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活大楼”再开发:一栋大楼唤醒一个城市片区
士达孔拿(Strathcona neighborhoods)这座19世纪留存下来的老街区,现在面临严重安全隐患,属于温哥华的“死角”,开发商避而不及,店铺倒闭翻转率高、老屋失修,常年政治责难高发地,留下不少老房子和老教堂。老旧社区更新,考验社区存在的诗意和社会伦理的整合能力。
我要讲述一座破旧空置大楼如何经过更新,转变为社会、环境和经济可持续的包容性再开发的非凡故事。伍德沃德项目在温哥华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的包容性、社会愿望、规模以及成功振兴一家以前被废弃的百货商店所需的合作关系。伍德沃德的重建,是为了有意义地表达人们为生存和定位而进行的日常斗争,实现更大的社会使命,并向今天的建筑师提出挑战,为所有公民建设美丽的城市。
游历世界各地,你会发现几乎所有城市都有一张阴阳脸,繁荣与败坏。如同世上所有生命,城市的面目也会因岁月变迁,从生长延伸,到风头正劲,终到有一天打破平衡,局部开始凋零。
中国过去四十年的高歌猛进,各种活动交融碰撞,城市建设也时不时登上国际新闻,在乐观精神普及的社会氛围中,我们似乎习惯把目光聚焦在不断刷金高度的地标大楼,定期更新植栽的街心公园。
别忘了城市的B面,那些跟不上更新换代的老街区依然还在。它们曾经红火热闹,这些街区毫无疑问,有不可估量的社会文化资源,若能穿越古今,物我两忘,恐怕会生出很多感概。
从世界范围看,许多城市也都在尽心尽力地想要拯救衰败中的社区。其中的成功者遵循一些共同规律,比如
当然,也有城市尝试过粉刷街墙、修补基础设施、提高安全保障措施来帮助当地改善生活,但事实证明,作表面文章,很难扭转民生凋零的趋势,一旦陷入依赖政府财政补贴的无底洞,反而滋养弱者心态,更难改变强者出逃、弱者更加无助的命运。
这篇文章就从温哥华市中心东区一家破产的百货公司开始,看看这座空置建筑是怎样经过再开发,配合地区更新政策,带活整片街区的。
01
伍德沃德大楼(Woodward Building)的再开发,似乎是复兴整个温哥华市中心东区注定不可避免的一环。
这座大楼有个可爱的中文名,叫活活大楼,自1903年开业起,它就一跃成为了温哥华市中心居民的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大楼主体是一座购物中心,还有对外出租的临时住房,能同时为市中心一带的中产家庭和蓝领工人提供服务。
温哥华岛大学历史学教授凯瑟琳·罗尔瓦根(Katharine Rollwagen)说:“当谈论百货公司时,我们总会忆起过去的时光。我们常常怀念那些百货大楼,认为它们代表着城市的中心。”
对于温哥华中产家庭而言,可以说妈妈们整天都围绕着伍德沃德大楼展开。一早送自家孩子去托儿所,然后主妇们结伴到附近咖啡厅吃早午饭、去邮局寄信。逛街挑选应季衣物或买日用品,全部都可以在伍德沃德百货大楼内完成。
▲ 百货商店内部
伍德沃德不仅是中产家庭的理想购物场所,还提供廉价日用商品和生活服务,最著名的要数每周二食品区的1.49加元活动。这对保障整片地区的低收入社区起到重要作用,如此说来,伍德沃德大楼在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出镜频率是相当高的,也就意味着各个阶层的居民与伍德沃德大楼之间都有着强烈的情感联结。
楼顶旋转的“W”曾是温哥华大楼的标志,天晴时,菲沙河对岸的山顶都看得到。每到圣诞节,整座大楼流光溢彩,象征着整片地区的繁华与信心。
▲ 伍德沃德大楼的标志“W” 摄影 © Arlen Redekop
02
伍德沃德落败的原因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中产阶级开始逐渐远离市中心,选择到郊外居住。少了中产阶层的光顾,地处市中心的百货公司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五十年代出现的新购物中心更让老百货公司相形见绌。
市中心东区零售业九十年的辉煌在1992年伍德沃德的正式关闭时真正落下帷幕。伍德沃德的关闭,受影响最严重的是当地中下收入的贫民家庭,不仅再没有一个地方能提供廉价日用商品,他们之前每天活动、聚会的公共场所也消失了。
当时,这片社区18500名居民中, 700多名市中心东区居民无家可归,6500多户家庭面临失去家园的危险,失业率高达12%,是温哥华市平均水平的两倍。这些人的生活该如何继续,无论是省政府还是市政府都一时没有答案,让他们头疼的还有一件事,那就是不知该如何处理闲置的大楼。
