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岁女童中毒死亡,警惕这种“糖”的致命诱惑!

欧茜 欧茜医生 2023-10-13

点击上方 ▲ 关注「欧茜医生」了解更多育儿知识


之前在《娃吵着闹着要吃巧克力,我该给吗?》的讨论中,鉴于巧克力总体并不算一个健康食品,可能含有大量添加糖和咖啡因,我们不提倡将其作为日常零食提供给小朋友(偶尔吃一点可以,别天天吃)。


其实,不仅是巧克力,做成巧克力形状的药品也要特别注意,警惕儿童误食造成的中毒风险。



才2岁,就因为误食形似糖豆的药物而匆匆离世,令人惋惜。而像这样儿童误食含有违禁药物的减肥巧克力导致进院的事故,并不是第一次发生。


图源:腾讯网 https://new.qq.com/omn/20211222/20211222A0C8RT00.html


是孩子太贪吃、太顽皮吗?不,哪怕你家孩子再乖巧,也有可能掉坑里。




孩子比你想象中

更容易误食药品


6岁以内(尤其是学龄前)的儿童发生误食的风险很高。


这个年龄段的儿童,由于认知能力有限,对危险行为及其造成的后果还没有形成正确的预见性,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会试图用嘴巴啃一啃、舔一舔来探索周围世界的“味道”。纽扣、洗衣凝珠、口香糖、面霜、纸片、生肉、植物、墙皮...但凡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只要能被幼儿逮到、且能塞进嘴里的就有可能引起误食。


尽管现实中多数儿童误食结局都是“虚惊一场”,但在无法自行判断误食的物品是否安全的情况下,家长紧急把孩子送往医院检查是最稳妥的选择。如果儿童误食的是药物或毒物,可能引起中毒,导致头痛、呕吐,甚至带来生命危险。


幼儿特别容易非故意地摄入药物或毒物。对于他们来说,液态比固态、干净清亮的颜色比黑暗模糊的颜色、小固体比大固体具有更高的吸引力。


显而易见,药物很符合孩子的喜好——往往是鲜艳的小圆片、小胶囊,或者是甜甜的、好喝的液体。



在全世界范围内,医用药物都是最常见的儿童意外中毒的原因。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一项以医院为基础的研究发现,55%的儿童中毒是由药物造成的。镇痛药、非甾体抗炎药和抗组胺药是1-5 岁年龄组儿童最常见的误服药物。


2016年全球儿童安全组织、药品安全合作联盟曾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共同发布《儿童用药安全现状报告》,通过对2家儿童医院进行为期5年的病例跟踪,得出一组惊人的数据:0-14岁药物中毒的儿童中,80%为 1-4 岁儿童,而药物中毒的原因81.4%为儿童自己误服。


而因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身体器官尚未发育成熟,误食药物的后果往往相对严重。


美国中毒控制中心协会(AAPCC)自2006年的数据显示,儿童中最为常见的中毒是由药剂产品造成的,涉及 6 岁以下儿童的咨询占总案例的 50.9%,且占总报告死亡的 2.4%。 


因误服药物面临生命危险的儿童案例


儿童误食药物主要发生在家里。因此预防儿童误食药物的关键,就在于减少家庭里儿童获取这些药物的途径。


*应用于儿童中毒危险因素的哈顿矩阵 (源:世界儿童伤害预防报告)

注:其中性别导致的结果差异可能是由于不同国家性别社会化的差异所造成的。在一些国家,女孩不被允许参与户外活动或是涉及冒险行为。




如何预防儿童误食药物?


