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营造具有中国特色和岭南元素的深圳湾?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城市总设计师 Author 资讯
资讯|营造中国特色、岭南元素专家座谈会
2021年6月17日,覃伟中市长在考察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以下简称“深超总”)工作时提出,深超总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按照“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标准和要求,打造彰显中国气派的全球标杆城区;在片区的规划,单体建筑包括公共空间等方面凸显中国元素和岭南特色。
根据覃伟中市长的指示,为落实把中国特色、岭南元素融合到深超总的开发建设工作中,7月5日下午15:00-18:30,“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营造中国特色、岭南元素”专家座谈会在华侨城文化创意园H2栋628举行,基于深超总的定位及目前开发情况,探讨“中国特色、岭南元素”在深超总片区的运用与融合。
本次座谈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孟建民主持召开,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副局长薛峰、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丁强、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重点项目建设处处长苏峰、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重点项目建设处副处长郭琦、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城市和建筑设计处副处长宋明江,以及陈雄、汤朝晖、朱荣远、张宇星、王晓东等行业专家、相关技术团队出席了会议,针对中国特色和岭南特色在深超总片区应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 现场图 +
+ 现场图 +
以下按发言先后顺序排序: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陈雄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 朱荣远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 汤朝晖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员 张宇星
深圳大学本原设计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王晓东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城市和建筑设计处副处长 宋明江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 龚志渊
弘达交通咨询(深圳)有限公司 姚袁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 丁强
深圳华汇设计有限公司 肖诚
个一建筑设计(上海)有限公司 王文亭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副局长 薛峰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孟建民
会议实录
The meeting record.
+ 陈雄 +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总建筑师
陈雄:深圳原来一直是对标国际一流,这个定位很明确。这次加上“中国特色、岭南元素”,从定位上是更高的定位,而不是把它从国际一流,世界眼光拉回来,如果把这两个维度结合起来,应该是更高的维度,包含的内容更多,包括文化自信的一些体现。
其实从岭南的角度来讲,也在不断的发展演变的过程。随着人口的增加,一些超级城市、超级城市片区的出现,岭南元素的探索,以及城市的一些片区的探索,实际上不断地往前推进岭南建筑的发展。
在岭南元素方面:
第一,岭南气候比较炎热,在亚热带地区,高温、多雨、多台风。气候在建筑方面有所体现。
第二,虽然是湿热气候,但是我们的气候不是像北方这种炎寒气候。岭南室外活动的时间,活动的方式都是比较多的,不像北方的一些城市和建筑。
建筑和这两方面的关系密切,从传统建筑与园林的结合,到如今建筑跟自然的立体体现,包括地下空间开发,以及立体空间开发,建筑和自然的关系也是很密切的。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整个建筑会在一个城市的层面体现气候的一些气质,它应该是比较通透、开放、轻盈,整个空间比较流动的,这些都是我们特有的城市气质,特别是在深圳这样高度开发的城市片区,立体开发确实提供了新的生活模式、工作模式。
我们在解决办公、居住、交通这些方面的同时,可能最重要的是要组织好公共空间,这些公共空间需要从整体策划层面预留出来,这样才能够在未来的发展当中,在保持城市立体开发和集约的同时,仍然有高品质的生活和工作的环境,同时也要充分考虑碳达峰碳中和等方面。