活活大楼曾经占据市中心东区的一大片,一旦没有商家、陷入无人管理的境地,立即变成吸毒、娼妓、黑色交易和流浪者争抢地盘的黑暗角落。
2017年,温哥华市发布了市中心东区的30年规划,这项计划耗资10亿加元,最重要的举措就是增加对中低收入者的住房供应,这其中包括增加数千套社会住房,并把一些破旧住宅升级为有补助的单人间,另外再增加市场租赁住房和租金补贴。除此之外,这项计划还要在未来30年里增加当地居民的就业机会,复兴活活大楼所在的黑斯廷斯街。
市规划和发展部总经理布莱恩·杰克逊说:“通过该计划,我们确保那些想继续住在东区市中心的人有这个机会,但必须改善住房形式……与此同时,我们必须考虑到这里的发展机会,利用私营部门为想住在那的人建造更多住房。”
03
大楼重生 唤醒整片街区
省政府在2001年以2200万加元的价格买下了伍德沃德场地,计划用于多用途房地产开发项目,可是遭到了激进分子的强烈抗议。
低收入者们拒绝被边缘化,最终政治派别对立的两方结成了伙伴关系才使得伍德沃德重建项目正式启动。其中一方是市中心东区居民协会前主席吉姆·格林,另外一方是威斯特班课公司的豪华公寓开发商伊恩·吉莱斯皮。
2010年,伍德沃德重建项目正式开业。项目之大几乎涵盖了温哥华市中心东区的整个城市街区。
与大多数处理历史遗迹的方式不同,这个项目只保留了原大楼的一小部分。项目设计师格雷戈里·亨利克斯(Gregory Henriquez)把它看成是社区磁石,令地区重生的希望,通过引入更多社会住房,为低收入家庭和个人在市中心留有一席之地,让他们也能跟中产者一道享受敞亮、多功能的活动空间。
该项目把建设可负担的住宅视为抵消房地产市场价格浮动的重要手段,建设了536户公寓、125个单人间社会住房、75个中低收入家庭的社会住房。
▲ 新伍德沃德建筑综合体和中庭广场 © HenriquezPartners
新伍德沃德是一个四座建筑相连的住宅综合体,包括536户公寓、125个单人间社会住房、75个中低收入家庭的社会住房、一个日托所、西蒙·弗雷泽大学当代艺术学院、餐厅、非盈利组织和联邦政府的办公场地(例如艾滋病防治中心)、零售商店(如伦敦药店和内斯特市场)以及一个大型公共中庭广场。
多样性也是包容性,它希望能为所有收入阶层居民建设社区,竭尽所能地提供服务。事实上,伍德沃德重建是温哥华这座城市有史以来最复杂的多功能项目之一。
04
市中心东区的未来尚有争议
伍德沃德重建项目在温哥华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它不仅仅解决了空置的场地,你甚至可以说它是场社会实验,怀抱社会责任感的规划。
赞成该项目的人认为,新伍德沃德项目为重新利用失去经济用途的空间指明了方向,从经济、生态和社会的角度展现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通过引入各式各样的机构和服务,重新定义了公共空间,为解决现阶段的社会问题助一臂之力。
市政规划和发展部门总经理布莱恩·杰克逊认为:活活大楼规划,能帮助那些想继续住在东区市中心的人有机会留下来,但不是原先破败的住房,事实上东区很多住房已经不适合居住,必须改善。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考虑到发展机会,以便能够利用私营部门为想要住在那里的人建造更多的住房。”
这一计划前前后后,共花费两年多时间,与市中心东区的社区团体、居民、原住民组织、企业、住房和社会服务组织的协商制定。
混合用途、混合收入社区的愿景还包括更实惠的儿童保育和绿地、改进的艺术和文化设施,以及更好的交通基础设施。
项目设计师亨利克斯说:“我们的目标是建立空间关系,让人们可以共存。他们可以有自己的入口,自己的舒适空间,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是这个新集体中平等的一员。所以公共空间,也就是中庭,是这个项目的灵魂所在,因为每个人都有权使用它。这样具有包容性的空间是本项目成功的最大标志,提升了整个社区的凝聚力。”
▲ 众人皆可免费使用的中庭广场活动空间 © HenriquezPartners
新伍德沃德使温哥华市中心东区焕发了新生,这样一个具有包容性的新中心使得各个收入阶层的社区居民都能够公平地享受城市生活。
但这个项目并非没有争议。由于地理位置实在太好,在市中心工作的中产甚至也考虑搬过来住,这就让新伍德沃德面临中产化、士绅化的局面,对没钱买房的中低收入家庭和社会边缘人士而言,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低收入群体是否真能从新伍德沃德中分一杯羹?