1、药品要放在安全的地方。

尽管有些很多药物的包装都带有儿童安全锁,但现实中也有可能被孩子打开。例如一般的降压药就有按压旋转的设计,在儿童测试中,有近 20%的42个月-51个月大(即3-4岁)的儿童能够打开降压药的儿童安全锁。


因此,建议把药品(包括非处方药)放在安全的地方,尽可能减少儿童接触到药物的机率。这招虽然起不到完全的预防作用,但主要实行的是“拖字诀”。熊孩子摸摸索索费半天劲制造出动静,足够家长赶到案发现场制止并带走了。


安全的地方,遵循“高而远”的基本原则。


可以是高高的、又没有危险的地方,例如橱柜等,也可以是锁住的医药箱、抽屉等,确保孩子很难打开。要注意避免放在容易翻倒的柜子顶上,防止孩子攀爬被压住;也不要放在手提包、冰箱、架子以及浴室壁架里,这些都是容易被孩子翻找的所在;尤其不要放在食物附近。


2、吃完药后随手保管好剩余的药物。

有些家长习惯在吃完药后,顺手把剩下的药物塞到包里,或者把药水装在饮料瓶子里储存。这样做是很危险的,孩子喜欢捣腾,偶然翻到了会分不清楚是食物还是药物,极易引起误食。

因此家长注意保管好药物,每次吃完药都要放回安全位置,下次服用时再取出。过期或者废弃的药物也要及时处理掉。

3、教育孩子避免误食的必要性。

孩子喜欢观察和模仿家长的行为,看到家长在服药,自然会好奇也想要尝试。如果家长只是一味地阻止而不加以说明,反倒给药物增加了神秘的吸引力。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家长需要告诉他什么是药物,人为什么吃药,以及如果误食药物可能带来的后果。


另外,在孩子生病需要吃药时,不要靠强调药物的好吃来诱惑孩子,更不要骗他们药物是糖果或者其他零食。家长需要耐心引导孩子重视药物的治疗作用,并跟孩子约定好一定要爸爸妈妈在场时才能吃药。


良好的沟通才能实现相互的信任。当孩子明白了药物不是糖果,绝对不能乱吃时,对药物的兴趣自然也就降低了。



4、孩子不怕“苦”和“吓”。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怕苦,尝到成人药物的苦就不会吃了。然而反直觉的是,药物的苦涩并不能吓退孩子的好奇心。
通过添加苦涩的物质阻止儿童摄入大量有害物质的方法,可能更适合于轻度或中度毒性的家用产品,而不是药剂产品。


另外,往包装上贴警告标签对6岁以下的高危儿童也没有威慑作用,甚至有建议指出,在某些情况下,警告标签反而可能会吸引儿童。

所以,预防儿童误食药物,主要得靠物理隔离和家长教育。




发现孩子误食药物

家长紧急送医前可以做什么?


千方万防,孩子难防,其稳定状态就像薛定谔的猫,就算做好一切预防措施,还是可能发生意外。

万一家长发现孩子误食药物,首先要做的就是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尽量询问清楚或检查误食的药物种类和数量,并尽快带孩子就医。搜集剩余药品或者药品的盒子、说明书等带去医院,以便于医生判断病情,作相应的处理。


不建议家长在家里自行催吐,一是效果存疑,二是操作困难可能会伤害到孩子的口腔、食管。就算没有伤到,呕吐也可能引起并发症,对于6个月以内婴儿以及没有实施呼吸道保护(即开放气道、防止呕吐物引起的窒息和吸入性肺炎)的儿童,呕吐法是禁忌使用的。


育儿路上就没个放松的时候,不仅要保证娃吃饱穿暖,还要提防他惦记太多嘴太馋,说完正事,还是讲点轻松点的吧。欢迎各位饱经摧残的老母亲老父亲们在评论区留言,分享娃的误食囧事。


end


参考文献:

1、《世界儿童伤害预防报告》

免责声明:本文数据更新于2022年1月。文章的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医疗、健康、用药的科普信息,不能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个人的医学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对这篇科普文有任何建议,请给我们留言。

注:封面图片来源图虫创意,正文图片来源公众号后台。


推荐阅读

专家建议分娩镇痛纳入医保独立支付,但这远远不够


20个阳性里15名学生,奥密克戎更容易感染儿童吗?


孩子老是揉眼睛、眨眼,该去医院吗?




点击   阅读原文   咨询医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