在中国特色方面:
第一,我们国家在不同的时期,对于“中国特色”的理解在不断的演变,像深圳这样的城市是非常具有标志性的,因为我们的风格并不是传统的带有印迹的部分。事实上那些元素应该在不断演变,整个建筑形式跟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随着城市的发展在向前迈进。这些并不是一个想法,而是不断演进的过程,包括功能上的元素也是开放性的。
第二,具体在轴线上,更多希望把公共元素规划,包括比如地上空间的开发,普遍首层的空间和广场,也包括多层连廊。以前我们说二层连廊,现在是多层的,不单是双首层,可能是多首层的概念,整个地标也漂浮,城市现在没有原状的土地,很多都是在人工的地面上,这种人工的地面也可以做的比较好的一些空间的品质,问题是怎么组合。
第三,整个系统上来讲,把一些公共元素确定下来以后,也需要鼓励有一些多样性。以前很多传统的片区,还是比较统一的,但是在深超总这里十几个项目应该说各有特色,如何让它在空间上能够衔接起来,从人的视觉上、人的活动空间上,能够有公共的组织,这是比较重要的一点。
在城市运营方面:
这些公共空间都需要推进人活动需求的商业支持,否则这些公共空间没有办法聚集人气,一旦公共空间规划起来,可以跟运营结合起来,这样的空间品质,包括可以产生的一些生活的场景,都会得到加强,这些部分都需要我们仔细地筹划。
如果提出建议的话,我希望在人活动的地方能够为这个地区,提供相对舒适的半室外的空间的体验,这是需要再进一步加强的,这样使得他们在不同的场景连接起来,同时给人的感觉可以做的更好一些。
另外交通是比较重要的,TOD的开发跟地块的衔接和空间的衔接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些方面需要有强有力的整合地下空间的规划设计,能够把交通串联起来,跟单体的建筑进行顺畅的衔接,既有公共的地方也有合理的单体管理的界限,这些部分也是需要综合地施策,确保在今天的时间段,尽可能把各个公共元素做好。
+ 朱荣远 +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副总规划师
朱荣远:以什么方式呈现岭南文化,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
“高质量”和“现代化”,我认为是深圳文化当中特别重要的方向。谈及岭南文化我们需要向前看而不是往回看,我更愿意用现代化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岭南文化,同时要对气候、在地性、人的生活规律有所响应。
像深圳这样的城市,与广东的其他城市不一样,基本上是移民文化带来的全新的城市,没有传统的积淀和羁绊,不同的文化来到这里磨合、交流,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建筑要响应在地化,响应时代的进步,并且让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建筑空间上进行反映。
在深超总,切忌将塔楼做符号化处理,应该关注如何将滨海城市公共生活场景和场所的内涵在24米以下的近地空间内做到完整、根本和细致。对于如何响应公共生活的场景、气候和地理特征问题,除了传统骑楼带来的灰空间外,绿化也是关键因素之一。关于深超总片区的环境景观,建议用人工的方式汲取自然的特征,用建造技术进行视觉重构和组织,从而产生与传统和自然的对话,我认为这就是岭南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结合。
联泰这个项目,在城市街道或者是绿化步行范围内缺少对于气候的响应。我记得新加坡的校园当中,有很多连续的连廊,解决的就是下雨和太阳天的时候,人们怎么得到一些庇护。另外,我想是不是对这个地方的小尺度建筑不要以“批发”的形式做,而用“定制”的形式做,几十栋不一样的房子也可以带来特别的景观,而不是现在看来第一感觉是别墅,而不是总部,建筑的多样性同样可以体现岭南文化的包容和开放。当然,这会给我们的设计和管理带来一些麻烦。但是,想到深超总对于深圳的重要意义,我觉得完全值得在片区内的几个地方,在管理上多费心思,多做工作。
+ 汤朝晖 +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副总建筑师
汤朝晖:我更加想探讨如何充分利用这个组织制度为深超总出谋献策,根据过往的经验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第一,使片区内各团队发挥各自优势,同时又能强强联合。我认为可以借助总师平台,联合各地块设计团队探讨单体间公共空间的协调方式,并形成一种定期的沟通制度;
第二,我们国家地域广阔,“中国特色”是集大成者,岭南元素就是“中国特色”组成部分,在超总片区运用好岭南元素,自然为中国特色做出贡献。根据我的经验,因为岭南亚热带的气候特点,关键是如何让每个项目在设计之初能够自觉地回应遮阳、隔热、防雨,让市民在全天候步行友善的情况下生活;
第三,建议在深超总出台一些奖励政策,鼓励开发商去做风雨连廊、架空层等应对岭南的气候,鼓励建筑师在应对气候特点的具体做法上进行创新。
+ 张宇星 +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研究员
张宇星:非常荣幸受邀参加本次会议,这是很难谈的话题,也是很好的机会让我们反思,当代中国建筑学的“中国特色”问题,以及未来有没有可能在深圳有所突破?
