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河流研究会:解读川西林盘传统智慧
2020年底,中国大陆最权威的科普媒体《中国国家地理》刊登“林盘:成都平原的田间绿岛”一文,深度呈现“天府之国”引以为傲的传统智慧。
这是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推动开展的“川西传统农耕智慧调研”项目首批成果之一。
作者在十年前曾以记者身份对林盘人居生态系统进行深度报道,现在重新参与一场多元视角下对成都平原古老农业文化遗产体系的发掘与追溯,感触颇深。本文通过“蜀水润泽:河流、水网与散居陆海”、“历史图景:信仰、移民与聚落川西”、“天府玉珠:场镇、心理与生命生态”三个章节维度出发,试图解读生根孕育于成都平原、蕴涵生态之美、世界独有唯一的文明遗产——林盘,使其为更多人看见、知晓与了解。
我们现将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林盘:成都平原的田间“绿岛”
作者:孙吉(白云苍狗)
引 言
“
这是唯有在川西平原才得一见的大美景观,其点睛之笔,正是那些如同绿岛般“浮缀”陆海的微小聚落,一种独属于天府平原及其临近浅丘地带的人居模式:翠竹高林掩映之间,数户农家比邻聚居,河溪水渠护佑交错,耕田层层环绕四周,人境共创出既和谐美观又循环生态的诗意栖居。蜀人将其形象地名之为“林盘”,而散落分布于广袤平原的座座林盘,看似天马行空实则暗藏珠玑,它们在天府大地生长出一张庞大有序的生存网络,构成我国乃至全世界唯一的东方生命聚落景观。
”
“我不得不承认,倘若抛开让外来者头疼的寻路问题,即便是仅仅出于生产需要和生活方便的实用动机,这种依水耕耘和随形开垦的理念也是极为经济有效的选择,而它的背后,则是都江堰工程所开辟的河渠水网系统与农业开垦灌溉需求之间,千百年来不断交相促进优化扩张,又协调交融一体的呈现方式。那些沿河分布,看似零散而随机的“平稻田”,在研究农业地理的学者们看来,正是完美适应了川西平原的水网环境,使分散人力开展耕耘显得更为经济和实用。”
川西平原水系图 范晓 绘制
林盘院落 图片来自《成都河流故事》尹钢 摄
“千百年来,川西坝子的林盘居民自发主动地培植和维护,让无数的林盘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和用途多样性高度统一的理想居所,它的林园—人居—稻田系统蕴含着生生不息、循环不已的文化生态学价值,不仅让林盘不仅成为田园诗般的宜居之地,同时也在适应自然环境,传承人文风俗方面,强化着当地居民的认同与归属。作为川西平原农耕文明的主要物质载体,林盘是延续着川西地区农业社会健康富庶的基本元素,以林盘聚落为核心勾勒出美丽的田园景观,众多的林盘与农田、水系、场镇、道路、山林等要素共同构成庞大而有序的网络体系,更使得川西平原的“陆海”、“天府”之美誉,延续千年不衰。”
手绘林盘外观 刘卫兵 绘制
手绘传统林盘格局 刘卫兵 绘制
演变中的川西林盘格局 图片来自网络
“2008年9月,成都人民政府办公厅向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转发了市建委《关于推进我市川西林盘保护的实施意见》;2020年,郫都区林盘农耕文化系统成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并正在申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但是如何真正延续川西平原上这种唯一性、原真性,智慧性的林盘风貌和精神,值得决策者们深思熟虑,值得林盘居民们与社会大众参与其中。”
注:因编辑版面原因,杂志刊载时有删节,我们将在后续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全文刊登。(顺便说一句:2020年12月刊《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有“河流研究会·清流智库”专家为作者撰写的关于四川雪山、林盘和雨雾的三篇文章哦!)
传统农耕壁画,壁画来自郫都区安龙村水环境教育中心,现已被拆除。
(手机横屏):
想了解更多“川西传统农耕智慧调研”项目,
请移步继续阅读:
四千多年来,素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川西平原(又名成都平原),积累了丰厚而独特的农耕经验实践,建基于协调人地关系与历史思辨基础之上的系统化传承,逐渐演变为诸如水旱轮作制度、自流灌溉水网、土地田间管理……以及与之相生相容的林盘聚落、民俗民谚、器物制度、生活方式、作物栽培等等传统智慧,构成了中国境内乃至东亚大陆独一无二、价值鲜明的地域农业文明之核心元素。这些经过数千年创造、生存、衍化、延续并成功运作的传统农耕智慧,至今仍然传承于农人实践、记载于古今书本、存续于民间记忆……成为蜀地族群奉献给人类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如同吉光片羽般,不时闪现出它历久弥新的价值。
传统农耕场景图,菜籽与水稻是传统农耕中水旱轮作交替种植的两种典型作物
图片来自于网络 刘忠 摄
随着时代变迁,人们正将目光重新投向环境保护、食品健康以及与土地的链接。无论是在政策层面还是社会层面,一种和自然、传统息息相关的生态农业实践正在成为新的热点。然而我们很难在国内找到一套本土化、系统化的生态农业技术体系,与此同时,传统农耕智慧则呈碎片化散落,未能得到系统的梳理和总结,随着老一辈的农人相继离世,这些农耕智慧也将随之消失。
2019年~2020年,在香港社区伙伴(Partnerships for Community Development,简称PCD )的支持下,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Chengdu Urban River Association,简称河研会)启动了 “川西传统农耕智慧调研项目”,成立历史人文、生态背景和农耕技术三个专家组,借助专业性力量,以文献梳理、田野调查与科学观测相结合的方式,进入到川西平原广袤农村的不同场景之中。
调研团队通过田野调查、农事茶话会、文献梳理、小气候气象数据监测及土壤健康相关数据收集等多种方式,分别从各自角度呈现出“川西平原传统农耕智慧”的阶段性成果框架:历史人文组总结出川西平原以“林盘”为特征的农耕生活文化,生态背景组则系统梳理出川西平原传统农耕的历史变迁、自然背景、农事民谚、信仰习俗等等农耕社会体系,农耕技术组则通过反复进入典型乡村,通过农户访谈、农事茶话会以及土壤检测等人文科技手段,去总结呈现以生态农耕为视角的历史-现代技术经验。
项目中期在临石村水环境教育中心举行的农事茶话会
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是不断启发包括项目团队、NGO、当地村民、基层政府、生态农友、专家学者等诸多利益相关方对川西传统农耕智慧发掘、理解和思考的过程,亦是不断寻找多元价值方向与跨界思维碰撞的尝试,我们希望未来持续开展“调研+实践”,系统总结川西平原农耕历史变迁,挖掘并继续传承古老的祖先智慧,并期待未来借助现代生态农业的相关理论与实践,拓展对于农业的未来想象。
♪
项目团队
历史人文组
牛剑春:独立文化学者、芬芳文化研究院创办人
生态背景组
陈庆恒: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王玲珍:成都好雨农场创始人
农耕技术组
胡小平:成都家园行动公益服务中心创始人
袁 勇:四川省简阳市东溪镇农业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
王津涛: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生态农友代表
王 成:郫都区安龙村村民
王旭明:郫都区安龙村村民
胡雪梅:郫都区临石村村民
陈明全:郫都区安宁村村民
曾怀清:都江堰市柏河村村民
唐 亮:金堂县爱佳源家庭农场农场主
张泽礼:四川乐至县村民
项目助理:杨明茗
想最快体验川西农耕智慧成果吗?
点击下方图片了解“岷江2021新年生态礼包”
或直接“阅读原文”进入购买
品尝来自岷江流域最“水”的生态新年
— END —
特别说明: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