址鸟形器入手,通过人与鸟的关系探究古蜀时期的人地关系和自然与文化的密切联系,对当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展开讲座。01.“鸟儿们”的原型?金沙遗址出土的金箔上,太阳神鸟其原型到底是哪一种鸟?沈尤老师从历史自然环境、人文社会发展等多个角度,对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进行剖析,并与志愿者们探讨了古蜀时期“鸟儿们”的原型。从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出土的数量众多的鸟形器中便不难看出古蜀时期的人类十分喜爱鸟类。沈尤老师表示
2021年10月4日
其他

“碳”秘垃圾的一生体验营招募 | 发现公园城市的绿色低碳生活

第二期时间为:2021年10月24日周日主题为:垃圾到哪儿去,堆出生态肥学习低碳循环知识(生态设施,包含堆肥池、人工湿地、雨水收集系统等)→体验垃圾后端处理操作工作→制作科普作品(模型)→完成手绘本
2021年9月30日
其他

叹啥子“碳”,加入公园城市的本土低碳生活!

马瑞平同时感谢郫都区安德街道与安宁村村两委_End_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向作者致谢!如涉侵权,请留言协商。
2021年9月29日
其他

沈尤:巴蜀飞羽 — 从太阳神鸟看天府文化的自然基因 |成都生态环保大讲堂&清流讲堂

沈尤IUCN世界保护地委员会(WCPA)委员四川旅游学院生态旅游研究所所长成都观鸟会理事长长期从事生物多样性保护、观鸟推广、自然教育和生态旅游等方面工作
2021年9月24日
其他

需要保护的别样四川“特产” | 清流讲堂&成都生态环保大讲堂

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是经过了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因为红豆杉的树皮有抗癌物质——紫杉醇,所以有许多人进入林中来剥树皮,使得红豆杉的数量急剧下降。
2021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