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实现“绿地自由”,慕尼黑的公共公园走了多远?

彭瑾 城市设计 2021-07-26
前言
绿地对于慕尼黑的人们来说就像是自家的客厅,平常午休时,工作下班后,只要天气好就是必去之地;傍晚时分带着啤酒和面包去公园晚餐更是夏日标配。 某种程度上,开放公共绿地的使用在慕尼黑是民主和自由的象征。然而这一切并不是上帝馈赠给慕尼黑人们的礼物,在绿地开放的背后是启蒙运动、是战争、是自由意识的觉醒、是现代化的城市建设......

如今房价全德第一的慕尼黑,仍然排名德国最绿城市中的前三。

 

在由Travelbird网站主导的一项对”全球最绿城市“的调查中,慕尼黑以72.49平方米人均绿地位居全球24位,次于柏林和汉堡。虽然坐拥城市近郊阿尔卑斯自然山体和湖泊,但是70%的慕尼黑人在周末仍然愿意在家附近的绿地休闲。平常午休的时候,工作日下班之后,只要天气好,绿地就像自家客厅一般,傍晚时分带着啤酒和面包去公园晚餐更是夏日标配。

     慕尼黑夏天的绿地休闲 via 视觉中国

 

某种程度上,开放的公共绿地的使用在慕尼黑是民主和自由的象征。绿地的开放影响了人们在公共空间的行为,人们在公共空间的行为也反作用于公共空间的进一步开放。这背后时代潮流的推动带来我们关于公共绿地的进一步解读。

 


1804开始后的随后的几十年里,陆陆续续都有不同的构筑物和扩大的绿地面积纳入到慕尼黑英国公园之中。从此,自然主义的”散步潮“和英式自然风景园林相得益彰。



01 政治主导的绿地开放到系统的布局



大多数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河流,发源于阿尔卑斯山的伊萨河作为慕尼黑的母亲河,也是慕尼黑公共绿地的发源地。流经慕尼黑城中,长期季节性的水位变化将河岸冲刷出缓坡,这些缓坡使得慕尼黑在城中沿河地带出现了非常美丽的绿色河岸地带。

 

17世纪的欧洲思想启蒙运动,自由主义开始在欧洲社会产生广泛影响。相较于巴黎这些城市来说,慕尼黑是当时极贫困的城市之一,三分之一的市民需要讨面包维持生计。18世纪晚期在慕尼黑兴起了一股自然主义"散步潮", 即趋向于体验自然风光,在途中邂逅一些餐馆旅店等等,在受过良好教育的家庭阶层犹盛,民众对于环境的要求日渐增加。


当时美国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前兆传来的自由平等的讯息使得慕尼黑选帝侯(德语:Kurfürst,德国历史的特殊现象。这个词被用于指代德意志诸侯中有权选举神圣罗马皇帝的诸侯。)卡尔·特奥多尔 (Carl Theodor)逐渐感受到压力,于是他在1780年的时候开放了皇宫花园(Hofgarten),这个在城市中心的花园并不大,但是它的开放为后来士兵军事花园对公众开放打开了基础。

      18-19世纪慕尼黑自然主义“散步潮”, Carl August Lebschée, 1830, Private Sammlung,截图自Historisches Grün in München, Altstadt und Umgebung.

 

       皇宫花园 via 视觉中国

 

18世纪到19世纪期间,巴洛克式的王宫花园潮衰落,欧洲大陆开始盛行英国式的风景园林。由最初的士兵军事花园变成后来的公共公园,慕尼黑英国公园对公众开放已经有200多年历史。


卡尔选帝侯在美国人本杰明·汤普森 ( Benjamin Thompson, Graf Rumford)的参谋下为他的士兵修建了军事花园,除了用于士兵狩猎打鹿等活动外,还设置了食物种植园来改善士兵营养短缺的情况。


本杰明是当时极其有才的科学家,他接受了交给他的重整军队的重任,同时也致力于改善整个城市穷人的状况,为市民提供良好的环境,1789年法国大革命之时,本杰明建议将士兵军事花园东部分出来供市民使用。

 

卡尔开放了士兵军事花园并开始一系列公园休整工作,如道路排水和水道整治,还建造了一个中国塔,四年后公园向当地4万多居民免费开放,塔上设置眺望台,人们可以登高眺望当时整个慕尼黑的景观。慕尼黑英国公园成为当时欧洲大陆最大的城市公园。

      中国塔 Kupfer-Radierung,1791, Stadtarchiv München,截图自Historisches Grün in München, Altstadt und Umgebung.

