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情境作为条件变量:对迪韦尔热定律的修正 | 名家讲座017:G. Bingham Powell

编者按

在当今时代,大众更加期待与关注对未来事件的准确“预测”。往往一句相对精确的“预言”就能在舆论场中获得大量的支持。与之相对应的是,社会科学家们所做的研究因条件限制与理论本身的适应性,而被大众所诟病。但是,这并不阻碍学者们对于普遍结论的追求。


迪韦尔热定律作为比较政治研究中最为著名的定律之一,一直是选举与政党研究的基石。当我们谈到代表制与意识形态,往往都需要引用到迪韦尔热的著作,以及对其研究进行扩展的Downs、Cox和Satori等著名学者。当然,作为促进社会科学研究的进步动力,迪韦尔热定律同样受到后辈学者们的质疑与诟病,尤其是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迪韦尔热定律并不如其所述的那样准确,乃至于成为一条“定律”。那么,我们应当如何扩展与修正迪韦尔热定律呢?为此,我们全文翻译了著名比较政治学家Powell教授在2011年美国政治科学年会上所作的主席致辞,以飨读者。

情境作为条件变量:对迪韦尔热定律的修正

(原标题为:《在情境中的代表性:选举法与公民和政府的意识形态一致性(Representation in Context: Election Laws and Ideological Congruence Between Citizens and Governments)》,现标题为译者所拟)



演讲者:

G. Bingham Powell, Jr.,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政治科学协会主席(2011-2012)、《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总编辑(1991-1995)、罗彻斯特大学政治学教授。Powell教授的研究方向包括比较政治、议会民主与意识形态代表性,他与Almond所开创的比较政治经典教科书《Comparative Politics Today:A World View》迄今已更新至第12版。

G. Bingham Powell教授的著作《Contemporary Democracies: Participation, Stability and Violence》(1982)在1982年获得Woodrow Wilson基金会最佳政治学图书奖。著作《Elections as Instruments of Democracy: Majoritarian and Proportional Visions》(2000)获得2002年Mattei Dogan最佳比较政治学书籍奖。最新著作是2019年出版的书籍《Ideological representation: achieved and astray. Elections, institutions and the breakdown of ideological congruence in parliamentary democracies》。


编译:

焦磊,山东大学


引文格式(MLA):

Powell, G. Bingham. “Representation in Context: Election Laws and Ideological Congruence Between Citizens and Governments.” Perspectives on Politics, vol. 11, no. 1, 2013, pp. 9–21.

内容提要

民主理论认为,成功的民主代表性将促成公民与其政府之间紧密的意识形态一致性。探究不同类型选举规则在实现这一一致性方面的成效一直是政治科学研究的重点。正如政治科学中常有的情况,一个被广泛证明的经验发现——比例代表制选举规则下的更高一致性——已不再始终成立。我建议,在我们的理论中系统地考虑局部情境条件效应的可能影响,往往能提供一种解决办法。将政党极化程度的层次性系统地融入选举法律与意识形态一致性理论中,拓展了该理论的时间和空间适用范围。本研究利用比较宣言项目(Comparative Manifesto Project)和比较选举制度研究项目(Comparative Study of Electoral Systems, CSES)的数据,对修订后的理论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就如何将政治情境理论进一步普遍化提出了建议。这项研究的结果延续了实质性的研究、持续的政治事件以及关于代表性与民主的重大规范问题之间的互动。



19世纪发明的代议制政府彻底改变了我们对民主的理解。它使得在民族国家层面想象“人民当家作主”的政府成为可能,而不仅仅局限于小型的直接集会。竞争性选举可以选出代表性的政策制定者,并促使他们做出响应式的治理。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政治学投入巨大精力来理解连接代议制民主中公民与政策制定者的机制。对于理论与实践而言,一个持久的问题是哪些选举制度能最成功地建立这种联系。


这个宏大问题的一个更具体形式是将两种最常见的选举规则——单名选区的“多数制”规则和比例代表制规则——进行对比。这些研究澄清了选举规则后果的许多方面,并为理解更多方面开辟了道路。其中一个后果是公民的意识形态偏好与政府的意识形态承诺之间的一致性。民主理论假设成功的民主将产生紧密的意识形态一致性。直到最近,关于哪种类型的选举规则能产生更紧密的意识形态一致性的相对明确共识才出现。然而,正如政治世界中并不罕见的情况一样,这一明显浮现的模式变得不那么清晰,迫使我们重新考虑其背后的理论。今天我的演讲基于一个更加全面的理论的出现,这一理论在做出修正性解释和预测时考虑到了关键的环境条件。



