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令海道开启和和北冰洋的演变 (附注:北冰洋大洋钻探 )| 汪品先院士:为地球系统科学正本清源
扫二维码购书,科学出版社直邮,如二维码无法扫描,可在【海洋知圈】公众号留言:地球系统与演变
发票信息:如果需要开具发票请在订单中备注“单位名称+税号(事业单位无需税号)”,发票随书寄出,补寄发票邮费请自理。
图6-11 现代北冰洋与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通道。箭头表示洋流,橙色流入、浅灰色流出,单位为100万m3/秒(原图来自https://www.ngdc.noaa.gov,经编辑修改)。
太平洋的北端,是连接北冰洋的白令海峡。白令海峡很浅,只有55米深,冰期低海面时出露成陆,形成一条南北宽达千余公里的地带,为亚洲和美大洲动物和人类的迁徙提供了通道,称为“白令陆桥”或者“白令古陆(Beringia)”。间冰期海面升高、陆桥切断,太平洋表层水才得以流进北冰洋。
因此白令海峡就像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开启时两大洋水体交换,关闭时两大陆动物交流,是调控北极环境的枢纽。但是白令海道开通的历史不长,根据化石考证,北冰洋和太平洋的联通距今五百万年前方才实现(Marincovich and Gladenkov, 1999;Gladenkov et al., 2002)。
今天的北冰洋两头开口:东半球联通太平洋,西半球联通大西洋。面向大西洋的通道宽,光一个斯瓦尔巴群岛和格陵兰之间的佛拉姆(Fram)海峡就有450公里宽,海槛深达2500米,是北大西洋与北冰洋的深水通道,也是北冰洋的咽喉。而白令海峡只有85公里宽(图6-11),好比是北冰洋的“后门”,“前门”开向大西洋。
从构造上讲, 北冰洋的活动大洋中脊也来自大西洋,也就是北大西洋洋中脊的北段,穿过冰岛之后向北伸进了北冰洋。
从水文上讲,从大西洋流入北冰洋的水量达每秒800万m3, 从白令海峡进入北冰洋的流量只有每秒80万m3,数量上差一个量级,但由于北太平洋水的盐度低,对于北冰洋海冰的形成至关重要。有人假设一旦白令海峡关闭、北冰洋淡水层消失,就会破坏北冰洋海水分层的稳定性,加剧大西洋上层水的注入而使得海冰融化(Martinson and Pitman, 2007),因此白令海峡在冰期旋回中可能起过关键作用。
从历史上讲,北冰洋通道的演变经过了三个阶段:始新世开始北冰洋是个封闭湖盆,中新世中期与大西洋连通,上新世又与太平洋连通。 2004年大洋钻探的结果表明:四、五千万年前还没有北冰洋,占据北极的是个封闭性的水盆,属于暖水湖泊。虽然有图尔盖海、北海等与外海相通,常常只是个半咸水湖泊。至少有80万年长的时期里,湖面有大量淡水蕨类植物满江红(Azolla)繁盛,并且传播到周围海域 (图6-12A;Brinkhuis et al., 2006)。岩芯的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显示当时表层水温在10°C以上,约5500万年前曾经高达23°C,简直是亚热带环境(Sluijs et al., 2006)。格外令人注意的是当时北极古湖的生产力极高,沉积物中有机碳常在5%以上,甚至高达14%(Moran et al., 2006)(见“附注1 北冰洋大洋钻探”),这种非凡的生油潜力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有人估计,全世界未被开采的石油有1/4在北冰洋底下。
北冰洋从湖泊变海洋的转折,得力于北大西洋的构造变化。大约1750万年前佛拉姆海峡形成,与大西洋的通道开启,北冰洋终于成为海洋。不过当时的北冰洋和太平洋之间有相当宽的陆地相隔,其实也就是大西洋的一个海湾而已(图6-12B;Jakobsson et al., 2007)。
