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TOD,又一个优秀的城市规划概念即将被地产玩坏

城市设计 2021-07-06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MINDARCH Author Templesea


要问这两年建筑圈的节目单上,最火爆的节目是什么?

我觉得,是TOD。
 
TOD,如同一颗划亮天际的明星,照亮了开发业主愉快的脸庞,照亮了政府领导演讲的稿单,照亮了设计院财务开出的发票联。
 
各级政府,看到了可以多印出去多少的地票;
开发商,看到了楼盘涨价的又一大卖热点;
设计院,总算等到了向基建靠拢的良机。
 
大小论坛不断,各色专辑层出;上至耄耋名宿,下到还没开题的学士硕士;从沿海一线大城市,到十八线小县城。
 
开篇不谈TOD,汇报就会踢屁屁(TPP)。
 
在国家基建的投资热潮下,在实践型学术的大力推动之下,地产界不甘示弱紧跟而上,进而做到了放眼望去举国TOD。
 
现在,所有修铁路的,都不说自己在造火车站,都说自己在做TOD;
所有挖地铁的,都不说自己在造地铁站,都说自己在做TOD;
所有车站旁边卖商铺的,都不说自己是在卖商铺,都说自己在做TOD物业;
所有底下有轨道线的住宅,都说自己就是TOD本D。
在没有地铁的偏远小镇,公交公司都开始琢磨TOD的可能性了。

许多售楼处的小姐姐,已经做到可以熟练地背诵TOD的定义:
 
TOD,全称是Transit-Oriented-Development,最早于1992年由美国著名新城市主义学者PeterCalthorpe提出,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社区开发模式。
 
这和许多学术论坛上的开场白高度吻合。但小姐姐做到了精准背诵、中英镶嵌、脱口而出
 
有人把地铁站点周边1公里内都圈进了TOD的大筐。按照上海市的地铁站密度,基本上外环以内就是一大坨TOD。

除了距最近地铁站仅20公里的交大闵行校区,想找到个不是TOD的净土,还真不是那么容易。
 


TOD的初衷,是以中心城市的复兴,对抗郊区化的蔓延。

但在我们这里,相当一批标榜自己是TOD的项目,都是在郊区;荒无人烟的新城,要多野有多野的地铁站。从政府、开发商到百姓,都盼着靠TOD拉动郊区的房价,把人从中心老城,拉到新开发的郊区。
 
TOD的另一个初衷,是减少对私家车的依赖,提高公共交通占比。

但在我们这里,不管怎么鼓励公交、停车配建的指标分毫不少,许多TOD的核心是“P+R”。都P了还能算T?


我们在TOD身上寄托了无限的厚望,仿佛这是中国城市必须的未来。

这个世界上,有没有一味可以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如果有,我觉得可能是鸿茅药酒。
 
这让我想起了多年前,也曾经有一个风靡全行业的概念,叫做“城市综合体”

概念一出来,什么都好,感觉扬眉吐气的中国建筑师们,总算找到了一条能解决中国城市发展的良方。

我们不看欧美看东亚,动辄涩谷梅田六本木、外加香港新加坡。

但实际上,中国幅员辽阔,纵深广袤,和弹丸之地、没有退路的香港新加坡不一样,没有几个城市的人口密度能达到东京、新加坡的密度,即便北上广深,也不可能遍地六本木。

从现在的城市发展趋势,几个一线超大型城市的人口规模已经见顶,人口发展规划已经确定并正在强力执行。没有人口的进一步聚集,哪来的密度提升?没有高人口密度,哪来的高强度开发?
 
到后面,“城市综合体”便像是注水猪肉,沦为地产噱头,带点底商的郊区住宅都大言不惭地把自己定位作“城市综合体”。
 
再后面,连地产商都对“城市综合体”审美疲劳了。

如果谁再声称自己是“城市综合体”,同行基本会投以一种看待傻逼的目光。这策划是谁请的?
 
策划们也不容易,几年后,都洗心革面做TOD了。
 
案例依然还是涩谷梅田六本木、外加香港新加坡,论述主题都由“城市综合体”变成了TOD。

也好,图片都不用费劲另找了。
 


在辩证法上,一个概念的外延越大,内核越小。当一个概念放大到可以装得下所有事物的时候,这个概念已经没什么内涵了。

毁掉一个概念,最好的办法不是批判它,而是“撑死它”。
 
城市也好、建筑也好,充满了矛盾和复杂性,尤其面对广阔的国土上、数以千计的城市,不可能用一种公理性的办法,解决所有问题。

TOD的确为许多建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但过度滥用一样会产生副作用。
 
1、概念明晰
 
如果不能够清楚地判断什么“不是”TOD,那么说什么“是”TOD也就没有意义,TOD会变得苍白而谄媚。
 
TOD如果作为学术性的表述,要严谨,要有明确的概念边界,不能稀释。
 
经常和TOD一起出现的几个名词,也该区分清楚:站城一体是站城一体,上盖是上盖,它们有更加明确的针对性,也可以圈定各自不同的问题。


2、研究深层化
 
市面上喊了这么多的TOD,但似乎一句话就能把所有事情说完了,引来引起都是那张万年不变的圈层图。本来还期待有更多可供指导的建议。
作为“经验主义”的学科,似乎只能“描述”,拿不出可验证的数据。
 
比如,多大流量的公共交通,能支撑多少规模的商业设施,似乎存有某种正比关系,又似乎受到类型、聚集度、甚至文化的影响。有没有综合各种参数的公式?这实际上应该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需要搜集大量一手数据、大量算法分析,但如果做好了确实很有意义。
 
如果实在没有数据支撑,那就尽量做好每一个案子吧,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3、要警惕地产化炒作
 
多少建筑概念股,成也地产,败也地产。最后沦落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尤其是在解决城市问题的时候,大家往往容易高估了资本的力量。
  
现在,TOD依然还在加速燃烧。燃烧是好事,燃烧才能散发光和热。

但不要坍塌,坍塌之后,有可能就是黑洞。
  


关注 MINDARCH





城市设计,以专业的立场,前沿的视角,洞察社会文化的建筑现象;用及时的评论,深度的解析,搜罗来自各个领域的设计原料。致力于成为泛行业的城市文化与设计知识杂志。

媒体合作  城管先生  / 19921526186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