理论失败时:本土情景在应用一般理论中的重要性


政治科学研究中常见的挫败感源于,我们的一般理论或宽泛概括随时间推移似乎消失,或在尝试将其应用于其他国家乃至国内不同地区时失效。我们观察到一种广泛的相关性模式,它基于可靠的事实,或许甚至得到过实地实验的支持,通过相当通用的理论得到了看似合理的解释,表面上适用于多种情境。然后,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模式似乎逐渐消逝,或者当我们跨越国家乃至国内不同区域时,它就不再适用。这令人不安的原因众多。它削弱了我们对自己观察、理论乃至解释方式的信心。此外,它限制了我们在罕见但令人兴奋的时刻——向决策者提供建议——中发挥作用的能力,正如许多政治学家在阿拉伯之春后处理精英设计新立法机构时所做的那样。


当然,这是令人沮丧的。这也导致我们中的一些人对在政治科学中发展一般理论感到绝望。但我想要提供一个比归因于人类事务的内在不可预测性或坚持纯粹局部且暂时性解释更为乐观的观点来解决这个问题。


我的观点是,我们可以通过寻找影响理论运作的当地环境因素来大大推动解决这个问题。基于扎实理论构建我们的概括和解释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理论本身指引我们关注那些改变关系运作的环境特征。当然,尤其是对于提供建议的人来说,深入了解当地情况是无可替代的。但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大量独特的特征;诀窍在于知道在新环境中哪些是相关的,或者在我们随着时间跟踪关系时哪些已经发生变化。原则上,有时在实践中,我们可以根据特定的背景特征重述我们的理论预期,即这些特征被整合进理论本身,允许形成更具体的、基于情境预期。


我想通过我自己的工作提供一个这样的例子,但首先让我用比较政治学中最著名的理论之一——迪韦尔热定律(Duverger’s Law)来说明这个一般原则。迪韦尔热定律当然断言,一种特定类型的选举规则,即单名选区(single-member district, SMD)下的立法选举,以及先过半数规则(我们在美国、加拿大和英国熟悉的那些),与两党制相关联。另一种非常普遍的选举规则家族,即比例代表制(proportional representation, PR),则强烈关联于多党制。根据我们如何衡量“两党制”,在跨国家和时间范围的经验民主国家中观察选举规则和立法政党结构时,迪韦尔热定律确实有一定的支持证据。例如,新西兰引入比例代表制之后,立法机构从由两个政党主导转变为有多个政党并存在联合政府。Rob Moser和Ethan Scheiner最近的工作通过展示在德国等混合体制的立法机构中,单名选区部分相比比例代表制部分有更少的政党参与竞争,增添了迪韦尔热定律的精彩附加含义。


然而,有很多例外情况,尤其是在拥有较多独立非政党候选人新兴民主国家的选举,似乎特别不同于熟悉的迪韦尔热模式。


Moser和Scheiner特别依据Gary Cox对迪韦尔热逻辑的理论阐述,来识别那些预计会偏离迪韦尔热定律的当地环境特征。Brian Crisp及其同事在他们的跨国分析中,对浪费票数也提出了类似的情境论点。迪韦尔热自己指出了两个理论过程,他称之为选举法的“机械效应”,有利于地方上较大的政党,而未能在个别选区获胜的小政党则代表性不足,以及一个“心理效应”,即选民的战略行为,他们可能会脱离那些自己喜欢但预计无法获胜的政党。这两个效应的相互作用导致了对竞争政党数量(至少在选区层面)的预期。Cox的分析指出,迪韦尔热定律中的“战略效应”要素取决于(除其他因素外)关于政党胜利机会的广泛共享信息和预期。(它还取决于选民在政党间有良好的偏好排序,以及选民关注即时选举胜利而非长期地位建设。)这些关于信息和时间框架的假设同样适用于政党精英和财政支持者。


Cox对迪韦尔热定律的阐述有一个明确的暗示,即我们不应期望在缺乏选举经验的新民主国家的SMD选举选区中发现较少的政党竞争,特别是如果选举并非由政党候选人主导时。Moser和Scheiner发现在新旧民主国家中,对比立法选举中SMD与PR部分竞争的政党数量时,确实发现了这种模式。Crisp等人在检查浪费票数时也发现了类似的情况。通过扩展我们的经验预测,考虑到本地情境(在这种情况下,是在新民主国家中关于各种新党前景的共同信息缺失),我们能够解释何时何地我们期待迪韦尔热定律成立,以及何时何地我们不期待其成立。



