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清居,是生活最好的状态

汲泉承露养菖蒲 抱蒲堂 2020-12-15


古人常言:「闲居可以养志,诗书足以自娱」,觅一清居,内省自观,恐怕才是人生最高的乐境!


白居易作《庐山草堂记》、刘禹锡著《陋室铭》、归有光书《项脊轩志》,清室中尽得性灵之安养。清居,是生活最好的状态。




清居独处,沉静中自得真味。文学大家梁实秋先生,将自己的一方陋室,乐称为「雅舍」,视其为人生之大满足,并自述到:「一几一椅一榻,酣睡写读,均已有着,我亦不复他求」。


作家汪曾祺外祖父的书房,窗明几净,院有梧桐,室内置木榻、漆桌、藤椅,南墙挂一幅字——「无事此静坐」。品尝过静中滋味的他们,写出的文字也意趣悠长。





雅室何须大,花香不在多。清居净舍,不在宽庭广宅,只以畅怀为真。苏轼曾叹:「清风一榻抵千金」,如此境界我辈虽不能至,但心可感之


坐卧之间,尽是诗情画意;凭倚之际,皆乃幽雅余闲,这便是中国人诗性的精神。一几一榻间,满是忘尘的自由、无为的浪漫、舒怀的天真……



赏一具木榻,

远慕槐荫高卧之适、茶烟禅坐之意。

忘机时,心飘燕客净室雅院。

畅神之时,形卧旧榻,似感清风。



抚一张书桌,

遥思蕉窗读书之乐、下笔有神之功。

迷离中,神游先贤幽斋画阁。

醉心之际,人伏清案,似听书声。



观一方香几,

领略红袖添香之美、物外高隐之姿。

不觉间,意入古人清居雅室。

忘情之余,手抚曲几,若感余温。



凭栏伴椅,伏案卧榻,人生清乐,莫过如此。然而这些诗般的意境,也绝非草率经营,文人自有讲求。


正如梁实秋所言:雅舍所有,毫无新奇,但一物一事之安排布置,俱不从俗。人入我室,即知此是我室。



清居,是生活最好的状态。以清心,拥抱草色花香;以闲居,滋养精神性灵。


洗砚之时曾染指,种花以外不低头。茶可煮,帖可临,得几许平淡天真;朝看花,暮理草,有一段负暄闲情。清居,是精神最好的滋养。





末俗以繁华相尚

终觉冷淡处趣味弥长


惜吾不及古人

吾谁与玩此芳草


抱蒲堂主人




堂主微信号:bptzr2015

长按右侧二维码,加堂主个人微信号,

进入抱蒲堂微信群,交流菖蒲莳养之道。



| 往期推荐 |

► 余生很贵,不要和烂人烂事纠缠

► 王维 | 人生,其实是一个不断失去的过程

► 佛手,一枚中国人才懂的果子

► 徐渭 |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到烟

► 决定一个人高度的,是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的能力

► 教养,是一种不动声色的力量。

 生活,需要仪式感

 山中清居一日,胜却人间十年

► 和舒服的人在一起,就是最好的养生

► 修一个好脾气,就是修一世好福气


抱蒲堂

莫道幽人无一事  汲泉承露养菖蒲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 抱蒲堂微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