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英国最大的建筑事务所出售,设计公司都发生了什么?

城市设计 2023-02-06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Archibucks Author Allen Zhu



1

为啥卖?




爵爷把公司卖了,卖给了HENNICK & COMPANY,一家加拿大的家族投资公司。HENNICK家族由JAY S. HENNICK领导,他是五大行高力国际的CEO和全球主席,持有高力国际的股份价值约50亿美金,HENNICK & COMPANY由他两个儿子BRADLEY HENNICK,JORY HENNICK打理。所以爵爷这次也算是卖给了圈内大佬。爵爷卖掉公司后仍然保持第二大股东以及执行董事长。


刚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内心响起一个声音:大人,一个时代终归要落幕了。1935年出生的爵爷今年已经86岁,作为高技派代表的建筑大师,一个成功的建筑商人,他可以说是所有现代建筑师开立事务所的典范。自2020年疫情爆发之后,福斯特的财务状况其实并不是非常理想,去年也曾降薪20%。今年的深圳竞赛也没有见到福斯特的身影,反观Zaha,GMP等事务所则是硕果连连。


所以此时引入投资,可能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一是资金续命。公司业务停滞不前,支撑不起1000多号人的设计师队伍,那核心团队就都要蠢蠢欲动看机会的呀。所以引入投资,稳定核心团队,扩大设计团队,提拔合伙人,让人有盼头,才有可能让公司熬过这个寒冬。


二是股东套现。爵爷自不必说,另外179个合伙人也同意出售股份,那肯定是公司核心管理层都拿到一部分现金了,大家都有粮过圣诞,还提拔了24个新合伙人,皆大欢喜。值得注意的是福斯特事务所是非上市公司,这次收购是私人收购,所以不必披露细节,投资人看中的是福斯特事务所的品牌价值以及设计团队的设计能力价值以及与自身房地产开发以及物业服务的关联性这点值得我们国内的设计事务所深思和学习,设计公司的价值到底是规模,还是品牌还是设计能力?应该以如何的努力和定位方向去走向如何的成熟的品牌和公司价值。说句白话,要怎么包装去卖,该怎么让自己卖得更值得,更有意义。


三是企业转型需求。爵爷86岁,还在一线,但终究是有退休的那一天。公司灵魂退休之后,公司二代,三代合伙人团队要有序接替,轮转。现在爵爷和投资人的任务就是如何把公司打造成一个能够完美自行运转下去的精密钟表。疫情总会过去,经济总会复苏,团队不能散,还要接续下去。那到底是往Gensler方向发展,还是往Aecom方向发展,还是类似Zaha,以下一个继任者,坚持福斯特式的套路,继续走高精尖路线?总之,后爵爷时代,福斯特事务所肯定会产生非常大的变化。



2


投资方




反观HENNICK & COMPANY,这并不是他们第一次投资设计公司,今年2月他们就收购了美国建筑事务所RATIO Design 的股份,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收购模式和这次收购福斯特非常类似,也是保持创始人的总执行人地位,不参与公司运营,结合自身的资金和资源,为设计公司注入新的活力和希望。RATIO Design 2020年位列全美最大建筑公司第41位,以公共建筑、综合体建筑、K12教育建筑设计为主。

国内类似HENNICK & COMPANY这样的投资公司以纯财务回报为目的收购纯建筑设计事务所的案例挺少见,一是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国内事务所,类似mad,也没有到需要融资的地步,公司还很年轻,还有很长的企业发展道路要走和发展空间要探索,创始人也还年纪轻,没到套现离场那一步。二是国内大家能知道的收购案例还大多是类似Aecom收购edaw,深圳城脉、棕榈园林收购贝尔高林、金螳螂收购HBA、华建集团收购Wilson Associate、全筑股份收购DC国际这种工程公司收购设计公司的阶段,这还都是差不多5-15年前的事情了,而最近5年到现在都是设计公司深圳创业板上市,大买家也没兴趣收购了,毕竟现在价格也贵了,一个上海的建筑甲级资质都要1600-2000万左右。纯财务投资建筑事务所这种,国内少见,也许是个机会,但标的物和有操盘经验的投资方都很稀少。


我们也可以参考下之前市场上发生的收并购案例来看看被收并购的设计公司情况如何:


1、Aecom收购edaw,深圳城脉


这个案例挺早了,大概2005,2007年左右,算是比较成功的收购案例。现在Aecom亚太区总裁乔全生之前就是edaw的,马后炮从人才吸纳角度来说这次收购战略价值太大。而深圳城脉的收购则让Aecom成为为数不多的外资公司拥有中国建筑甲级资质的存在,这个在目前外资公司非常非常非常难申请到建筑甲级资质的国情下,愈发珍贵。而毛晓冰从创立城脉到被aecom收购出任中国区建筑设计董事总经理再到2014年加入筑博,连带着83人团队一起跟随他的传奇,再到2019年他加入花样年成为首席产品官,也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线。


2、棕榈园林收购贝尔高林


2011年及2015年棕榈园林斥资11亿港元收购贝尔高林80%股权。然而这笔买卖并没有让贝尔高林登上中国景观设计公司的巅峰,6年过去了,反而是山水比德、奥雅成功上市,站稳了中国地产景观设计行业的龙头。


3、金螳螂收购HBA


2013年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用7500万美元购得美国HBA公司70%的股权。作为一家室内施工一体化服务企业来说,这笔买卖是非常划算的,HBA加强了金螳螂的前端设计实力,金螳螂补强了HBA的施工落地能力。还是马后炮哈,HBA至今仍然是业内酒店室内设计的标杆企业,不说最屌,起码是排名前10的专业公司,也延展出了建筑、景观等多样化的设计产品线。整个HBA的品牌价值还是保持得非常好的。而金螳螂也是业务发展平稳,至少没有像东方园林那样狗血。