目前看来尚不明朗,不过活活大楼再开发是一次大胆的社会实验。通过引入社会住房和免费的活动空间为低收入者们留一席之地,是能够达成的目标还是中产的理想泡泡?
贫困者们和中产者们其实生活在两个世界,拥有不同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而这衍生出了非常不同的社区文化。所以自身便是中产的项目设计师能否在设计中容纳两种可以说是截然不同的社区文化,低收入者能否有机会去展现自己,赞美自己的社区,成为了项目是否会带来中产化的关键。
参考资料
“The Story of Woodward‟s,” http://vancouver.ca/bps/realestate/woodwards/story.htm
How Vancouver's Woodward's could pave the future of dying department stores. CBC by Maryse Zeidler. https://www.cbc.ca/news/canada/british-columbia/how-vancouver-s-woodward-s-could-pave-the-future-of-dying-department-stores-1.4372506
5 things you didn’t know about the Woodward's Building. Vancouver is awesome, 2017 Dec 19. https://www.vancouverisawesome.com/courier-archive/community/5-things-you-didnt-know-about-the-woodwards-building-3064383
Inclusivity as Architectural Program: A Reflection on Vancouver's Woodward’s Redevelopment Five Years On. ArchDaily, by Kristen Gagnon. https://www.archdaily.com/580467/inclusivity-as-architectural-program-a-reflection-on-vancouver-s-woodward-s-redevelopment-five-years-on
Why Woodward’s? Investing the Woodward’s redevelopment, by Geoffrey Robinson. http://summit.sfu.ca/item/11497
Woodward’s Redevelopment. https://henriquezpartners.com/projects/woodwards/
Rebirth of a heritage site. https://henriquezpartners.com/intent-post/reconstructing-woodwards/
江北
城市设计特约编辑
社会生态学者兼设计师「布拉格向北」创始人、东南大学城市规划学士、美国伯克利城市设计硕士、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跨学科研究博士、目前在温哥华生活
何雨晴
城市设计特约编辑
新西兰林肯大学景观设计系博士、旅居新西兰十年、热爱大自然 关心人居环境、对于健康有益的景观设计尤为感兴趣、业余喜欢陪娃画画唱歌刺绣和推理小说
查看作者往期文章,欢迎点击链接
点击图片,阅读近期城市设计精彩文章 ▼
他在农村做建筑
混合街区是怎样形成的?
什么是中国的广场?
什么是苏州园林的花街铺地?
如何评估公园的「价值」
* * *
欢迎关注我们的原创内容号 “什么是城市” Whatscity
本文是城市设计原创编撰内容,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了解转载规则请在后台回复“转载”。城市设计已加入“维权骑士”(rightknights.com)的版权保护计划。加入城市设计特约编辑,后台回复“特约编辑”了解详情。
了解更多城市设计的报道资料,请在后台回复“搜索”,调取城市设计号内搜索页面。了解更多城市设计提供的设计企业合作服务,后台回复关键词“设计企业服务”。
城市设计,以专业的立场,前沿的视角,洞察社会文化的建筑现象;用及时的评论,深度的解析,搜罗来自各个领域的设计原料。致力于成为泛行业的城市文化与设计知识杂志。后台回复关键词“媒体合作”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