意识形态一致性


我自己在考虑本土情境必要性方面的经验,也涉及选举法的一个后果——议会制中民族政府的代表性,尤其是我们称之为意识形态一致性的那种代表性形式。


意识形态一致性涉及公民的偏好与他们代表的既定政策立场之间的匹配度。关于民主的规范性理论意味着,竞争性选举应当系统性地在公民与其政策制定者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由于中位选民的立场在直选中具有特殊规范地位,能够战胜任何其他立场,因此它具有特别的意义。良好的意识形态一致性意味着要尽可能缩小这一差距。


(一)测量

当然,这里存在多种复杂性。其中之一是关于中位选民优选角色的规范性假设,更不用说对意识形态一致性的实证研究,都依赖于我们是否有效地处理一个一维议题空间。另一个复杂性涉及测量:如何将公民(包括中位公民)的立场与代表的既定政策立场进行比较,毕竟,代表们通常比普通公民更为老练且参与度更高。研究这一问题的各位学者采取了多种方法来比较公民与代表。


在此,我将省略许多细节,集中讨论两种最广泛使用的方法。一种方法源自著名的“宣言”项目,该项目对政党的竞选宣言中所持的政策立场进行编码。(宣言相当于美国人所说的“政党纲领”。)宣言中用于不同政策立场的百分比可用于估计政党在具有跨国家相似意义的“左右”尺度上的位置。借助一些大胆的假设,可以利用选民的政党选择来估算在相同左右尺度上的公民中位数。


另一种流行的方法是利用公民的感知来评价政党(以及由它们组成的政府)在左右尺度上的平均感知位置,并将这些与公民自我定位的位置进行比较。优秀的“比较选举制度研究”项目在过去15年的选举中提供了多个国家的这类评级。每种方法(以及其他一些方法)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其坚定的支持者和批评者。在我的工作中,我避免在这个问题上持强硬立场(对我来说很容易,因为我早期的大部分工作采用了另一种不同的方法,即将政党专家定位与公民自我定位进行比较),而是试图解释意识形态一致性,并使用每种方法生成类似的结果。


表1显示了CSES模块2研究项目涵盖的一些的意识形态一致性结果。这些结果以10分尺度上的距离表示。这个数字是中位选民与政府之间的距离;数值越大,意识形态一致性度越低。由于中位选民通常将自己定位在中心附近,所以最大可能值通常在5左右。在这些国家中,加拿大的数值微小至0.07;平均而言,公民将执政党定位得几乎与他们自己的定位相同。另一方面,在澳大利亚、丹麦、冰岛、葡萄牙和日本,他们将执政党的位置定位在大约两个完整刻度点之外,在匈牙利和波兰则约为三个点(即可能最大值的60%)之外。因此,尽管所有这些国家都被自由之家认定为选举民主国家,且没有任何政府处于最远端,但在意识形态一致性度上存在很大差异——这正是我们想要解释的内容。

表1 意识形态一致性:新旧民主政体中公民与政府之间的距离(10分制)


(二)理论预期

关于选举法对意识形态一致性的后果,我们有一些理论预期,至少对于议会民主制来说是如此(这也是我接下来要集中讨论的重点)。(据我所知,这些理论最初是由John Huber和我在1994年的一篇文章中提出的,后来Gary Cox在1997年的《Making Votes Count》一书中进行了更加精炼的发展,此后各种学者又进一步阐述了这些理论。)这些预期基于比较政治学中两个最常被讨论的理论:迪韦尔热定律,它关联了选举规则与政党的数量,以及Anthony Downs在两党制下的政党趋同理论和多党制下的非趋同理论。


图1的上半部分展示了单一成员选区(Single Member Districts, SMD)制度下对意识形态一致性的理论预期。相关因果阶段上方标示了迪韦尔热定律和Downs政党趋同理论的作用。迪韦尔热定律被细分为迪韦尔热最初提出的机械效应和策略效应(他称之为“心理”效应)。而在图1的下半部分,我们看到了PR下的预期,这结合了选票—席位代表性理论、多党竞争中的政党策略,以及广为人知的多党立法机构中内阁形成的理论,后者预测了中位数党和多数党组建联合政府的情况。

