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老得闲,始是闲
鹤瘦原非病,人闲即是仙。
——明 刘钰《过沈石田有竹居次徐天全韵》
世间喧嚣,生活不易,保留一份闲适的心境,是生活中的另一种奢侈。
我们在意人间烟火,那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我们也在意世间风月,那是琴棋书画诗酒茶。一个是物质,一个是精神,这两者之间的界域,便是一个人心性的体现。
竹里坐消无事福,花间补读未完书
把书作为生活的常态,是生命最美好的习惯。
如果手头、桌头、床头,总有悦心的书陪伴,是一生的幸事。
书在左右,或信手闲翻,或倾心细读,或一笑看过,或反复品赏,芬芳盈口,满心余香。
《醉古堂剑扫》:垂柳小桥,纸窗竹屋,焚香燕坐,手握道书一卷。客来则寻常茶具,本色清言,日暮乃归。
从春花读到秋月,从夜雪初霁读到朝辉甫上,在春秋默然交替里,在岁月寂然运行中。
心灵因书,时而大恸,时而微喜,一波三折,百转千回,在起起伏伏中,感悟人生至理。
吃茶闲读书,总是人生快事。
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
赵朴初有诗写到:
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
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人生如茶,人的一生艰辛经历过程,浓缩于一壶茶水中。
茶只有两种姿态:沉,浮;饮茶人两种姿势:拿起,放下。沉时坦然,浮时淡然,人生也该如此。
黄庭坚《品令·茶词》:
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令。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
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境。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手执一杯香茗,如见前我,如对故人,品尝岁月的滋味,品味人生的苦乐。
如此,一杯茶,润泽了一份心境,成就了自己渴求已久的一种生活。
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醉古堂剑扫》:林中野鸟数声,便是一部清鼓吹;溪上闲云几片,便是一幅真画图。
人生最大的奢侈,并不是物质与财富的积累,有时候,它仅仅是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
以闲自居,是一种心境,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它让我们放弃了纷扰的杂念,重新拾起性灵的最初的样子,触摸最真实的自己。
你看春来花开,秋来草黄,一段夏日青翠,一段冬雪莽莽,甚至于枯藤老树,清泉山涧,都是对闲居生活的理解。
只要心中充满诗意,洋溢着秋日的熙暖,何处不是诗情画意,人最怕的不是物质的贫困,而是精神的干涸。
人生待足何时足,未老得闲始是闲
人自懂事以来,便对世间有种种需求和期待,以致街上熙熙攘攘,难得一见满足的表情。
人生待足何时足?许多人怀有出世的想法,却以等我有了钱、等我老了之类,来搪塞自己,目前如何?仍是一味贪求。
事实上,欲望就像与众人同行,见到他人背着众多的财物走在前面,便不肯停歇,不断捡拾,负重前行,到头来身心俱疲,被命运没收所有。
《论语》 中,孔子赞扬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在回也!
颜回之所以快乐,是因为他对物质的要求很简单,箪食瓢饮便能无忧无虑的生活。
若能早日明白心灵的满足,才是真正的满足,就不会为物欲所驱使,过着紧张焦虑的生活。
在未老时就能明这一点,才能尝到真正安闲的滋味。而不再像众人一样,如同瞎眼的骡子,背上满负着糖,仍为挂在嘴前的那块糖,奔波至死。
唐朝贯休《山居》:
休话喧哗事事难,山翁只合住深山。
数声清磬是非外,一个闲人天地间。
美在意境,闲在心境。多一份诗心,才能多一份闲趣。当你摆脱物质与名位的束缚,内心能与自然万物共通时,你便是此间最富有的人。
末俗以繁华相尚
终觉冷淡处趣味弥长
惜吾不及古人
吾谁与玩此芳草
抱蒲堂主人
堂主微信号:jybxl685
长按右侧二维码,加堂主个人微信号,
进入抱蒲堂微信群,交流菖蒲莳养之道。
| 往期推荐 |
► 每临大事有静气
抱蒲堂
莫道幽人无一事 汲泉承露养菖蒲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 抱蒲堂微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