在中国建筑界,有关中国特色的话题从上世纪初到今天就没有停止讨论过,大致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民国时期,以杨廷宝先生等为代表的第一批中国建筑大师,他们从西方学成归国后就主动在思考和尝试,如何把西方的现代建筑体系与中国古典主义建筑融合起来。这一时期有许多优秀实践案例。
第二阶段,解放初期,比如北京“十大建筑”既是为了体现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也是一种主动思考中国建筑特色的集体尝试。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初期,整个中国建筑界一致把目光向外,重新开始学习现代主义,这是一个“补课”过程。同时也有许多反思中国文化的呼声,比如北京西站就是当时复古思潮的一个代表。
第四阶段,当今,中国的城市化和现代化进入全面深化阶段,现在重新提出中国特色,我认为有两条线索值得关注:一是所谓中国建筑特色,其实已经成为当代年轻人消费文化的内在需要,比如成都太古里为什么这么受欢迎?二是中国建筑特色是国家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因子,特别是大型公共建筑,隐含了官方对建筑文化自信的塑造需要,但这方面的操作难度非常大,因为构型体系和材料体系的根本性差异,大型公共建筑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难度非常大。但是反过来看,一旦把标杆立起来,对中国文化的全球传播也是影响巨大的。比如何镜堂院士设计的世博会中国馆,以及崔愷院士、孟建民院士等的许多作品,都体现了某种标杆作用。
除了官方话语体系之外,另一方面,民间话语体系的中国特色,更多体现于所谓地域主义建筑,最成功的是王澍,他让西方人在西方语境中能够很容易读懂中国文化。近几年中国建筑师比如刘家琨、张轲、华黎、徐甜甜等,在地域主义建筑上也有许多非常多元化的实践。我认为地域主义这条线索是全球共通的,本质上,它是全球范围内对现代主义的内在抵抗需要,当然一方面可以站在西方视角,一方面可以站在中国视角,解决方案可能有所不同,但是殊途同归。
“中国特色、岭南元素”不应当被误读为一个复古和历史延续问题,而应当站在创新视角,去创造性地解决“中国特色的现代主义”和“中国特色的地域主义”这两个核心问题。在深超总片区内,现代主义话语体系的建构已经很完整了,几乎所有中标方案都是现代主义体系的自然结果。那么,在这样一个极为重要的标杆性地区,中国特色是否有必要被重提?如何实际去操作?
从操作上看,中国特色的塑造有具像和抽象两种方法,要做到雅俗共赏。具象方法:比如中国古代经常用的木、土、砖、瓦,可以大量采用,包括地面尽量不要用花岗岩,要用高品质的适合于岭南气候的当地的砖、木材料来构造,这些东西很容易出效果。抽象方法:一是城市尺度的空间抽象,中国传统城市空间是以轴线为组织的多院落组合;二是建筑尺度的空间抽象,可以在建筑24米以下的近人尺度尝试局部增加一些微缩的传统木构、砖构、土构等,它们与混凝土框架体系并存,两套系统并存比较容易操作;三是可以尝试在现代的空间组织中加入中国传统院落,尝试用城市中半开放的院落将公共空间联合起来;四是园林,对园林进行抽象重塑,除了地表重塑外,还可以尝试植物系统的重做,打造浏览性的园林文化信息系统。
最后关于元素的操作系统,有三方面建议:第一,深超总片区高层建筑能否考虑在近人尺度或在空中局部楼层留出空间给未来操作系统做中国特色的创新性研究设计;第二,格网系统。就像一个脚手架是空的,需要不断填充,永远在更新,这就是格网系统,是未来的中国特色,能否考虑重新把格网系统暴露出来;第三,类似斗拱标准化的空间,比如一个像素空间10×10,建筑无论多大都呈现出基本的元素,在标准化把控下做中国特色是更容易的,也为未来的建筑师的改造或创造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 王晓东 +
深圳大学本原设计研究中心 执行主任
+ 宋明江 +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城市和建筑设计处 副处长