图1 选民和议会政府的意识形态一致性:两条路径


请注意,连接选举法(其两种主要变体)与意识形态一致性的路径都使我们预期会有一个相当良好的一致性,尤其是在SMD制度下。但这种良好的意识形态一致性是在SMD制度和两党竞争与PR制度及多党竞争及政府组建的不同因果路径下实现的。最终,我们需要对此做进一步的复杂化处理,并注意到某些情境特征,比如欺诈和暴力,或是如前所述缺乏共同预期(这里未展示)可能会在新兴民主国家中削弱或改变迪韦尔热定律的预期效果。


(三)研究发现

在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包括我在内的多位学者利用多种衡量意识形态一致性的方法进行了多项研究,在成熟的议会民主国家中一致发现了同样的现象。他们发现,平均而言,比例代表制(PR)选举制度与单一选区多数制(SMD)选举制度相比,与更好的意识形态一致性相关联;PR制度持续占优似乎是因为SMD制度下Duverger-Downs机制产生的不稳定结果。尽管SMD制度在理论上看似占据优势,但实证结果却偏向于PR制度,这引出了各种解释,通常聚焦于SMD制度和温和立法多数所需的更严格理论条件。这些研究最终基于发达民主国家从1945年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战后全时期经验。


正当我们似乎已经得出一个不错的经验性概括,并在更全面地发展其理论基础时,2006年André Blais和Marc Bodet的一项研究出现了,他们使用了一个新的数据来源和方法(即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比较选举制度研究项目,如表1所示),却发现SMD和PR选举制度下的意识形态一致性并无显著差异。他们的研究很快被复制,尽管起初的怀疑落在了不同的测量方法上,但很快就很明显,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SMD制度下的意识形态一致性水平发生了明显变化。(PR制度下的一致性水平保持在大致相同的水平,也许有所改善,但远不如SMD制度下的变化大。)世界的变化多么不合时宜,用丑陋的新事实打乱了我们美好的研究成果。



代表性的情境:政党体系的极化


鉴于我设定的谈话框架,你可能不会感到惊讶,我已经找到了一个可以解释大约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选举法后果变化的、政治环境的可变特征候选变量。我正在寻找的是一个变量,它可以嵌入到我们对连接选举法与意识形态一致性的因果机制的理论理解中,这个变量自身在不同的地点和时间以相同的方式运行,它以塑造局部情境的方式调节选举法机制,并且其变化值可以解释随时间发生的这些变化。


我的候选变量是一个我们已知会影响选民和精英行为多个方面的因素,比如选民在多大程度上考虑政党之间的意识形态差异,以及议会联盟政府的稳定性:政党体系的意识形态极化。


当我提到意识形态极化时,我指的是政党在政治谱系上的分布程度(无论在特定国家中这个谱系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在一个低极化政党体系中,政党,或者至少是较大政党,都集中在政治中心附近。而在极化程度更高的体系中,政党则分散开来。这个指标可以通过政党意识形态立场的方差来方便地衡量,其中各政党的大小(即选民支持度)作为权重。意识形态极化作为一个变量,它不仅能够适应我们对选举法与意识形态一致性关系机制的理论认知,而且其作用方式在多种情境下保持一致,它通过塑造局部环境来影响选举法机制的运作效果,并且其数值变化能够合理解释随时间发生的整体变化趋势。因此,它是解释1990年代中期后选举法规后果变化的一个有力候选因素。


(一)理论预期

我们可以预料,政党体系极化程度越高,实现紧密的意识形态一致性就越困难;极化程度越低,达成紧密的意识形态一致性就越容易。并且,这种作用作为情境性或条件性效应,影响着选举法后果。在极化程度较低的情况下,任何一套选举规则都将产生良好的意识形态一致性。在极化程度较高时,任何选举规则都会遇到困难,但在SMD规则下,这种影响应该尤为显著。


我们可以通过修改后的图1版本来理解为何会有这样的预期,该图展示了政党体系极化程度如何调节SMD和PR的因果机制运作。在图2的顶部,我们再次看到SMD的因果机制。政党体系的极化程度极大地影响政党精英聚合的趋势;在低极化条件下,聚合受到鼓励;在高极化条件下,他们则抗拒聚合。当极化程度高时,即使是两党格局,唐斯的预期也会受到干扰。(如果你作为研究当代美国政治的学生,在观看总统选举进程时觉得这听起来有点模糊的熟悉感...嗯,你是美国政治的专家,我只是个比较政治学者。)在SMD议会制度下,这种高极化将产生一个远离中位选民的多数党组建政府。而在PR议会制度中,PR熟悉的运作机制将在立法机构忠实再现政党体系的极化,政府组建的过程虽然不那么系统,但倾向于创建其政党距离中位选民比低极化条件下更远的政府。然而,中位立法党派在联盟中的存在仍应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极化的后果。

