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春耕稻作与气候变化:林盘田野笔记③

清流君 河流研究会
2024-09-05

春耕稻作与气候变化:林盘田野笔记③

惊蛰过后,如果你身在城市中,每天坐在钢筋水泥建筑里,可能还在被阵阵阴寒包围着;如果你多些户外活动,也许就能感受到俗话说的“一阵催花雨,数声惊蛰雷”。伴随着时晴时雨的天气,你有没有听到声声春雷?或者无论山野与城镇,看到点缀并逐渐盛放于枝头上的花朵?



虽然气温仍旧起伏不定,但总体已日趋温煦,如果你是一位农人,那肯定不仅最先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更明白繁忙的春耕已接踵而至。越来越多的地方迎来了“可耕之候”,“二月惊蛰又春分,种树施肥耕地深”。



在秧母田里播种水稻

水稻在插秧前经历了什么?

我一边查着各地早期有关水稻耕作的地方志,一边等着安龙村朋友的电话,希望今年不要再像去年那样,错过水稻的育秧过程。说到水稻耕作,就要提到各地因地适宜的水稻耕作制度。与其他同纬度地区的水稻耕作制度如一年两熟或连作稻不同,成都平原乃至四川盆地主要为水稻一年一熟,并与旱地作物构成水旱复种的耕种制度。以“大春”、“小春”作为种植不同作物的时间区隔,根据土地情况与家庭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多熟制耕种。


大春水作,一般指种植水稻的时期,从5月中下旬(插秧后起算)开始至9月左右;小春旱作,一般种植油菜籽、麦子及秋冬蔬菜,从9月下旬至第二年的5月上旬。我们在农田中可见的稻谷耕作一般为5月立夏至小满节气间,但在清明至谷雨节气(4月上中旬)甚至更早,农人们即开始准备水稻的浸种与催芽,直到5月中旬至6月初的小满-芒种节气间,再进行水稻的移苗插秧。


播种水稻

为什么水稻种植要有育秧移栽的步骤呢?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水稻插秧,这些秧苗又是怎么“变”出来的呢?育秧移栽的过程一方面为了减轻田中各种草害的影响,一方面可以非常有效的解决不确定的天气变化所导致大小春作物在种植季节上出现用地矛盾问题。比如小春作物油菜籽的生长期要持续到每年的5月,与大春的水稻种植存在1-2个月的重叠期,先将水稻在“秧母田”中进行育秧再移栽,就可以解决作物种植季节重叠的问题。另外,如果春天持续阴雨低温,油菜籽生长、成熟缓慢,而在秧母田中先育秧,也可以更加灵活的调节因天气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这正是农耕的传统经验细节在当下气候变化适应方面的重要体现。



看到有地方志记载,水稻浸种一般在清明至谷雨节气间,比如湖南常德地区同治年间的《澧州志·风俗》中记载“三月(农历)乌柏萌,桐垂细乳,乃浸稻种”;明代邝璠所著的《便民图纂》中记载江苏及江西稻作的竹枝词写到“三月清明浸种天,去年包裹到今年”。早稻在清明前浸种,晚稻在谷雨前浸种。虽然地域不同、稻谷品种不同,浸种时间也有差异,我想着成都平原与华东、华中地区应该相差不大。但惊蛰刚过一周左右,就接到了安龙村王成大哥的电话,他说村子里其他人家都已经开始育秧了,他家准备3月13日浸种,14日就开始撒种子育秧。另外安宁村的陈大爷家也计划在3月14日浸种、翻地,在15日播撒种子育秧。比历史上其他地区的地方志记载提前近一个月的浸种与育秧时间,推测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1)地域的影响,因北部崇山峻岭的阻挡,北方的倒春寒冷空气难以深入四川盆地腹地的成都平原,地气逐渐回升仍为大势,因此育秧比华东、华中一带要早;2)气候变化的影响,查看“全国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专报”的信息,三月以来全国大部分的春播区气温均偏高,如下图所示。3月13-19日这周,“华南北部早稻处于播种育秧期,西南地区一季稻处于播种育秧期”;3)现在的育秧过程,播撒种子后大多使用农膜覆盖,促进水稻种子可适时发芽,减少了遭遇春寒的风险。


(图源:中国气象台)


看早期地方志的记载,浸种的技术至少自宋代(宋真宗向南方推广占城稻时,详述了浸种方法)就已通过文本的形式记录并推广全国一直延续至今。浸种的时间多在3-9天,如果当时的天气晴热,需要每天换三次浸种的水,防止其腐烂;如果天气阴寒,则用温水浸泡,这一步叫做催芽。而在成都平原,浸种已缩短到1-2天,就算天气寒冷使用井水仍可正常催芽。听陈大爷讲,有些地方甚至不再浸种催芽,直接播种水稻也可以正常发芽、生长与收获,产量好像并没有多大差别。


四库全书收录的《湘山野录》

对宋真宗推广种植占城稻的记载


接下来的育秧过程普遍为30天,但也会由于当时的天气变化,以及幼苗的生长程度而有所不同。育秧过程的耕种细节,也完全根据天气的具体情况进行随时调整:如果这个阶段的天气阴寒,秧色青嫩,可以将秧母田放置阴干,使秧苗长得“苍老”些;如果气温过高,就不能过早的将秧苗插入施肥太多的田中,以免发生徒长,使秧苗“蒿败”(摘自《沈氏农书》)。为了防止极端天气等不确定因素,农人们还会在田地中多育一些秧,以备不时之需,如果遇到气候灾害也可以补种。这些都是应对不确定的天气状况,农民不断积累下来的耕种经验与智慧细节。


种的什么种子?

