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安排采取了理论讲授与开放研讨结合的方式,有意地与国际领先的参与式微更新的项目执行逻辑相对应(见图4)。例如,以PPS(Projects of Public Spaces,公共空间计划)为代表的实践机构倡导从社区出发的项目程序,从倾听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开始,深入社区调研找到关键问题,在提出愿景之后进行短期的试验,持续评价和修订之前提出的方案直至最终完善[23]。相对应地,课程从社区调研和咨询会开始,前期理论讲授帮助学生快速进行问题定位并理清相关因素,在中期汇报中以海报和草图模型的形式向社区展示初期愿景。之后课程转变为研讨会的形式,邀请从事公共空间实践的开发者、研究员、建筑师及跨专业的体验设计师与学生分享不同角度的经验,带给学生更广阔的视角和批判的思维,也为学生预留时间与社区进行再沟通,或开展轻质快速的建造实验以检验可行性。课程最终以公众分享会或社区议事会的形式鼓励学生与社区交流方案并反思在地性的活力提升机制。
11. 大芬公众参与式设计活动6 结语:理论、实践与教学的互证 公共空间是从单调的都市生活迈向活力城市的积极元素。以“空间生产”为代表的西方社会性空间理论影响了公共空间的实践,也撼动了以单纯讨论形、空间二元关系的传统建筑教学体系。融入社会人文价值观的建筑教育探索正当时。本文展现了公共空间理论的溯源及在实践中对都市性和日常性空间的思辨,完整地呈现了在设计教学中融入社会生产视角的尝试。这一实验式教学的关键点在于理论与实践的互证,课程的理论框架来源于实践中的总结,而讲授方式密切结合于短期真题的实践。这一方法弥补了社会空间理论教学中难以付诸实践的局限,也为学生模拟了真实的情境和现实的阻力。学生在实践中更自主地进行相关知识的构建,在多方参与的设计过程中理解各方主体、政策与空间因素斡旋、对抗乃至最终达到共存的过程。 伴随着深圳城市建设的逐步降温和市民身份认同感的提升,对于公共空间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将成为一个持续性的课题,并逐步沉淀为建筑教育核心价值的一部分。这次教学实践立足于大湾区城市更新的背景,引导学生对深圳的高速发展遗留下来的空间矛盾和社会问题进行观察和反思,在真实的实践项目中发掘城市中重复着的、瞬时的和不确定性的日常行为活动具有的空间意义。同时,短题实践也具有一定的局限,例如因课程时间有限前期公众参与的结论无法落地;或由于改造项目施工进度变化而中断了与研究型机构的合作,导致学生的方案已无人关注。然而,本课程对建筑教育核心价值的拓展具有积极效应。学生领悟到空间无法一厢情愿地被建筑师的个人观念所主导,而是在时空变动中被社会动力所赋形和塑造[8]。同时,凭借成果评价的开放性,新的教育实践将通过参与式的过程设计改变学生追求纸上建筑学的思维惯性,让公共空间的实践作为一种学术话语来改变决策者、管理者及使用者对于城市的固有认知。最终,课程以建立空间正义的价值观为目标,激发学生对抽象的公共空间议题进行自主解读,成为未来日常性现象的观察者与推动者,并以知行合一的方式来认识复杂的都市生活。 (感谢刘磊、孟岩、张云三位老师为课程提供与实践结合的机会。谢谢刘雅、高翔、莫思飞、曾冠生、张之杨、谢菁、阮文韬、朱丹、龚维敏、李甫、张烁、唐伟军、肖靖、黎芷欣等诸多设计师先后为课上学生带来的精彩分享和点评。感谢研究生谢琦对图文资料的整理。) (图表来源:图1、图9、图11:作者拍摄,图2~图5:作者自绘,图6:学生马志锋、陈瑞泽、王钧誉绘制,图7:学生黄文傲、黄文杰绘制,图8:学生陈淑妍拍摄,图10:学生张徽怡、陈淑蔚绘制,表1、表2:作者自绘。) 参考文献:[1] ROBERTS P, SYKES H. Urban Regeneration: A Hand-book[M].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Ltd, 2000. [2] 马宏,应孔晋.社区空间微更新上海城市有机更新背景下社区营造路径的探索[J].时代建筑,2016(4):8.[3] 杨宇振. 空间,日常生活与危机:对中国城市空间四十年变迁的探究[J]. 新建筑,2020(2):6.[4] LEFEBVRE H. The Production of Space[M]. New Jersy: Blackwell, 1991.[5] HARVEY D. The Right to the City[J]. The Left Review, 2008(53): 23-40.[6] 朱剑飞.什么是“日常生活”?建筑学的远望与策划[J].时代建筑,2021(5):4.[7] 赵蔚.社区规划的制度基础及社区规划师角色探讨[J].规划师,2013,29(09):17-21.[8] TILL J. Architecture Depends[M]. Cambridge, MA: MIT Press, 2013.[9] 张斌.向城市学习:一种日常生活建筑学[J].世界建筑,2020,356(02):100-103,141.[10] 刘晓都,孟岩,王辉.“城市填空”:一项给“城市空墟”重注活力的计划[J].世界建筑,2007(08):22-27.[11] LEFEBVRE H . The Urban Revolution[M]. Minnesota: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03:103-114.[12] NEMETH J. Defining a Public: The Management of Privately Owned Public Space[J].Urban Studies, 2009, 46(11): 2463-2490.[13] SORKIN M. Variations on a Theme Park: The New American City and the End of Public Space[M]. New York: Hill and Wang, 1992.[14] 夏铸九.异质地方之营造:公共空间、校园以及社区营造[M].台北:唐山出版社,2016.[15] SENNETT R. The Uses of Disorder: Personal Identity and City Life[M].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8.[16] SOJA E. Seeking Spatial Justice[M].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10.[17] 徐抒文. 孟岩:迈向都市[J].建筑实践,2020,17(03):190-201.[18] 夏铸九.理论建筑:朝向空间实践的理论建构[M].台北:台湾社会研究丛刊,1995.[19] ZARETSKY E. Modernity and Ambivalence. Zygmunt Bauman[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92, 97(5):1519-1521.[20] JACOBS J. 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 The Failure of Town Planning[M].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4.[21] SENNETT R. Urban Disorder Today[J].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2009, 60(1): 57-58. [22] BANERJEE T. The Future of Public Space: Beyond Invented Streets and Reinvented Place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2001, 67(1): 9-24.[23] Project for Public Spaces (PPS). The Placemaking Booklet[EB/OL].[2022-01-15]. https://www.pps.org/article/what-is-placemaking.[24] 庄慎,华霞虹.日常·改变·非识别体系[J].新建筑,2014,(6):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