图2 极化背景对选民和政府意识形态一致性的影响:两条路径


图3展示了英国在SMD体系下两个高低极化时期的演变情况:1950年和1959年,以及1983年和2001年。


在图3a中,我们看到的是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每个箭头代表了政党在100点右左尺度上的位置。31箭头的高度表示政党赢得的选票百分比。赢得立法多数的政党用灰色表示,其余政党用白色表示。在1950年,我们看到大型政党是保守党和工党(赢得了选举)。工党在建立国家医疗服务体系、大规模公共住房重建、国有化钢铁工业等方面全面展开其计划,位于极端左侧(你的图示右侧,抱歉)在90点。保守党则在1945年遭受惊人的失败后正在重组,位于中间位置。但中位选民位于温和左侧的68点。关键点是,大型政党彼此相距甚远(在100点尺度上相差40点);无论哪个政党获胜,都将远离中位选民。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图底部1959年的情况。此时,工党在实现了许多目标后,位置稍微更温和,位于80点,但令人着迷的是保守党在多大程度上接受了工党项目的受欢迎部分。他们在建造公屋的速度上比保守党更快,与国家医疗服务体系合作,等等,他们非常接近中位选民,且与工党距离不远。政党体系的极化程度降低了。无论哪个政党获胜,都将接近中位选民。

图3a 1950-1959 年英国极化的变化


图3b 1983-2001年英国极化的变化


在图3b中,我们观察到了1983年和2001年的情况。同样,这也是一个关于极化与去极化的故事。在1983年,我们再次看到工党处于远左位置(当时党派被其左翼控制,由迈克尔·富特领导),而撒切尔夫人的保守党则位于远右。此时,政党体系的极化程度甚至超过了1950年,两大政党之间的距离达到了约70点!保守党赢得了立法多数,但无论哪个大党获胜,它都将远离中位选民30点或更多。在这样一个极化的环境下,创建单一政党多数必然导致较差的意识形态一致性。对比2001年,各政党紧密围绕中位选民聚集。工党已经更改了名称(成为新工党)、修改了党章,并更换了领导层,将极左翼势力逐出党外,并向中位选民靠拢。保守党在1997年犹豫之后,也大幅温和化。无论哪个大党获胜,都将接近中位选民。


这两组数据清楚地展示了政党极化对于多数党体系下意识形态一致性的强大抵抗作用。如果我们仔细观察1983年的情况,还可以看到即便在这样的政党体系极化程度下,比例代表制选举体系本可以有所帮助。假设——诚然,这是一个值得怀疑的假设,但为了说明目的很有趣——如果政党与选民保持不变,但采用比例代表制选举规则,那么两大政党都不会赢得多数(撒切尔夫人的保守党拥有约42%的选票,是较大的党派)。为了组建多数政府,就需要某种形式的联盟,很可能需要与接近中位选民的自由民主党结盟;这样的联盟将形成一个虽不完全但更加中心的政府,意识形态一致性也会更高。


(二)条件关系

当然,典型例子固然很好,但这些效应有多普遍?它们是否真的能解释SMD体系中意识形态一致性的变化水平呢?我发现的答案让我有些惊讶,这些效应竟异常普遍且效果显著。(不过,诚实地讲,我们只有有限数量的SMD体系案例,这多少限制了我们的信心。)


表2展示了一些带有极化交互项的方程的条件回归结果。为了确保结果并非测量程序特殊性的产物,第1列基于宣言数据,包含了从二战结束到2003年发达民主国家的327个案例。第2列基于上述CSES数据,仅包括类似的“发达”或“旧”民主国家;现在利用第1、2、3模块的数据,包含52次选举。在这两个数据集中,意识形态一致性的度量都转换成了10点尺度以供比较(正如表1中所做的那样)。