4、华建集团收购Wilson Associate


网传并购价格6.3亿元人民币左右,并购最早开始于2013年,当时2012年Wilson创始人萌生退意,开始通过竞标方式寻找国际买家。其实这桩联姻从表面看是非常成功的收购案例,Wilson拥有世界顶级的室内设计实力,有了这块拼图,华建集团可以打开渴求的五星级酒店室内设计市场,而华建集团本身拥有中国屈指可数的施工图设计以及工程落地能力,亦可以助力Wilson的全球化发展。然而故事美丽的开端并没有带来美丽的结局,2021年Wilson破产清算,1971年成立的世界顶级室内事务所品牌就这么没了,这也是现实的魔幻和残酷所在。这桩并购案中唯一的赢家可能只有套现离场的创始人。这是并购案中投资方和被投资方都最不愿意看到的结局。


5、全筑股份收购DC国际


2017年全筑股份出资1.53亿元获得地东设计(DC国际)51%股权。这是我们今天说的几个案例里面第一个纯建筑设计事务所的收购案例,和福斯特的股权收购案例很类似。到目前为止,对DC国际的投资是全筑股份数年间的投资案例中较为成功的一个,不管是从业务收入,利润率,投资回报率上来说,都达到了投资人投资初期设定的目标。所以收购建筑设计事务所,还是要看创始人团队的设计能力、背景是不是靠谱。


6、Callison和RTKL的世纪合并


2007年ARCADIS收购RTKL,2014年收购Callison,2016年正式合并成立CallisonRTKL,简称CRTKL。这是一桩史诗级的收购并购案例。不管是涉及的两家公司的历史背景,还是两家公司的公司规模,都是航空母舰级的工作量,一夜之间曾经的竞争对手变成了队友。所幸ARCADIS擅长的就是大型复杂企业的收购。说起凯里森和RTKL,放在1995-2014年,两家就是中国商业综合体市场的双极,和Benoy还有Jerde一起统治了整个中国的商业综合体设计。凯里森的上海港汇广场,RTKL的深圳华润万象城,杨砚和袁孝楠之间的竞争都值得书写一番。但从今日看这桩并购案的结局并不是非常美好,杨砚出走成立了森摩建筑,CRTKL商业设计的领先地位逐步被Ben Wood、Benoy、10 design、lead 8、Aedas、AICO等事务所超过。


7、加拿大SNC-Lavalin Group Inc收购英国Atkins


这桩并购案稍微提一提,只是为了纪念曾经在国内辉煌过的Atkins。1994年入华,2017年被SNC-Lavalin(加拿大最牛逼的基建工程公司)以35亿加币收购。为此,SNC-Lavalin承担了Atkins天价债务。Atkins可谓是国内酒店文旅设计的黄埔军校,培养了非常多的酒店建筑方向的职业建筑师和文旅的职业规划设计师,和WATG比也毫不逊色。但Atkins目前在国内尤其是建筑设计领域的没落有目共睹,只在规划、景观领域还有一些名气在。投资人收购Atkins是为了快速填补占领除加拿大地区外的国际市场,看中的是Atkins现存业务市场能够为其提供补充。但显然并购后他们并没有把中国作为一个重点市场来对待。



3


总结




纵观整个建筑事务所的发展生命周期,与公司创始人的职业寿命息息相关,欧美不少建筑事务所都已经开始传到第二代合伙人了,因为第一代合伙人基本上都是1935-1945年左右战后婴儿潮出生的建筑师。


我国建筑事务所密集开立是从1997年左右开始,随着1998年房改,大量国有设计院的建筑师在自己30多岁时候开设了事务所,差不多年纪都是1965-1975年上下的建筑师。按照60岁的话,这批建筑师退休差不多是在5-15年后。当然建筑师是一个长寿职业,60岁之后还继续干个15-20年也完全是没问题的。但考虑到中国建筑行业这个强度,60岁后还愿意继续画图的应该不会太多吧。


所以现在爵爷出售公司给资本方的事情可以给国内的一代建筑师一个样本,走规模上市路线可能不是退休之前的唯一选择?也许众多行业大佬可以各显神通凑个份子钱,然后成立一个投资基金,以纯财务投资目的来收购良好标的的非上市建筑事务所或者团队,进而实现自身的资本投资回报以及寻找潜在的二代公司接班人?毕竟大佬们都有多年运营事务所的经验,看一家事务所到底能不能赚钱,能赚多久钱,一目了然。从目前来看,国内一些大型建筑设计公司算是走在这条路上,对一些成熟团队的投资都闯出了一定的市场品牌,但仍然是纳入他们本身设计体系内的投资,要出现完全中立的财务投资公司或者投资基金,尚还有一段路要走。



点击图片,阅读城市设计近期热门文章 ▼


* * *


  欢迎关注我们的原创内容号 “什么是城市”  Whatscity  




了解更多城市设计的报道资料,请在后台回复“搜索”,调取城市设计号内搜索页面。了解更多城市设计提供的设计企业合作服务,后台回复关键词“设计企业服务”。

城市设计,以专业的立场,前沿的视角,洞察社会文化的建筑现象;用及时的评论,深度的解析,搜罗来自各个领域的设计原料。致力于成为泛行业的城市文化与设计知识杂志。后台回复关键词“媒体合作”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