图6-12 北冰洋的古地理演变。A. 早始新世约五千万年前的北极湖泊,黑色星表示大洋钻探井位,白色星表示满江红孢子的发现地(据Brinkhuis et al., 2006改); B. 中新世中期将近1800万年前的北冰洋,已与大西洋连通(据Jakobsson et al., 2007改)。
现在意义上的北冰洋,是大约500万年前白令海道开启的结果,也可以说是后来北极冰盖出现的前提。北极形成冰盖与淡水注入北冰洋相关,因为盐度降低会提高海水的冰点,使北冰洋容易结冰,目前北冰洋上层150米海水偏淡,就是大片海冰形成的前提。现在的北冰洋, 1/2的淡水靠河流,1/4靠通过白令海峡进来的太平洋水,而来自大西洋的水盐度偏高。北冰洋周围河流入海流量占全球河流总流量的10%,其中主要来自亚洲,来自美洲的不足1/5。因此,蒙古、青藏高原的隆升导致亚洲河系改组,原来向西、向南的西伯利亚大河改向北流注入北冰洋,和白令海峡的开启一样,都为后来北极大冰盖的形成创造了条件(Wang, 2004)。
====================================================
附注1北冰洋大洋钻探
2004年夏,欧洲三艘破冰船进军北冰洋,在水深~1300米、离北极点250 公里处钻井4口,最深一口钻入海底428米(见图)。这次综合大洋钻探IODP 302 航次,是海洋科技史上的一次创举,因为海面有2-4米厚的海冰,需要三艘破冰船协同作战: 先由俄国的原子能破冰船把大片的海冰压破开路; 再由瑞典破冰船把打开的大冰块进一步破碎;这样才能保证挪威破冰钻探船保持原位、进行钻探(Stoll, 2006)。这场“海冰大战”在技术上是个创新,在科学上是个突破:发现如今天寒地冻的北冰洋,五千万年前居然是个生物繁茂、和暖温馨的湖泊,水面上大量生长着热带、亚热带的淡水蕨类植物满江红(Azolla)(Brinkhuis et al., 2006)。大洋钻探揭示了北冰洋的来历,美中不足的是地层缺失:4450万年到1820万年之间,少了2600多万年的地质纪录。目前科学界正在积极筹备第二次北极大洋钻探,以窥北冰洋身世的全貌。
北冰洋IODP 302 航次的钻探结果。Azolla—淡水蕨类满江红; PETM—古新/始新世之交高温事件(据Moran et al., 2006改)
20 世纪80 年代开始的全球变化研究,是20 世纪科学界最大的亮点之一。为了追踪人类排放碳的去向,科学界从大气、海洋到植被、土壤,来了次空前的大清查。研究的结果,一方面引发了气候政治的国际斗争,使“全球变暖”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由科学界提出的全球性政治问题;另一方面也掀起了学术高潮,将人类生存环境的问题,拓展到整个地球系统的科学研究。
现代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从分解到集成的回返过程。起先的趋势是学科越分越细,到一定程度又回过头来相互结合,集成为系统科学,地球系统科学就因此而诞生。在大数据时代知识爆炸的背景下,不但需要有综述的书刊加以汇总,更需要有科学知识本身的集成。这种集成的思想境界,在学术界其实早就出现过,比如二百年前德国的洪堡德就在其《植物地理学札记》里提出“地球总物理学”的概念,认为全球的大气、海洋、地质和生物有着相互联系,应该连接起来观测和研究(Jackson,2009)。但是这种先哲的预见,只有在科技的发展与积累基础上,等到20 世纪后期方能实现。特别是航天技术使人类克服地心引力,离开地球用遥感的宏观视角认识地球。五百年前哥白尼从地球向外看,提出“日心说”替代了“地心说”;现在是离开地球向里看,通过“显宏镜”看到了整个的地球系统,可比喻为“第二次哥白尼革命”(Schellnhuber,1999)。