       慕尼黑英国公园1806,Topographisches Büro nach Jakob Doner 1806/07. MStM P1173,截图自Historisches Grün in München, Altstadt und Umgebung.

 

在此之前,出于军事以及美化的目的,卡尔和本杰明为城市修建了林荫道以及一些广场,连同慕尼黑英国公园,这些都成为利用绿化扩大城市领土以及彰显城市风貌的重要部分,成为19世纪初慕尼黑成为王城之后不断扩张发展并吸引人口增加的原因之一。 

 

19世纪初的时代正是变革的时代,慕尼黑成为南部巴伐利亚首府,而北部普鲁士正经历施泰因改革,是德国精神和政治解放的时代。


当时最富盛名的花园建造师斯盖尔(Friedrich Ludwig von Sckell)在1804年的设计中为慕尼黑英国公园奠定了英式自然风景园林的基调。同本杰明一样,斯盖尔也有着丰富的人文主义情怀。他研究了法式和英式园林,他期望建造的花园不再只属于权贵阶层,而应对各阶层的人们开放。


这种对各个阶层人们都开放的公园与自由的和自然的风格不谋而合,英式园林以其没有轴线,没有修剪的树篱和小道最能体现这种感受。1804开始后的随后的几十年里,陆陆续续都有不同的构筑物和扩大的绿地面积纳入到慕尼黑英国公园之中。从此,自然主义的”散步潮“和英式自然风景园林相得益彰。

       慕尼黑英国公园英式风景园林 via 视觉中国

 

斯盖尔作为国王指定的花园监督官负责拜仁州大大小小的花园。他认为将已经存在的绿地到处连接起来形成城市外围的绿带,可以弥补城市中心的密集住宅造成的环境质量缺失的问题。他提议将慕尼黑英国公园和位于伊萨河对面的马克西米利安绿地设施(Maximiliansanlagen )在北边通过伊萨河的河滩连接起来,这一举措促使今天城中心的大面积伊萨河绿带得以几乎无间断从城北连续到城南蔓延大约13公里,成为城市中心绿轴。

       蔓延的伊萨河绿带 via 视觉中国

      2005慕尼黑绿地系统分布图,Landeshauptstadt München Baureferat



推动慕尼黑公园民主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是诞生于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的奥林匹克公园。


02 从既定设计到设计民主化体现



英国公园之后的19世纪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在慕尼黑出现了一批英式自然风景园林的公共公园,比如巴伐利亚公园(Bavariapark),利奥波德公园(Leopoldpark)等等。直到经济复苏年代时慕尼黑才陆续出现了更多的面积稍大一些的公共公园。此时的公园不再仅仅局限于对公众开放,而是寻求公共和民主意义上更深层次的解读。

 

推动慕尼黑公园民主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是诞生于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的奥林匹克公园。当时德国想将这一届奥运办成与1936年纳粹政府掌权下截然不同的奥运会,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向世界展示一个新的自由的民主的德国。这一奥运场地的规划给后来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毫无疑问给慕尼黑带来很多新的机遇。

       奥林匹克公园模型,Benisch&Partner, https://www.behnisch-partner.de/projects/sports-facilities/olympia-park-munich

 

当自由民主和开放成为奥运会的主要原则时,建筑,景观与开放空间,甚至包括在公园之内的奥运村也都纷纷从不同的方面来相应。当时赢得竞赛的本里奇合伙人建筑事务所 (Behnisch&Partner)为整个场地的规划制定了3个原则:


微信扫一扫付费阅读本文

    Preview the first 57% of the content for free.

    微信扫一扫付费阅读本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