这是浸种后正在换水、投洗的水稻种子,看外观与我们常识中的水稻稻谷还是有些差距的。为什么种子是红色的呢?因为每颗稻种都被密实地用溶剂进行了包衣处理。近几十年来,水稻种子的包衣技术发展很快。相关的科技发明与研究认为,不同溶剂制成的包衣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成秧率,提高秧苗素质和抗病能力,从而增加大田产量。然而包衣技术也会对种植的土壤、地表与下径流的水资源面临一定的环境挑战,主人正在通过多次投洗的方式,希望把包衣尽可能多的洗下来。

现在使用的种子又是什么呢?据我们了解,现在成都平原已基本全部使用杂交稻种植,种子多是在场镇的种子商店采购,种子包装上会注明建议的生长时间(多为150天,也有180天)。而杂交水稻的种子只能播种一次,产下的稻谷无法再播种。根据调查和文献资料的显示,到民国时期,郫都区还保留着较为丰富的传统水稻品种,记录有粳稻(俗称“饭谷”)和糯稻(俗称“酒谷”)两种稻谷共计27个品种。然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杂交稻开始推广,传统水稻品种急速减少,农户更愿意选择少管护且高产的杂交稻耕种。
“高效”、“便捷”的农作方式逐渐替代了传统的精耕细作耕种模式,直至现在传统稻种难以在成都平原区寻觅到,虽然可以保障一定的粮食收获量,但对本地水稻种质多样性演替将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同时,也让我们不禁思考,这是否是种子生产、销售链条的利益相关者对农民稻作体系的共谋?使稻谷种植的主动选择权逐渐落于大资本手中,并可以年复一年的通过销售一次性耕作的种子而持续牟利。


水稻种植与温室气体排放

农业尤其水稻种植被认为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之一,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评估报告显示,农业生产和土地利用变化产生的碳排放已占到人类活动产生碳排放总量的25%。除二氧化碳外,农业是产生其他温室气体——甲烷、氧化亚氮的第三大来源(仅次于能源生产与工业生产) ,如稻田排放的甲烷、农用地排放的氧化亚氮、动物肠道发酵排放的甲烷和动物粪便管理排放的甲烷与氧化亚氮。


水稻田的气体吸收与排放(Brevik,2012)


然而,水稻种植排放甲烷等温室气体并非如文字所表达的那样纯然绝对。早在20年前,Zhang等(2002)即根据农业生态系统作物模型(crop-DNDC)针对中国的江苏、山东、湖南三省份的稻田,验证水稻耕作过程中甲烷的产生受到土壤质地、土壤温度、以及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与酸碱度密切相关。Sass等(1994)进行水稻田温室气体排放适应性研究中发现,土壤的粘粒含量明显影响着甲烷的释放量,土壤中黏土含量与甲烷释放量呈现负相关关系。
姚铭辉等(2006)针对台湾稻田利用DNDC模型进行水稻耕种过程温室气体排放的研究发现,土壤越紧实,温室气体排放量越高,若土壤越疏松,温室气体排放则越低。陈金权(2022)对台湾规模化种植、水旱轮作种植及有益菌辅助强化水稻栽培(SPRI)三种水稻耕种农法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规模化种植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最高,其次为水旱轮作农法耕种,温室气体排放量减低了50%,而使用有益菌的水稻耕种技术温室气体排放量最低,仅为规模化种植的30%。


三种水稻耕种方法二氧化碳排放比较(陈金权,2022)


张斌等(2010)选择成都平原的稻田,以施用“生物质炭”肥料与否进行对照研究,连续两年观测土壤的性质、水稻产量及土壤中甲烷与氧化二氮的排放情况,发现生物质肥料对土壤的肥力性质改善有效,提高了土壤中有机碳,同时使土壤疏松,降低了土壤的“容重”,虽然对水稻的产量影响不显著,但却显著降低了稻田中甲烷与氮氧化物的排放。生物质炭肥料即生物质在无氧或缺氧环境条件下缓慢高温分解得到的富含碳的有机质,成都平原农田耕种技术中一项重要的特征即使用枯叶、秸秆等堆肥而成的“绿肥”、人畜粪便发酵后的“粪肥”,以及一些生态农场利用不同有机质堆肥而成的有机肥,均是良好的生物质炭肥料。
中国传统的农耕技术在水稻等农田排放温室气体以外,还有碳固定的作用,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及土壤对有机碳的富集和保存等有效途径,具有巨大的碳汇能力。特别是成都平原江源农耕文化背景下的林盘复合生态系统的农田传统耕种技术、肥料来源与施用方式等,都可有效的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从水稻耕作到更多