表2 政府距离的条件回归分析:因变量是中间选民与政府之间的距离


你可能记得,在这种交互或条件回归中,单纯的极化系数是在PR制度下的效应,而要得到SMD制度下的效应,我们需要将两个极化系数相加。这里有三个要点需要注意。首先,尽管测量程序和时间段有很大不同,两列的系数非常相似。其次,极化总是使得紧密的意识形态一致性变得更加困难(政府距离的系数为正)。第三,极化在两个时间段和度量标准下对SMD的影响几乎是PR的两倍(将系数相加)。在CSES中,尽管只有10个SMD案例,但这种来自PR效应的差异还不太具有统计显著性。令人欣慰的是,极化在CSES覆盖的较新民主国家中(未被宣言项目覆盖)也有显著且强烈的负面影响,如第3列所示,尽管在新民主国家中没有SMD选举规则。它在结合旧民主国家和新民主国家的全部82次选举中也有效。(我们也可以在这里提一下总统制——极化在总统制下也是显著负相关的,尽管影响稍弱一些。)(顺便说一句,选举法虚拟变量的负系数表明,如果极化最小,SMD规则在一致性上略有优势,尽管这种差异并不显著。)


我们还可以利用宣言数据来考察SMD体系中意识形态一致性随时间的总体模式,并查看极化水平的变化是否解释了其中的一些或全部差异。表3通过输入代表各个十年的虚拟变量来实现这一点,将1946-1955年作为参照类别。这只是从1946年到2003年五个议会SMD国家(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法国、新西兰直到1996年)的84次选举。在第一列中,只包含了常数项和十年虚拟变量,我们可以看到有两个十年(1956-1965年和1996-2003年)与参照十年相比显著地减少了距离(即更高的一致性)。中间的30年在统计上具有相似的(不)一致性。SMD体系在最近十年中更大的一致性,当然,当我们首次利用CSES研究(都位于这一时期)发现这一现象时,震惊了所有人。有趣的是,至少根据宣言数据的衡量,1956-65年期间也存在类似的更大一致性,正是在这段时期,安东尼·唐斯正在构建两党主导体系中向中位选民收敛的理论。

表3 SMD议会制中政府扭曲的回归分析:因变量是中间选民与政府之间的距离(宣言)


(三)探索因果机制

表4和表5展示了两种体系中多数党和中位党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在表4的229个PR案例中,我们看到各种政党(包括前执政党、预选联盟乃至第二大党)的距离在政府组建过程中发挥作用,同时也影响极化效应。在第一列中,我们看到了极化在这些229个PR选举中对选民-政府距离的影响。在随后的列中,我们逐步加入了理论上预期参与政府组建的政党的距离:首先是最大政党,然后是中位政党,接着是前执政党。然后,我们用任何大于最大政党的预选联盟取代单一最大政党。最后,我们甚至还考虑了第二大政党。请注意,随着我们将这些在不同国家参与政府组建的各种政党的距离加入进来,极化系数逐渐下降。正如我们在没有单一政党多数的议会制政府组建文献中所预期的那样,极化通过这些多样政党的距离发挥作用。在表5的79个SMD选举中,过程有所不同。极化系数最初要大得多(正如我们从表2中预期的那样)。但一旦我们加上多数票赢家的距离,极化系数就变得不显著了。通过单独考虑中位政党(在两者不同的情况下)以及任何多数预选联盟(在澳大利亚和法国较为常见),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更多的变异,但这并不是解释极化效应所必需的其他政党。

表4 探索比例代表制中政党制度效应的因果机制:因变量是中位公民与政府之间的距离(宣言)


表5 探索 SMD 中政党制度效应的因果机制:因变量是中间公民与政府之间的距离(宣言)


我希望你能从这两个表格中带走的主要观点是,极化无论在PR还是SMD体系中都是意识形态一致性的问题,尤其是在SMD体系中(最初系数较大),但其因果机制略有不同。两者都与这些在大致相同正式规则下运作的议会制系统的政府组建过程有关,但在PR案例中,这是一个复杂的多党政府组建过程,而在SMD体系中,通常涉及直接选举立法多数党或预选联盟。对选举与政府结果之间联系的这一探索,很好地符合了我们从议会制政府组建理论中的预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过程。



情境:作为迈向解释的一步


让我们假设,我并不坚持,你接受将政党体系极化作为地方政治情境的一个条件性(交互式)特征加以考虑,这使得我们能够更令人满意地(至少在议会制度中)解释(统计上和因果机制上)并预测选举法对意识形态一致性的后果。