第一,中国特色主要会体现在低区近人尺度范围内,但高层塔尖也要努力尝试。以后每个项目招投标时,可以考虑把这个内容放到任务书里面作为一个要求,让所有的设计师想办法。如果深超总内有一两个塔尖能体现中国特色就已经值得了。
第二,建筑近人尺度和公共空间部分,包括公共艺术、街道小品、标识系统和地铁出入口风亭等,这些方面我们可以提出创新性亮点。
第三,关于景观园林的绿化树种,可以考虑一下将地方的树种,乔木、灌木等运用到街道景观、小区园林等处,营造岭南风情。
第四,深超总运营方面未来会有专门的团队,运营的一些业态控制,包括以后的门店和招牌的形式,可以形成一种浓郁的岭南文化或者中国传统商业文化的氛围,也可以变成我们的特色。
+ 龚志渊 +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
+ 姚袁 +
弘达交通咨询(深圳)有限公司
+ 丁强 +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副局长
+ 肖诚 +
深圳华汇设计有限公司
+ 王文亭 +
个一建筑设计(上海)有限公司
+ 薛峰 +
+ 孟建民 +
中国工程院 院士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总建筑师
首先从政府的角度来讲站位比较高,因为必须要响应国家领导人,强调国家自信,强调中国特色,从大的战略考虑这个问题。我认为这种站位,对我们的工作推进是有指导意义的。深超总的设计师不能只有境外建筑师,也要为中国有创意的建筑师提供创造的空间。中国建筑师经过40多年的成长历练和提升,过去是追赶,现在可以齐头并进,将来或将超越,我们有这方面的信心,这也是文化自信的体现。
关于岭南建筑、岭南特色我是这样理解的:“岭南”是地域的概念,核心强调的是地域的气候。前人采用了很多具有智慧的建筑技术应对湿热、多雨、高温等气候带来的影响,创造了自然通风、采光、遮荫、避雨的空间性质。我理解岭南特色、岭南建筑,首先是解决气候给人带来的影响而形成的空间形态,比如院落、园林、连廊等,都是为了创造更适合于人生活的环境和空间。在这个过程当中累积了文化性的符号,一个固化的过程就会有符号的提炼和产生,空间和文化符号形成了岭南特色。另外,岭南文化也应强调创新,结合当地的气候及各方面的环境进行创新。在近人尺度上,包括室内设计上,要有岭南文化符号的再现和发展。将来在深超总片区,可分层级和不同的尺度,有创新式发展的园林,也有原汁原味还原的园林。
我们可以通过总结专家智慧和观点,提出一个口号、主张或者方向,让老百姓也能体会到中国特色、岭南特色。但这不能永远只是个口号,我们需要实实在在让我们的探讨能够有实施路径并形成成果,能够体现出中国的文化自信。后续我们将不断深入探索,形成一个对岭南建筑发展有推进作用的系列研究,争取让深超总片区成为响应国家在文化方面号召的一个出经验的项目。
合作伙伴(以下按拼音首字母顺序排列):
AC建筑创作│Apark建筑公园│ARCHINA建筑中国│archrace│AR建筑报道│ATU观筑│CA当代建筑│CBC建筑中心│ikuku建筑网│in空间│UniDesignLab│ZaomeDesign│城PLUS│城市设计│城市设计联盟│风景园林网│构筑空间│规划师杂志│国际设计网│H+A华建筑│建筑档案│建筑技艺杂志│景观邦│景观周│孟建民本原设计│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深总院│世界建筑│为城市而设计│新土地规划人│中国城市规划
点击图片,阅读城市设计近期热门文章 ▼
* * *
欢迎关注我们的原创内容号 “什么是城市” Whatscity
了解更多城市设计的报道资料,请在后台回复“搜索”,调取城市设计号内搜索页面。了解更多城市设计提供的设计企业合作服务,后台回复关键词“设计企业服务”。
城市设计,以专业的立场,前沿的视角,洞察社会文化的建筑现象;用及时的评论,深度的解析,搜罗来自各个领域的设计原料。致力于成为泛行业的城市文化与设计知识杂志。后台回复关键词“媒体合作”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