一百多年前,美国农业专家富兰克林·金于1909年远渡重洋游历中国、日本与高丽(今朝鲜及韩国),调查了解人口稠密的东亚三国,如何可以在几千年如此长的周期中,持续地利用有限土地生产出足够的粮食尤其是水稻的。在其著作《四千年农夫》中,他发现促成全国长期的水稻持续供应,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自然河流开凿为运河及人工沟渠等水利设施用于灌溉;将更多的山地与丘陵开辟为可以各种的梯田或水田;通过密集种植与复种的耕种技术增加土地耕作利用率;通过绿肥作物及各种有机肥料持续维持土壤的肥力及吸收作用等。



我们经过持续的走访、调查与桌面调研,不仅整理出水稻耕种制度、还对成都平原水旱复种多熟制耕种技术细节、多样化耕种模式,水资源灌溉与组织,以及耕种传统在气候变化,尤其是极端天气下的适应智慧与经验做了详尽的学习与记录。接下来,我们将持续为您分享这些内容,让我们一起关注气候变化,一起探寻乡村传统农耕文化及现代乡村生活如何更加有效的应对气候变化。



参考文献

[1]Zhang Y, Li C, Zhou X, et al. A simulation model linking crop growth and soil biogeochemistry for sustainable agriculture[J]. Ecological modelling, 2002, 151(1): 75-108.[2]Sass,R.L.,F.M.Fisher,S.T.Lewis,F.T.Turner,and M.F.Jund.1994.Methane emission from rice field:effect of soil properties.Global Biogeochem.Cycles 8:135-140[3]姚铭辉, 陈守泓, 陈述. 台湾水稻田温室气体排放之估算研究[J]. 台湾农业研究, 2006, 55(4): 280-293.[4]陈金权. 水稻耕种方法与温室气体排放之研究[J]. 2022.[5]张斌, 刘晓雨, 潘根兴, 等. 施用生物质炭后稻田土壤性质, 水稻产量和痕量温室气体排放的变化[J]. 中国农业科学, 2012, 45(23): 4844-4853
END

相关阅读 

农耕智慧应对气候变化:林盘田野笔记①
水稻、农作物与气候变化:林盘田野笔记②林盘龙门阵开摆了!村民快乐共学川西传统农耕智慧
林盘龙门阵春之篇:村民与“林园子”的故事


 我们关注川西林盘价值的轨迹 


1

2019-2020年开展“川西传统农耕智慧调研”项目

2

2021年4月开展“365日林盘生态数据监测行动”科技in遗产:365天林盘生态数据监测行动|世界地球日

3

2021年7月开展“成都水源地绿色低碳科普公众教育项目”“成都平原淡水生态系统”水源地村民茶话会 | 清流社群

4

2021年6月到10月开展‘’林盘与低碳:公众科学家‘’活动“林盘与低碳:公众科学家”招募|发现公园城市的绿色低碳生活

5

2021年12月20日《林盘公众科学家成果发布——成都第一份本土绿色低碳公益研究报告》林盘与低碳 :成都第一份本土绿色低碳公益研究报告发布

6

2022年1月26日在安龙村村民胡雪梅家举办“川西传统农耕智慧:林盘村民共学计划”第一次茶话会林盘龙门阵开摆了!村民快乐共学川西传统农耕智慧

7

2022年1月26日在安宁村村民陈明全家举办“川西传统农耕智慧:林盘村民共学计划”第二次茶话会

8

2022年6月7日在青城山马椅子基地举办“川西传统农耕智慧:林盘村民共学计划”第三次茶话会竹和生活的可能性?青城山马椅子的林盘“龙门阵”

9

2022年6月中旬"本土农耕智慧应对气候变化"调研组郭慧进入郫都安德镇各乡村开展调研活动,写下第一篇林盘笔记农耕智慧应对气候变化:林盘田野笔记①

10

2022年七月初,西南交通大学“绘青春 美乡村”三下乡主题墙绘社会实践队前往陈大爷家开展墙绘活动

11

2022年8月1日河研会成员与陈大爷完成安宁村土城林盘农耕共学基地共建协议书的签署

12

2022年8月"本土农耕智慧应对气候变化"调研组郭慧次前往安德镇各村,进一步了解了当地的耕种情况及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并写下第二篇林盘笔记。摄制组成员曾维金第一次拍摄水稻、农作物与气候变化:林盘田野笔记②

13

2022年8月31日调研组前往安龙村王成家开展相关采访及生态农场拍摄活动

14

2022年11月17日

林盘龙门阵秋之篇:茶话天府传统农耕

15

2022年3月18日

林盘龙门阵|共绘安宁村季节历与社区资源图




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
关注“河流研究会”
一起还清流于大海
文字|郭慧
图片、视频|孙吉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河流研究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