全球变化提出了人类生存环境的问题,而问题的解答却要求超越人类本身的时空尺度。 拿碳来说,人类排放的碳被大气、海洋和土壤植被三者分担,但是进入土壤的碳可以待上百年, 进入海洋的可以超过十万年,都比大气里长得多。于是需要跨越地球圈层、横穿时空尺度,这就是“地球系统科学”(汪品先,2003)。进一步又发现,全球变化所研究的碳循环和水循环,都不限于地球表层,地幔里大量的水和碳都在和地球表层发生相互作用,只是时间太长、埋藏太深,不易被人类发现。于是又提出了地球内部和表层过程相结合的研究,称为“行星循环”或者“地球连接”(IODP,2011)。
回顾历史,地球系统科学的源头在于全球变化的研究。1983 年,美国国家宇航局建立了“地球系统科学委员会”,1988 年发表了“地球系统科学”报告(Earth System Sciences Committee,1988),提出著名的“Bretherton 图”,展示大气、海洋、生物圈之间,有着物理过程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相互作用。1996 年,美国提出将“地球系统科学”列入教学计划。从此之后,“地球系统科学”的课程和教科书接踵而来。在我国,地球系统科学的新方向早就受到重视,课程和出版物也为数众多,只不过出于理解的不同,有的变成了地球科学的“百科全书”,有的用作遥感观测或者数值模拟的新名称(汪品先,2014)。
在地球科学的诸多领域中,环境变化的研究和地球系统有着特殊的关系。这是因为环境变化涉及的地球圈层最多,环境变化中时间尺度的叠加也最为复杂。因此,这本教材最适合的读者,可能是有关环境变化学科的研究生。同时,地球科学任何学科的研究生,都可能从这本教材里找到与自己所研究问题的学科连接,拓宽视野,从相关学科的进展获得启发。为了便于自学,每章之前都列有提要,每章之后附有思考题,并且对书中重要的观点和论据,都提供了文献出处,便于读者进一步追索。
▲ “第6章 构造尺度的演变”非连续样页
本书是作者基于20年课堂与科研实践、三年编写的产物。同济海洋学院从1996 年起开设“全球变化”课,2001 年开设“地球系统”课,2011 年两课合并为“地球表层系统与演变”,是一门随着国内外学术发展而与时俱进的研究生课程。
三年来,全书和各章的结构均经反复修改,最终由分属3 个部分的12 章组成。第一部分从圈层结构入手,用五章的篇幅分别介绍地球系统的组成与起源、地球的表层与地幔、水循环、碳循环和生物圈;第二部分以时间尺度为纲,从第6 章到第9章分别讨论构造尺度、轨道尺度和人类尺度的过程,并且对气候演变的转型和突变进行专门介绍;第三部分即最后的三章探讨地球系统的研究历史、方法与展望,包括全球变化、定量研究和地球系统运行机制的探索。
本书是集体劳动的成果,除作者外,全书每章还特邀相应专家审阅。承陈大可、郭正堂、黄奇瑜、焦念志、林间、柳中晖、石耀霖、孙立广、孙枢、孙卫东、田丰、赵美训、周力平教授大力相助,提出宝贵意见,改进了本书的质量,谨此深表谢忱。感谢同济大学研究生院教改项目和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资助。全书图片由魏小丽清绘。李科、杜金龙、冯华、凤羽、李金澜、李方舟进行了初期的文字编辑和图片校对工作。
本文摘编自《地球系统与演变》(汪品先等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 6)一书“前言”及第六章6.2,标题为编者所加。
本文为版权授权发布,已设置“开放转载”,敬请转载,交流学习。
海洋基础科学问题研究主要聚焦在?海洋科学的研究对象、知识体系、二级学科有哪些?| 《10000个科学难题(海洋卷)》全网独家首发
海洋知圈
知晓海洋 | 探知海洋
宣传海洋 | 服务海洋