那么,在政治科学理论中通常考虑地方情境的更大问题上,我们处于什么位置呢?关于这个问题,我想留给你几点思考。


首先,当然,识别一个重要的情境因素并将其作为条件变量纳入我们的理论,并没有结束我们寻求充分解释的努力。我们仍然想知道是什么导致了政党体系的极化,或者公民对政党相对实力的充分了解,或者其他任何因素。如同科学中常见的,回答一个问题就会引发其他问题。我一直在做一些关于政党体系极化跨国源的研究,关注诸如公民意识形态极化、社会经济状况、国际意识形态趋势等因素。我已经发现了一些线索,但这些都不足以解释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英国发生的情况,而这似乎深深植根于政党内部活动家与领导人之间的关系中。这既令人沮丧又引人入胜,在我看来,这是科学进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它既深入又广泛地推动着我们寻找解释。


第二个视角则略有不同,它询问我们是否能发展出关于情境与选举规则(进而扩展到情境与其他一般化理论和理论)之间关系的更普遍理论。目前,我们有一个APSA(美国政治科学协会)主席工作小组正在研究政治科学对采用不同选举法律产生的各种后果的认识,其中一个小组正在研究地方情境的影响。我们已经尝试提出了一些诱人想法,试图更普遍地解决这个问题。虽然这个领域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它看起来非常有趣,以至于我忍不住想分享一些。


迄今为止,有两点已经显现出来。一是基于迪韦尔热的旧观念,即选举法律的“机械性”和战略效果(正如我在前面展示的图表中所做的那样)可能是建设性的或启发性的。前者涉及到如果后者被正确执行,选票与规则的相互作用。后者则涉及公民或精英对这些机械性互动的预期如何塑造后果(如果他们看似没有获胜机会,则鼓励他们从首选策略中叛离)。在我们看来,塑造机械性效果运作的情境条件主要限于法治——在强制或欺诈的条件下,机械性效果可能是不可预测的。(我没有在图表中展示潜在的强制性元素,但它是理论的关键情境条件,通常被广泛假定为在发达体系中不存在——尽管并非总是如此。)否则,它们在大多数情境下会按预期运作。另一方面,战略效果对公民和精英的价值观及预期变化更为敏感,这些往往高度依赖于情境。在这里,我们需要考虑到信息的可获得性以及对政党实力的共同假设(在迪韦尔热定律中),同时,对于少数群体代表性等某些后果,还需要考虑政治文化价值观的特征。


第二点是,选举法律的一些后果与选举本身非常接近,而其他后果,如选举法律对少数群体代表性、集体问责或稳定政府的影响,则更为遥远(在时间、逻辑序列或两者上),涉及更多的因果联系。在这种更遥远的后果情况下,情境效应有更多机会塑造各种因果联系,因此在理论和解释中需要考虑更多的情境条件。


因此,选举规则与我们感兴趣的后果之间的因果联系越多,这些联系中涉及的战略过程越多,考虑地方条件就越重要。


这只是一个初步的证据解读,并非成熟理论或观察。但在发展情境效应理论方面,似乎存在着令人兴奋的可能性,甚至更广泛地,为政治科学理论提供了更一致和普遍的解释。



结束语


政治学的一个令人振奋的特点是它与重大规范性议题的互动,比如代表性与民主。我一直发现,将这些问题转化为可以客观研究的实质性研究谜题,是政治科学研究中最吸引人的挑战之一。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我一直在努力解开选举规则与意识形态一致性之谜,试图理解公民与政策制定者之间选举联系的理论基础。这似乎是代议制民主核心的一个谜题。


选举规则与意识形态一致性之间实证关系的不断变化性质,对我们在不断变化的政治世界中应对能力提出了挑战。这对政治学来说是一个熟悉的问题。我们的理论总是在应对新出现的、多样化的条件需求中不断受到推动。基于机制和过程的基本理论来构建我们的概括,使我们有可能以考虑到地方情境关键特征(例如政党体系极化)的方式来重构这些理论。反过来,从理论上考虑地方情境又增强了我们对概括在何时何地成立的预期的理解。政治学无需放弃对经验问题寻找系统性答案的努力,也不必忽视催生这些问题的规范性关切。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政治学能在追求科学严谨性的同时,不失对民主理想和社会价值的关怀,从而在复杂多变的现实政治中寻找到既有深度又具实用性的见解。


(因篇幅限制,参考文献从略)


〇 编辑、排版:焦磊

〇 审校:郭瑞涵  大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比较中的政治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